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22887700000214

第214章 水部(157)

仙茆酒治精气虚寒,阳痿膝弱,腰痛痹缓,诸虚之病。用仙茆通草酒续五脏气,通十二经脉,利三焦。通草子煎汁,同曲、米酿酒南藤酒治风虚,逐冷气,除痹痛,强腰脚。石南藤煎汁,同曲松液酒治一切风痹香港脚。于大松下掘坑,置瓮承取其津液,一松节酒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香港脚缓痹。松节煮汁,同曲、柏叶酒治风痹历节作痛。东向侧柏叶煮汁,同曲、米酿酒饮。

椒柏酒元旦饮之,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除夕以椒三七粒,东竹叶酒治诸风热病,清心畅意。淡竹叶煎汁,如常酿酒饮。

槐枝酒治大麻痿痹。槐枝煮汁,如常酿酒饮。

枳茹酒治中风身直,口僻眼急。用枳壳刮茹,浸酒饮之。

牛蒡酒治诸风毒,利腰脚。用牛蒡根切片,浸酒饮之。

巨胜酒治风虚痹弱,腰膝疼痛。用巨胜子二升(炒香),薏苡仁二升,生地黄半斤,袋盛浸酒饮。

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痛,不能动者。取大麻子中仁炒香,袋盛浸酒饮之。

桃皮酒治水肿,利小便。桃皮煎汁,同秫米酿酒饮。

红曲酒治腹中及产后瘀血。红曲浸酒煮饮。

神曲酒治闪肭腰痛。神曲烧赤,淬酒饮之。

柘根酒治耳聋。方具柘根下。

磁石酒治肾虚耳聋。用磁石、木通、菖蒲等分,袋盛酒浸日蚕沙酒治风缓顽痹,诸节不随,腹内宿痛。用原蚕沙炒黄,袋花蛇酒治诸风,顽痹瘫缓,挛急疼痛,恶疮疥癞。用白花蛇肉饭盖之,三七日,取酒饮。又有群药煮酒方甚多。

乌蛇酒治疗、酿法同上。

蚺蛇酒治诸风痛痹,杀虫辟瘴,治癞风疥癣恶疮。用蚺蛇肉一缸底,糯饭盖之,酿成酒饮。亦可浸酒。详见本条。

颖曰∶广西蛇酒∶坛上安蛇数寸,其曲则采山中草药,不能无毒也。

蝮蛇酒治恶疮诸 ,恶风顽痹癫疾。取活蝮蛇一条,同醇酒一已消化。每服数杯,当身体习习而愈也。

紫酒治卒风,口偏不语,及角弓反张,烦乱欲死,及鼓胀不消待紫色,去滓频饮。

豆淋酒破血去风,治男子中风口炒焦,以酒淋之,温饮。

霹雳酒治疝气偏坠,妇人崩中下血,胎产不下。以铁器烧赤,龟肉酒治十年咳嗽。酿法详见龟条。

虎骨酒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虎胫骨一具,亦可浸酒。详见虎条。

麋骨酒治阴虚肾弱,久服令人肥白。麋骨煮汁,同曲、米如常鹿头酒治虚劳不足,消渴,夜梦鬼物,补益精气。鹿头煮烂捣葱、椒。

鹿茸酒治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用鹿茸、山药浸酒服戊戌酒诜曰∶大补元阳。颖曰∶其性大热,阴虚人及无冷病患不宜饮之。用黄狗肉一只煮糜,连汁和曲、米酿酒羊羔酒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宣和化成殿真方∶用米一石(如常浸蒸),嫩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杏仁一斤(同煮烂,连汁拌末),入木香一两同酿,勿犯水,十日熟,极甘滑。

一法∶羊肉五斤蒸烂,酒浸一宿,入消梨七个,同捣取汁,和曲、米酿酒饮之。

腽肭脐酒助阳气,益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

烧酒

(《纲目》)释名:火酒(《纲目》)、阿剌吉酒(《集解:时珍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颖曰∶暹逻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宝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烧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蜡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曾有人携至舶,能饮三、四杯即醉,价值数倍也。有积病,饮一、二杯即愈,且杀蛊。予亲见二人饮此,打下活虫长二寸许,谓之鱼蛊云。

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

时珍曰∶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冷水、绿豆粉解其毒。

主治: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时珍)。

发明:时珍曰∶烧酒,纯阳毒物也。面有细花者为真。与火同性,得火即燃,同乎焰消。北人四时饮之,南人止暑月饮之。其味辛甘,升扬发散;其气燥热,胜湿祛寒。故能开怫郁而消沉积,通膈噎而散痰饮,治泄疟而止冷痛也。辛先入肺,和水饮之,则抑使下行,通调水道,而小便长白。热能燥金耗血,大肠受刑,故令大便燥结,与姜、蒜同饮即生痔也。

饮之,汗出而膈快身凉;赤目洗之,泪出而肿消赤散,此乃从治之方焉。过饮不节,杀人顷刻。近之市沽,又加以砒石、草乌、辣灰、香药,助而引之,是假盗以方矣。善摄生者宜戒之。按∶刘克用《病机赋》云∶有人病赤目,以烧酒入盐饮之,而痛止肿消。盖烧酒性走,引盐通行经络,使郁结开而邪热散,此亦反治劫剂也。

附方:新七。

冷气心痛∶烧酒入飞盐饮,即止。

阴毒腹痛∶烧酒温饮,汗出即止。

呕逆不止∶真火酒一杯,新汲井水一杯,和服甚妙。(濒湖)寒湿泄泻,小便清者∶以头烧酒饮之,即止。

耳中有核,如枣核大,痛不可动者∶以火酒滴入,仰之半时,即可风虫牙痛∶烧酒浸花椒,频频漱之。

寒痰咳嗽∶烧酒四两,猪脂、蜜、香油、茶末各四两,同浸酒内,以茶下之,取效。

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

葡萄酒

(《纲目》)集解:诜曰∶葡萄可酿酒,藤汁亦佳。

时珍曰∶葡萄酒有二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法者有大毒。酿者,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饭法。无汁,用干葡萄末亦可。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甘于曲米,醉而易醒者也。烧者,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按∶梁《四公子记》云∶高昌献葡萄干冻酒。杰公曰∶葡萄皮薄者味美,皮浓者味苦。八风谷冻成之酒,终年不坏。叶子奇《草木子》云∶元朝于冀宁等路造葡萄酒,八月其余皆冰,独此不冰,乃酒之****也,饮之令人透腋而死。酒至二、三年,亦有大毒。《饮膳正要》云∶酒有数等,出哈喇火者最烈,西番者次之,平阳、太原者又次之。或云∶葡萄久贮,亦自成酒,芳甘酷烈,此真葡萄酒也。

酿酒气味:甘、辛,热,微毒。

时珍曰∶有热疾、齿疾、疮疹人,不可饮之。

主治:暖腰肾,驻颜色,耐寒(时珍)。

烧酒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

时珍曰∶大热大毒,甚于烧酒。北人习而不觉,南人切不可轻生饮之。

主治:益气调中,耐饥强志(《正要》)。消痰破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

(《纲目》)释名:粕(《纲目》)。

集解:时珍曰∶糯、秫、黍、麦,皆可蒸酿酒、醋,熬煎饧、饴,化成糟粕。酒糟须用腊月及清明、重阳造者,沥干,入少盐收之。藏物不败,揉物能软。若榨干者,无味矣。

醋糟用三伏造者良。

酒糟气味:甘、辛,无毒。

主治:温中消食,除冷气,杀腥,去草、菜毒,润皮肤,调脏腑(藏器)。 扑损瘀血,浸水洗冻疮,捣敷蛇咬、蜂叮毒(《日华》)发明:时珍曰∶酒糟有曲 之性,能活血行经止痛,故治伤损有功。按∶许叔微《本事方》云∶治 折,伤筋骨,痛不可忍者。用生热,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曾有人伤折,医令捕一生龟,将杀用之。夜梦龟传此方,用之而愈也。又《类编》所载,只用藏瓜姜糟一物,入赤小豆末和匀,罨于断伤处,以杉片或白桐片夹之,云不过三日即痊可也。

附方:新四。

手足皲裂∶红糟、腊猪脂、姜汁、盐等分,研烂,炒热擦之,裂内甚痛,少顷即合,再擦数次即安。(《袖珍方》)。

鹤膝风病∶酒醅糟四两,肥皂一个(去子),芒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汁半瓯。研匀,日日涂之。加入烧酒尤妙也。

暴发红肿,痛不可忍者∶腊糟糟之。(谈野翁《试验方》)。

杖疮青肿∶用湿绵纸铺伤处,以烧过酒糟捣烂,浓铺纸上。良久,升即散。(《简便方》)。

大麦醋糟气味:酸,微寒,无毒。

主治:气滞风壅,手臂脚膝痛,炒热布裹慰之,三两换当愈(孟诜)。

干饧糟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反胃吐食,暖脾胃,化饮食,益气缓中(时珍)。

发明:时珍曰∶饧以 成,暖而消导,故其糟能化滞缓中,养脾止吐也。按∶继洪《澹寮方》云∶甘露汤∶治反胃呕吐不止,服此利胸膈,养脾胃,进饮食。用干饧糟六两,生姜四两,二味同捣作饼,或焙或晒,入炙甘草末二两,盐少许,点汤服之。常熟一富人病反胃,往京口甘露寺设水陆,泊舟岸下。梦一僧持汤一杯与之,饮罢,便觉胸快。次早入寺,供汤者乃梦中所见僧,常以此汤待宾,故易名曰甘露汤。予在临汀疗一小吏旋愈,切勿忽之。

附方:新一。

脾胃虚弱∶平胃散(等分)末一斤,入干糖糟(炒)二斤半,生姜一斤半,红枣三百个(煮取肉焙干),通为末。逐日点汤服。(《摘玄》)。

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

米秕

(《食物》)释名:米皮糠。

时珍曰∶秕,亦纰薄之义也。

集解:颖曰∶米秕,即精米上细糠也。昔陈平食糠核而肥也。

时珍曰∶糠,诸粟谷之壳也。其近米之细者为米秕,味极甜。俭年人多以豆屑或草木花实可食者,和剂蒸煮,以救饥云。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通肠开胃,下气,磨积块。作糗食不饥,充滑肤体,可以颐养(汪颖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

舂杵头细糠

(《别录》中品)校正:禹锡曰∶自草部移入此。

集解:时珍曰∶凡谷皆有糠,此当用粳、稻、粟、秫之糠也。北方多用杵,南方多用碓,入药并同。丹家言糠火炼物,力倍于常也。

气味:辛、甘,热。

震亨曰∶谷壳属金,糠之性则热也。

主治:卒噎,刮取含之(《别录》。亦可煎汤呷之)。

烧研,水服方寸匕,令妇人易产(时珍。出《子母秘录》)。

发明:弘景曰∶治噎用此,亦是舂捣义尔。天下事理,多相影附方:旧一,新一。

膈气噎塞,饮食不下∶用碓觜上细糠,蜜丸弹子大,时时含咽津液咽喉妨碍,如有物吞吐不利∶杵头糠、人参各一钱,石莲肉(炒)一钱,水煎服,日三次。《圣济总录》)

菜部第二十六卷

李时珍曰∶凡草木之可茹者谓之菜。韭、薤、葵、葱、藿,五菜也。《素问》云∶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古者三农生九谷,场圃艺草木,以备饥馑,菜固不止于五而已。我国初周定王图草木之可济生者四百余种,为《救荒本草》,厥有旨哉。夫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谨和五味,脏腑以通,气血以流,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可以长久。是以内则有训,食医有方,菜之于人,补非小也。但五气之良毒各不同,五味之所入有偏胜,民生日用而不知。乃搜可茹之草,凡一百五种为菜部。分为五类∶曰薰辛,曰柔滑,曰 ,曰水,曰芝 。旧本菜部三品,共六十五种。今并入五种,移十三种入草部,六种入果部。自草部移入及并二十三种,自谷部移入一种,果部移入一种,外类有名未用移入三种。

《神农本草经》一十三种(梁陶弘景注) 《名医别录》一十八种(梁陶弘景注) 《唐本草》七种(唐苏恭) 《千金食治》二种(唐孙思邈) 《本草拾遗》一十三种(唐陈藏器) 《食疗本草》三种(唐孟诜、张鼎) 《食性本草》一种(南唐陈士良) 《蜀本草》二种(蜀韩保升) 《日华本草》二种(宋人大明) 《开宝本草》六种(宋马志) 《嘉本草》九种(宋掌禹锡) 《图经本草》四种(宋苏颂) 《证类本草》一种(宋唐慎微)《日用本草》三种(元吴瑞) 《食物本草》二种(明汪颖) 《食鉴本草》一种(明宁原)《救荒本草》二种(明周王) 《本草纲目》一十六种(明李时珍)附注:魏李当之《药录》 《吴普本草》 宋雷 《炮炙》 齐徐之才《药对》 唐甄权《药性》 萧炳《四声》 唐李 《海药》 杨损之《删繁》 宋寇宗 《衍义》 金张元素《珍珠囊》 元李杲《法象》 王好古《汤液》 元朱震亨《补遗》 明汪机《会编》明陈嘉谟《蒙筌》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荤菜类三十二种。)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别录》中品)释名:草钟乳(《拾遗》)、起阳草(侯氏《药谱》)。

颂曰∶案∶许慎《说文》∶韭字,象叶出地上形。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一岁三、四割,其根不伤,至冬壅培之,先春复生,信乎久生者也。

藏器曰∶俗谓韭叶是草钟乳,言其温补也。

时珍曰∶韭之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菁。《礼记》谓韭为丰本,言其美在根也。

薤之美在白,韭之美在黄,黄乃未出土者。

集解:时珍曰∶韭丛生丰本,长叶青翠。可以根分,可以子种。其性内生,不得外长。叶高三寸便剪,剪忌日中。一岁不过五剪,收子者只可一剪。八月开花成丛,收取腌藏供馔,谓之长生韭,言∶剪而复生,久而不乏也。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须风处阴干,勿令郁。北人至冬移根于土窖中,培以马屎,暖则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豪贵皆珍之。韭之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也。罗愿《尔雅翼》云∶物久必变,故老韭为苋。

颂曰∶郑玄言∶政道得则阴物变为阳,故葱变为韭,可验葱冷而韭温也。

气味:辛、微酸,温,涩,无毒。时珍曰∶生∶辛、涩;熟∶甘、酸。大明曰∶热。

宗 曰∶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能昏神暗目,酒后尤忌。

诜曰∶热病后十日食之,即发困。五月多食,乏气力。冬月多食,动宿饮,吐水。不可与蜜及牛肉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