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22887700000313

第313章 水部(256)

驱风膏∶治风瘫疠风,遍身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荆芥各二钱半,为末。好酒二升,蜜四两,石器熬成膏。每服一盏,温汤服,日三服。急于暖处出汗,十日效。(《医垒元戎》)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燥痒,骨节疼痛,或生恶疮、疥癞等疾。用白花蛇一条,温水洗净,各一钱,独活、白芷、天麻、赤芍药、甘草、升麻各五钱,锉碎,以绢袋盛贮。用糯米二斗蒸熟。如常造酒,以袋置缸中,待成,取酒同袋密封,煮熟,置阴地七日出毒。每温饮数杯,常令相续。此方乃蕲人板印,以侑蛇馈送者,不知所始也。(《濒湖集简方》)治诸风疠癣。用白花蛇一条,酒润,去皮骨,取肉绢袋盛之。蒸糯米一斗,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以饭安蛇上,用物密盖。三七日取酒,以蛇晒干为末。每服三五分,温以浊酒并糟作饼食之,尤佳。(《瑞竹堂经验方》)口目 斜,肤肉 痹,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口,黑质白花,尾有佛指甲,目光不陷者为真。以酒洗润透,去骨刺二两,当归身二两,真天麻二两,真秦艽二两,五加皮二两,防风一两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胎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一日,取起,埋阴地七日取出。每饮一、二杯。仍以滓日干碾末,酒糊丸丸,用煮酒吞下。切忌见风犯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

阳少阴多,手足举动不快。用白花蛇二两,为细末。以银盂盛无灰酒一升浸之,重汤煮稠瓶收。每服半匙头,用好酒或白汤化服,日二次神效极佳。(《备急方》)花蛇五寸(酒浸,去皮、骨,炙干),雄黄一两(水飞研匀),以白沙蜜一皮研烂,同炼为膏。每服一钱,温酒化下,日三。须先服通天再造散,下根。(《三因》)炙去皮骨)、天南每服一钱,茶下,日净肉二钱(酒炙),雄黄二钱,大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三日一服。(《家珍》)三蛇愈风丹∶治疠风,手足麻木,眉毛脱落,皮肤瘙痒,及一切风疮。白花蛇、乌稍蛇、土蝮蛇各一条(并酒浸,取肉晒干),苦参(头末)四两,为末,以皂角一斤切,酒以水一碗, 取浓汁,石器熬膏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通圣散下,以粥饭压之,日三服。三日一浴,取汗避风。《治例》无蝮蛇,,发项腋之间,痒痛,憎寒发热。白花蛇(酒浸,取肉)二两(焙),生犀角一两二钱五分(镑研),黑牵牛五钱(半生半炒),青皮五钱。为末。每服二钱,入腻粉五分,五更时,糯米饮调下,利下恶毒为度。十日一服,可绝病根,忌发物。

药,后服钱,为末,红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冷茶下,日三。忌鱼肉,服尽即愈,后服土茯苓药调之。方广《心法附余》∶治杨梅疮。用花蛇肉一钱,银朱二钱,铅二钱,汞二钱,为末,作纸捻九条。每用一条,于灯盏内香油浸,点灯安烘炉里,放被中,盖卧熏之,勿透风。一日三次。托痘花蛇散∶治痘疮黑陷。白花蛇(连骨炙,勿令焦)三钱,大丁香七枚,为末。

每服五分,以水和淡酒下,神效。移时身上发热,其疮顿出红活也。(王氏《手集》)头气味:有毒。

主治:癜风毒癞(时珍)。

附方:新一。

紫癜风∶除风散∶以白花蛇头二枚(酒浸,炙),蝎梢一两(炒),防风一两,上为末。

每服一目睛主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普济》)。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乌蛇

(宋《开宝》附)释名:乌梢蛇(《纲目》)、黑花蛇(《纲目集解:志曰∶乌蛇生商洛山。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东有黑梢蛇,能缠物至死,亦此类也。

在芦丛中吸至枯死眼不陷如活者,称之重七钱至一两者为上,十两至一镒者为中,粗大者力弥减也。作伪者用他蛇熏黑,亦能乱真,但眼不光耳。

宗 曰∶乌蛇脊高,世称剑脊乌梢。尾细长,能穿小铜钱一百文者佳。有身长丈余者。

其性畏鼠野狼。蛇类中惟此入药最多。

曰∶凡一切蛇,须辨雌雄、州土。蕲州乌蛇,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长半分以来,头尾相对,使之入药如神。只重一两以下,彼处得此多留进供。蛇腹下有白带子一条,长一寸者,雄也,宜入药用。采得,去头及皮鳞、带子,锉断,苦酒浸一宿,漉出,柳木炭火炙干,再以酥炙。于屋下巳地上掘坑,埋一夜,再炙干用。或以酒煮干用亦可。

时珍曰∶乌蛇有二种∶一种剑脊细尾者为上。一种长大无剑脊而尾稍粗者,名风梢蛇,亦可治风,而力不及。

肉气味:甘,平,无毒。

《药性论》曰∶有小毒。

主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风瘙瘾疹,疥癣(《开脱落, 疥等疮(甄权)。

附方:旧二,新五。

大风∶《朝野佥载》云∶商州有人患大风。家人恶之,山中为起茅屋。有乌蛇堕酒罂病患不知,饮酒渐瘥。罂底见有蛇骨,始知其由。《治例》∶治大风。用乌蛇三条蒸熟,取焙研末,蒸饼丸米粒大,以喂乌鸡。待尽杀鸡烹熟,取肉焙研末,酒服一钱。或蒸饼丸服。

不过三、五鸡即愈。《秘韫》∶用大乌蛇一条,打死盛之。待烂,以水二碗浸七日,去皮骨,入糙米一升,浸一日晒干。用白鸡一只,饿一日,以米饲之。待毛羽脱去,杀鸡煮熟食,以酒下壳(麸炒)、羌活、牛膝、天麻各三两,熟地黄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锉片。以绢袋盛,于无灰酒二斗中浸之,密封七日。每日三度,温服一小盏。忌鸡、鹅、鱼肉、发物。(《圣惠》)面疮 ∶乌蛇肉二两,烧灰,腊猪脂调敷。(《圣惠》)婴儿撮口不能乳者∶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麝香一分,为末。每用半分,荆芥煎汤调灌之。(《圣惠》)破伤中风∶项强身直,定命散主之。用白花蛇、乌蛇(并取项后二寸,酒洗润取肉)、蜈蚣一条(全者,并酒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服。(膏主治:耳聋。绵裹豆许塞之,神效(时珍。出《普济方》)。

胆主治:大风疠疾,木舌胀塞(时珍)。

附方:新二。

大风龙胆膏∶治大风疾神效。用冬瓜一个,截去五寸长,去瓤,掘地坑深三尺,令净,安瓜于内。以乌蛇胆一个,消梨一个,置于瓜上,以土隔盖之。至三七日,看一度,瓜未甚坏。候七七日,三物俱化为水,在瓜皮内小可风疾,每服一匙头。(王氏《博济方敷舌上,有涎吐去。(《圣济总录》)皮主治:风毒瓦斯,眼生翳,唇紧唇疮(附方:新一。

小儿紧唇,脾热唇疮∶并用乌蛇皮烧灰,酥和敷之。(《圣惠》)卵主治:大风癞疾 (时珍曰∶《圣济总录》治癞风,用乌蛇卵和诸药为丸服,云与蛇肉同功)。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金蛇

(宋《开宝》附。附银蛇)释名:金星地鳝(《图经》)、银蛇(亦名锡蛇)。

时珍曰∶金、银、锡,以色与功命名也。金星地鳝,以形命名也。

集解:颂曰∶金蛇生宾州、澄州。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体作金色,照日有光。白者毒。

时珍曰∶按∶刘恂《岭表录异》云∶金蛇一名地鳝,白者名锡蛇,出黔州。出桂州者之。大如拇指,长尺许,鳞甲上分金银,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据此,则地鳝即金蛇,非二种矣。

肉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解中金药毒,令人肉作鸡脚裂,夜含银,至晓变为金色者,是也。取蛇四寸炙黄,煮汁频饮,以瘥为度。银蛇解银药毒(《开宝》)。解久痢(时珍)。

发明:藏器曰∶岭南多毒,足解毒之药,金蛇、白药是矣。

时珍曰∶《圣济总录》治久痢不止,有金星地鳝散∶用金星地鳝(醋炙)、铅丹、白矾(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日二。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水蛇

(《纲目》)释名:公蛎蛇。

集解:时珍曰∶水蛇所在有之,生水中。大如鳝,黄黑色,有缬纹,啮人不甚毒。陶弘景言公蛎蛇能化鳢者,即此也。水中又有一种泥蛇,黑色,穴居成群。啮人有毒,与水蛇不同。张文肉气味:甘、咸,寒,无毒。

主治:消渴,烦热,毒痢(时珍)。

附方:新一。

《圣惠》水蛇丸∶治消渴,四肢烦热,蜗牛五十个(水浸五日取涎),入天花粉末煎稠,丸,姜汤下。

皮主治: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疮(时珍)。

附方:新二。

小儿骨疮∶《海上方》诗云∶小儿骨痛不堪言,出血流脓实可怜。寻取水蛇皮一个,烧灰蛇一条,去头尾,取中截如手指长,剖去骨肉。勿令病者见,以蛇皮包手指,自然束紧,以纸外裹之。顿觉遍身皆凉,其病即愈。数日后解视,手指有一沟如小绳,蛇皮内宛然有一蛇,头目俱全也。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蛇婆

(《拾遗》)集解:藏器曰∶蛇婆生东海水中。一如蛇,常自浮游。采取无时。

时珍曰∶按∶此所言形状功用,似是水蛇;然无考证,姑各列条。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赤白毒痢,蛊毒下血,五野鸡病,恶疮。炙食,或烧末,米饮服二钱(藏器)。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黄颔蛇

(《纲目》。附赤楝蛇)释名:黄喉蛇(俗名)、赤楝蛇(一名桑根时珍曰∶颔,喉下也。以色名赤楝,桑根象形,陶氏作赤 。

集解:时珍曰∶按∶《肘后》、《千金》、《外台》诸方,多用自并不云是某蛇。惟本草有蝮蛇腹中鼠。陶氏注云∶术家所用赤鼠子、雀雏。见腹中大者,破取干辈。据此,则古方所用自死蛇,及蛇吞蛙、鼠,当是二蛇,虽蛇蜕亦多用之。赤楝红黑,节节相间,俨如赤楝、桑根之状。黄颔黄黑相间,喉下色黄,大者近丈。皆不甚毒、丐儿多养为戏弄,死即食之。又有竹根蛇,《肘后》谓之青 蛇,不入药用,最毒。喜缘竹木,与竹同色。

五壮。毒即不行,仍以药敷之。又有菜花蛇,亦长大,黄绿色,方家肉气味:甘,温,有小毒。

主治:酿酒,或入丸散,主风癞顽癣恶疮。

自死蛇渍汁,涂大疥。煮汁,浸臂腕作痛。烧灰,同猪脂,涂风癣漏疮,妇人妒乳,犬咬伤(时珍。出《肘后附方:新三。

犬啮伤 自死蛇一枚,烧焦为末,纳入疮孔中。(《千金方》)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烧灰。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一服。(《千金方》)恶疮似癞及马疥大如钱者∶自死蛇一条,水渍至烂。去骨取汁涂之,随手瘥。(《千金》)蛇头主治:烧灰,主久疟及小肠痈,入丸散用(时珍)。

附方:新二。

发背肿毒∶蛇头烧灰,醋和敷之,日三易。(《千金》)蛤蟆 疮∶五月五日蛇头,及野猪脂同水衣封之,佳。(《千金方》)骨主治:久疟劳疟,炙,入丸散用(时珍)。

附方:新一。

一切冷漏∶自死蛇,取骨为末封之。大痛,以杏仁膏摩之,即止。(《千金方》)涎气味:有大毒。

思邈曰∶江南山间人有一种蛊毒,以蛇涎合药着饮食中,使人病瘕,积年乃死。但以雄黄、蜈蚣之药治之乃佳。

蛇吞鼠主治:鼠 、蚁 有细孔如针者。以腊月猪脂煎焦,去滓涂之蛇吞蛙主治:噎膈,劳嗽,蛇 (时珍)。

附方:新三。

噎膈∶用蛇含蛤蟆,泥包烧存性,研末。米饮服。

久劳咳嗽吐臭痰者∶寻水边蛇吞青蛙未咽者,连蛇打死,黄泥固济, 研。空心酒服一、二钱,至效。忌生冷五七日,永不发也。(《秘韫》方)蛙 不愈∶蛇腹蛙,烧灰封之。(《千金》)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蝮蛇

(《别录》下品)释名:反鼻蛇。

时珍曰∶按∶王介甫《字说》云∶蝮,触之则复。其害人也,人亦复之,故谓之蝮。

集解:弘景曰∶蝮蛇,黄黑色如土,白斑,黄颔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与同。蛇类甚众,惟此二种及青 为猛,不即疗多死。

恭曰∶蝮蛇作地色,鼻反、口长、身短,头尾相似,山南汉、沔间多有之。一名 蛇,无二种也。

颂曰∶蝮蛇形不长,头扁口尖,头斑,身赤纹斑,亦有青黑色者。人犯之,头足贴着。

东间诸山甚多,草行不可不慎。

藏器曰∶蝮蛇锦纹,亦有与地同色者。众蛇之中,此独胎产。着足断足,着手断手,不尔称身糜烂。七、八月毒盛时,啮树以泄其毒,树便死。又吐涎沫于草木上,着人成疮身肿,名时珍曰∶蝮与虺陶氏言是二种,苏恭言是一种。今按∶《尔雅》云∶蝮虺身博三寸,首大如擘,是以蝮虺为一种也。郭璞云∶蝮蛇惟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细颈,大头,焦尾,鼻上有针,锦纹如绶,纹间有毛如猪鬣,大者长七八尺。虺则所在有之,俗色。颜师古云∶以俗名证之,郭说为是。又《北史》∶高道穆谓(尔朱)荣云∶令(元)颢重完守具,乃养虺成蛇。是皆以蝮、虺为二种矣。盖蝮长大,虺短小陶说为是。柳子浓《宥蝮蛇文》云∶目兼蜂虿,色混泥涂。其颈蹙恧,其腹次且。褰鼻,穴出榛居。蓄怒而蟠,衔毒而趋。亦颇尽其状也。《抱朴子》曰∶蛇类最多,惟蝮中人甚急。但即时以刀割去疮肉投于地,其肉沸如火炙,须臾焦尽,人乃得活。王充《论衡》云∶蝮蛇胆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 疮(《别录》)。杀下部虫(甄权)。疗诸漏,研敷之。若作痛,杵杏仁摩之(时珍。出《外台》)。

肉气味:甘,温,有毒。

主治:酿作酒,疗癞疾诸 ,心腹痛,下结气,除蛊毒(《别录》)。五痔,肠风泻血(甄权)。

活蛇一枚着器中,投以醇酒一斗,封定,埋马溺处。周年取开,蛇已消化,酒味犹存。有患诸证者,不过服一升以来,当觉举身习习而愈。然有小毒,不可顿服。若服他药,不复得力。

又曰∶生癞者,取一枚(或他蛇亦可),烧热坐上,当有赤虫如马尾出。仍取蛇肉塞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