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头总是向家人抱怨说自己无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几乎都无法入睡,有时候连续几天都没有睡着过。他要求家人去医院给他买回最贵的安眠药辅助睡眠。她的女儿照做了,晚上给了他一粒药,并且告诉他这是最好的安眠药。第二天,他感觉好多了,并且要求女儿每天晚上都要给他吃一粒。从此以后,他都睡得很香。
生理盐水的吗啡效果
其实,老头的女儿给他的药,只是和安眠药长得很像的维他命丸,毫无催眠作用。可是老头却因为“以为它是”,而感受到了药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种医疗设备和药品都很难运送到前线,于是造成了这些物资根本不够用。护士们通常是靠给伤兵注射吗啡来缓解他们的疼痛,但是吗啡的供给量总是不充足,需要它的人却有那么多。
意外的,有人发现在一连给伤兵注射几天吗啡之后,如果将吗啡换成生理盐水,竟然同样抑制了伤员的疼痛。
莫非生理盐水也有麻痹神经从而止痛的功效?可是如果不给伤员注射吗啡而是首先就注射生理盐水,并且告诉他们这是生理盐水的话,伤员的疼痛又变得毫无缓解。难道让他们减轻疼痛的只是起初那个善意的谎言,将明明是生理盐水的药品故意说成是吗啡?
直到1955年,比彻博士才提出了“安慰剂效应”的概念,它又被称为“受试者期望效应”。比彻博士在分析了15个临床试验,研究了1082个患者后提出:病患通过治疗好转的35%的效果都是来自于安慰剂效应。
起初这个效应只被运用于医学上,医务人员可以将安慰剂用于治疗病人。当病人听从医生的诱导而对某种药品产生坚定不移的信任之时,就可以增强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以提高医疗质量。
但并不是所有人身上都会产生安慰剂效应。安慰剂反应者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点:喜好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很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药效测试
为了检验药品的真实疗效,消除安慰剂效应的影响,人们又发明了一种叫做“双盲测试”的检验方法。
一种新药研制出来,在投入使用之前,研究者都要请来一群被试进行实验。这些被试都患有该新药针对治疗的疾病。
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给他们吃这种新药,而另一组则只给他们吃与新药形状相同的安慰剂。两组病人都不知道自己吃的究竟是真药还是“假药”,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在测试新药药效。这是一盲。
另一盲则在工作人员处。两组进行药物分配和管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有新药和安慰剂,但发放药物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发出去的是真药还是安慰剂,因而也不可能给患者以暗示。
结果可以举例说明,如果服用新药的患者当中有35%的人病情明显好转,而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也有35%的人病情好转的话,则证明此新药基本没有任何作用。
可是,为什么那些服用安慰剂的人当中也有一些人病情好转了呢?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吃的只是安慰剂,以为自己吃的是新药,为此他们会积极地去对抗病魔,更好地吃饭、运动、睡觉,更多地期待康复。
被疾病折磨的心理因为服用“新药”而得到了安慰,心情好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提高。
调查显示,大部分疾病,只要不是那些导致猝死的,都有可能不治而愈,尤其是轻度过敏和感冒这样的疾病。
是安慰还是欺骗
随着安慰剂效应为人所知,很多商家开始利用人们易受暗示的心理赚银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化妆品了。
其实,不论什么化妆品,有效成分也只有米粒大小的一点点,很多功效都是靠广告来抬高的。当你花高价钱买来一瓶号称夜间补水效果非凡的免洗面膜并使用时,的确是相信那种非凡的补水功效。于是一夜睡得很香甜,心里也满怀期待。
第二天,镜中的自己果然容光焕发。但这样的效果与其说是那款面膜带给你的,不如说那是你一夜安睡无梦的好结果。
安慰剂效应也同样被一些江湖术士运用到了极致。他们总是寻找那些易受心理暗示的人,不断向他们灌输自己手中的所谓“神水”、“神药”的功效,由于太过期待和相信,患者居然会在服用这些“神水”之后感到病情有所好转,因而把这些“大仙”传得更加神乎其神,害了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