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食趣:关于吃的那些事儿(超值金版)
23054600000019

第19章 治食名人“天下第一羹”彭祖(4)

1995年,史正良被中共绵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997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全国商业行业技能之星”,国家劳动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十大杰出技术能手”,2000年,史正良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国烹饪大师”光荣称号。

高炳义:振兴鲁菜,弘扬文化

高炳义是著名的鲁菜大师、国家高级烹调技师,现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青岛市烹饪协会名誉会长。

出生于1947年的高炳义品学兼优,曾是学校里的高材生,1964年中学毕业时被破格保送到北京航空学院。但因家境贫寒,父母无法为他提供学费、生活费,他转而报考了青岛第一商校(现在的山东省饮食服务学校),本以为商校是学会计的,没想到被分配到烹饪专业,干起了烹饪厨师这一行。

经过在校三年的培养和教育,尤其是受到鲁菜一代宗师杨品三、王益三高超技艺、高尚的厨德的熏陶,高炳义逐渐领悟到烹饪不仅是一门技艺,而且是一门很精深的艺术。他热爱上了这一行,立志要做名厨。

1967年商校毕业后,高炳义先后在德州及青岛等多家大酒店从事厨师工作。七十年代初,高炳义调回家乡青岛,并先后在崂山旅社、崂山人民饭店任厨师和厨师长。1977年,青岛恢复烹饪技术比赛以后,他在百余名高手新秀参加的烹饪技术比赛中,一举夺魁。而后一发不可收拾,从1977年至1987年,高炳义曾在省、市举行的十四次烹饪大赛和业务考核中九次进入前三名,五次夺得第1名,由于成绩突出,他两次被破格晋级,由一名普通厨工晋升为特一级烹调师。

1984年至1991年,高炳义在青岛崂山迎宾馆出任副总经理兼总厨师长;1991年至1993年,高炳义在青岛崂山宾馆任总经理;1993至1998年,高炳义调任青岛大厦任总经理兼青岛渔家宴大酒楼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北京“青岛渔家宴大酒楼”总经理。1998年至今,高炳义任青岛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副主任。

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为了博采国内外菜系名师的技术和特色,为我所用,高炳义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考查、参加表演、交流、考核和比赛,坚持不懈地钻研烹饪艺术。他苦学活用,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并开始创新“自家菜”。出自他勺刀下的一百多道自家菜,“雪花蛋饺”,“乌龙闹巢”,“凤尾大肠”,“彩肚菊花蛋”等等,无不刀工细致,火候精妙,色香味型俱佳,令人食而不忘。这些菜肴已有17项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曾有几十款菜肴在国内、国际比赛中获金奖。

高炳义十分重视烹饪科研和创新开拓,经多年努力,博采齐鲁渔民饮食之长,根据鲁菜的传统技艺,创制了百余道菜点的“渔家宴”。“渔家宴”现有菜品200余款,它的主要特点一是“鲜”,二是“土”。“渔家宴”所有菜肴选料,均以当地特产小海鲜为主,加以适当的辅料。菜点制做主要采用爆、炒、扒、烹、塌、蒸、烧、锅烧等独特的烹调方法,其色、香、味、型均葆其鲜猛丽质,并且注意盛器谐调配套,而且道道饭菜沾典缘故,寓浓郁的民风民俗与动人的神话传说于其中,成为美味与艺术的结晶。

“渔家宴”一经推出,立时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效应,国内外几十家电台、电视台、报刊争相报道。慕名而来的宾客既有国内外的普通百姓,也有外宾、政要和各界名流专家学者。“渔家宴”被旅游局评为“鲁菜名牌宴席”。高炳义为了将这带有典型青岛饮食文化色彩的别具一格的系列菜点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先后在青岛、济南、北京和美国洛杉矶等处开办了“渔家宴大酒楼”。

为了振兴发展鲁菜,并与其他菜系融汇贯通,继承和弘扬光大祖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高炳义特别注重烹饪技术理论的研究。他曾两次参加国际饮食烹饪理论研讨会,所撰论文被评为优秀,并被收编入国际烹饪硬座论文集。多年来他编著和与人合著的专业书籍8部,达160多万字。其中,他撰写的《青岛渔家宴》,同古老悠久、名扬天下的中国满汉全席、红楼宴、孔府宴、仿宋菜,一并列入了中国风味宴席丛书行列,并用中英两种文字正式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这些理论书籍为中国烹饪事业留下了宝贵财富。

高炳义司厨30多年来,凭高超的技艺和出色的工作,多次担任过同办、国际烹饪比赛的评委。1999年当选为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在传授技艺、培养徒弟等方面有突出的业绩,自1994年起担任青岛大学旅游系客座教授和山东东方美食学院副院长、教授。亲自培养了几百名徒弟,许多已成为高手和酒店烹饪界的佼佼者。

1992年,高炳义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电视台曾在一套节目黄金时段专题报道和介绍过他的事迹。

沈关忠:楼外楼的掌门人

浙江省特二级烹调师沈关忠出生于1953年,浙江省绍兴市人,1976年毕业于浙江商业技校首届烹饪专业班,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天外天菜馆司厨。从1986年起,沈关忠任杭州楼外楼菜馆总经理至今。现兼任杭州市饮食同业公会副会长、杭州烹饪协会幅秘书长、杭州市园林局烹饪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等职。

楼外楼创建于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其创始人叫洪瑞堂,是一位从绍兴来杭谋生的落第文人。他从南宋诗人林升的诗中取了三个字,把自己的小店取名为“楼外楼”。楼外楼素以“佳肴与美景共餐”而驰名,它座落在秀丽的西子湖畔、孤山脚下,与平湖秋月、放鹤亭、玛瑙坡、西泠桥、苏小小墓、六一泉、四照阁、西泠印社、俞楼、秋瑾墓、中山公园、文澜阁、浙江博物馆等为邻。

有诗云:“西湖醋鱼何处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杭州人有种习俗,凡有宾客,必到楼外楼品尝杭菜风味。外地游人玩西湖,不上楼外楼,似乎没有真正领略杭州的美味佳肴。楼外楼名厨云集,佳肴迭出,西湖醋鱼、宋嫂鱼羹、蜜汁火方等风味独具一格,成为中外旅客所倾慕品尝的名菜。新中国成立前,俞曲园、吴昌硕、孙中山、宋庆龄、鲁迅、竺可桢、马寅初、马一浮等名人都曾多次光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陈毅、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名人丰子恺、潘天寿、吴湖帆、盖叫天、江寒汀、赵朴初、唐云等也多次临楼品尝名菜佳肴、题诗作画。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九次莅临楼外楼,廉洁朴素,公私分明,已传为美谈佳话;楼外楼还接待过西哈努克亲王等国家元首和众多国外贵宾,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作为楼外楼的经营者,沈关忠擅长烹制浙江传统名菜肴,旁通川、粤、淮扬诸菜系烹调技艺。他曾赴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考察与烹饪技术表演,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赞赏。在繁忙工作之余,他曾参加《吃在杭州》、《西湖名菜》等书编写,把烹调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对楼外楼菜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名列杭州饮食业的榜首起到了很大作用。

甄文达:甄能煮,你也能煮

生于1948年的甄文达是华裔美国人,美国著名的中国菜厨师、全球知名烹饪节目“甄能煮”(YAN CAN COOK)的主持人,也是首位成功地将中国饮食文化介绍给美国及加拿大主流社会的电视人。

甄文达祖籍台山,生在广州,父为餐厅老板,而母为杂货店东主,因而他在12岁时,已醉心于厨艺。甄文达13岁随父母移居香港,中学时就读民生书院,闲时在舅舅的食馆当学徒,学习烧腊技巧。1967年,他获得香港海外烹饪学校文凭,其后获香港培道中学校长巫德坤女士作担保人到美国和加拿大留学。

赴美十年后,甄文达于1975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取得食品加工硕士学位,在学时因半工读而开始教授中式烹饪。1978年,甄文达被加拿大地方电视台CHCT-TV(即今CICT-TV)邀请,客串录制清谈式烹饪节目,当时在23天内共录制260集节目,录后他离开加拿大赴美;因为他在节目内自然风趣,而且以流利美语健谈的表演与控制现场气氛的能力,被加拿大当地的观众大为接受,该节目成为高收视节目,电视台力邀他从美国来加签约四年,再录制520集清谈式烹饪节目,并定名为《Yan Can Cook》,中文译名为《甄能煮》。

《甄能煮》专题节目的编导非常欣赏甄文达的才能与轻松幽默的风度:“作为一个电视节目制作人我总是听到人们说要有好主意才能出好节目,比如园艺节目、装修节目或者法式烹饪节目等。但我的回答是主持人最重要。有了好的主持人你可以教一些你永远没法子办的事情。马丁(甑文达的英文名)天生拥有那些你永远也没办法教的素质。他在北美和全世界都受欢迎,因为他天生就有娱乐大众的能力。他能让人们笑,让人们对他讲的话感兴趣。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

甄文达以其招牌笑容加上幽默惹笑的说话带来轻松气氛,介绍材料时不时带着一两句粤语介绍材料读法,以厉害而高超的刀法与奇妙的节奏令节目除烹饪外还是他的个人表演舞台,加上变化多端带创意的食谱,令节目不沉闷之馀且蕴含多种欣赏价值。他是把中国菜烹饪节目搬上美国电视并普遍受欢迎的第一人,他在节目最后总带一句“Yan Can cook,so can you,tzai jian(甄能煮,你也能煮!再见!)!”

也许,正是甄文达对烹饪的热爱和良好的公众交往能力造就了《甄能煮》的奇迹——这个电视专栏节目已经在75个国家播出了1900集,历时20年经久不衰。它获得过艾美奖等著名奖项,成为世界知名的电视烹饪节目。甄文达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成就,“很多人的厨艺比我高超,英文比我好;中国国内的男孩子每个都长得比我英俊、比我帅;讲幽默,全世界的人可能都好过我。但是可能没有一个人能有我这么厚的脸皮,有我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心,有我这么拼搏。”

现在,《Yan Can Cook》节目演化为《Martin Yan: Quick And Easy》,除了介绍中国各地烹饪外,还亲自伴随摄制队到当地拍摄,介绍当地饮食文化、食店夜市等,带观众亲看材料养殖、采集,有时并渗入当地民间风俗文化节日、节目等带中华文化的介绍,配以中国乐器的背景音乐,成为北美洲主流社会接触中国文化和饮食的另一个渠道。

因为对饮食和餐饮业的研究与推广贡献,近20年来,甄文达屡获殊荣。包括:全美十位杰出华裔人士、美国厨师联谊总会的首任烹饪大使、美国厨艺院士会员,并入选《世界名人录》等,他主持的“甄能煮”烹饪节目更是获得一系列奖项,从最佳电视烹饪节目奖、最佳电视美食新闻奖到最佳电视摄影奖,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世界烹饪电视节目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