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一个人到朋友家里做客,主人用上好的美酒招待他。当他端起酒杯的时候,正好对面墙上挂着的一张弓倒映在了他的酒杯中,使他产生了错觉,误以为那是一条小蛇。他尽管勉强将酒喝下了,却因为心理作用而一直觉得身体不舒服。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大军挥师南下,攻打江南的东晋王朝,而晋军则只有大将谢石和谢玄统领的寥寥8万人进行抵抗。苻坚仗着自己人多势众,想要将敌军一举歼灭,谁知道派出的先锋部队首战就被晋军击败,损失惨重。
此时苻坚观察晋军,发现他们队伍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一草一木,远远望去也影影绰绰的仿佛是漫山遍野的晋军士兵。他暗自感慨,觉得晋军人少纯属缪传,后悔自己过于轻敌。
出师不利让苻坚很不愉快,行至淝水处,他命令部队在北岸布阵,企图扭转败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派使者来提出要求,请秦军稍往后退,腾出一点地方来,让晋军渡过河去,方可迎战。
苻坚暗笑谢玄不懂常识,便一口答应下来,计划等他们渡河的时候实施突袭。秦军士气本来就低落,一开始撤退就军阵大乱,失去控制。再加上晋军趁机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便以为前方又打败仗了,霎时间溃不成军,人人丢盔弃甲,向后逃去,一路上听见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就以为是晋军的追兵,于是跑得更快了。
错觉是怎样产生的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同时这里还暗藏了一个心理学现象,那就是错觉。
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的、不公正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错觉会发生在视觉、嗅觉、听觉等各种知觉上面。比如当苻坚看到八公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像是晋军一样,那就是因为他产生了视觉错觉。而当最后秦军的士兵仓皇而逃的时候,误将风声、鹤声都听作追兵的声音之时,是因为他们产生了听觉错觉。
然而,这些错觉是怎样产生的呢?
错觉产生的条件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比如感知条件不佳,或者客观刺激不够清晰,还有人本身的器官出现问题,或者是强烈情绪的影响,以及受到一些暗示等,都会使人产生错觉。
比如说胆小的人独自走夜路,就容易把树的影子当成人影,而把树叶飘落到地上的声音错误地听成身后的脚步声。
如果在等一个人回家,就会不时感觉窗外有脚步声,有钥匙碰撞发出的声音,或者开门声。
这些都是一般的错觉,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出现过,人们往往在产生错觉之后就能够自动分辨出真相。
然而有一些人却没有这个能力。当人产生意识障碍的时候,常常出现一些错觉。比如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描述他夜晚能够听到有人不停地和他说话,而且患者本身并不觉得这是错觉。
生意好的原因
然而,错觉就一定与错有关吗?
南方一座小城里有一个卖切糕的老板,虽然只是小本经营,但他就是能够让顾客惦记着上他的店里买切糕,小店生意出奇的好。
其实并不是他的切糕味道有多么独特,只是因为每次在卖切糕给顾客的时候,他都故意将切糕切得不足顾客要求的量,然后再切一小片添上,又切一小片添上,直到那秤杆尾巴翘得高高的。顾客看到老板这么照顾,总是一添再添,给足分量,都觉得很高兴,因而非常信任这位不贪小便宜、不使小手段的老板。
这位老板也是成功地运用了错觉中的一种,叫做运动错觉的技术。试想如果他卖切糕是先切一大块超量的出来,然后一点一点地往回切,顾客的感觉肯定大不一样。看着不断变小的切糕,顾客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似的,背地里还得骂老板小气。
可见,错觉未必就是错,用得好了,还能够和气生财。
五光十色的绚烂世界色彩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