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22887700000089

第89章 水部(32)

附方:新五。

花蕊石散∶治五内崩损,喷血出斗升,用此治之。花蕊石 存性,研如粉。

以童子小便一钟,男,入酒一半;女,入醋一半,煎温,食后调服二钱,甚者五钱。能使瘀血化为黄水,后以独参汤补之。(葛可久《十药神书》)花蕊石散∶治一切金刃箭镞伤,及打扑伤损,狗咬至死者。急以药掺伤处,其血化为黄水,再掺便活,更不疼痛。如内损血入脏腑,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许,热调一钱服,立效。

畜生抵伤,肠出不损者,急纳入,桑白皮线缝之,掺药,血止立活。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但心头温暖者。急以童子小便调服一钱,取下恶物如猪肝,终身不患血风血气。若膈上有血,化为黄水,即时吐出,或随小便出,甚效。

硫黄四两,花蕊石一两。并为粗末拌匀,以胶泥固济,日干,瓦罐一个盛之,泥封口,焙干,安在四方砖上,砖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簇匝,从巳午时自下生火, 至炭消冷定,取出为细末,瓶收用。(《和剂局方》)金疮出血∶方见主治。

多年障翳∶花蕊石(水飞焙)、防风、川芎 、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为末。每服半钱,腊茶下。(《卫生家宝方》)脚缝出水∶好黄丹,入花蕊石末,掺之。(谈野翁《试效方》)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白羊石

(宋《图经》)集解:颂曰∶生兖州白羊山,春中掘地采之,以白莹者为良。又有黑羊石,生兖州宫山之西,亦春中掘地采之,以黑色、有墙壁、光莹者为上。

气味:淡,生凉、熟热,无毒。

主治:解药毒。黑羊石同(苏颂)。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金牙石

(《别录》下品)释名:黄牙石。时珍曰∶象形。

集解:《别录》曰∶金牙生蜀郡,如金色者良。

弘景曰∶今出蜀汉,似粗金,大如棋子而方。又有铜牙亦相似,但外黑、内色小浅,不入药用。

恭曰∶金牙离本处,入土水中,久皆黑色,不可谓之铜牙也。此出汉中金牙湍,湍两岸石间打出者,内即金色,岸颓入水,久者皆黑。近南山溪谷、茂州、维州亦有,胜于汉中者。

颂曰∶今雍州亦有之。

时珍曰∶崔 《本草》云∶金牙石,阳石也。生川、陕山中,似蜜栗子,有金点形者妙。

《圣济经》治疠风大方中,用金牙石、银牙石。银牙,恐即金牙石之白色者尔,方书并无言及者,姑阙。

修治:大明曰∶入药烧赤,去粗乃用。

气味:咸,平,无毒。大明曰∶甘,平。

主治:鬼疰毒蛊诸疰(《别录》)。治一切冷风气,筋骨挛急,腰脚不遂,烧浸酒服(甄权)。暖腰膝,补水脏,惊悸,小儿惊痫(大明)。

发明:弘景曰∶金牙惟酒、散及五疰丸用之,余方少用。

颂曰∶葛洪《肘后方》,治风毒厥,有大小金牙酒,但浸其汁饮之。孙思邈《千金方》∶治风毒及鬼疰、南方瘴气、传尸等,各有大小金牙散之类是也。小金牙酒主风疰百病,虚劳湿冷,缓弱不仁,不能行步,近人用之多效,故着其法云。金牙、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茵蓣、续断、蜀椒、蒴 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十二物,金牙捣末,别盛练囊,余皆薄切,同入一大囊,以清酒四两渍之,密器泥口,四宿酒成。温服二合,日二次取效。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金刚石

(《纲目》)释名:金刚钻。

时珍曰∶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集解:时珍曰∶金刚石,出天竺诸国及西番。葛洪《抱朴子》云∶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惟羚羊角扣之,则 然冰泮。《丹房镜源》云∶紫背铅能碎金刚钻。

周密《齐东野语》云∶玉人攻玉,以恒河之砂,以金刚钻镂之,其形如鼠矢,青黑色,如石如铁。相传出西域及回纥高山顶上,鹰隼粘带食入腹中,遗粪于河北砂碛间。未知然否?《玄中记》云∶大秦国出金刚,一名削玉刀,大者长尺许,小者如稻黍,着环中,可以刻玉。

观此则金刚有甚大者,番僧以充佛牙是也。欲辨真伪,但烧赤淬醋中,如故不酥碎者为真。

若觉钝,则 赤,冷定即锐也。故西方以金刚喻佛性,羚羊角喻烦恼。《十洲记》载西海流砂有昆吾石,治之作剑如铁,光明如水精,割玉如泥,此亦金刚之大者。又兽有貘及啮铁、狡兔,皆能食铁,其粪俱可为兵切玉,详见兽部貘下。

主治:磨水涂汤火伤。作钗 服佩,辟邪恶毒瓦斯(时珍)。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砭石

(音边。《纲目》)释名:针石。

集解:时珍曰∶按∶《东山经》云∶高氏之山,凫丽之山,皆多针石。郭璞注云∶可为砭针也。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王冰注云∶砭石如玉,可以为针。盖古者以石为针,季世以针代石,今人又以瓷针刺病,亦砭之遗意也。但砭石无识者,岂即石 之属为之欤?主治:刺百病痈肿。

附录:石 时珍曰∶石 出肃慎。国人以枯木为矢,青石为镞,施毒,中人即死。

石生山中。禹贡荆州、梁州皆贡 ,即此石也。又南方藤州,以青石为刀剑,如铜铁,妇人用作环 。琉璃国人垦田,以石为刀,长尺余。皆此类也。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越砥

(宋《嘉 》)释名:磨刀石(藏器)、羊肝石(《纲目》)、砺石。

时珍曰∶《尚书》∶荆州厥贡砥砺。注云∶砥以细密为名,砺以粗 为称。俗称者为羊肝石,因形色也。

弘景曰∶越砥,今细砺石也。出临平。

气味:甘,无毒。

主治:目盲,止痛,除热瘙(《别录》)。磨汁点目,除障翳。

烧赤投酒饮,破血瘕痛切(藏器)。砺石 主治:破宿血,下石淋,除结瘕,伏鬼物恶气,烧赤投酒中饮之。人言∶踏之患带下,未知所由(藏器)。

磨刀 (一名龙白泉粉)主治:敷 尿疮,有效(藏器)。涂瘰 结核(时珍)。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姜石

(《唐本草》)释名: KT 石。

时珍曰∶姜石以形名。或作礓砾,邵伯温云∶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类得之则为礓砾是也。俗作 KT 。

集解:恭曰∶姜石所在有之,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齐州历城东者好。采无时。

宗 曰∶所在皆有,须不见日色旋取,微白者佳。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热豌豆疮,疔毒等肿(唐本)。

附方:旧二,新二。

疔疮肿痛∶白姜石末,和鸡子清敷之,干即易,疗自出,神效。(崔氏方)乳痈肿大如碗肿痛∶方同上。(《外台秘要》)产后胀冲气噎∶ KT 石、代赭石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醋汤下。(洁古《保命集》)通身水肿∶姜石烧赤,纳黑牛尿中,热服,日饮一升。(《千金方》)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麦饭石

(宋《图经》)释名:时珍曰∶象形。

集解:时珍曰∶李迅云∶麦饭石处处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鹅卵,或如盏,或如饼,大略状如握聚一团麦饭,有粒点如豆如米,其色黄白,但于溪间麻石中寻有此状者即是。古方云∶曾作磨者佳,误矣。此石不可作磨。若无此石,但以旧面磨近齿处石代之,取其有麦性故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时珍)。

发明:颂曰∶大凡石类多主痈疽。世传麦饭石膏,治发背疮甚效,乃中岳山人吕子华秘方。裴员外啖之以名第,河南尹胁之以重刑,吕宁绝荣望,守死不传其方。取此石碎如棋子(炭火烧赤,投米醋中浸之,如此十次,研末筛细,入乳钵内,用数人更碾五、七日,要细腻如面)四两,鹿角一具(要生取连脑骨者,其自脱者不堪用,每二、三寸截之,炭火烧令烟尽即止,为末研细)二两,白蔹(生研末)二两。用三年米醋入银石器内,煎令鱼目沸,旋旋入药在内,竹杖子不住搅,熬一、二时久,稀稠得所,倾在盆内,待冷以纸盖收,勿令尘入。用时,以鹅翎拂膏,于肿上四围赤处尽涂之,中留钱大泄气。如未有脓即内消,已作头即撮小,已溃即排脓如湍水。若病久肌肉烂落,见出筋骨者,即涂细布上贴之,干即易,逐日疮口收敛。但中隔不穴者,即无不瘥。已溃者,用时先以猪蹄汤洗去脓血,故帛挹干,乃用药。其疮切忌手触动,嫩肉仍不可以口气吹风,及腋气、月经、有孕人见之,合药亦忌此等。

初时一日一洗一换,十日后二日一换。此药要极细,方有效;若不细,涂之即极痛也。

此方孙真《千金月令》已有之,但不及此详悉耳。又北齐马嗣明治杨遵彦背疮,取粗黄石如鹅卵大者,猛火烧赤,纳浓醋中,当有屑落醋中,再烧再淬,石至尽,取屑日干捣筛极细末,和醋涂之,立愈。刘禹锡《传信方》谓之炼石法,用敷疮肿无不验。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水中白石

(《拾遗》)集解:时珍曰∶此石处处溪涧中有之。大者如鸡子,小者如指头,有黑、白二色,入药用白小者。

主治:食鱼 多,胀满成瘕,痛闷,日渐羸弱。取数十枚烧赤,投五升水中七遍,热饮。如此三五度,当利出瘕也。又烧淬水中,纳盐三合,洗风瘙瘾疹(藏器)。

治背上忽肿如盘,不识名者。取一、二碗,烧热投水中,频洗之,立瘥(苏颂)。

发明:时珍曰∶昔人有煮石为粮法,即用此石也。其法用胡葱汁或地榆根等煮之,即熟如芋,谓之石羹。《抱朴子》云∶洛阳道士董威辟谷方∶用防风、苋子、甘草之属十许种为散,先服三方寸匕,乃吞石子如雀卵十二枚。足百日,不食,气力颜色如故。欲食,则饮葵汤,下去石子。又有赤龙血、青龙膏,皆可煮石。又有引石散,投方寸匕,可煮白石子一斗,立熟如芋,可食。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河砂

(《拾遗》)释名:砂,小石也。字从少石,会意。

主治:石淋,取细白沙三升炒热,以酒三升淋汁,服一合,日再服。又主绞肠痧痛,炒赤,冷水淬之,澄清服一、二合(时珍)。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冷风瘫痪,血脉断绝。

六月取河砂,烈日曝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即易之。取热彻通汗,随病用药。切忌风冷劳役(藏器)。

附方:新一。

人溺水死∶白沙(炒),覆死人面上下,惟露七孔,冷湿即易。(《千金》)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杓上砂

(《纲目》)集解:时珍曰∶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可用。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时珍)。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石燕

(《唐本草》)集解:李绩曰∶石燕出零陵。

恭曰∶永州祁阳县西北一十五里土冈上,掘深丈余取之。形似蚶而小,坚重如石也。俗云∶因雷雨则自石穴中出,随雨飞堕者,妄也。

颂曰∶祁阳县江畔沙滩上有之。或云∶生洞中,凝僵似石者佳,采无时。

宗 曰∶石燕如蚬蛤之状,色如土,坚重如石。既无羽翼,焉能飞出?其言近妄。

时珍曰∶石燕有二∶一种是此,乃石类也,状类燕而有纹,圆大者为雄,长小者为雌;一种是钟乳穴中石燕,似蝙蝠者,食乳汁能飞,乃禽类也,见禽部禽石燕食乳,食之补助,与钟乳同功,故方书助阳药多用之。俗人不知,往往用此石为助阳药,刊于方册,误矣。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淋疾,煮汁饮之。妇人难产,两手各把一枚,立验(《唐本》)。

疗眼目障翳,诸般淋沥,久患消渴,脏腑频泻,肠风痔 ,年久不瘥,面色虚黄,饮食无味,妇人月水湛浊,赤白带下多年者,每日磨汁饮之。一枚用三日,以此为准。亦可为末,水飞过,每日服半钱至一钱,米饮服。至一月,诸疾悉平(时珍)。

发明:时珍曰∶石燕性凉,乃利窍行湿热之物。宋人修本草,以食钟乳、禽石燕,混收入此石燕下。故世俗误传此石能助阳,不知其正相反也。

附方:旧三,新八。

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石燕为末。葱白汤调下半钱,频服,胀通为度。(《圣惠方》)小便淋痛∶石燕子七枚(捣黍米大),新桑根白皮三两(锉)。

拌匀,分作七贴。每贴用水一盏,煎七分,空心、午前各一服。(《简要济众》)血淋心烦∶石燕子、商陆、赤小豆、红花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葱白汤调下。(《圣惠方》)久年肠风∶石燕磨水,常服勿歇。(《灵苑方》)赤白带下,多年不止∶石燕一枚,磨水服,立效。(《徐氏家传方》)襁褓吐乳,咳嗽,久不愈∶石燕子为末。蜜调少许,涂唇上,日三、五次。(《卫生宝鉴》)拳毛倒睫∶石燕子(一雌一雄)。磨水点搽眼。先以镊子摘去拳毛,乃点药,后以黄连水洗之。(《乾坤生意》)牢牙止痛∶石燕三对(火 醋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半两。为末。揩之,荆芥汤漱口。一方∶去乳香、细辛,加麝香。齿疏不坚∶石燕子五对(火 、米醋淬七次,为末),青盐、麝香各少许。研匀。日用揩牙后,以温酒漱咽之。(元遗山方)服石发动∶石燕子七个(打碎)。水三升,煮二升,频频淋洗,以瘥为度。(《圣济》)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石蟹

(宋《开宝》)集解:志曰∶石蟹生南海,云是寻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着,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有一种入洞穴年深者亦然。皆细研水飞,入诸药相助用之。

颂曰∶近海州郡皆有之。体质石也,而都与蟹相似,但有泥与粗石相着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