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22887700000302

第302章 水部(245)

时珍曰∶按∶《唐史》云∶剑南本无蝎,有主簿将至,遂呼为主簿虫。又张揖《广雅》云∶杜伯,蝎也。陆玑《诗疏》云∶虿一名杜伯,幽州人谓之蝎。观此,则主簿乃杜伯之讹,而后人遂附会为虿。古语云∶蜂、虿垂芒,其毒在尾。今入药有全用者,谓之全蝎;有用尾者,谓之蝎梢,其力尤紧。

集解:志曰∶蝎出青州。形紧小者良。段成式云∶鼠负虫巨者,多化为蝎。蝎子多负于背,子色白,才如稻粒。陈州古仓有蝎,形如钱,螫人必死。蜗能食之,先以迹规之,不复去也。

宗 曰∶今青州山中石下捕得,慢火逼之,或烈日中晒,至蝎渴时,食以青泥;既饱,以火逼杀之,故其色多赤。欲其体重而售之也。用者当去其土。

颂曰∶今汴洛、河陕州郡皆有之。采无时,以火逼干死收之。陶隐居《集验方》言∶蝎有雄雌∶雄者螫人痛止在一处,用井泥敷之;雌者痛牵诸处,用瓦屋沟下泥敷之。皆可画地作十有咒禁法,亦验。

时珍曰∶蝎形如水黾,八足而长尾,有节色青。今捕者多以盐泥食之,入药去足焙用。

《古今录验》云∶被蝎螫者,但以木碗合之,神验不传之方也。

气味:甘,辛,平,有毒。

主治: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涩,手足抽掣(《开宝》)。小儿惊痫风发明:宗 曰∶大人、小儿通用,惊风尤不可阙。

颂曰∶古今治中风抽掣,及小儿惊搐方多用之。《箧中方》,治小儿风痫有方。

时珍曰∶蝎产于东方,色青属木,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故东垣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

附方:旧四,新十九。

小儿脐风∶宣风散∶治初生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出白沫,不乳。用全蝎二十一个,无灰酒涂炙为末,入麝小儿风痫∶取蝎五枚,以一大石榴割头剜空,纳蝎于中,以头盖之。纸筋和黄泥封裹,微火炙干,渐加火 赤。候冷去泥,取中焦黑者细研。乳汁调半钱,灌之便定。儿稍大,以防风汤调服。(《箧中方》)慢脾惊风∶小儿久病后,或吐泻后生惊,转成慢脾。用蝎梢一两为末,以石榴一枚剜空,用无灰酒调末,填入盖定。坐文武火上,时时搅动,熬膏,取出放冷。每服一字,金、银、薄荷汤调下。《本事方》∶治吐利后虚困昏睡,欲生风节)等分为末。二岁以下一字,三岁以上半钱。薄荷汤下天钓惊风,翻眼向上∶用干蝎(全者)一个(瓦炒好),朱砂三绿豆大,为末,饭丸绿豆大。

外以朱砂少许,同酒化下一丸,顿愈。(《圣惠》)小儿胎惊∶蝎一枚,薄荷叶包,炙为末,入朱砂、麝香少许。麦门冬煎汤,调下一字,效(《汤小儿惊风∶用蝎一个(头尾全者),以薄荷四叶裹定,火上炙焦白汤下。(《经验方》)大人风涎∶即上方,作一服。

风淫湿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疼。先与通关,次以全蝎七个瓦炒,入麝香一字研匀,酒三盏,空心调服。如觉已透则止,未透再服。如病未尽除,自后专以婆蒿根洗二服。(《直指方》)破伤中风∶《普济方》∶用干蝎、麝香各一分,为末。敷患处,令风速愈。《圣惠》∶用干蝎(酒炒)、天麻各半两为末,以蟾酥二钱,汤豆淋酒下(甚者加至三丸),取汗。

肾气冷痛∶《圣惠》定痛丸∶治肾脏虚,冷气攻脐腹,疼痛不可忍,及两胁疼痛干蝎七钱半,焙为末。以酒及童便各三升,煎如稠膏,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二十丸。又散∶用淋醋一升入内。待渗干,匀排 于坑胡椒三十粒,槟榔、肉豆蔻各一个。

小肠疝气∶用紧小全蝎焙为末。每发时服一钱,入麝香半字,温酒调效。

肾虚耳聋∶十年者,二服可愈。小蝎四十九个,生为度。研末,温酒服之。至一二更时,更进一服,至醉壬方》)。

耳暴聋闭∶全蝎,去毒,为末,酒服一钱,以耳中闻水声即效。(周密《志雅堂杂钞》)脓耳疼痛∶蝎梢为度。(《杨偏正头风,气上攻不可忍∶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三个,五倍子五钱。为末。

酒调,摊贴太阳穴上。(《德生堂经验方》)。

风牙疼痛∶全蝎三个,蜂房二钱,炒研,擦之。(《直指方》)。

肠风下血∶干蝎(炒)、白矾(烧)子肠不收∶全蝎,炒,研末。口噙水,鼻中 之,立效。(《卫生宝鉴》)诸痔发痒∶用全蝎不以多少,烧烟熏之,即效,秘法也。(《袖珍方》)诸疮毒肿∶全蝎七枚,栀子七个,麻油煎黑,去滓,入黄蜡,化成膏,敷之。(《澹寮方》)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

水蛭

(《本经》下品)释名: (与蜞同。《尔雅》作虮)。至掌(《别录》),大者名马蜞(《唐本》)、马蛭(《唐本》)、马蟥(《衍义》)、马鳖(《衍义》)。

时珍曰∶方音讹蛭为痴,故俗有水痴、草痴之称。

宗 曰∶汴人谓大者为马鳖,腹黄者为马蟥。

集解:《别录》曰∶水蛭生雷泽池泽。五月、六月采,曝干。

弘景曰∶处处河池有之, 有数种,以水中马及诸小者,皆恭曰∶有水蛭、草蛭,大者长尺许,并能咂牛、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不必食人血满腹者。其草蛭在深山草上,人行即着胫股,不觉入于肉中,产育为害,山人自有疗法。

保升曰∶惟采水中小者用之。别有石蛭生石上,泥蛭生泥中,二蛭头尖腰粗色赤。

误食之,令人眼中如生烟,渐致枯损。

时珍曰∶李石《续博物志》云∶南方水痴似鼻涕,闻人气闪闪而动,就人体成疮,惟以麝香、朱砂涂之即愈。此即草蛭也。

修治:保升曰∶采得,以 竹筒盛;待干,用米泔浸一夜然后用之。

藏器曰∶收干蛭,当展其身令长,腹中有子者去之。性最难死,虽以火炙,亦如鱼子烟熏经年,得水犹活也。

大明曰∶此物极难修治,须细锉,以微火炒,色黄乃熟。不尔,入腹生子为害。

时珍曰∶昔有途行饮水,及食水菜,误吞水蛭入腹,生子为害,啖咂脏血,肠痛黄瘦者惟以田泥或擂黄土水饮数升,则必尽下出也。盖蛭在人腹,忽得土气而下尔。或以牛、羊热血一二升,同猪脂饮之,亦下也。

气味:咸、苦,平,有毒。

《别录》曰∶微寒。畏锻石、食盐。

主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症积聚,无子,利水道(《本经》)。

治女子月闭,欲成血劳(《药性》(寇宗 )。

发明:成无己曰∶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

弘景曰∶楚王食寒菹,见蛭吞之,果能去结积。虽曰阴 ,亦是物性兼然。

藏器曰∶此物难死,故为楚王之病也。

时珍曰∶按∶贾谊《新书》云∶楚惠王食寒菹得蛭,恐监食当死,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曰∶天道无亲,惟德是辅。王有仁德,病不为伤。王果病愈。此楚王吞蛭之事也。

王充《论附方:旧四,新八。

漏血不止∶水蛭,炒为末,酒服一钱,日二服,恶血消即愈。(《千金》)。

产后血晕∶血结聚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胁肋。用水蛭(炒)、虻虫(去翅、足,炒)、没药、麝香各一钱,为末,以四物折伤疼痛∶水蛭,新瓦焙为细末。酒服一钱。食顷作痛,可更一服。痛止,便将折骨药封,以物夹定,调理。(《经验方跌扑损伤,瘀血凝滞,心腹胀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用红蛭(锻石炒黄)半两,大黄、牵牛头末各二两,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当下恶血,以尽为度。名夺命散。(《济生》)坠跌打击∶内伤神效方∶水蛭、麝香各一两锉碎,烧令烟出,为末。酒服一钱,当下蓄血。未止再服,其效如神。(《古今录验方》)杖疮肿痛∶水蛭,炒研,同朴硝等分。研末,水调敷之。(周密《志雅堂杂抄》)赤白丹肿∶藏器曰∶以水蛭十余枚,令咂病处,取皮皱肉白为效。冬月无蛭,地中掘取,暖水养之令动。先净人皮肤,以竹筒盛蛭合之,须臾咬咂,血满自脱,更用饥者。

痈肿初起∶同上方法。

纫染白须∶谈野翁方∶用水蛭为极细末,以龟尿调,捻须梢,自行入根也。一用白乌骨鸡一只,杀血入瓶中,纳活水蛭数十于内,待化成水,以猪胆皮包指,蘸捻须梢,自黑入根也。《普济》∶用大水蛭七枚为深埋马粪中。四十九日取出,化为黑油。以鱼脬笼指,每蘸少许捻须上,其油自然倒行至根,变为黑色也。又黑须倒卷帘方∶用以鸡冠血磨京墨与食,过四五次盐泥涂之。干时放地上,火 五寸香;二次,退开三寸火,又五寸香;三次,再退远火,又五寸香,取出为末。将猪胆皮包指,承末搽须梢,即倒上也。

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

(《纲目》)释名:玄驹(亦作 )、蚍蜉。

时珍曰∶蚁有君臣之义,故字从义。亦作 。大者为蚍蜉,亦曰马蚁。赤者名 。扬雄《方言》云∶齐鲁之间谓之正》云∶十二月,玄 奔。谓蚁入蛰也。大蚁喜酣战,故有马驹之称;而崔豹《古今注》遂以蚁妖附会其说,谬矣。今不集解:时珍曰∶蚁处处有之。有大、小、黑、白、黄、赤数种,穴居卵生。其居有等,其行有队。能知雨候,春出冬蛰。壅土成封,曰蚁封,以及蚁垤、蚁 、蚁冢,状其如封、垤、之豆有云之,卖与养柑子者,以辟蠹虫。古今《五行记》云∶后魏时,兖州有赤蚁与黑蚁斗,长六七步,广四也。又按陈藏器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

独脚蚁

主治:疔肿疽毒,捣涂之(藏器)。

附录:白蚁 时珍曰∶白蚁,即蚁之白者,一名 ,一名飞蚁。穴地而居,蠹木而食,因桐油、竹鸡云。 ,音铅。蚁垤土、白蚁泥 并见土部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

青腰虫

(《拾遗》)集解:藏器曰∶虫大如中蚁,赤色,腰中青黑,似狗 ,一尾而尖,有短翅能飞,春夏有之也。

主治:有大毒。着人皮肉,肿起。剥人面皮,除印字至骨者亦尽。食恶疮息肉,杀癣虫(藏器)。

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

(《纲目》)释名:时珍曰∶蛆行趑趄,故谓之蛆。或云沮洳则生,亦通。

集解:时珍曰∶蛆,蝇之子也。凡物败臭则生之。古法治酱生蛆,以草乌切片投之。

张子和治痈疽疮疡生蛆,以木香槟榔散末敷之。李楼治烂痘生蛆,以嫩柳叶铺卧引出之。高武用猪肉片引出,以藜芦、贯众、白蔹为末,用真香油调敷之也。

气味:寒,无毒。

主治:粪中蛆∶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

泥中蛆∶治目赤,洗净晒研贴之。

马肉蛆∶治针、箭入肉中,及取虫牙。

蛤蟆肉蛆∶治小儿诸疳(并时珍)。

附方:新十。

一切疳疾∶《圣济总录》∶六月取粪坑中蛆淘净,入竹筒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一、二钱,入麝香,米饮服之。又方∶用蛆分,以 猪胆汁和丸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神效。

小儿热疳∶尿如米泔,大便不调。粪蛆,烧灰,杂物与食之。

小儿痹积∶用粪中蛆,洗浸,晒干为末,入甘草末少许,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甚妙。(《总微论》)小儿诸疳,疳积及无辜疳∶一服退热,二服烦渴止,三服泻痢住。用端午午时取蛤蟆(金眼大腹,不跳不鸣者),槌死,置尿桶新瓦焙干,入麝香少许,为末。每空心,三十丸。(《直指》)齿鼻疳疮∶粪蛆(有尾者)烧灰一钱,褐衣灰五分。和匀,频吹,神效无比。

热痢吐食∶眼目赤瞎∶青泥中蛆,淘净,日干为末。令患人仰卧合目,每次用一钱,散目上臾药行,待少时去药,赤瞎亦无。(《保命集》)利骨取牙∶《普济》如神散∶取牙,用肥赤马肉一斤,入 砂二两,拌和,候生蛆,取日干为末。每一两入粉霜利骨散∶用白马脑上肉一二斤,待生蛆,与乌骨白鸡一只食之,取粪阴干。每一钱,入砂一钱研匀,用少许擦疼处,片时取之即落。

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

(《纲目》)释名:时珍曰∶蝇飞营营,其声自呼,故名。

集解:时珍曰∶蝇处处有之。夏出冬蛰,喜暖恶寒。苍者声雄壮,负金者声清括,青者粪能败物,巨者首如火,麻者茅根所化。蝇声在鼻,而足喜交。其蛆胎生。蛆入灰中蜕化为蝇,如蚕、蝎之化蛾也。蝇溺水死,得灰复活。故《淮南子》云∶烂灰多有辟法。一种小 蛛,专捕食之,谓之蝇虎者是也。

主治:拳毛倒睫,以腊月蛰蝇干研为末,以鼻频嗅之,即愈(时珍)。

发明:时珍曰∶蝇古方未见用者,近时《普济方》载此法,云出《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

狗蝇

(《纲目》)集解:时珍曰∶狗蝇生狗身上,状如蝇,黄色能飞,坚皮利喙,啖狗耳中。

气味:缺。

主治:痰疟不止,活取一枚,去翅、足,面裹为丸,衣以黄丹。发日早,得吐即止。或以蜡丸酒服亦可。又擂酒服,治痘疮倒 (时珍)。

发明:时珍曰∶狗蝇古方未见用者,近世《医方大成》载治疟方,痘方,盖亦鼠负、牛虱之类耳。周密云∶同僚括苍陈坡,老儒也,言其孙三岁时痘出而倒 。色黑,唇口冰冷,危证也。遍试诸药不效,恰有药可起此疾,甚奇。因为经营少许,持归服之,移时即红润也。常恳求其方,乃用狗蝇七枚擂细,和醅酒少许调服尔。夫痘疮固是危事,然不可扰。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尔。然或有变证,则不得不资于药也。

附录:壁虱 时珍曰∶即臭虫也。状如酸枣仁,咂人血食,与蚤皆多于席下置麝香、雄黄,或菖蒲末,或蒴 末,或楝花末,或蓼末;或烧木瓜烟、黄柏烟、牛角烟、马蹄烟,以辟之也。

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

牛虱

(《纲目》)释名:牛 (音卑)。

时珍曰∶ 亦作蜱。按吕忱《字林》云∶ ,啮牛虱也。

集解:时珍曰∶牛虱生牛身上,状如蓖麻子,有白、黑二色。啮血满腹时,自坠落也。

入药用白色者。

气味: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