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总是渴望弄清楚事件的本来面目和来龙去脉,这和孩子会问天为什么是蓝的,或者蝌蚪的妈妈是谁没有丝毫区别。但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是因为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多数人显示出的是漫不经心,而科学家却会因此停下来,内心产生强烈的欲望,要将这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因为无法忍受悬而未决的疑问,他们发展出一些技术来帮助解决疑问。于是,很多事情被引入了实验室,并且在受控的方式下被研究了起来。
战场上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个故事,一位将军在边疆打仗,可是战况不容乐观,他已经面临兵败。于是,这位将军写奏折上表朝廷,一面报告情况,一面请求援兵,奏折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臣屡战屡败……”
奏折到了京城,先接到此奏折的大臣看到这句话觉得很不妥,于是动笔将“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结果,皇帝迅速派出援兵接应,并大大表彰了这位将军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朝廷上下抗敌之志高昂。
为什么当人们看到“屡战屡败”的时候会觉得沮丧且失落,但“屡败屡战”却能让人信心百倍,甚至突破极限呢?
实验室里的故事
心理学家好奇了,他们一定要找到答案。于是,他们来到了实验室,随身带着的是小白鼠。
他们将小白鼠放到一个特制的笼子里面。这个笼子的底端接有一块金属板,通电后,通过前方的控制,金属板上会产生轻微的电流,不足以让小白鼠致命,却会让它感到痛楚。在笼子的出口处,是一块可抽起放下的玻璃板。
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出口是畅通的,实验者给金属板通电。笼子里的小白鼠感受到了电击,并非常迅速地从笼子出口逃跑了。
接下来,实验者将玻璃板挡在笼子出口,再通电,小白鼠当然惊吓得逃跑。可是这一次,它跑不出去了,可怜的小白鼠撞到玻璃门,被弹了回来。
再次通电,小白鼠同样跳起来朝出口窜去,又被弹了回来。
再通电,小白鼠再被弹回来。
……
就这样一次次的通电,小白鼠都挣扎着试图从第一次逃生的出口逃出去,可是每次的结果都是极大的失望。
终于,小白鼠不动了,它不是死了,只是面对逃生无门,它再也不抱任何希望了。它无助地趴在金属板上,忍受着电击。
这个时候,实验者终于出动了,他拿掉了挡在出口的玻璃板,然后再次通电。
然而,小白鼠没有再跳起来,它似乎已经不相信自己可以再逃出这个笼子。它放弃了所有的努力,绝望而被动地趴在那里,忍受着痛苦。
故事的背后
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在心理学上传达的是同一个信息,我们将其称作“习惯性无助”。这是一种描述人或者动物在内心期盼达到愿望却无数次受挫之后,表现出的放弃、不再努力和绝望的态度。
基于人的思维的复杂性,习惯性无助在人身上还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自闭和自我怀疑等。人们常说的“听天由命”就是表现之一。尽管很多人会否定说人和小白鼠的命运是不同的,人更懂得挣扎和奋起反抗,但事实上,当你无意中说起“理想已被现实磨平了”,或者“我没办法了,放弃了”的时候,就是习惯性无助的时候。
这就是前面的故事里“屡战屡败”这个词让人那么沮丧的原因,它就像一个魔咒,施于人的身上,让人再也不想抬起脚步走,只愿无助地停留在原地,哪怕受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