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23104000000009

第9章 八佾第三 社会行为规范是生活的准则(3)

【说明】一直都是在讲“礼”,本节却谈到了《诗》。其实这是孔子在以《诗》为比喻,讲爱情是对的,但一过度就容易变成色情;讲哀婉可以,但一过度就会变成伤感;讲“礼”同样如此,过度地讲“礼”,也就会变得虚伪了。“礼”,这个社会行为规范是靠每个人自觉自愿,从内心深处愿意遵守的,如果仅仅是在表面上遵守它,或者是过度地强调它的重要性,就容易变得虚伪。作为一个人类社会,是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但不能过度地强调,因为毕竟每个人的生活、思想不可能都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性格和生活习惯,所以,社会行为规范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是有其松紧性的,不是僵硬的。为什么用爱情来比喻?这正是孔子的高明之处。古往今来,直到今天,有谁能把爱情说清楚?从夏、商到周,到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有两千多年,孔子也认识到没有人把爱情说清楚。但“爱情”却是适用于每个人的,可以说,基本上每个人都经历过爱情。爱情,是人类(包括动物)内心自发出来的一种情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爱情也有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满口满嘴都是“爱”的人,其内心未必真“爱”。因此,用爱情来比喻“礼”,是再恰当也不过了。

21.反对虚有其表

【原文】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4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关于土地神、谷神之社稷的问题,宰我回答说:“夏朝的人用松树来栽种在社稷坛上,殷朝的人用柏树木来栽种在社稷坛上,周朝的人用栗树木来栽种在社稷坛上。周朝的这种说法是,让人民在战争时能象栗树一样坚实。”孔子听说后,说道:“已经成就的事就不说了,正在行动的事也不要直言规劝了,既然已经过去的,就不要再责怪了。”

【说明】本节所讨论的是“礼”之仪式的事情。本来鲁哀公是问关于社稷的事情,宰我若是老老实实、简单明了地回答也就行了;可是宰我偏要卖弄一下知识,从夏说到殷,再从殷说到周,所以孔子批评他,要“既往不咎”。孔子在十四节就说过:“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此只说周朝也就行了。实际上孔子认为,有些“礼”之仪,并不是永远都不会变的,只要“礼”的本质不变,外在的仪式、仪表、仪仗都是次要的,用什么树木就更是次要的了。国家社稷的安定,主要是靠“礼”的实施,靠“礼”的规范,没有了“礼”的内在本质,栽什么树都是没有用的,莫非仅靠栽什么树就能挽救一个国家的命运吗?这一段话也就是孔子反对虚伪,反对虚有其表的思想。

22.只有从内心深处服从

【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孔子说:“管仲的气量、度量是很小的。”

有人便问道:“管仲能自我约束吗?”孔子回答说:“管仲娶了三姓的女子,而且其馆舍之使用不善于整理、整顿,怎么能称得上是自我约束呢?”

又有人问:“然而管仲懂得礼吗?”孔子说:“作为诸侯国的君主在门前立了屏风照壁,管仲也同样立了屏风照壁。作为诸侯国的君主为了两国的友好,家里置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在家里待客也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说明】前两节孔子批评了“礼”的虚有其表。本节对“礼”的认识则又更深进一步。“礼”的虚有其表不仅在国君那里滥用,而且还延伸到了大臣。孔子生前虽然没有具体讲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则渊源于孔子。从孔子的评论当中,我们看到管仲的不修身,不齐家,从而亦可推断出管仲确不“知”“礼”。不知礼,又怎能够“治国、平天下”呢?本节孔子对管仲的批评就是这个“修齐治平”思想的渊源了。“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这句话,是对管仲最大的批评。如果说“树塞门”、“有反坫”就能称之为“礼”的话,真的是人人都知礼了。“树塞门”、“有反坫”仅仅是“礼”的外在表现,是“礼”的仪式、仪表之类的形式,不是“礼”的内核。所谓社会行为规范,并不是要求我们人人都是西装革履。衣冠楚楚而心地肮脏,怎么能称得上是礼呢,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呢?只有从内心深处服从于社会行为规范,一切言行皆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称得上懂“礼”。

23.仅仅是表面也就失去了意义

【原文】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译文】孔子告诉鲁国的大师乐,说:“关于音乐的问题是可以这样知道的,一开始,就如同闭合、收拢的样子,然后跟随着音乐的发展,就好象很美,是那种闭合中的美,蒙蒙胧胧的美。然后好象很清晰、很分明的美,就好象在寻求内在的事理一般,这样就成了音乐。”

【说明】在殷朝,或是在周朝,在春秋时期,有礼仪,或者是有祭祀仪式,都有音乐配从,故礼仪与音乐经常是连在一起的。音乐庄严肃穆的美,更加衬托出礼仪仪式的隆重与丰盛。音乐并不仅仅是我们听见的表面上的声音的流动,它由若干不同的音符组成一首乐曲之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那种蕴含在音符里面的声音,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美。如果仅仅是音符的简单组合,是产生不了音乐的美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拿起乐器演奏各种音符,然而我们所演奏出来的音乐美吗?好听吗?不!音乐的创作与演奏,是要靠音乐家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情感的创作与演奏,这音乐就是噪音,那是谁都不爱听的。所以,“礼”也是这样,如果仅仅是礼仪仪式的表面动作,这个“礼”也就失去了意义。社会行为规范是要靠人们内心情感的遵从与服从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仅仅是表面上的彬彬有礼、衣冠楚楚,这样的“礼”也就是假的了,就如同噪音一样,谁都不愿看他。

24.有节奏的人生也才是完美的人生

【原文】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卫国一个地方的驻守边疆的官员想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来到我们这个地方,我没有不得到见面的。”孔子的弟子们便与孔子一起与他见面。谈完话出来后,这个人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诸位何必害怕、担忧你们的老师失去官职呢?我们现在这个天下没有正确的道路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会以孔夫子做为木铎似的敲响以警醒众人。”

【说明】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到卫国地方的一段故事。全节没有孔子的讲话,也没有学生们的讲话,只有仪封人的前后两句话。也就是说,本节是外人对孔子的评论。我们看二十三、二十五节都是在讲音乐,这第二十四节为什么要插上一段外人对孔子的评论呢?这还得从音乐说起。我们知道,凡是音乐都有节奏、节律、节拍,没有节奏的音乐是无法想象的,也是谈不上美的。木铎,是周朝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召集众人所用的一种作警惕用的响器,也是在乐曲中起到表达节奏作用的响器。音乐的节奏是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乐音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的乐曲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音乐旋律的骨干。音乐节奏是对生活节奏为原型的艺术反映和升华,而乐曲的节奏一般都是用打击乐器来表现的,木铎属于打击乐器中的一种手摇乐器,由此可见木铎的重要性。驻守边疆的这位官员,想来是精通音乐的行家,故其用在乐队中有重要作用的木铎来形容孔子,表明孔子的思想对人类的发展起着调节节奏的作用,从而能使人类这首乐曲更为完美。纵观历史,正如《三国演义》所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正是人类发展的节奏。也是每一个人人生发展的节奏,而有节奏的人生也才是完美的人生。以上我们所讲的这些节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音乐的内在美。“礼”,社会行为规范,同样是如此,有它一定的节奏。从夏至殷,到周,到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礼”也在依照着人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有它自己的节奏变化,所以《论语》的编纂者把这一节放在这里,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25.严刑峻法并不可取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在谈及到《韶》乐时说:“韶乐美极了,也善良极了。”在谈及《武》乐时说:“武乐美极了,但没有尽到善良的内义。”

【说明】韶乐是虞舜时期的音乐,也称为是上古时期的音乐。春秋到战国前期古史传说繁备,最主要者是说虞、夏、商、周四代相承,虞禅让于尧,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其始祖神是虞幕、夏禹、商契、周弃,以及每代必祭的几名宗祖神;这一世系原是儒、墨“二帝三王”即唐、虞、夏、商、周五代古史说的反映,但因民族融合,把五代各族分别归到颛顼、帝喾两系,使其具有共同血缘,都成为共祖黄帝的直系子孙,于是变为“五帝三王”的历史系统。它反映统一的华夏族已经完全形成。因此,虞禅让于尧,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皆是没有经过战争的和平行为,故孔子认为这种音乐是善良的。而周武王时期所创作的《武》乐,由于周武王是以武力夺取的天下,故其音乐中带有战争的杀伐之音,因而孔子认为美是美极了,但由于存有杀伐之音而缺少善良。在第二十三节我们说过,礼仪与音乐经常是连在一起的,故孔子在这里所谈论的音乐问题实际上也是与“礼”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上古时期的尧、舜、禹等先王所制的“礼”是没有严刑峻罚的,因为那是很善良的和平时期。而自商到周后,战争频繁,杀伐激烈,故其所制的“礼”,也就有了严刑峻罚,故而缺乏善良之心,所以,“未尽善也。”孔子的这种认为,有他一定的道理,夏代经济以农业为主,阶级、国家的出现,王位世袭的确定,刑法和贡赋制的建立,都引起守旧势力的反抗,私有制自此愈演愈烈。而私有制的产生,必然导致对外掠夺奴隶和财物,奴役其他部落;对内则镇压平民和奴隶。因此,包含有刑罚的“礼”的内容也就至为广泛,从奴隶主贵族的起居生活到国家的政治、军事、法律制度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对平民和奴隶也更有严厉的规定。而缺乏善良之心的“礼”相比于原始共和社会的“礼”,也就“未尽善也”了。

26.居于高位者,对下一定要宽厚

【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居于高位的领导者们心胸度量都不宽宏,执行‘礼’而不尊敬‘礼’,在处理丧事时心情不沉重、内心不悲哀,这些行为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说明】本节是全篇的总结,也是对谈论“礼”的一个总结。“居上不宽”是“礼”的一部分,但凡居于高位的领导者,对下一定要宽厚,也就是说,要善于理解别人,要能理解别人,理解了,也就会宽恕了。怎么样去理解别人呢?就是要站在这个人的角度、立场来看问题,来处理问题。所谓“居上”者,就是有一定才能的人,他如果以他的个性性格、人生经验、文化知识来要求别人都能与他一样做事情、处理问题的话,别人是做不到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固然不对,但“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也是不对的。小人之所以被称为小人,是因为一个成年人也只有儿童的智力,亦是因为他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他看不到问题发展的深度和远景,所以他处理问题时总是犯错误。所以,君子要懂得这些问题,在不同的事情上安排不同的人去做,这样就可以宽宏为人了。如果对居下位者要求严厉苛刻,或者鄙视嫌弃,那就会引起众叛亲离。这实际上就是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为礼不敬”就更成问题了,自己在执行“礼”,不论是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还是在做礼仪仪式,首先自己要发自内心地对“礼”恭恭敬敬,你自己都不尊重“礼”的要素,那么别人跟你学习,也不尊重“礼”,不尊重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怎样确立呢?“临丧不哀”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在处理丧事时都嘻皮笑脸,在处理政事、正事时又怎能指望严肃认真?这些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规范,所以,如果能“居上宽厚,为礼恭敬,临丧悲哀”的话,这个人的人际关系必然就很好,就很能得到众人的拥护与爱戴。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我们每个人在做起来时,往往就忘了,就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了,就不顾一切了。

综观全篇,无论是“八佾舞于庭”,还是“巧笑倩兮”,还是“周监于二代”,还是“《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都是在论述“礼”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从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到孔子所强调的是要遵循“礼”的内在精神,反对“礼”的虚有其表,反对对“礼”的烂用,歪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汉董仲舒,宋朱熹歪曲圈定《论语》后,使《论语》一直被人们误解,以至引起了“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这个打倒是对的,是正确的,不打倒董、朱的“论语”,也就无法还《论语》的真面目,也就无法使《论语》的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