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
22829000000065

第65章 婴儿能知道妈妈在生气

人们都以为那些不会说话、尚未断奶的婴儿都是些睡了吃,吃了睡,吃不饱睡不够就号啕大哭的“小魔王”。其实不然,除了这些,婴儿还有一个本领,他们能看懂别人的面部表情,尤其是母亲的。

与婴儿对视

英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研究者对一些4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测试。测试分为两种,一种是让人与婴儿对视,另一种是转移婴儿的目光。在两种情况中,都让人对婴儿做出明显的微笑表情。

通过对婴儿脑部扫描及拍照,研究者发现婴儿显然能够注意到别人对他们的注视。在同人对视的过程中,婴儿的大脑皮层做出的反应和成人的无异。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人社交能力的最初体现,也是一种基础,对此后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来这些婴孩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与人交流的能力,那就是眼神。

研究者们又找了一些年龄在10个月至12个月之间的婴儿作为被试,发现他们在面对母亲的时候,更能准确地判断出母亲的表情。

当母亲微笑着喂孩子吃奶时,观测仪器上显示婴儿的情绪也是高涨的,他们显得很开心,甚至会咧着嘴笑。

但是,如果母亲冷着脸面对孩子,多半的婴儿都不会再笑了。他们有的会挣扎,想要母亲变换抱他们的姿势,或者吐出嘴里的奶嘴,有的则直接大哭起来。

让儿童看表情

面部表情向来是理解情绪的直接通道之一,也是儿童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基础。

研究者分别选取了3岁、4岁、5岁的孩子作为被试,来研究儿童们对于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

被试根据年龄被分成了三组,每组选取了40人左右。实验是在幼儿园里儿童们都熟悉的一个明亮的小教室里进行。研究者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并且和儿童一起做了一些游戏。

随后,研究者给儿童们看了四种类型的情绪的图片,分别是高兴、生气、伤心和害怕。

然后,研究者随机选择表情和儿童,并分别向他们提问,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表情分别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研究者还会加上对表情名称的暗示,比如“你知道这是什么表情吗”,“它代表是高兴还是生气,或者伤心,或是害怕呢”。

先认识积极的表情

结果,3岁组的孩子对于高兴这个表情的命名能力,显著高于对其他三种表情的命名能力。而对于伤心、害怕和生气三种表情,则没有什么能力上的显著差异。

4岁组的孩子对高兴的命名能力显著高于对害怕的命名能力。而对生气和害怕的命名能力则没有显著差异。

5岁组的孩子对高兴的命名能力显著高于对生气和害怕的命名能力。而对伤心与高兴、伤心与生气、伤心与害怕的命名能力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表明,3岁至5岁的孩子对表情的命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提高。在给出的四种表情中,儿童们对高兴表情的识别和命名能力显著高于对其他三种表情的。而对于生气表情的命名能力,4岁孩子明显强于3岁孩子。对于伤心表情的命名能力,5岁孩子明显强于3岁孩子。

然而,对于害怕这个表情,三个年龄组的孩子当中不存在显著差异。

事实证明,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模式。儿童最先认识的表情是高兴,这从那些3岁孩子的身上就体现出来。其次便是生气。3岁的孩子尽管不能很好地给生气这个表情做出命名,但如果给出几个答案让他们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判断这种表情叫生气。

到了稍大一些的时候,生气的表情便能由儿童自己说出了。

在社会的交往中,面部表情是交流感情的重要手段。识别面部表情,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他人的心情和状态。在儿童的社交过程中,面部表情的识别有着特殊的社会功能,孩子们可能会从积极的表情中得到正面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