12岁那年,父亲做了一项关于希尔顿的重要决定,让他一个人到阿尔布开克市的高斯军事学校去读书。该学校设在郊外一座小山上,规模不大。希尔顿在这里接受所谓的3R教育,即读、写、算三种训练,并寄宿在学校。学校除了进行3R教育,还要受高斯上校的训。希尔顿对受训不感兴趣,对学习却兴趣颇浓,尤其在数学方面颇具天赋。第二年夏天的暑假,希尔顿回到了父母身边,继续为父亲打工,职位是助理店员,月薪为5美元。父亲认为希尔顿作为学徒应该努力学习,学习如何经营,如何满足社区顾客的需要,而这一切的获得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来。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揣摩出“您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这句招徕顾客的广告词的含义。就在希尔顿13岁的那年夏天,希尔顿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希尔顿以后的商业生涯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使他终生受益。
那年夏天,边陲的许多拓荒者手里都有枪,而希尔顿的父亲却一向拒绝带枪。对父亲的这种行为,希尔顿实在无法理解。因为,在当时,除了附近的印第安人常袭击过往客人外,父亲还常常和一些酒鬼、亡命徒之流做生意,生命时刻受到威胁。“听我说康尼,”父亲有一回对希尔顿解释道,“我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种是永远带着枪,一种是永远不带枪。不带枪是靠你的智慧,带枪是靠你拔枪速度。只要你带枪,你就会拔枪,可是,有多少人因为拔枪慢了点儿永远倒下了。”尽管父亲说的话很在理,但希尔顿认为在那种环境中带枪还是应该的。
有一天晚上发生的事,彻底改变了希尔顿的看法。那天晚上,商店已经打烊了,希尔顿到酒店里去找父亲回来吃晚饭。希尔顿一踏进酒店的门,便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有一个喝醉酒了的农场工人正用枪口对准父亲的胸膛,并宣称再过一个祷告的时间他就要开枪。空气似乎凝固了,每个人都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怔怔看着。就在这时,父亲语气柔软而又理智地开始说话,虽然希尔顿站在门口听不清父亲在讲些什么,只见那醉汉拿枪的手开始抖动,最后枪掉在了地上,他伏在父亲的肩上痛哭流涕,语无伦次地说爱父亲胜过自己的手足。“他说的都是真话。”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对希尔顿说:“可是,你想想,如果我也带了枪,我们两个必定有一个会躺下去。”
从此,希尔顿深深地认识到:文明终究会战胜并取代野蛮和无知。许多年以后,当希尔顿在事业上遇到两难选择时,总能从那晚上发生的故事和父亲的话中寻找到答案。
13岁的那年夏天,父亲把希尔顿送到罗斯威尔,进入正在扩建的新墨西哥军事学校就读。希尔顿认为,在学校里他学不到任何东西,想学的东西,在家里工作中便全都能学到。然而,他拗不过母亲,还是去上学了。在学校里,他除了对计算比较偏爱外,对其余的功课丝毫没有兴趣。一学年过完之后,希尔顿又回到家里继续为父亲打工。这时,父亲不再把已年满14岁的儿子当学徒看待,薪水调整为每月10美元。然而,工资加倍,工作量也得加倍。暑假过去之后,父母又给他换了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开始接受宗教教育。暑假时,依旧回去给父亲打工。由于一次在与一个精明的寡妇讨价还价中的出色表现,希尔顿深得父亲赞赏,薪水被调整为15美元一个月。在数次为父亲打工的过程中,希尔顿渐渐明白了:顾客有杀价的权利,卖主有获取利润的权利,双方可以在“讨价钱”这一关键点上大做文章,窍门在于要了解货色品质,提出一个富有弹性的价格。
15岁那年,希尔顿又回到了新墨西哥军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希尔顿接受了学校一贯强调的“君子必定说实话,撒谎是一种耻辱”的教育。从此,希尔顿学会了以诚待人——虽然坚守原则会损失一些小利,但从长远看,自己所损失的要远远少于所得到的。
希尔顿彻底长大了。
小朋友,在你还没有听到这个故事之前,一定听说过希尔顿饭店吧。现在你就知道,为什么他能拥有并经营着如此庞大的跨国公司。因为,14岁的他就已经认识到了:文明终究会战胜并取代野蛮和无知。希尔顿的成功,一方面取决于父亲对他的精心培养,另一方面与他个人的勤奋好学密不可分。
239贝利从踢“袜球”开始的一代球王
著名足球明星贝利,1940年生于巴西。他以卓越的球艺、上乘的球德赢得了“黑色珍珠”的美誉,被世人称为“足球之王”。
贝利的父亲以从事职业足球获得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全家的生计。尽管家中人口越来越多,开支越来越大,他还是不肯放弃心爱的足球,而且还希望儿子贝利“子承父业”。为此夫妻俩经常发生口角。
刚刚懂事的贝利渐渐明白了贫困是怎么回事,但年幼的他还不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孩子的天性使他有些淘气和调皮,只要肚子不饿,他就非常快活。4岁的时候,在父亲的熏陶下,他深深地爱上了足球,学着父亲的样子玩起足球来。
强烈的踢球愿望,使贫穷的贝利和小伙伴们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做了一只足球。不过,把它说成“足球”确实太勉强了。那是他们找来的一只最大的袜子,在里面塞满破布和旧报纸,然后尽量按捏成球形,最后在外面用绳子扎紧。“足球”有了,至于运动鞋,贝利是想都不敢想的。他就光着脚,把他家住的那条街——鲁宾斯阿鲁达路当作球场,兴致勃勃地和小伙伴们踢起来。尽管这条路凹凸不平,尘土飞扬,但他们却把它当作平展宽阔的绿茵场,踢得劲头十足,不知疲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球越踢越精,袜子里面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球”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贝利7岁那年,瘦弱的肩上开始承担生活的重担。他的一位好朋友帮他做了一个精致结实的皮鞋箱。舅舅给他买了必要的工具和鞋油。小贝利单枪匹马来到火车站,成了一个擦鞋童。
擦皮鞋是一个又苦又累的差事。一天下来,小贝利真有些疲惫不堪。但他没有忘记心爱的足球。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最后一班火车开走之后,他便赶快回家,把工具放下,然后夹着袜球直奔“球场”——他常常踢到夜幕降临才尽兴而归。
直到10岁,贝利在入学以后,还得带上工具赶到火车站去擦皮鞋,把赚来的钱全部交给家里,补贴家里的开支。
贝利的学习成绩虽然不那么让人称道,但球却踢得越来越引人瞩目了。
父亲虽然空余时间很少,却想方设法挤出时间与贝利一起练球,告诫贝利练好技术。有时,他会把贝利带到一个旧球场,让贝利带球和射门。他站在那儿当守门员。球门柱早已不在了。父子俩还假想球门在那儿。贝利很难射进一球。父亲好像本能地知道该到哪个地方拦球似的,总能扑住贝利射来的球。他常常摇着头启发贝利说:
“你只会右脚射门,要把球弄到右脚射门的位置,不仅损失了时间,而且破坏了节奏。对手却得到了时间把你脚下的球抢走,因为你失去了平衡。守门员也有充裕的时间站好位置拦截你射来的球。要成为一个像样的球员,就得两脚一样灵活。不能停下来思考,必须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先不要管你的脚,要先来顶顶头球。要记住,要用前额中心去顶,眼睛要睁开,嘴巴要闭上,上身要后倾,然后向前顶球。仰得越后顶起来就越有力,球就飞得越远。千万不要眨眼!对,眼睛要睁开,嘴巴要闭上,用额中顶,对了!”
父亲不仅教儿子提高球艺,还教儿子怎样做人。贝利小时候老是爱打架,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能让他惹出事来。一次,他在观众席上看他父亲参加的一场足球比赛。旁边有个观众对贝利父亲的场上表现不满,大声辱骂起来。虽然那个人比贝利高出一大截,但贝利还是和他对骂起来,最后和他干了一架。
父亲知道这事以后,神色庄重地对贝利说:“你打架太多,现在该罢手了。要想踢职业足球,你就得先学会一些东西。控制自己的脾气是非学不可的。”
光着脚踢“袜球”的贝利,一脚接着一脚,终于踢成了一代球王。不要以为足球运动员只要会踢球就行了。一个球员不仅要有好的球艺,还要有上乘的球德。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只有德艺双馨,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你喜欢足球吗?如果你喜欢,你一定见过一代球王的照片或者听过他的名字。从贝利的成长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