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22939700000023

第23章 选对专业,求学就业两不误(2)

【吕老师提示】

1.本硕连读的招生方式

招生院校多是具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高校。各个高校还有不同的招生办法,一部分学校在高招录取时就亮出了“本硕连读”和“本硕连读基地班”的牌子,规定某些专业学生读完本科可以一步到位再读研究生,不需要参加竞争激烈的研究生考试;还有一些高校是在每年新生入学后,X对个别专业的新生进行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进入本硕连读班;另有一些高校虽没有本硕连读班,但可以保送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读研究生。

考生要注意当地的招生专业目录,设本硕连读专业的高校,需要教育部批准,一般来说,重点本科院校和有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设有本硕连读专业,有些称作某专业基地班,实际上就是本硕连读班。

2.本硕连读的学习方式

本硕连读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分为本科学习、本硕混合学习和完全硕士学习三个阶段。学生入学后的前三年,为完全本科学习阶段,课程修读按本科教学计划执行;第四学年为本硕混合学习阶段;第五学年开始为完全硕士学习阶段。获得本硕连读资格的学生,其本硕混合学习阶段和完全硕士学习阶段的课程修读将结合课题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

3.本硕连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因高级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要求高,所以医学类院校的专业有的是本硕连读制,有的是本硕博连读制。八年制医学专业招生时特别强调考生的年龄:如协和医科大学各专业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41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三个专业也明确规定不招收往届生。

4.本硕连读并不“保险”

学生进入高校本硕连读班,并不等于就入了“保险”。本硕连读实行学生淘汰制,即由所在学院对本硕连读学生进行年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成绩、科研表现以及思想品德表现等方面,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淘汰。凡学业成绩明显下降或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将被取消本硕连读资格,转回原学院的普通本科班学习。所以,即使你幸运地进入本硕连读班,还需继续努力。

5.本硕博连读不容易

全国共有10所高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八年制医学教育就是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研究生连续读8年,最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这10所高校分别是:匕京大学、清华大学、京协和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并不是所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的学生都能获得博士学位,成绩一般的学生经过中间几轮筛选后,只能获得硕士学位,只有部分优秀的学生最终才能摘取“博士学位”的桂冠。

6.部分高校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招生一览

第29计重点学科:国家未来早知道

计谋释义

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教育学等。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一个学科里,可以包括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是一定时期国家根据当时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建设目标的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弓领地位。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让一批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其中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根据!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高校要想得到这项荣誉需要以下几大条件:拥有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或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应有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的博士生质量和数量位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已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研究项目;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支撑相关学科的能力,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能读上一所学校的重点学科里的重点专业是最佳。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

理科考生朱涛,高考成绩592分,成绩高出本省本科一批控制线30多分,考生想报考计算机技术类的专业。他查阅了一下该专业在全国重点学科中的分布情况,初步目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分析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时他发现,哈尔滨工业大学上一年在考生所在省理科提档线高出了省控线20多分,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录取分则更高。考生觉得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把握有,但不敢肯定能录取到计算机专业。所以,在第一专业志愿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同时,为了保险,考生又选择了自己相对满意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作为第二、三专业。

投档轨迹:哈尔滨工业大学院校在阅——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预录取——录取。

数据统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考生所在地的理科提档线为571分,考生所报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线为598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5分。

【点评】

高校里的重点学科可以涵盖好几个专业。一般来说,这些专业同时也是该校的热门专业或强势专业,录取分数都比较高。考生在确定该校的强势专业没有把握被录取时,可以选择与目标专业相近、录取分数又较低的专业。像本案例中的考生朱涛,第一专业志愿填报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生的成功之处在于想到了该专业录取分数不会低,于是,在后续志愿里填报了与计算机相近的两个专业一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值得推荐。

【吕老师提示】

1.国家重点学科知多少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时期国家的重点学科内容也有所不同。从1986年开始,我国已经进行了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比。在2001年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比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7年进行了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和评比。这次评比在保留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也就是对涵盖专业的大学科评选。这些学科分布在200多所院校,其中理科791个,文科173个。

2.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专业”3个层次来设置。

目前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为13个门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其中艺术学科是2011年从文学学科里新划分出来的。

学科门类下面有72个学科大类,学科大类下面有249个专业。

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一个学科可以有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

3.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分布一览

第30计文科专业:沙里淘金要眼力

计谋释义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新闻,每年在庞大的应届毕业生队伍中,文科专业学生的求职更是难上加难。连续多年,各级教育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文科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理工科学生。

想想也是,人家理工科学生学的都是真本事,一是一,二是二,看得见,摸得着,一上岗就能创造物质财富;文科呢,学的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听得见,摸不着,尽管它们的作用很高尚,不是传承古代文化,就是塑造时代精神,但是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用人单位都务实得很,觉得这些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工作效率又难以量化和统计,因此,文科专业受冷落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凡事都有例外,在数以百计的文科专业中,也有一部分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常抢手,它们就像埋藏在大山深处的金矿一样,等待着你去发现和挖掘。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

我女儿高考考了542分,高出二本线22分。因为学的是文科,选择面小,所以填报专业志愿时让人颇伤脑筋,学什么呢?她想在南方上学,学习营销管理之类的专业,但朋友说应该学习专业知识,营销管理类的不好找工作;师范大学里文科专业多,她又不愿意当老师。请教了有关专家后,志愿是这样填报的:本二A志愿河北大学,五个专业志愿分别为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英语、中国语言文学类、图书档案学类;B志愿青岛大学,专业志愿分别为新闻学、朝鲜语、会计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该校在我省只招四个文科专业)。录取结果是河北大学的图书档案学。

【点评】

该志愿所填报的专业属于典型的“冷热”结合。考生成绩高出本科二批控制线22分,成绩也不算太差,所以可以向好的专业冲刺,经济学、新闻学等专业,在文科里都属于热门专业。但为了“保底”,又填报了近年录取分偏低的冷门专业:图书档案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这样考生最后虽然未被前面的热门专业录取,但也不至于落选,从保证有书读的角度说,考生还是成功了。

从就业角度来说,图书档案学类专业虽然属于冷门专业,但开设院校很少,就业竞争程度也较低。作为一个女生,将来到各地市的图书馆、博物馆工作,或应聘大中型企业的文秘、档案类职位,都是比较容易的。

另外,河41大学属于偏文性质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底蕴较为深厚,在师资力量上也会更强一些,因此也更适合文科学生就读。

【吕老师提示】

1.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专业

文科生可以选择两大类专业:一类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如外语、中文、历史、新闻等;另一类是经管类的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

大体来说,常见的主要招收文史类考生的专业有哲学类、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图书档案学类等。此外,文理兼收类专业文科生也可报考,常见的有经济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等。学生和家长可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大类,再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对数学成绩有一定要求,考生在报考时要注意专业的具体要求,如有些学校要求高考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上。

2.文科生可以报考的院校

现在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文科类专业,甚至连医学类院校的个别专业也招收文科生,如医学英语、中医学、中药学等,考生可以从办学历史、师资水平、专业实力等角度进行选择。

3.文科类专业就业趋势

(1)中文类专业

中文专业素有“万金油”之称,毕业生就业范围非常广阔。以秘书职业为例,哪个行业、哪个单位少得了秘书?而语文作为学校教育基础课程,做一名语文教师也是中文毕业生的一大志愿。事实上,有很多中文专业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投身于出版业、广告业、营销策划业等。中文是公认的最基本、适用性最强的专业,在各地的人才需求榜上高居不下。

一般来说,招聘单位在挑选中文专业人才时都比较看重学校背景和个人特长。首先,文科类和综合性大学的中文毕业生会比理工院校的中文毕业生“走俏”些。为什么?教学实力强,名师出高徒!合适的专业与合适的学校搭配好了,威力倍增。其次是个人特长,每年的中文专业毕业生都很多,竞争也很激烈。相对于其他专业,中文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可拥有的东西还有很多—能写的同学拿出已发表的作品,善辩的同学捧出演讲获奖证书,其他的如书画特长、歌舞特长,都是单位所欢迎的。正因为不是理工科的技术型人才,才需要更强大的“软件”。

中文专业历年招生都比较平稳,报考时可参考目标学校的近几年录取分数。下定决心通过中文专业找个好工作的同学,最好看清自己身上是否有多才多艺的潜质,如果有,那么就努力奋斗,挑个名气旺的好大学!

(2)新闻传播类专业

这类专业是由中文专业衍生而来,招生分数一般高于中文专业。新闻出版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编辑、记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相当高。在进入新闻出版界、广告策划界时,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比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更具优势,毕竟是根正苗红的科班出身嘛!在竞聘秘书职位时,也都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相对于中文的安静平和,新闻专业对学生的性格、眼界要求更高。做记者的,必须性格外向,善于交际,才能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沟通。而与人沟通更是编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稿、约稿都要沟通好才能得到合适的好稿子。

新闻出版业光辉的背后是编辑记者呕心沥血的付出。为了站在时代的前沿,扛起先进文化的大旗,没有人敢过多地享受闲适,“充电”是永远的工作;为了赶出版时间、赶市场,无论是做报纸、杂志还是编汇图书,加班都是常事;为了抢新闻,抢好选题,出差也是常事。而随着对社会黑暗面曝光力度的增长,记者已被列入“危险职业”当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记者不变的职业准则。

编辑记者的高收入高地位是有前提的:能写、会说,敏锐、博学,还有坚忍的性格和强健的身体。如果你具备以上条件,那么,向前冲吧!

(3)外语类专业

除了文革时期“不学ABC,照样会种地”、“不学外国文,照当接班人”的荒唐年代,各外语院校从建校起就一直看上去很美丽。近年来,中国大地再次掀起学英语热潮,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从尚在母亲襁褓中牙牙学语的宝宝,到已经两眼昏花的街道居委会大妈;从开出租车的“的哥的姐”,到身居“庙堂之高”的省长部长,都开始念起了英语。在这种“全民学英语”的热浪炙烤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英语专业想不美丽都很难。

究其原因,大概是: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随后是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然后是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这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让国人突然感到,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大“村落”,原来外面的世界并不神秘,外面的视野也很清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国际化的交际语一英语。英语是“村”与“村”之间交流的工具,古人把语言这种工具称之为“器”,不利其器,何谈善其事。所以,出国需要托福、雅思、GRE成绩;升学、求职需要四、六级证书;而进入外企不光要有四、六级证书,还要会一口流利的英语,甚至有专家指出,外语是21世纪人才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