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笑话说,一天,一个男孩告诉朋友:“昨天见到一个女孩,我第一眼就爱上了她!”朋友问:“哦?那你有没有和她搭讪呢?”男孩摇摇头,有些失落地说:“没有。因为我又看了她第二眼。”
一见钟情
很多年前的西子湖畔,苏小小对阮郁这样说:“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你倾心,我亦倾心;你爱,我亦爱。油壁车、青骢马,不期而遇,惊鸿一瞥,然后一见钟情。”
这甚至成了一个基调,换一下姓名,就可以再描述无数对如此这般一见钟情的痴男怨女。就像那个叫许仙的单纯少年,一眼就爱上了断桥上的白娘子;或者像那秦淮河畔的李香君,独独对侯方域一见倾心;又比如苏东坡看上了王朝云,汉武帝恋上了李夫人……
这样的相爱,仅仅是定论在一见之间。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就是这么快得令人来不及反应,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身体信息
从自然界的规律来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就是为什么异性之间能够存在一见钟情的可能性。通常,在男女相见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是对方的相貌,相貌之后,才注意到他的言行举止、学识风度等。
当我们第一眼看见那个人,我们的视觉、嗅觉甚至触觉会向边缘神经系统发出信息。边缘神经系统的快感中枢就会对送过来的大量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再将加工过的信息传到下丘脑。边缘神经这一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合成性激素。
当下丘脑变得兴奋,便会释放出促肾上腺皮质素,它是一种肽,会造成脑垂体分泌出一种激素。这个激素的作用是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酮,也就是性激素的主要构成部分。皮质酮会促进葡萄糖的新陈代谢,于是使人出现心跳加快、皮肤发红、呼吸加速等症状。这时候,人便感觉到一见钟情的魅力,眼里只有那个让自己心跳的人,根本忘记了其他事情。
3秒倾心
一见钟情如此美妙,那么它需要注视多久才能产生呢?
答案是3秒!只需3秒钟,就能判断对方是不是让自己“触电”的类型。如果在此后的30秒内,对方依旧无法让自己印象深刻,那么基本就能确定彼此是“无缘人”了。
心理学家的实验证实了这个观点。他们找来了100名单身男女,通过随机搭配,要求每个人都与不同的10名异性进行一个“快速相亲”。同时要对相亲对象进行一个魅力值的评分,还要决定自己是不是继续同对方交往。
结果发现,一见倾心的人几乎只是在瞬间决定的,当看到对方第一眼,评分标准就变成:“就是他了!”而多数人都是在30秒内就确定了是否要与对方继续交往。在整个实验中,女性作出决定的时间更短。
实验结果还显示了一个现象,女性更注重对方的外表。这和我们通常以为的男性更看重外表的评价刚好相反。心理学家提示说,如果男性想要虏获倾心之人的芳心,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一见钟情之后
然而人生不可能只有短短3秒,而是由无数个3秒构成的。在一见钟情之后,又存在着一些什么样的隐患呢?难道就如开头的笑话所讲,一瞬间的感动远远不能代表爱情?
纳兰容若在《木兰辞》中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整首诗都悲怆地表达了一种情怀,用到爱情中来解释就是:如果人生都只停留在一见钟情的阶段就好了,没有后来日渐相处流露出来的矛盾,没有最后的烦腻和抛弃,这样该有多好啊!
当新人变成旧人,往日的爱似乎都消失了。有的人就此出动,继续去寻找新的3秒,然后在无数激情中挣扎,没有回头路。最后惊觉,3秒是最易逝的时间和情感。
弗洛姆说,爱是一门艺术。那种男女之间突如其来的奇迹般的吸引毕竟是短暂的,一见钟情之后,真正的爱意味着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