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一些情绪化严重的父母,他们在和孩子相处时,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对孩子大吼大叫,高兴的时候就拼命补偿,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完全由自己的心情好坏来决定,因此他们的行为往往让孩子摸不着头脑,甚至会影响孩子对是非观念的判断,因为孩子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
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因为孩子小不会反抗,于是父母在生活中受了委屈,或者有不顺心的事情,就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小孩子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会生气发怒,他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甚至会为自己无力让父母高兴起来而难过。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会经常处在自责状态中。另外,这种不妥当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也很容易被孩子模仿。比如,父母遇到问题和不快,在家摔东西、暴怒、哭泣……这些不理智的行为,很容易被孩子学去。
有调查研究显示,父母对情绪的管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孩子对情绪的管理能力。父母性格温和,孩子性情自然也就平和;父母如果性格暴躁,孩子遇事也难免心浮气躁。所以,控制情绪是父母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一个人是否心智成熟,就是看他是否具有控制、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能够很好的掌控情绪,意味着我们的心智成熟;心智成熟,意味着冷静和智慧。有不少人即使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但他的心智依然不够成熟,内心难以冷静地面对、处理发生的问题。父母拥有这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
父母的声音、眼神,尤其是情绪,都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孩子的成长。一位时不时就爱发脾气的父亲,或者是一位常年以泪洗面的母亲,都有可能给孩子的成长过程带来伤痛。而这些伤痛必定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烙印,可以这样说爱发脾气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爱发脾气的母亲或者父亲,因为他从小带着愤怒、恐惧长大,自然情绪上就容易偏激。
这种童年有过伤痛的人,等到他们自己成立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所受的教育模式也延伸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因此只有父母自己觉察和改变自己的情绪困扰,阻断“原生家庭”残留在自己生命中的负面情绪,回溯童年的缺憾,重新调整疏通自己的情绪管道,在自我觉察中成熟,就能有效避免情绪化,也才能使自己的家庭从此变得平和。
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其实当与子女相处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积极地探索自己这种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积极的矫正。
情绪就像生命中的河流,它起伏于我们的人生,穿越于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出现各种情绪冲突。然后,各种各样的感受,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了我们的行为和语言。此时,我们就需要以敏锐的心来体会那些或愤怒、或恐惧、或喜悦、或嫉妒等情绪的真相,然后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自己。所以说,学会觉察,有利于父母及时处理负面情绪。而只有拥有积极健康情绪的父母才能够带个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反之则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觉得无法控制自己
当我们觉得压力过大、火气大,或者内心过于担忧时,如果孩子不听话,便会想大打出手,因为此刻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比打他更能解决问题。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你更多的是在发泄你的不良情绪,而不是纯粹为了教育孩子。
事实上,并不是每对父母都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连虐待自己孩子的案例也时有发生,这简直令人吃惊。很多时候我们很好奇,父母为什么虐待孩子?理由很多,最常见的是因为他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过虐待,而他们从施虐人那儿潜移默化的继承了这种虐待的方式来养育孩子,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手段,因此,他们并不觉得这对孩子会有什么危害。这些人不知道如何当好父母,或者说他们婴儿时期心理上受到的伤害使得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他们对孩子大打出手。
养育孩子这件事往往会让父母找回儿时的记忆。而他们遇到孩子哭闹的时候,便会找到自己童年时受挫的感觉,于是愤怒便会在这个时候爆发。他们在打孩子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好,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就该打,不打他,他就不会听话,父母打骂孩子是为孩子好,根本算不上什么虐待。
当你觉得压力大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便会有举起巴掌的冲动,因为对你来说,此刻没有什么比打他一顿更便捷更有效的办法了。
不过,事情往往并非你想象的那样。你只要试着改变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你也许会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他办法。所以,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接受别人善良的建议对你很有帮助。你要记住,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你首先要消除自己的怒气,之后才有可能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情况到了你真想打孩子的关键时刻,那么,你可以暂时回避这个问题,可以对着枕头发泄一下,或者想办法叫朋友过来缓解一下你的情绪。如果恰巧没有人能够过来,你可以打电话找到个什么人马上聊一聊。与此同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够让自己快速冷静下来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的火气引向别的地方,比如洗个热水澡、听个舒缓情绪的音乐等等。记住千万不要用力摇晃婴儿,因为这样容易造成严重的婴儿大脑损伤、甚至猝死。摇晃孩子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他哭得更凶。
如果你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么,请记住,无论怎样,一定不要做伤害孩子的行为。你要知道,孩子不会永远如此哭闹的。要记住,孩子是无辜的,永远不该受到伤害,尤其是来自父母的伤害。
有许多人不具备成为父母的条件。因为他们无法给孩子提供正常的生活基本条件。由于贫困、母亲的健康条件不足、物质条件不够、没有房子及婴儿食品等情况会让新生儿家庭陷于无法应对的巨大压力之中。但是一旦已经成为了父母,面对这种情况,就更应该积极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提供基本的需要。
如果你已经动手打过孩子,那么请先宽恕自己,只有自己先宽恕了自己,才有可能进行更深层的反思,才知道自己这么干究竟有什么不对。
想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更有效地关爱婴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必须首先要了解你自己。看看你自己的状态如何。当你轻松自如的时候,你的孩子自然就不可能感受到压力。而当你压抑愤怒时,也要注意不要将孩子置于你情绪风暴的中心,孩子就像一块小镜子,周围一切的景象、声音以及感觉都会装入他幼小的心里。作为成人的你,疯狂的发泄过后可以通过自我调控的能力让自己镇静下来,但你的孩子却做不到这样。他能做的只有通过大声的哭闹来告诉你他的痛苦,而孩子的痛苦往往只会让你更加苦恼,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面对孩子,当你不知该怎样去面对、不知该怎样做出决断时,你只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设身处地地感受孩子的思想要比整天想着怎样对他们才好更能得到孩子的认可。
只有你自己首先拒绝打骂孩子,你才有资格教育你的孩子不去打架,或者是不在感情上伤害他人;才有资格对孩子谈耐心和宽容,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孩子往往会按照父母的思维方式来与人交往,身教大于言教。
很多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保持权威性。因为,他们内心存在着旧式的育儿观念,认为权威性可以有效地控制孩子,可以把孩子塑造成父母希望的那个样子。有些父母还认为,孩子如果惧怕父母就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就能够尊重父母。这种观念真是大错特错,因为被压制只会让孩子变得伪善、懦弱,如果他们内心恐惧感过强,便会滋生出不舒服感、不信任感以及愤怒感,促使他们表现出逃避行为以及报复性行为。这是一种自然设定的自我保护机制。所以,要想让孩子听从父母的指导,就不要用你的愤怒和侮辱性的批评让他将自己封闭起来。
在育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孩子的榜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看到父母的每一个行动,会模仿父母的每一句话,父母是孩子人生之初的模本,这就是遗传,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而随之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父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孩子免受社会不良因素的荼毒,保持纯真。事实上,父母只要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尊重,那么他们自然会拒绝一切不良因素的伤害。
工作与孩子如何取舍
在孩子出生的最初一年,母亲应该排除各种困难尽量的多跟孩子在一起。否则也许有一天你会后悔曾经没有全力以赴地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内最好父母中有一位可以留在家中,这样有利于营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而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很多父母尽管很想要亲自照看自己的婴儿,但是却因为要工作而被剥夺了这种权利。很多人觉得可以用托儿所来解决照看孩子的一切问题,但是,在做这个决定前还请三思,因为好的父母替代者是很难找到的。所以,在孩子最初的6~12个月亲自照看孩子是很重要的事。
不过,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夫妻双方都得参与工作以便获得的报酬足够支撑家庭经济开支.贫困会让父母感到压力重重,对婴幼儿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
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下面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你不工作,那么可以考虑在家里工作或从事自由度高的事业,或者半班制和灵活作息时间的工作。如果这些方法都行不通,还可以在照顾自己孩子的同时再照看一两个别人的孩子,或者找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从事打字员的工作或照看一位行动不便的人、送信跑腿,或做缝纫、烹饪、园艺之类的手艺活等等,这样的工作一般可以将孩子带在身边。你可以在孩子午睡时或小睡时做自己的工作;你也可让保姆在你工作的时候帮忙照看孩子、与孩子玩。还有一种就是,可以让夫妻双方交替着上班,保证一个人可以留在家里带孩子,但是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夫妻间见面的时间缩短,双方不能总见面,总在一起,这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你还可以减少日常的开销。比如,少逛街,因为商店的物品总是诱惑你消费。当你看到喜欢的衣服或者其他奢侈的东西,要想一想,这些跟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相比哪个更重要,相信你一定会选择后者。与此同时,在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尽量将自己要买的东西列好单子,然后按照单子去购买,这样可以避免冲动消费。还有,看到让自己心动的东西,要告诉自己,这些东西只是暂时让我心动,不会持续太久。当面临你十分想要购买的不必要的东西时,问问自己,是这个东西更重要,还是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你花越少的钱,就可以花费越少的时间去赚钱,而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就更多。
在孩子出生的最初一年,母亲应该排除各种困难尽量的多跟孩子在一起。否则也许有一天你会后悔曾经没有全力以赴地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因为不工作而带来失落感,但是,作为成年人,是完全有能力克服这种不工作带来的失落,而因为无法陪伴孩子而让孩子承受失落却是日后很难弥补的,所以尽可能多的陪伴婴儿,别让工作忙成为你与孩子相处少的借口。
寻求外部支持
获得需要的帮助,是一个成熟的养育者能够顺利的克服各种问题,养育一个健康的婴儿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种帮助可以是来自家庭、朋友、邻居、医生、专家,或者专门服务人员。重点是,只要它有助于你就行了。
新生儿的到来,除了喜悦,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以及它带给你的沉重感和难以应付的琐事。对夫妻双方来说,仅仅怀孕、生产的过程便会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巨大的震荡。
作为母亲,在孩子出生前,你体验到的是担忧,心里充满各种猜测。生产时,你感受到的是巨大的疼痛,当第一次把孩子抱在怀中,你又会有无法抑制的喜悦,然后随着孩子的出生,你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会为突然增加的这么多的琐事而震惊,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切简单化。
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的几个星期,这是你跟婴儿体力的恢复期,应该减少应付探视的客人,尽可能的与孩子多休息,做饭、洗衣服等家务事最好能找个人来帮助你。你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你的关注重心放在婴儿身上,让他能感觉到你的爱,从而获得安全感。开始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个目标,比如:“今天抱孩子的时候,要跟孩子进行一次目光接触。”而下一周,你还可以考虑,如何与孩子进行更多的肌肤接触。要进行母乳喂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给孩子提供充分的照看和养护这件事情上。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在这些细节上努力,才能更好的得到孩子的信任。
养育一个新生儿并不容易,每一对新生儿父母都需要外界的帮助,但是找到好的照看者或机构并不容易。
如果双方父母身体硬朗,并且愿意帮你们承担育儿工作,那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接受这种帮助。如果没有这种条件,那么你可以寻找合适的育婴机构。另外,现在很流行的小范围由新生父母组织起来的小团体开展的互相帮助的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在你的身边没有这样的团体,你也可以自己成立一个“父母”团:这个团的好处就是可以为你提供很多的帮助,你可以当它是纯粹社交性活动,或者是为了给父母们提供一个可以交流思想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母亲们还可以找到相互帮助照看孩子的机会,比如可以让两个母亲一对一地相助,也可以组成互助小组让两个母亲共同照看孩子,而其他两个母亲可以外出办事。这种形式要比独自一人承担照看孩子的任务要省事、轻松的多。
关于如何组建父母团,其实也不难,你可以准备一些宣传组建父母团的小广告单,然后将这些广告单放在婴儿商场、妇产医院等地,要记得你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充当联系人,并组织第一次会面,而不是什么正式的领导,会面的地点最好选在安静的公共场所或者公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