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22854300000006

第6章 禅理诗(6)

每到清宵月,冷冷梦里闻。

【译文】

源源不绝从地底涌出,清澈透底倒映着织云。

稍稍落一点在芙蓉池里,浅浅地淹湿了苔藓碧纹。

素白的本色和空意相合,洁净的一支与众流相分。

每到明月清明的晚上,冷冷的响声梦里也听得很清楚。

【赏析】

此诗亦是描写清泉以象征佛性。首联以清泉的空澄清澈象征佛性本体的清虚。首联则象征佛性无所不在。颈联写其空素和净洁,亦是对佛性本体虚空圣洁的象征。结联则是以清泉在月夜的喧嚣扰人清梦,写泉水作为佛性的象征时时在昭示人们悟道。宿澄上人院

芦纶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①,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注释】

①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译文】

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

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

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

一日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赏析】

作品首先劈空而来,营造出一个禅境。这里不写投宿的过程,也免去了入禅的经历,直接写见闻感受。竹窗闻远水,水声若有若无;月出似溪中,月色若隐若现。这是迷蒙而优美的月夜景色,也是那不可捉摸的禅境。接着写寺院特有之事物:香、幡,描写中语带禅机。去年的香火已化作香灰,香灰已冷;今年的香火犹在燃烧,香灰应热。而就在这冷与热、生与灭的不息变化之中,禅也在无言地传递。后夜风起,后夜风凉,后夜风劲,就在这静夜里,殿前幡飘飘而动。就在这动静之间,夜昼之间,我们似乎体悟到了禅意。于是,作者与院中僧谈起了他的心得。禅自然不在言语之中,作者于是有“性昏”及“学浅”的谦辞;但非言语又无从呈其心得,特别是当他的表达得到僧人之认可,更觉十分欣喜,也增添了信心。他觉得自己真正开悟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皈依之所,他觉得从此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左右逢源。诗之开篇未写入寺院的路径,诗之末尾便写明:禅悟是通达方便的门径。

送清凉上人

皎然

何意欲归山,道高由境胜。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译文】

因何意又要回山?道行高是由于有胜境。

看到花衰可以觉悟性空,见到月落便能证知心性。

半夜里吟出禅诗,自有清越的猿声呼应共鸣。

【赏析】

此诗如首联所说是表现胜境,即表现能很好修道的胜境。其具体描写可以看到这种胜境主要是幽静清雅超尘俗之境,可以让人觉悟彻见自性,这即是山僧要回山之因。春行寄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①,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

①宜阳:县名,属河南省。

【译文】

宜阳城下芳草萋萋,涧水东流复转向西。

芳花零落无人欣赏,春山无人山鸟空啼。

【赏析】

久在城中不知春消息,出得城来瞥见一片新天地。城外萋萋芳草,一派生机,与城内是对照;城外潺潺涧水,东西无住,与城内又是对照。作者信步走去,只见芳树嫣红,无人观赏,尽管无人观赏,芳树依旧花开花落;只闻好鸟啼春,无人领会。尽管无人领会,鸟啼依然此起彼伏。对城里人而言,城外一派春光虚掷。然而,春去春来,大自然自有她鸟语花香的灿烂时节。无须人观赏,无须人玩味,该生长即自由自在地生长,该逝去便自然而然地逝去。春光没有遗憾,遗憾的是局限于小小的生活圈子里的人们。作者从自开自落的芳树、自鸣自歇的啼鸟体会到万象之中所显露的妙有,万法之中所显现的真如。作者写人不知赏春,谓人辜负此“河山并大地、齐露法王身”之召唤,而未悟得法性。水月

皎然

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

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

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译文】

夜夜在池上观看,禅身常坐在月边。

月光虚无但有色可取,月色皎洁意蕴更难言传。

如果向空心了悟,恰如那月影正圆。

【赏析】

此诗写月下悟道。在作者看来,虚无皎洁的月光月色即是色空一如的最好显现,从月圆的形象中则可悟到空诸所有的境界。此篇是写水月的又一种手法。

题禅院

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①,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落花风②。

【注释】

①觥:古代酒器。觥船:载满酒食的船。棹:划船的工具。《晋书·毕卓传》:“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便足了一生矣。”分:情分,缘分。

②禅榻:坐禅之凳子。茶烟:泡茶冒起的水雾。落花风:晚春吹落百花的和风。

【译文】

载酒漫游百事皆空,浪漫十年不负青春。

今日白发端坐禅处,茶雾轻飘落花随风。

【赏析】

杜牧以济世之才自负,以旷世之才自许,年轻时有过多少经邦济国的抱负,有过多少风流倜傥的韵事。可是处在唐帝国的分崩离析的晚期,随着诗人年华的逝去,抱负未能施展,情韵亦已消磨,他步入一个清静的禅院,那静谧、那祥和、那清雅,使他感慨良多。他想象,那鬓发发白的禅僧,或许也曾和他一样,有过浮白载酒,有过浪漫青春。如今,在禅院,那种豪放甚至轻狂都已沉淀,都已沉寂下来。蒙蒙的,是茶烟;轻轻的,是落花;柔柔的,是春风。在这里,身与心都得到了安定与安宁。这是历经激荡以后的安定,历经喧闹以后的安宁,也就更为可贵,更为自然,也将更为恒久。以杜牧之心去体会禅僧之心,他更深地感受到:不入魔道,焉入佛道。赠式上人

方干

纵居鼙角喧阗处①,亦共云溪邃僻同。

万虑全离方寸内,一生多在五言中②。

芰荷叶上难停雨,松桧枝间自有风③。

莫笑旅人终日醉,吾将大醉与禅通。

【注释】

①鼙角:二者均为军中乐器。鼙,小鼓;角,号角。阗:大声。

②方寸:本义为方一寸之地,喻其小,指心。五言:一般指五言诗,包括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排律。佛教传入中国,佛经中偈颂多以五言成句的形式翻译,因此,五言亦可解为偈颂。

③芰荷:出水的荷叶或荷花。松桧:二者均为常绿乔木。

【译文】

即使居住喧哗闹市,也如身处幽僻山丛。

万种思虑全离心内,一生都在吟诗禅诵。

芰荷叶圆难留雨水,松桧枝高自有来风。

莫笑旅人终日酒醉,我以大醉与禅相通。

【赏析】

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发展了禅宗、成熟了禅宗。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所谓中国化,即是在修道成佛的宗旨下,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及生活方式乃至审美及艺术创造方式,形成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打成一片的佛教宗派,这个宗派就是禅宗,而禅宗的成熟在晚唐时期。方干诗中所写的式上人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禅僧。这位禅僧他于闹市修道,这既是《维摩经》所表述的“直心是道场”禅者的思想,又是中国传统的“大隐隐朝市”的隐士思想。所谓“万虑全离方寸内”,也是将禅的空寂与道家的“心斋”

相结合。对“五言”的用功,既可指吟诗,亦可指禅诵。中、晚唐时期的许多着名禅僧同时又是诗人,禅诵之余,吟诗为业,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芰荷叶上难停雨”,是说佛的智慧,圆满光润,无遮无碍,以赞美禅者心无挂碍。

而“松桧枝间自有风”,则使人想起儒家对松柏“岁寒而后知凋”的气节的赞美,作者以此表达了一位禅者超拔的风度。至于作者本人,在中国化地理解禅、建立禅学思想之路上走得更远,他甚至以为大醉亦是禅。佛教本是禁酒的,大醉已是犯戒,可大醉之人宠辱皆忘,个性袒露,而这与中晚唐那高扬自性的禅的精神也的确有相通之处呢。

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皮日休

客省萧条柿叶红,楼台如画倚霜空。

铜池数滴桂上雨,金铎一声松杪风。

鹤静时来珠像侧,鸽驯多在宝幡中。

如何尘外虚为契,不得支公此会同。

【译文】

客居的会馆这么萧瑟,深秋的柿叶一片暗红,如画的楼台倚立在凄冷的云空。

一滴滴滴进铜池的是桂树上的雨珠,一声声金铎和着那松梢的秋风。云鹤时不时飞来静立在珠像一旁;温驯的鸽乌多留在宝幡之中。

如何在尘外契会到的这虚寂境界,却得不到支公对我的认同。

【赏析】

此诗是作者客居开元寺即景悟道之作,主要描写开元寺的禅境和作者的心境。首二联写山寺早景,表现山寺秋晨清冷幽寂之境,突出其超然尘外。颈联以鹤来鸽栖渲染山寺之引人,不但禅人来此,连禽鸟亦倍为依恋。禽鸟亦能体道依佛,山寺境界之圣洁可以想见。结联写自己从尘外山寺晨光中体悟到虚静境界,可惜不能和古代高僧支遁相谈,道出作者对禅道的体悟之情。

尘劳迥脱

释希运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①。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②。

【注释】

①尘劳:尘念劳心。迥脱:超脱。紧把:紧紧握住。

②争得:怎能。

【译文】

摆脱尘劳事非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是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赏析】

这首诗出于《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一天,希运禅师上堂说法:奉劝你们各位兄弟,趁着身体健康,把那件大事弄个水落石出,彻底分晓,别让别人欺瞒了才好。这里的关!子很是容易,只是尔等不肯下决心去做功夫,一味地推说难上加难。现在告诉你们,树上怎会自己长出舀水的木勺?还不是要你们动手加工才行。希运禅师讲了赵州和尚回答狗子有无佛性问题时说了一个“无”字的公案,他以为若将这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吃饭穿衣,抱住个“无”字不放,心心相顾,聚精会神,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到头来,忽然顿发,悟佛祖之机。到达了这样一个彻悟的境地,别说什么阎罗老子,即使是一千个圣人也拿你没办法了。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还不在于事怕有心人嘛,必须下功夫去做。所以,希运禅师便做了这首偈颂。禅门中的偈颂,不少都是一首好诗。它有优美的形象,道出生活中的哲理,此首诗便是如此。它用梅花顶风冒雪开放、发出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表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因果关系,而白雪红梅也足以喻禅境的幽美。不仅学禅如此,世上做其他的事情,也有相类似的经历。所以,这首诗特别是其最后两句,广为世人所传诵。

一击忘所知

智闲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译文】

石瓦击竹一声轰响,让我忘却了一切知解意想,更进一步知道要开悟不能靠虚假的修持之功。

我满面喜色行走在古道上,却并不堕落在无知悄静的机境之中。

那伟大的自性虽然处处见不到足迹,但是在大千世界的声色外,它的无形威仪却显赫分明。

我想那各方得道之人,一定都会说这才是得道的最上的机境。

【赏析】

此篇开悟诗写作经过《五灯会元》记云:“山(指沩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伶俐,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指本师作者智闲)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的文字,从头要寻到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以充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的是我的,终不干汝事。师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身神。

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颂日……”从上述可见智闲由击竹得悟,主要是悟到道或佛性不靠知解得,而由大自然机境上得。首联即是说石瓦砾击竹的响声让他忘去了知解意识,并认识到非一般修持所能得。颔联写他得悟后行于古道喜动容色之情,并说明他的得悟并没有落在无知悄静的机境中。颈联说佛性虽然处处见不到踪迹,但在现象界之声音“色界”之外,却显露自性的无形威仪。

结联说各方得道之人都会说这才是最上上的机境。香严还有一段法语:“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光,迷徒自背。”其思想和本诗一致,有助于理解此诗。山中答人

齐己

谩道诗名出,何曾着苦吟①。

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夏月山长往,霜天等独寻。

故人怜拙朴②,时复寄空林。

【注释】

①谩:浮夸虚妄。苦吟:反复吟诵,用心雕琢诗句。

②拙朴:粗糙、质朴。

【译文】

莫说我已享有诗名,我何曾为诗而费神。

诗句忽来算它有意,诗兴已过我即无心。

夏月伴我深山长住,冬霜独寻寺院安身。

老友喜爱我诗质朴,时将诗篇寄来山林。

【赏析】

出家本应六根清净,禅寂更要无心无意,可是中唐以后,有许多的禅僧同时又是诗人,有禅门的高致,亦有诗坛的高名。齐己此诗,表现了他对于诗与禅的态度。“谩道”一词,首先表示人传其诗名并不符合他自己的本意,他对于诗名也漫不经心。齐己诗见于《全唐诗》有812首,不仅在诗僧中算数量较多者,在整个唐代诗人中,产量亦颇丰,但他表明:他从不苦吟诗歌,这一点区别于贾岛。对于作诗是否有碍于禅道,禅门中一直有争议,如果作诗苦吟则是起心用心,是害于禅道的。齐己作诗,全凭诗兴,而诗兴仿佛是身心之外物。诗兴来了,将诗写下;诗兴已去,则不追不寻。这也是一种无心的境界。当然,这种境界只有既有诗才又有禅智者方可达到。作诗既然不用心,则参禅修道是作者生活的全部内容。言“夏月”,言“霜天”,实际是说长年累月皆如此;言山林长往,言寺院独寻,即是说独处静修。我之神情如此,人若爱其形迹,我又奈其何?友人寄来诗篇,只不过寄给了一片空林。他的赞美,他的喜爱,激不起浪花与涟漪。这就是齐己答友人,他也希望读者把这回答看作空谷回音,过即无心。这表现了一位禅者对诗歌的态度,我们以为,这也颇似一位诗僧的辩护词。

新妥道中玩流水

吴融

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

看处便须终日住,算来争得此身闲。

紫纡似接迷人洞,清冷应连有雪山。

上却征车便回首,了然尘土不相关。

【译文】

一渠碧绿的春水奔驰着潺潺作响,两岸茂密的竹林和缤纷的鲜花交相掩映。

看到如此佳处真想终日在此留住,因为好不容易才争得了今日的闲身。

看它萦回曲折似与迷人的山洞相接,而它的清新凄冷应是连通了皑皑雪山。登上了征车后又频频回首,心中洞然明了其实和所见景观并不相关。

【赏析】

此诗以新安道中的流泉喻佛性,是作者于行旅途中见水有悟而作。首联是喻自性妙体如春溪潺在密竹繁花之色界中显露。颔联写自己由水得悟应长留此悟境,因这是行程中好不容易有了安闲之心境才悟到的,应加珍惜,若不如此,再陷入凡尘,为无明尘垢侵染,则悟境又会消失。颈联写流泉与山洞雪岭相连相通,则是说山泉与岩洞雪山等圣境相近,亦是说流泉江水之境即是凡尘不染的圣洁之境。结联写作者由流水得到开悟后得鱼忘筌之境界。由流水体悟到了佛性,体悟到了佛性后就要忘去得鱼之筌忘去流水,因而说与尘土了不相关。

答禅者

齐己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①。

南宗北祖皆如此②,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③。

【注释】

①五老峰:江西庐山南面峰名。李白有《登庐山五老峰诗》,杨齐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