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23104000000055

第55章 阳货第十七 君子的羞耻问题(2)

【说明】“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并不简单地就是坚硬就行了,洁白就行了。一个人虽然做到了坚硬、洁白,但是还要学习,比如,爱好仁而不学习,就会不加辨别地仁爱一切人,好人坏人都去爱,难道不就是愚蠢吗?辨别出什么人后,再与其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或者远离其人,就是比较聪明的做法。再比如爱好知道而不学习,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什么都能知道一点点,但不深入研究学习,不会辨别什么是真正对人有益的东西,就是放纵无止境,想入非非;要学会辨别才能真正学到一点本领。再比如爱好诚实而不学习,对所有人都诚实守信,那不就要被诚心欺骗你的人所坑害吗?要学会辨别,才能知道应该对什么人诚实,对什么人不诚实;有人欺骗你,你不信他就是,没有必要对他也诚实守信。再比如爱好公正正直而不学习,就会不加辨别地急切行事,这个社会并不是什么都能公正的,所有社会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公正,因此必须学会辨别,才能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做出判断。再比如爱好勇敢而不学习,不分清楚是非曲直就容易乱行事,勇而无谋,乱冲乱闯;这样怎么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呢?又怎么能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呢?再比如爱好刚强而不学习,就容易以刚对刚,刚者则易折,不稳重、不仁爱,不就是轻率狂妄吗?而轻率狂妄则容易做错事情,与人产生矛盾,从而也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一个人虽然本质再好也不行,还是要加上后天的学习,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真正弄懂这个社会的复杂,寻求到最佳行事方式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复杂。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寻求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良好的生存空间,才能真正对人类有所贡献。

9.《诗经》作为课本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小朋友呀,你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可以让人合群,可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远处看,可以侍奉君主;并且还可以更多的识别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说明】那么六言六蔽是怎么来的呢,应该怎样学习呢?孔子告诉子路,你这个小子呀,你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我们知道,夏、商时期是没有任何成册的书籍、典籍留传下来的,而周朝只留下了一部《周易》;但人们一直认为《周易》是用来占卜的书(何况其一直深藏在周王朝内部),因此没有将它看为是怎样治理国家的政论书籍。故而,怎样治理一个国家,在春秋时期的各个君王们只好依靠人们的口头流传,加上父辈的教训及自己的经验,来作为统治的理论基础。因此,君王们多派人到各地去“采诗”,收集民间百姓对统治者的意见。因此,《诗经》作为一个民间诗歌的总集被汇编起来以后,就成为了统治者为政的理论依据。周朝早期,是学在官府,班固《汉字·艺文志》小学类载《史籀》15篇,他说:“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史籀篇》早已亡佚,许慎《说文解字》还保存了200多字,字形繁复,跟春秋到战国初期的铜器文字很接近,据王国维推测,《史籀篇》应是秦国早期教学童的识字书。籀文就是战国时秦国使用的文字。籀文也称为大篆。后来,秦始皇兼并天下,实行统一文字,李斯等又改《史籀》大篆为小篆,字形既求其整齐方正,笔画又要求简化,偏旁写法也要求一致;李斯又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这些书都是教学童的字书,虽然在传说中周朝早期有学童学习的课本,但已不可考。因此,孔子认为,用《诗经》作课本,依据《诗经》,基本上就可以为人亦“为政”了。也就是说,孔子实际上是用《诗经》作为课本来开展教学的,这从《大学》、《中庸》中可以看出。而通过学习《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可以让人合群,可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远处看,可以侍奉君主;并且还可以更多的识别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10.面对着墙壁站立,再也无法向前一步

【原文】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孔子对儿子伯鱼说:“你读过《周南》和《召南》这两部分诗篇吗?一个人如果不读《周南》和《召南》,那就好象面对着墙壁站立着一样。”

【说明】刚叫子路学习《诗经》,因此就《诗经》问题孔子转而对儿子伯鱼说到《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由此亦可见孔子是以《诗经》为课本的。《周南》有诗十一篇,《召南》有诗十四篇,其具体内容这里无法全部解释,但可以肯定孔子认为这两部分诗篇对人的成长成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不学习这两部分诗篇,就好象面对着墙壁站立着,再也无法向前一步,也无法看到前面的道路一样,人生是无法进步的。

11.社会行为规范是要靠人们内心情感的遵从与服从才能真正起作用

【原文】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社会行为规范所说的,岂只是指玉帛等礼物而言的吗?音乐所说的,岂只是指钟鼓等乐器而言的吗?”

【说明】在谈到《诗经》后,孔子即说了“礼、“乐”,由此亦可见,在《诗经》中亦有关于“礼、“乐”的篇章。而这个“礼”,孔子认为并不仅仅是指简单的礼节、礼貌、送礼物等,而是指《左传》所说的“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的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传统习惯之意。“乐”亦如此,并不仅仅是指简单的敲打钟鼓,就可以构成音乐,在殷朝,或是在周朝,在春秋时期,有礼仪,或者是有祭祀仪式,都有音乐配从,故礼仪与音乐经常是连在一起的。音乐庄严肃穆的美,更加衬托出礼仪仪式的隆重与丰盛。音乐并不仅仅是我们听见的表面上的声音的流动,它由若干不同的音符组成一首乐曲之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那种蕴含在音符里面的声音,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美。如果仅仅是音符的简单组合,是产生不了音乐的美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拿起乐器演奏各种音符,然而我们所演奏出来的音乐美吗?好听吗?不!音乐的创作与演奏,是要靠音乐家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情感的创作与演奏,这音乐就是噪音,那是谁都不爱听的。所以,“礼”也是这样,如果仅仅是礼仪仪式的表面动作,这个“礼”也就失去了意义。社会行为规范是要靠人们内心情感的遵从与服从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仅仅是表面上的彬彬有礼、衣冠楚楚,这样的“礼”也就是假的了,就如同噪音一样,谁都不愿看他、听它。

12.一个正人君子怎么会害怕小偷和盗贼呢?

【原文】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译文】孔子说:“外表上严厉而内心怯懦,譬如那些小人,就好象是打洞穿墙过去的盗贼一样。”

【说明】阳货、公山弗扰、佛肸等都使人来召孔子,而孔子自比于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而且自知六言六蔽,学诗,而知礼乐,所以他视阳货、公山弗扰、佛肸等人为“色厉而内荏”的小人,是如同“穿窬之盗”一样,他是不会害怕他们的。一个正人君子怎么会害怕小偷和盗贼呢?而阳货、公山弗扰、佛肸等人乃“陪臣执国命”,也就是用不正常的手段盗取了名誉地位权力,盗取了国家。这样的人,孔子怎么会去帮他们呢?所以孔子决不会去帮助他们,也不会害怕他们。

13.地方保护主义是对国家发展的伤害

【原文】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孔子说:“乡镇里的愿望,是对天地、国家发展规律的伤害。”

【说明】阳货、公山弗扰、佛肸、臧文仲等这些窃国、窃位者,并不是象周文王、周武王一样为的是天下众生的安居乐业,他们为的是自己,想的是自己,说好听一点,仅仅也是为了一个小地方的平安。而一个乡镇里的愿望,仅仅也是指这个乡镇的平安无事,这个乡镇的繁荣富裕,他们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只是地方保护主义而已。这种乡镇的愿望,也就可以说是对天地、国家发展规律的伤害。天地、国家发展规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国家发展的运行变化规律,天下所有的人,如果仅考虑自己小地方的利益,而不顾天下众生的利益,打乱天地、国家发展的运行变化规律,不是“贼”是什么呢?纵观历史,都是各自为政、各自为王,有谁能愿天下众生都能安居乐业呢?这其实就与我们现在所反对的地方保护主义是一样的。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一旦泛滥开来,也就是各自为政、各自为王了,也就是对天地、国家发展规律的伤害了。

14.道听途说也是对国家发展的伤害

【原文】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一点事情就四处传播,是对天地、国家发展规律的放弃。”

【说明】道听而途说什么呢?就是“乡愿”!听说了一个乡镇的愿望,自己感觉还不错,便四处传播,也就意味着提倡各自为政、各自为王,提倡地方保护主义。如果天下都是这样了,还要周朝天子干什么?还要诸侯国君干什么?当时的春秋时期实际上就是这样,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各级大夫各自为政,就象鲁国一样,三桓各自为政,他们之下的家臣亦是各自为政,最终就形成了“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这难道不就是对天地、国家发展规律的放弃吗?

15.得到了,又害怕失去

【原文】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孔子说:“见识浅薄的人可以与他一起侍奉君主吗?当他还没有得到东西的时候,担忧得不到。如果已经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如果担忧、害怕失去,他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说明】道听途说的人就是见识浅薄的人,而见识浅薄也就说明不会辨别,这与第八节又紧扣在一起,“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对这种不会辨别、不好学习的人,是很难与其共事的。阳货、公山弗扰、佛肸、臧文仲等这些窃国、窃位者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我怎么可能与这样“患得患失”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呢?他们担忧、害怕失去既得利益,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既然如此,这种人就更是天地、国家发展规律的大敌了。

16.不会辨别是非曲直了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的人有三种憎恶,今天或许是消失了。古人虽然狂放但他的品德都是展现出来的,今天的人的狂放但是却放纵;古人庄重但品行方正,今天的人虽然庄重但也容易发怒暴戾;古人虽然较愚但也公正正直,今天的人虽然较愚但却狡诈而已。”

【说明】在说了“患得患失”的鄙夫后,孔子拿古人与今人作了个比较。同样都是狂放的人,但古人却是展现出自己的品德来,也就是说他们是没有违反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敢于亮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今人却是放纵自己的所欲,敢于违反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同样都是庄重的人,古人是品行方正,而今人却是易怒暴戾。同样都是愚钝的人,古人是愚而公正正直,今人却是愚钝而狡诈。不论阳货、公山弗扰、佛肸、臧文仲等这些窃国、窃位者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孔子都认为他们的狂、矜、愚远不如古人的可爱。孔子在这里并不是悲叹今非昔比,而是认为由于私有制的畸形发展,人们被私有财产、私欲迷住了心窍,迷住了眼睛,不再会辨别是非曲直了,也辨别不出道德品质的好坏了,也辨别不出“乡愿”的好坏而道听途说了。

17.凡事实话实说,当然就不会巧言了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用动听的言语和伪善的面目取悦于人,这种人很少很少是能够使人相互亲爱的。”

【说明】孔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也就是缘自阳货、公山弗扰、佛肸、臧文仲等这些窃国、窃位者,满嘴花言巧语的人,也就是没有真正学问的人。凡事实话实说,当然就不会巧言了,而且说真话还往往使人难堪,尴尬、窘迫,在《学而》第三节中孔子亦谈到过这个问题,而孔子这个思想就是来源于老子,在《老子·八十一章》中,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是说,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大会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智慧者不获取,能获取者没有智慧。这是老子批判“小国寡民”而言的,既然是“小国寡民”,那么这个小国的国君也就是把土地和人民争夺来的,争夺来使自己独立了,也就成了一个诸侯小国。而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合法,这些人就寻找了很多理论或者是编出了很多理由,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封建割据辩护。所以老子在此提醒人们,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大会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博字在很多时候被用为大和多的意思,凡学问大和多,就称为博学。凡慈爱人民大和多,就称为博爱,这与“获取”之意有相通之处。大和多是怎样来的?是获取来的,不论是学问、慈爱或者是财物,只有获取后才有大和多。所以博字的真正意义应是获取、捕捉之意。老子在第二章就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紧接着又说:“不贵难得之货”,意思也就是不要去获取。因为圣人什么都不积蓄,他尽量为了别人,而自己就越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而自己就越丰富。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去获取,不去把持,不去占据,不去重视那些难得得到的财货。因为一旦获取了、把持了、占据了、重视了那些难得得到的财货,其他人就会窥觑、窥欲、窥瞰、觊觎、伺机图谋你所获取的、所把持的、所占据的、所重视的东西。而如果不获取、不积蓄、不占据所谓的财货,得到以后尽量为别人服务,尽量给予别人,别人因此也就会为你服务;而很多人都在为你服务,你就等于富有了。看看很多统治者,身无分文,但却拥有一个大的国家,走到哪里都不会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操心。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18.辨别的根本则在于学习

【原文】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孔子说:“我羞耻于那紫色抢夺了朱红色的地位,也羞耻于那郑国的音乐搅乱了真正的雅乐。也羞耻于那花言巧语颠倒是非而使国家倾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