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重返菲律宾
22929300000007

第7章 “决定”(3)

马歇尔转到了麦克阿瑟的立场上;空军上将阿诺德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莱希则为菲律宾群岛上的日军飞机和坚固的陆上防御而忧心忡忡;海军上将金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进攻台湾岛。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上百万的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官兵似乎失去了下一个作战的大目标。

而另一方面,这场战争的另一个主角——日本,也正在面对着令他们忙得不可开交的问题。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东条英机这样集首相、参谋总长、陆军大臣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人。但是,当东条的权力处于巅峰时,他也开始走上倒台之路。

自1943年美军在太平洋实施反攻后,日本国内局势越发恶化。许多民用企业转为战时生产,食品日用品严重短缺。休息日取消了,许多妇女要到工厂做工以补充劳力的不足。学校停课,校舍改为军需仓库。人们外出受到限制,出门到100公里以外要有警察局的证明。日本的一切都变得艰难沉重。

人们对局势的不满愈来愈强烈,而东条则成为大家发泄这种不满情绪的对象。

★东条内阁的危机

1944年7月6日14时,日本国会掀起强大的倒阁运动,议员们纷纷疾呼东条辞职。一名议员甚至声泪俱下地称:“东条不死,国难不己,让首相辞职,谢罪天下!”

被东条夺去权力的日本前参谋总长杉山元闻知国会倒阁,也起而响应,联络军中反东条派,推波助澜。一时间,东京上下掀起一股反东条的狂潮。

东条闻讯,异常恼怒,立刻召开紧急治安会议,准备镇压。内务大臣安藤纪三郎与东条交往甚密,即刻表态道:“作为治安责任者,我将彻底打击国内这些不明事理之人,随时对那些反内阁的议员采取强硬措施。”

但是,国务大臣大麻唯男却反对镇压,他说:“安藤君之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对议员采取过激行为,倘如此,最终会引起一场大骚乱。这势必招致民愤而使事态扩大,会使支持政府的人也对政府怀有敌意。”

这时,陆军次大臣富永恭次中将则认为应立即发布戒严令,使国民有所紧张,从而避免发生任何骚乱。一提到下戒严令,众人便都默不作声了。因为他们知道,戒严非同小可,会使政府与民众处于敌对状态。

但是,东条却果断地决定支持在迫不得己时下达戒严令。同时,他们得到了日军已失去塞班岛的消息,听后众人顿时呆若木鸡。

东条明白,塞班岛一失,局势将更加动荡,于是要求众人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先不下戒严令。随后,东条驱车进宫晋见天皇。

日本天皇裕仁正坐在椅子上,闭目欣赏着高雅的德国音乐,侍卫官报告东条求见。

裕仁天皇心感烦恼,最近发生的事情,他已早有耳闻。自东条统领军政大权后,对天皇可以说是忠心耿耿,逢事必奏。但战局发展不利,加上东条本人树敌过多,因此整天有人奏请撤换首相。

裕仁虽知战局恶化非东条一人之责,但也深知东条为人专横,他担心东条采取过激的措施,使帝国陷于混乱。所以,裕仁已开始考虑让东条体面下台的问题。

东条对天皇奏明情况后,由于天皇心里有所准备,并不吃惊。随后,裕仁说道:“你虽为帝国废寝忘食,但采取有力措施,关系重大,尚待军政各方通盘考虑才是,不应草率行事。”

东条见天皇不愿颁布戒严令心中很是无奈,但也没有其他办法,便出宫回家。不久,高松宫一奏请天皇解散东条内阁。此次,裕仁召东条进宫。

正在东条一家刚要用餐之时,副官告之天皇请他速入宫。家人听后,不免产生疑虑,东条安慰道,“你们先吃吧,不要等我。”

入宫后,东条见天皇早在御座坐定,心中不免一怔。因为天皇向来是等所召之人到达后自己才出来,但今日却有所不同。正在东条寻思的时候,天皇说道:“听说近来你为国事奔波,竭心尽力,我深为感动。本应赖你继续为帝国操劳,不想你劳累过度染病在身,我甚为惦念,特召你来问候,是否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为好?”

东条一惊,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一直很健康,而天皇说出这些话也肯定有更深的意思。他很快就醒悟过来,原来这是让他托病离职。

过去,明治天皇就曾因山县在甲午战争中作战不利,而让其托病辞职。东条想到,看来自己已失去了天皇的信任,他也逃不掉这样的下场。

于是,东条只得毕恭毕敬地说道:“天皇念臣之身体,令臣感激不尽。臣自开战以来,确实辛苦劳作,沉疴在身,不胜首相大任,请陛下恩准,辞去首相以下各职,选一新人,继续发扬帝国神威于海外。”

天皇听后大喜,他感觉到东条不愧为自己的重臣,很理解自己的苦衷,便马上表示望其善自珍重,待来日再为帝国效力。

东条谢恩后便回家与家人收拾行李,次日即搬出了首相官邸。直到太平洋战争结束,他也未再跨入日本军政界半步。

东条辞职的当日,即1944年7月18日,天皇便让一些重臣商议下届内阁的组成问题。

日本的重臣是天皇的高级顾问,一般都是资深的军政界元老。重臣奉旨开会后,内务大臣木户幸一首先介绍了东条内阁辞职的具体情况,请大家推荐新内阁首相人选。

陆军大将阿部信行说道:“国务大臣如与统帅发生隔阂,影响甚大,因此务必要使两者紧密结合。直截了当说来,当前还是以现役军人出任首相为好。而目前海军最为重要,因此,是否可在海军中遴选?当前是否再请米内阁下出山为好?”

海军大将米内光政曾连任三届内阁的海军大臣,1940年1月组阁,因反对日本与德、意结盟,于同年7月被陆军赶下台。他对陆军不满,更不愿在如此艰难之秋出山,所以他拒绝道:“我认为军人应以专心从事作战为本职,政治最好由现任文职之人来搞。目前这种由陆海军轮流出任首相的方式不合适。”

阿部大将又说:“那么,目前没有这样的合适之人选。”

米内说道:“如文职中无适当者,应从陆军中选比较合适。从我过去的经验来看,由我出任首相反会增添麻烦。”

然后,有人又说道:“战争时期,我想还是军人任首相合适。国防第一线只能依靠海军。但是由海军出任首相,反而会令人多心,我想还是从陆军中选人为好。”

米内说:“说海军处于第一线,我懂。但军人主要应该专管作战。我认为军人受的教育本来就是片面的,所以,我认为军人搞政治不合适。”

此时,近卫文麿是三届内阁的首相,文职出身,他也不愿在此时出任首相,他发言道:“在现阶段还是以军人出任首相为宜。”

就这样,日军的重臣们议论了半天,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是基本同意从陆军中选人。他们几经讨论,最后集中在寺内、小矾和烟俊三人身上,决定当晚上奏天皇裁决。

次日晚上8时50分,木户谒见天皇,把重臣会议提出的首相候选人名单呈送上去。天皇接过名单,退入内室仔细斟酌,并令武官长急速去东条处证询意见。

当晚9时50分,天皇召见木户,木户说道:“关于召回寺内元帅在作战方面的问题,征询东条大将意见时,大将根据以下两点表示反对:其一,当此反攻激烈之际,前方总司令官不可一日或缺;其二,使国内政治形势影响前方,事关士气,不甚适宜。另外,这样做对大东亚共荣圈、甚至对其他中立国家也有极大影响,故应极力避免。”

天皇表示这种意见是正确的,于是决定召小矶大将回国出任新首相。

次日,近卫担心小矶难以收拾残局,便向木户提议说:“应采取陆海军联合首相制,请米内大将参加内阁,他了解大局,又举荐了小矶大将,所以他入阁将有助于解决陆海军统帅部一元化问题,能够创造出举国一致的态势。”

20日,天皇批准了木户呈送的小矶、米内联合组阁的计划。下午4时15分,奉召从朝鲜赶回的小矶国昭进宫晋见天皇,5时10分,小矶与米内拜受了组阁的敕命。22日下午1时30分,小矶、米内冒滂沱大雨进宫谒见天皇,启奏遵旨组阁情况,并呈上阁员名单。

这天,天皇主持了特任仪式。至此,小矶、米内联合内阁也总算组成。

日本新的联合内阁成立后,小矶即在首相官邸发表就职演说:鄙人此次突然与米内海军大将共同拜受组阁大命,实不胜惶恐感激之至。目前战局极为严重。消除此前所未有之国难,唯一途径全赖国民团结一致,粉碎敌人之进攻。

小矶表示,政府对内将力求政略与战略紧密结合,全面实行有利于完成战争的一切措施,坚决争取胜利。对外,他们则坚持一贯的外交方针,彻底奉行其所谓的“大东亚共同宣言”。

这一新内阁成立后,还立即与日军大本营携手制定了新的作战方针。

小矶对新任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说道:“战局日趋严重,天皇焦虑不安,阁下身为陆军首脑,应竭尽全力,克服万难,及早定出破敌大计。”

而梅津则对战局进行了如下分析:

“从小笠原群岛经马里亚纳群岛直到班达海的国防要线,其中马里亚纳的一角被突破了,我海军在这一战役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从而使战略态势变得于我不利。国防要线内的各个海域受到敌军恣意躁蹭,日本本土同南方各地之间的联系几乎断绝,美军以马里亚纳为基地,不但已有可能轰炸我国本土,还有可能直接对本土进行登陆作战。”

二人都看到,这样下去日本已不得不在连接本土、台湾岛、菲律宾一线上迎接敌方的正式进攻。在过去的作战中,美军常在基地航空威力圈内选定登陆地点,而在马里亚纳作战中,却在距离基地航空威力圈外很远的前方,依靠强大的机动部队及陆海军的配合,进行了跳跃作战。

他们考虑到美军的这种新战略,便深感牢固防守以上提到的防线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小矶对梅津表示赞同,梅津也接受小矶的建议,于是,他们立即会同海军军令部部长及川古治郎大将召开大本营会议,确定了新作战方针,并于7月22日下达。

这个作战方针的主要内容是:

1.加强从菲律宾、台湾岛、西南诸岛到日本本土和千岛等海洋第一线的防守。

2.做好准备,不管敌军来攻上述任何地点,均能随时集结陆海空的军事力量,进行迎击,并将其击溃。这称为“捷号作战”。

3.按照原定计划,完成在中国的湘桂作战,依靠中国大陆交通弥补海上运输的不足。

4.尽量依靠沿岸航路,确保海上交通。

随后,梅津又向日军大本营的成员进行了阐释,他说道:“这个作战方针的基本原则是对进攻第一线的任何之敌予以坚决抗击,以谋求挽回战争形势,找到导致光荣结束战争的途径。把这一系列作战称为‘捷号作战’,也就是这个意思。”

4.“敌人”的计划

7月26日,日本大本营海军部向联合舰队下达了“捷号作战大海令”——

作战方针:

1.尽量保持和运用现有作战态势,一面策划逐步削弱敌军兵力,一面自己创造战机或捕捉良机,以期歼灭敌舰队及敌进攻兵力;

2.和陆军保持紧密协同,确保国防重要地区,准备以后的进攻;

3.和有关部队保持紧密协同,确保日本本国同南方资源重要地区之间的海上交通。

作战要领:

1.基地航空兵部队要将主力配备在日本本土、西南诸岛、台湾岛、菲律宾方面,同时将一部配备在千岛列岛、南方重要地区中部大平洋方面,负责捕捉并歼灭敌舰队及敌进攻兵力。

2.机动部队及其余海上部队把大部兵力配备在西南方面,按照敌情,使之进入菲律宾方面或者暂时使之进入西南诸岛。把这一部兵力配备在日本本土方面,随时进行机动作战,同时策应基地航空部队,歼灭敌舰队及进攻兵力。

3.尽量实行奇袭作战,特别要抓住良机,在敌前进根据地,奇袭敌舰队,逐步削弱之。尽量以潜水艇、飞机、特殊奇袭武器等进行各种奇袭作战。

4.日本本土、西南诸岛、菲律宾方面和陆军及有关部队配合,优先加强其防务,运用种种策略,迅速努力确立适应决战的态势,如敌来攻,即动用可能集中的全部兵力,大致在我基地飞机的威力圈内,迎击来敌,将其歼灭,以确保重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