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22887700000192

第192章 水部(135)

小便不利,膀胱水气流滞。浮萍日干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翼》)。

水气洪肿∶小便不利。浮萍日干为末。每服方寸匕,白汤下,日二服。(《圣惠方》)。

霍乱心烦∶芦根(炙)一两半,水萍(焙)、人参、枇杷叶(炙)各一两。每服五钱,入薤白四寸,酒煎温服。(《圣惠方》)。

吐血不止∶紫背浮萍(焙)半两,黄 (炙)二钱半,为末。每服一钱,姜、****调下。

(《鼻衄不止∶浮萍末,吹之。(《圣惠方》)中水毒病∶手足指冷至膝肘,即是。以浮萍日干为末。饮服方寸匕良。(《千金方》)。

大肠脱肛∶水圣散∶用紫浮萍为末,干贴之。(危氏《得效方》)身上虚痒∶浮萍末一钱,以黄芩一钱同四物汤煎汤调下。(《丹溪纂要》)。

风热瘾疹∶浮萍(蒸过焙干),牛蒡子(酒煮晒干炒)各一两,为末。每薄荷汤服一、二钱,风热丹毒∶浮萍捣汁,遍涂之。(《子母秘录》)。

汗斑癜风∶端午日收紫背浮萍晒干。每以四两煎水浴,并以萍擦之。或入汉防己二钱亦可。(《袖珍方》)少年面 ∶《圣惠方》∶用浮萍日 之,并饮汁少许。《普济方》∶用紫背萍四两,防己一两,煎浓汁洗之。仍以萍于斑 上热擦,日三、五次。物虽微末,其功甚大,不可小看。

(《普济方》)。

粉滓面 ∶沟渠小萍为末。日敷之。(《圣惠方》)。

大风疠疾∶浮萍草三月采,淘三、五次,窨三、五日,焙为末,不得见日。每服三钱,食前温酒下。常持观音圣号。忌猪、鱼、鸡、蒜。又方∶七月七日,取紫背浮萍(日干为末)半升,入好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仍以煎汤洗浴之。(《十便良方》)。

疮入目∶浮萍阴干为末,以生羊子肝半个,同水半盏煮熟,捣烂绞汁,调末服。甚者,不过一服;已伤者,十服见效。(危氏《得效方》)。

弩肉攀睛∶青萍少许,研烂,入片脑少许,贴眼上效。(危氏《得效方》)。

毒肿初起∶水中萍子草,捣敷之。(《肘后方》)。

发背初起,肿 赤热。浮萍捣和鸡子清贴之。(《圣惠方》)。

杨梅疮癣∶水萍煎汁,浸洗半日。数日一作。(《集简方》)。

烧烟去蚊∶五月取浮萍阴干用之。(孙真人方)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吴普本草》)释名: 菜(《拾遗》)、四叶菜(《卮言》)、田字草。

时珍曰∶苹,本作 。《左传》∶苹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则 有宾之之义,故字从宾。其草四叶相合,中折十字,故俗呼为四叶菜、田字草、破铜钱,皆象形也。

诸家本草皆以苹注水萍,盖由苹、萍二字,音相近也。按韵书∶苹在真韵,蒲真切;萍在庚韵,蒲经切。切脚不同,为物亦异。今依《吴普本草》别出于此。

集解:普曰∶水萍,一名水廉,生池泽水上。叶圆小,一茎一叶,根入水底,五月花白。三月采,日干之。

弘景曰∶水中大萍,五月有花白色,非沟渠所生之萍。楚王渡江所得,即斯实也。

恭曰∶萍有三种∶大者名苹,中者名荇,叶皆相似而圆;其小者,即水上浮萍也。

藏器曰∶苹叶圆,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水沫。一名 菜。曝干可入药用。小萍是沟渠间者。

禹锡曰按∶《尔雅》云∶萍, 也。其大者曰苹。又《诗》云∶于以采苹,于涧之滨。

陆玑注云∶其粗大者谓之苹,小者为萍。季春始生。可糁蒸为茹,又可以苦酒淹之按酒。

今医家少用此苹,惟用小萍耳。

时珍曰∶苹,乃四叶菜也。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于 、荇。其叶大如指顶,面青背紫,有细纹,颇似马蹄决明之叶,四叶合成,中折十字。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苹。其叶攒簇如萍,故《尔雅》谓大者为苹也。《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昆仑之苹。即此。

《韩诗外传》谓浮者为 ,沉者为苹。 仙谓∶白花者为苹,黄花者为荇,即金莲也。苏恭谓大者为苹,小者为荇。杨慎《卮言》谓四叶菜为荇。陶弘景谓楚王所得者为苹。皆无一定之言。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其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蹄者, 也。似 而稍尖长者,荇也。其花并有黄白二色。叶径四、五寸如小荷叶而黄花,结实如小角黍者,萍蓬草也。楚王所得萍实,乃此萍之实也。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又项氏言∶白苹生水中,青苹生陆地。按今之田字草,有水、陆二种。陆生者多在稻田沮洳之处,其叶四片合一,与白苹一样。但茎生地上,高三、四寸,不可食。方士取以 硫结砂煮汞,谓之水田翁。项氏所谓青苹,盖即此也。或以青苹为水草,误矣。

气味:甘,寒,滑,无毒。

主治:暴热,下水气,利小便(《吴普》)。捣涂热疮。捣汁饮,治蛇伤毒入腹内。曝干,栝蒌等分为末,人乳和丸服,止消渴(藏器)。食之已劳(《山海经》)。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萍蓬草

(《拾遗》)释名:水粟(《纲目》)、水栗子。

时珍曰∶陈藏器《拾遗》∶萍蓬草,即今水粟也。其子如粟,如蓬子也。俗人呼水粟包,又云水栗子,言其根味也。或作水笠。

集解:藏器曰∶萍蓬草,生南方池泽。叶大如荇。花亦黄,未开时状如 袋。其根如时珍曰∶水粟,三月出水。茎大如指。叶似荇叶而大,径四、五寸,初生如荷叶。六、七月开黄花,结实状如角黍,长二寸许,内有细子一包,如罂粟。泽农采之,洗擦去皮,蒸曝,舂取米,作粥饭食之。其根大如栗,亦如鸡头子根,俭年人亦食之,作藕香,味如栗子。

昔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食之甜如蜜者,盖此类也。若水萍,安得有实耶?三、四月采茎叶取汁,煮硫黄能拒火。又段公路《北户录》有睡莲,亦此类也。其叶如荇而大。其花布叶数重,当夏昼开花,夜缩入水,昼复出也。

子气味:甘,涩,平,无毒。

主治:助脾浓肠,令人不饥(时珍)。

根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煮食,补虚,益气力。久食,不饥,浓肠胃(藏器)。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荇菜

(《唐本草》)释名:凫葵(《唐本》)、水葵(《马融传》)、水镜草(《土宿本草》)、靥子菜(《野菜谱》)、金莲子。接余。

时珍曰∶按《尔雅》云∶荇,接余也。其叶苻。则凫葵当作苻葵,古文通用耳。或凫喜食之,故称凫葵,亦通。其性滑如葵,其叶颇似荇,故曰葵,曰荇。《诗经》作荇,俗呼荇丝菜。池人谓之荇公须,淮人谓之靥子菜,江东谓之金莲子。许氏《说文》谓之KT ,音恋。《楚词》谓之屏风,云∶“紫茎屏风文绿波”是矣。

集解:恭曰∶凫葵即荇菜也。生水中。

颂曰∶处处池泽有之。叶似 而茎涩,根甚长,花黄色。郭璞注《尔雅》云∶丛生水中。

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人食之。陆玑《诗疏》云∶荇茎白,而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大如钗股,上青下白,可以按酒。用苦酒浸其白茎,肥美。

今人不食,医方亦鲜用之。

时珍曰∶荇与 ,一类二种也。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其叶似马蹄而圆者, 也;叶似而微尖长者,荇也。夏月俱开黄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大如棠梨,中有细子。按∶宁献王《庚辛玉册》云∶凫葵,黄花者是荇菜,白花者是白苹即水镜草,一种泡子名水鳖。虽有数种,其用一也。其茎叶根花,并可伏硫、煮砂、制矾。此以花色分别苹、荇,似亦未稳,详见苹下。

正误:恭曰∶凫葵,南人名猪 ,堪食,有名未用条中载也。

志曰∶凫葵即荇菜,叶似 ,根极长。江南人多食之。今云是猪 ,误矣。今以春夏细长肥滑者为丝 ,至冬粗短者为猪 ,亦呼为龟 ,与凫葵殊不相似也。而有名未用类,即无凫葵、猪 之名,盖后人删去也。

时珍曰∶杨慎《卮言》以四叶菜为荇者,亦非也。四叶菜乃苹也。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唐本》)。捣汁服,疗寒热(《开宝》)。捣敷诸肿毒,火丹游肿(时珍)。

附方:新四。

一切痈疽及疮疖。用荇丝菜或根,马蹄草茎或子(即 也),各取半碗,同苎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捣烂,敷毒四围。春夏秋日换四、五次,冬换二、三次,换时以荠水洗之,甚效。

(《保生余录》)谷道生疮∶荇叶捣烂,绵裹纳之下部,日三次。(《范汪方》)毒蛇螫伤,牙入肉中,痛不可堪者。勿令人知,私以荇叶覆其上穿,以物包之,一时折牙点眼去翳∶荇丝菜根一钱半(捣烂。即叶如马蹄开黄花者),川楝子十五个,胆矾七分,石次,七日见效也。(孙氏《集效方》)草部第十九卷

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别录》下品)释名:茆(卯、柳二音)。水葵(《诗疏》)、露葵(《纲目》)、马蹄草。

时珍曰∶ 字,本作 ,从纯。纯乃丝名,其茎似之故也。《齐民要术》云∶ 性纯而易生。种以浅深为候,水深则茎肥而叶少,水浅则茎瘦而叶多。其性逐水而滑,故谓之 菜,并得葵名。颜之推《家训》云∶蔡朗父讳纯,改 为露葵。北人不知,以绿葵为之。《诗》云∶薄采其茆,即 也。或讳其名,谓之锦带。

集解:保升曰∶ 叶似凫葵,浮在水上。采茎堪啖。花黄白色,子紫色。三月至八月,茎细如钗股,黄赤色,短长随水深浅,名为丝 ,味甜体软。九月至十月渐粗硬。十一月萌在泥中,粗短,名瑰 ,味苦体涩。人惟取汁作羹,犹胜杂菜。

时珍曰∶ 生南方湖泽中,惟吴越人善食之。叶如荇菜而差圆,形似马蹄。其茎紫色,大如箸,柔滑可羹。夏月开黄花。结实青紫色,大如棠梨,中有细子。春夏嫩茎未叶者名稚,稚者小也。叶稍舒长者名丝 ,其茎如丝也。至秋老则名葵 ,或作猪 ,言可饲猪也。

又讹为瑰 、黾 焉。余见凫葵下。

气味:甘,寒,无毒。

藏器曰∶ 虽水草,而性热拥。

诜曰∶ 虽冷补,热食及多食亦拥气不下,甚损人胃及齿,令人颜色恶,损毛发。和醋食,令人骨痿。

李廷飞曰∶多食性滑发痔。七月有虫着上,食之令人霍乱。

主治:消渴热痹(《别录》)。和鲫鱼作羹食,下气止呕。多食,压丹石。补大小肠虚气,不宜过多(孟诜)。治热疸,浓肠胃,安下焦,逐水,解百药毒并蛊气(大明)。

发明:弘景曰∶ 性冷而补,下气。杂鳢鱼作羹食,亦逐水。而性滑,服食家不可多用。

恭曰∶ 久食大宜人。合鲋鱼作羹食,主胃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应入上品。

故张翰《临秋风》思吴中之鲈鱼 羹也。

藏器曰∶ 体滑,常食发气,令关节急,嗜睡。《香港脚论》中令人食之,此误极深也。

温病后脾弱不能磨化,食者多死。予所居近湖,湖中有 、藕。年中疫甚,饥人取 食之,虽病瘥者亦死。至秋大旱,人多血痢,湖中水竭,掘藕食之,阖境无他。 、藕之功,于斯见矣。

附方:新三。

一切痈疽∶马蹄草即 菜,春夏用茎,冬月用子,就于根侧寻取,捣烂敷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毒散。用叶亦可。(《保生余录》)。

头上恶疮∶以黄泥包豆豉煨熟,取出为末,以 菜汁调敷之。(《保幼大全》)数种疔疮∶马蹄草(又名缺盆草)、大青叶、臭紫草各等分,擂烂,以酒一碗浸之,去滓温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水藻

(《纲目》)释名:时珍曰∶藻乃水草之有纹者,洁净如澡浴,故谓之藻。

集解:颂曰∶藻生水中,处处有之。《周南》诗云“于以采藻,于沼于 ,于彼行潦”是也。陆玑注云∶藻生水底,有二种∶一种叶如鸡苏,茎如箸,长四、五尺;一种叶如蓬蒿,茎如钗股,谓之聚藻。二藻皆可食,煮熟 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甚滑美。荆扬人饥荒以当谷食。

藏器曰∶马藻生水中,如马齿相连。

时珍曰∶藻有二种,水中甚多。水藻,叶长二、三寸,两两对生,即马藻也;聚藻,叶细如丝及鱼鳃状,节节连生,即水蕴也,俗名鳃草,又名牛尾蕴,是矣。《尔雅》云∶ ,牛藻也。郭璞注云∶细叶蓬茸,如丝可爱,一节长数寸,长者二、三十节,即蕴也。二藻皆可食,入药,以藻为胜。《左传》云∶苹蘩蕴藻之菜,即此。

气味:甘,大寒,滑,无毒。

主治:去暴热热痢,止渴,捣汁服之。小儿赤白游疹,火焱热疮,捣烂封之(藏器)。

发明:思邈曰∶凡天下极冷,无过藻菜。但有患热毒肿并丹毒者,取渠中藻菜切捣敷之,浓三分,干即易,其效无比。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海藻

(《本经》中品)释名: (音单,出《尔雅》,《别录》作 )、落首(《本经》)、海萝(《尔雅注》集解:《别录》曰∶海藻生东海池泽,七月七日采,曝干。

弘景曰∶生海岛上,黑色如乱发而大少许,叶大都似藻叶。

藏器曰∶此有二种∶马尾藻生浅水中,如短马尾细,黑色,用之当浸去咸味;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海人以绳系腰,没水取之。五月以后,有大鱼伤人,不可取也。《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正为二藻也。

颂曰∶此即水藻生于海中者,今登、莱诸州有之,陶隐居引《尔雅》纶、组注昆布,谓昆布似组,青苔、紫菜似纶;而陈藏器以纶、组为二藻。陶说似近之。

时珍曰∶海藻近海诸地采取,亦作海菜,乃立名目,货之四方云。

修治: 曰∶凡使须用生乌豆,并紫背天葵,三件同蒸伏时,日干用。

时珍曰∶近人但洗净咸味,焙干用。

气味:苦、咸,寒,无毒。

权曰∶咸,有小毒。

之才曰∶反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