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22939700000002

第2章 知己知彼才是根本法则(2)

超出浙江一本录取线95分,为什么还会被退档呢?原来,他儿子在A志愿里只填报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其余5个专业都空着,而且没填服从调剂。而其他4个志愿学校的专业填报中,多选择了理科试验班、工程试验班、数学、土木工程和工程结构分析等专业。每所学校填报的专业最多4个,最少1个,没有一所学校的6个专业填满的,也没有填服从调剂。

填完志愿后不久,一本批次的学校就公布了提档线。看到儿子超了同济大学的提档线,全家人满心欢喜,就开始等待录取通知,每天都上网查找录取信息。然而,几天后查到的信息是“未录取”。后来,打电话到同济大学招生办,才知档。

(【点评】)

1.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

对于全国大多数省份来说,平行志愿是个新概念。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等6个省市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受到大多数考生和家长的欢迎。此后,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在全国逐步推广,至2011年,全国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已达24个,分别是(【点评】)

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案例。表面上看,考生和家长好像冤情似海,实际上是由于没有弄懂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的一个特点就是依序性,如果这个考生投了A志愿,由于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后就没办法投入B志愿和其他后续志愿。该考生的档案虽然投进了同济大学,但是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远远高于学校的提档线,而考生又没有填写其他专业和服从调剂,所以就只能退档。而此时,考生后面所填的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也已经同时完成了提档任务(即使没完成,也只能等到征集志愿时让考生再重新填报)。

【吕老师提示】

1.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

对于全国大多数省份来说,平行志愿是个新概念。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等6个省市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受到大多数考生和家长的欢迎。此后,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在全国逐步推广,至2011年,全国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已达24个,分别是湖北、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天津、河南、重庆、西藏、广东、陕西、新疆。实行非平行志愿(传统梯度志愿)省份有7个:北京、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山东、甘。

2.平行志愿投挡所遵循的原则

平行志愿投档时遵循的是“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自身,志愿优先”原则。考生所填平行志愿各院校之间是平行的,但考生在填报时依次排列的院校,其顺序是有先后的。有的考生误以为平行志愿是所填报志愿的几个院校同时录取,然后让考生选择去哪所学校;还有的人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在同一时间按顺序进行每个志愿的录退,即以为是先投A校,A校不能录取即投B校,B校不能录取再投C校。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考生的档案只能投一所学校,档案一旦投到所高校,的平院校则和了。生同时拿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就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2.平行志愿投挡所遵循的原则

平行志愿投档时遵循的是“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自身,志愿优先”原则。考生所填平行志愿各院校之间是平行的,但考生在填报时依次排列的院校,其顺序是有先后的。有的考生误以为平行志愿是所填报志愿的几个院校同时录取,然后让考生选择去哪所学校;还有的人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在同一时间按顺序进行每个志愿的录退,即以为是先投A校,A校不能录取即投B校,B校不能录取再投C校。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考生的档案只能投一所学校,档案一旦投到所高校,的平院校则和了。生可同时拿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就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如果考生总分相同,要看单科成绩。一般来说,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是:文科考生为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理科考生为数学、理综、语文外语。上述4位理科考生总分相同,排序时只能比较单科分数,按照理科单科排列顺序规定,先看数学分数,乙的数学分最高,故排在最前面;其他三个考生数学同分,再比较理综分数,丙的理综分数比甲、丁高,则丙排位在乙后面;甲和丁理综也同分,再比较语文分数,因甲的语文分数比丁高,所以甲排序在丙之后、丁之前,丁则排在四个同分考生的最后。投档时就按这样的排序进行投档。

不过,单科成绩的排序各省也有差异,有的省份在考生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不分文理,都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的单科成绩排列顺序。

5.填报平行志愿的口诀要牢记

从上面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平行志愿也并非完全“平行”,所报院校之间也是有先后次序的。因此,建议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可以记住这样一个口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具体做法是:

“冲一冲”,即把自己最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放在所有平行志愿中的最前面,而且这个学校和专业往年在本省录取时,平均分数比自己的分数略高一些。

“稳一稳”,即把自己比较满意的学校和专业放在所有平行志愿中的第二个位次。根据自己分数所处的位置和所报学校往年录取的情况,如果不出意外,十有八九会被录取。

“保一保”,即找一所往年比自己的分数低一二十分的学校作为“保守”学校,放在所有平行志愿的第三个位次,专业可以选自己比较喜欢的或比较感兴趣的。

“垫一垫”,即找一所往年比自己的分数低三四十分的学校作为“垫底”学校,放在所有平行志愿的最后位置,专业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或最感兴趣的。当然了,这个学校应该是自己勉强可以接受的。如果实在不想上“垫底”的学校,那你就填上与第三个志愿相类似的学校,同时,你也要做好滑落到下一批次的心理准备。

6.平行志愿下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

在平行志愿下,如果首选学校,就要适当降低专业的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就要考虑降低对学校的选择。这是因为实行平行志愿,必然会使高校的投档分“扁平化”,即以往投到同一所高校的考生相差几十分的现象减少了,考生的分数变得比较接近,“大小年”现象也随之消失。在此情况下,专业的竞争就更加激烈,考生要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在专业选择上要留有余地。

第3计专业级差:一分之内见高低

计谋释义

专业级差是指招生院校在安排进档考生的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即在为进档考生安排专业时,第一志愿专业相同的考生以实考分排队,若专业未录满则将该生录取到该专业;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其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志愿专业排序。

如有的高校规定一、二、三专业级差分别为5分、4分,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不能录取时,就减去5分,再与第二志愿专业的考生排序,按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如不能录取,再减去4分参与第三志愿专业排序录取,如此依次类推。

实行专业级差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从而减少考生被调剂的数量。级差分越大越接近“专业优先”方式,级差分越小越接近“分数优先”方式。设置专业志愿级差在充分考虑分数的同时强化了志愿功能,增加了志愿的分量,需要考生恰如其分地选择学校和专业。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1】

四川一理科考生,高考成绩672分,高出本省本科一批控制线70多分。初步目标是南京大学,专业为临床医学。考生在分析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时发现,南京大学前三年在四川理科提档线高出省控线72分多,其中医学类专业录取分较高。所以,考生在第一专业志愿选择医学类的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又选择了相对满意的自动化专业作为第二专业志愿,因为该专业这几年的录取分均高出本科一批控制线50分左右,即使第一专业录取不了,减去级差分后也有被第二专业录取的希望。果不其然,一本院校投档揭晓后,南京大学理科在考生所在地的提档线为656分,所报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74分,自动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65分。考生被南京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

(【点评】)

南京大学当年规定,专业之间按分数级差录取,一、二、三、四志愿之间的级差分别为5分、3分、2分。这样,考生在第一专业不能录取时,再减去第一和第二专业之间的级差5分,还高于自动化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所以还是被南京大学录取。考生成功之处,就在于想到了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不会低,于是第二志愿报考一个录取分相对不是很高的专业,这样,即使减去级差分,也有被录取的机会。

【案例2】

山西一理科考生,高考总分598分,高出山西理科本科一批控制线57分。从北京师范大学往年在山西的录取情况来看,每年平均高出本科一批控制线50分左右。考生觉得很有希望,于是,决定本科一批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填报的3个专业是:心理学、数学、化学。可是最后并没有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在《招生章程》中规定了一、二、三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分别是3分和2分。考生成绩高出本省理科一批控制线57分,被录取的把握应该很大,但是该考生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排名靠前并且历年录取分数都很高的心理学专业,结果落选。据统计,京师范大学理科当年在山西提档线为576分,心理学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16分,数学和化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97分和594分。考生虽然总分高于第二、第三专业志愿的录取最低分,但减去专业级差后,考生的总分竞争不过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填报该专业的考生,因被。

【吕老师提示】

1.应对专业级差的技巧

考生档案投到某一高校后,并不一定就能被该高校录取,其起决定作用的是考生所填报的专业顺序,即考生的专业定位。如果欲报学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实行专业级差制,那么考生在填报该校时,就一定要把握好欲报专业之间的梯度,梯度标准要依据欲报高校规定的级差分来确定。如果考生把握不好前几个专业志愿的分数梯度,那么在选最后一个专业志愿时,一定要选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作为保底专业。

2.专业录取的其他方式

“专业级差制”只是高校为进档考生安排专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大多在重点高校和热点院校执行,而一般院校大多执行的是另外两种录取方式:

(1)专业清

即专业优先原则,按专业顺序排队录取。高校将第一专业志愿相同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照专业招生数一定比例进行排队,一志愿不足从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中补,如果还没有排满再依次从三至六志愿或服从志愿的考生中补足。

(2)分数

即分数优先原则,按分数高低排队录取。高校对进档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遵循考生志愿顺序),一旦出现符合专业投档条件的即录取。

3.学校与专业哪个更重要

填报志愿的过程实际上是考生依据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在高考成绩、学校以及专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实践中,很多考生和家长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根据考生的分数,学校要进一个档次,则专业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侧重选择专业,则学校就要退一个档次。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可以遵循以下3个原则:

(1)高分考生选学校,低分考生选专业

即分数上了一本控制线的考生优先选择学校,因为在名牌大学就读,发展空间会更大,而且名牌大学换专业相对容易。而对于各批次中分数较低的考生而言,最好先考虑挑一个好专业,因为现有的分数不支持挑好学校,此时如果能找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专业,对以后的学习和就业都有好处。

(2)文科考生选学校,理科考生选专业

因为理工科很多专业隔行如隔山,要改行很困难,而文科类专业因彼此的包容性很强,考生可以更加侧重选择学校。

(3)没有明确方向的考生选学校,有明确方向的考生选专业

即考生如果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倾向非常明确,可以重点放在与该职业有关的专业方面;如果觉得自己将来干什么都行,可以重点放在学校的名气上。

4.各高校对专业级差的要求

以下是我搜集到的部分高校2011年招生时对专业级差的录取规则:

北京大学,专业志愿级差原则上在5分以内,同时参考相关科目成绩。

清华大学,按照考生的实际考分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数级差。分数级差的确定以提档线上该考区报考清华大学的所有考生的志愿满足率最大为标准,一般在1/5分之间,同等条件下参考相关科目成绩。

中国人民大学,根据考生填报各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设置1分、2分或3分的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各专业志愿之间分数级差相同,具体分值设置以能使学校所录考生总体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最大为准。

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志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数级差。分数级差的确定以提档线上所有进档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最大为原则,一般在2分以上为准。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级差为3、1、0,即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级差为3分,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级差为1分,以后专业志愿无级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根据进档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设定专业志愿级差不超过3分北京工商大学,按投档考生的实际考分和专业志愿顺序,由高到低按专业级差方式依次录取。专业级差原则上为3/5分,具体数值的设定以达到考生最大志愿满足率为标准,由网上录取系统自动分配专业。

北方工业大学,进档考生成绩在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按专业志愿级差原则考虑其第二专业志愿,仍不能满足的按同样原则考虑其第三志愿,依此类推。专业志愿级差值确定为3/5分。

复旦大学,以专业级差分1分、1分、1分、0分、0分和专业招生计划数的100%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除签有预录取协议的学生之外)

上海财经大学,专业录取时按照3、3%,1%,1%,1的级差录取(即第二、三志愿的考生每档减3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之后各个志愿均减1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

重庆大学,对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第一批投档)的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兼顾专业级差的原则安排专业,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分别为3分、2分,其他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0分,即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