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秘书学校的威廉·孟恩太太,曾经试着使别人变得高兴,不到两个星期就治好了她的忧郁症。她比阿弗雷德·安德尔技高一筹——不,高了13筹。她的忧郁症只花了一天而不是14天就治好了,她所做的不过是去想想自己应该如何让两个孤儿高兴起来。
“5年前的12月里,”孟恩太太说,“我正沉溺于一种悲伤自怜的情绪之中。在多年快乐幸福的生活之后,突然间失去了我亲爱的丈夫。圣诞节即将来临,我的伤感更加严重了,我一辈子从未独自一人过过圣诞节。许多朋友们都向我发出邀请,但我却毫不觉得自己能够获得任何快乐。我觉得自己无论身处哪个宴会都会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所以拒绝了他们的善意邀请并因此更加顾影自怜。我自己也意识到人世间有许多值得感激的事,就像其他所有人都有许多值得感激的事情一样。圣诞节前一天的下午3点钟,我离开办公室,百无聊赖地走在第五大街,希望排遣自己的自怜和忧郁。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显得如此开心快乐——此情此景使我又忆起了那些消逝的欢乐岁月。一想到要回到那个孤单空寂的公寓,我就觉得十分害怕。我十分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漫无目的地走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站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前。我想以前我常常和丈夫一起随意搭上一辆公共汽车,纯粹是为了好玩。于是,我随意走上靠站的第一辆公共汽车。当车子过了赫德逊河,又走了一阵之后,我听到司机说:‘终点站了,太太。’这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一个十分安静的小地方。我走在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附近有一座教堂,里面传来《平安夜》美丽的乐曲声。我走进去,发现除了那个弹风琴的人外,整个教堂空荡荡的。我静静地坐在一张椅子上,看着圣诞树上耀眼的灯光,仿佛点点繁星在月光下跳舞。悠扬的乐曲声——加上我从早晨开始就没有吃过东西——使我觉得有些晕眩,觉得虚弱而沉重,然后就昏睡过去了。醒来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有些害怕。面前有两个小孩子,可能是进来看圣诞树的,其中那个小女孩用手指着我说:‘不知道是不是圣诞老人把她带来的。’看到我突然醒过来,两个孩子也吓坏了。他们穿得很寒酸,我询问他们的父母在哪里?原来他们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是两个小孤儿,比我曾经见过的孤儿的境况要差得多。这使我对自己的忧伤和自怜备感惭愧。我带着他们看那棵圣诞树,又带着他们去一家小饮食店吃了一些点心,并且挑了一些糖果和几样礼物送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孤寂魔术般地消失了。这两个孤儿带给我长期以来不曾有过的快乐和忘我!我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是多么的幸运。我要感谢上帝,我童年时代的圣诞节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父母对我的关爱。两个孤儿带给我的远比我带给他们的要多。这次体验再一次告诉我,只有让别人快乐才能使我们自己变得快乐。我还发现快乐是能相互传染的,施予时也在接受。只有帮助他人而付出我们的爱,才能克服忧虑、悲伤以及自怜,使自己焕然一新。这种状况不仅是当时,而且至今依然如此。”
有关忘我而恢复健康和快乐的故事是很多很多的。下面再举一个有关玛格丽特·泰勒·叶慈的例子。她是美国海军中最受欢迎的女人之一,也是一个小说家。但她的那些神秘小说没有一本比得上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有趣。事情发生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舰队的那天早上。当时叶慈太太因为心脏病躺在床上已有一年多了,一天24小时中有22小时必须躺在床上。她走过的最长的路不过是到花园里去晒日光浴,而且必须让佣人搀扶着。
有一段时间,她甚至认为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废人。她对我说:
“要不是日本人轰炸珍珠港,将我从自卑的状态中驱赶出来,我可能永远无法有真正的生活。
“事件发生后,一切都陷于混乱中。有一颗炸弹就落在我家附近,爆炸的威力将我从床上掀了下来。军方的卡车赶到基地附近,将陆军、海军的眷属转移到公立学校里,然后打电话请那些有空余房间的人收容他们。红十字会知道我有一部电话就放在床边,因而要求我替他们记录所有的资料。于是,我记录下所有的陆军、海军的眷属,以及孩子们被送到什么地方去,红十字会同时通知所有的海军和陆军人员打电话给我,询问他们的家人分别安顿在什么地方。
“我很快就知道了我的丈夫罗勃·叶慈上校安然无恙。我努力想让那些不知道丈夫生死的女人高兴起来,也试着安慰那些丈夫已经牺牲的人——伤亡的人数不断增加,海军陆战队有2117名军人阵亡,还有960名失踪。
“最初我一直躺在床上接听电话,渐渐地我坐了起来。我太忙太紧张了,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体还很虚弱,不知不觉走下床来坐到桌子旁。在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时,我完全忘了自己。从此以后,每天除了正常睡眠以外,我再也没有回到床上去了。我想,如果日本人没有轰炸珍珠港,我也许会终此一生都做一个半残废者。我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有人照顾,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痊愈的希望。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最大的悲剧,但对于个人而言,却是我所碰到的最好的一件事。危机使我产生了新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自己无法想象的,它使我不再仅仅关注自己,而是给予别人更多的关注。它给了我一些不可或缺的东西,并且成为我生活的目标。我不再整天思考自己,担忧自己。”
那些去看心理医生的人,只需照玛格丽特·叶慈的方法去做,有三分之一的人都能自己治愈自己——只要他们愿意帮助他人。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也是如此认为,而他是这一领域最权威的人士。他说:“我的病人中,大约三分之一并不是真的有病,而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没有意义和空虚。”也就是说,他们不过是想搭人家的便车度过自己的一生——可是游行的车队只会经过却不会停留下来等待,于是他们只好去找心理学家,谈论自己那些毫无意义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及那些毫无价值的生活。自己赶不上船,却站在码头上,不停地责怪;对自己无自知之明,却要求全世界都以自己为中心。
或许你会对自己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也曾经在圣诞夜招待过两个孤儿;如果我当时也在珍珠港的话,同样也会勇敢地去做玛格丽特·叶慈所做的事。可我的情形与他们不同,我的生活太普通了,工作太无聊了,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戏剧性的事件。我怎么能对帮助他人产生兴趣呢?我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
让我来回答这些问题。无论你的生活多么平凡,但几乎每天都会碰到一些人,你对他们怎样?你是仅仅看他们一眼,还是试图去了解他们的生活?譬如一个邮差,每年要走几百里路,把一封封信送到你的门口,你曾经尝试过问一问他住在哪里,或者看一看他太太和孩子的照片吗?你有没有问一问他的脚是否很酸?他的工作会不会让他觉得很烦呢?还有那些杂货店里送货的孩子、卖报的人、街角为你擦鞋的那个家伙。这些人也都是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梦想和个人野心,他们渴望有机会和他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忧愁,可你有没有给他们机会呢?你有没有对他们的生活流露出一份兴趣呢?这就是我的回答。你不一定要做南丁格尔或者一名社会革命家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你可以从明天早上开始,从所碰到的那些人做起。
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它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更大的满足,能让你心中充满惬意。亚里士多德将这种人生态度称之为“有益于人的自私”。古代波斯的拜火教教主佐罗亚斯特曾说过:“做好事来帮助他人并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快乐,它能够使你自己变得更健康和更快乐。”富兰克林的说法更直截了当:“当你善待他人时,也就是在善待自己。”
亨利·林克,纽约心理治疗中心的负责人认为:“以我所见,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以科学的方式证明,人必须自我牺牲和自我约束,才能达到自我意识与快乐。”
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不仅能使你不再充满忧虑,还能帮助你广交朋友,获得更多的人生乐趣。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曾向耶鲁大学的威廉·李昂·费尔浦教授咨询过,他是这样回答我的:
“无论是住旅馆、理发,还是购物,我总是对自己所碰到的人说一些令他们高兴的话,我始终将他们当做是一个人,而不是机器里的一个小零件。我会称赞商店里接待我的服务员小姐,说她的眼睛很漂亮,头发很美;我会很关切地询问正在为我理发的师傅,整天站着会不会觉得累?我向他了解他是如何干上理发这一行的,干了多久?是否曾经统计过一共剃过多少个头?我发现,当你对他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时,能够让他们高兴起来。当我与那个正在帮我搬行李的戴着红帽子的侍应生握手时,他就会觉得十分开心,就会充满了精神。
“一个炎热夏天的中午,我走进纽海文铁路餐车。餐车拥挤不堪,几乎变成了一个疯人院。由于人满为患,服务非常慢,等了很久,侍者才将菜单交给我,我边点菜边对他说:‘后面厨房一定又热又闷,厨师们今天一定累极了。’那个侍者突然叫了起来,声音里充满了怨恨。最初,我以为他是在生气。‘老天啊!’他大声地说,‘每个人都抱怨这里的东西难吃,骂我们动作太慢,嫌这里的空气太闷热,饭菜的价钱太贵,在这里我听各种各样的抱怨已经有19年了。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那些在闷热的厨房里干活的厨师表示同情的人,我真想乞求上帝多让我们有几个像你这样的客人。’
“侍者之所以如此吃惊,在于我将后面那些黑人厨师也当做人看待,而不是将他们看做铁路大机构里面的小螺丝。”普通人所希望的,不过是他人能将自己当人来看待,每当我在街头看到有人牵着一条漂亮的狗时,我总会夸一夸那条狗,当我往前走几步回过头时,经常会看到那个人用手拍一拍狗头表示自己的欢欣。我的赞美使他更加喜欢自己的狗了。
“在英国我曾经遇到一个牧羊人,我很真诚地赞美他那只又大又聪明的牧羊狗。并且虚心地请教他是如何训练那只狗的。我离开后再回头一看,发现那只狗前脚竖起,搭在牧羊人的肩膀上,牧羊人正充满爱意地抚摩着它。我们不过是对那个牧羊人和他的狗表示一点点兴趣,就使得那个牧羊人很快乐,也使得那条狗很快乐,同时也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
像这样一个会跟红帽子握手,会对在闷热的厨房工作的厨师表示同情,会告诉他人喜欢他们的狗的人,怎么会对他人充满怨恨,或者会对自己满怀忧虑而需要心理医生治疗呢?不可能!当然不可能!有句中国俗语说得好:“握过玫瑰的手,总能沾点香。”
如果你是一位男士,可以跳过这一段,也许这对你没有太大的意义。这里讲的是一个满怀忧虑,郁闷不乐的女孩如何使好几个男人向她求婚的故事。故事里的那个女孩现在已做了祖母。几年前,我到她居住的小镇上演讲,曾经到她家中做客。演讲完的第二天早晨,她开车送我到50里外的车站,从那里再转车到纽约中央车站去。
一路上我们谈起如何交友的话题,她对我说:“卡耐基先生,我想告诉你一件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谈起的事情,连我丈夫也不了解。”
她出生在费城一个穷苦家庭里,“我的少女时代是如此悲惨,由于家里贫穷,无法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拥有那么多值得快乐的东西。衣服的质量很低劣,式样很落伍;而且我长得太快,衣服总是不合身。对此我一直觉得很没面子,内心充满了屈辱,常常躲在被子里哭泣。绝望之余,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参加晚宴时,总是请男伴告诉我关于他自己的人生经验、未来的计划以及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之所以反复地问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我对它们有特别的兴趣,而是避免男伴们注意我那些难看的衣服。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与这些男伴谈天,并且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后,我突然对他们的谈话产生了兴趣,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衣着问题了。可更令我吃惊的是,我耐心地倾听,使那些男孩勇于畅谈自己的事情,并且使他们变得非常快乐,我也渐渐成为周围最受欢迎的女孩子之一,甚至同时有三个男孩向我求婚。”
如果我们想“为他人改善一切”——如同德莱塞所宣扬的那样——那么就赶快去做吧,不要浪费时间。“这条路我只会经过一次,所以我所能做到的任何好事和我所能表现出来的任何仁慈,都现在做到吧。让我既不拖延,也不忽视,因为我不会再经过这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