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的诅咒
一提到知识,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智慧。可不知从何时起,“诅咒”这种负面的评价却是实实在在地扣在了神圣的知识光环之下,让我们再一次相信事物的两面性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打乱了传统因袭的理念。
何为“知识的诅咒”?光从字面上理解,也许大多数人都会很困惑,甚至还会产生怀疑的想法。而这个看似离经叛道的观念,却只是源于一个叫伊丽莎白的美国心理学研究生做的一项从表面上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实验,即是“击节者和听音者”,故事说的是由一个击节者对照现有的歌曲乐谱敲打相应的旋律,让听音者来辨别歌曲的名称,戏剧性的结果在于:当击节者满怀信心的以为听音者至少可以猜对一半以上的歌曲名时,实际的结果却是百分之二的正确率!不可否认,预期与现实的极大反差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这背后所隐藏的深刻道理,而这一切皆是源于我们一开始提到的知识的诅咒。当击节者把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传达给听音者时,他并不能感觉到尚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人要理解起来有多么困难,而且他自己也无法记起当初还有没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前的状态,因而知识的诅咒就在这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作用,导致了我们的认知误差。
一旦知识被我们掌握,就无法回复到没有这些知识之前的状态,同时也无法理解还没有获得这些知识的人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听音者和击节者之间交流的困难,传达信息者和接收人员之间的不同步仿佛就是那知识的诅咒所给以的刁难,一种深邃而又不可捉摸的魔力。诚然,伴随着知识的诅咒我们总是倾向于错估新人的理解力,而把一些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当作是常识试图灌输给他人,造成拙劣的沟通效果,不过这只是在我们自己本身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我们事先可以考虑到知识的诅咒将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不是就可以尽量避免因为知识的不同步而导致的低效的交流?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至少我们可以有效规避专业抽象的措辞。
在还没有从其他书中看到“知识的诅咒”这一说法之前,我想自己也是毫无疑问地受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几乎就像是下意识的一种行为驱动。尽管在偶然间接触到了这一理念的存在,但我始终坚信,并不能因此就可以百分百规避这种无形的诅咒,哪怕是再怎么理智至上的人也难免会有情感占上风的时候,我们无需沮丧也没理由过分的牵强附会。
从另一角度看待事物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也许这正是非常规理论教给我们的别有意义的思考方式,我们时常总喜欢把‘有利就有弊’之类的习语挂在嘴边,可却又不可避免地经常片面地看待一件事情,如果能够放弃束缚于心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我想一切偏见都会随着格局的阔达而烟消云散,我们也更容易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更多新的知识和思想。
二、魏晋风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连年不断的战争以及政权的频繁更迭,对当时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命的无常,世事的变迁,使得人们更多的关心起内在的安宁与追求。
魏晋名士皆风流,这既是对那个时代的欣慕,也寄托了内心渴望获得释放的理想。因为现实的无奈,命运的不可理喻,那个时代的人们渴望超脱,宁愿在山水自然之中达致内心的止观。对俗世的彻底失望,文人志士纷纷转向道家的无为清净,悠游于山水之间,癫狂而又清高,不与世俗同流。
周遭世界的变化,即便有心追逐名利的人也会退避三舍,局势的动荡让人们毫无存在的安全感,更没有悠闲的姿态去尽情安享物欲的满足。为了抒发内心的不满,狂放不羁的性格,不合作的出世态度,孤高的情操,贤者与智者都以一种别样的姿态过着非一般的生活。隐遁而又孤芳自赏,极端个性并且不肯妥协,出世逍遥,不争无求,完全向内的精神生活方式反而免去了世俗的烦恼,抛开物欲的追求却获得了形而上的解脱。
这段多变的时期,出现了一些雅集的名士团体,而其中“竹林七贤”是最值得称道的。竹林之下的肆意欢宴,饮酒清谈,名士的风度清雅脱俗,飘然欲仙。天生刘伶,以酒为名;当其得意,忽忘形骸的阮籍;十天半月不洗头面的嵇康,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十足的个性,不羁于世,天性高雅,因而难与世俗人合污。没有高官厚禄,却可以有着文人骚客的风流倜傥,登高长啸,欢欣鼓舞地冷眼旁观人世的兴衰与苦乐。
阮籍的穷途之哭是后人皆知的,这不是穷途末路后的悲伤,而是内心悲愤力量的舒张,是在绝望后的癫狂。曾经他也嘲笑竖子成名的曹操,发出时无英雄的感慨;也曾青眼欢迎志趣相投的嵇康,抚琴长啸,把酒言欢。蔑视礼法而又不拘一格的阮籍明哲保身,不理朝权争斗,胸中磊块,非酒无能浇之。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终日忘归,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也沉湎于内心的精神追求,总好庄老,清静无为。
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叛逆而不妥协,最终英年早逝,令人不无惋惜。广陵绝响,曲终人散,悲壮的离开了这个人世,却始终无悔于自身。在《琴赋》中,他曾坦言,“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感悟“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超然达观而又不拘泥于外像,自始自终都保持着高尚脱俗的情操,故刘彦和称之为“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尘世的喧嚣,权利的纷争,在魏晋这个时代刺痛了文人雅士敏感的内心,对俗世的彻底绝望,看到了人生黑暗的那一面,转而避开无止境的争名夺利,弃绝物质的享乐,追求精神层面的超凡脱俗。正所谓,有道则仕,无道则隐,不拘流俗的人生反而更能让自身的个性得以释放,才能追求及实现更高的生活理想,这也是它们的幸运之处吧!
三、从兴趣到专业
现如今的时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学科也越来越多。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和细化,我们每个人所能够掌握的部分也相对来说逐渐变得渺小,但选择的范围却在不断扩大。文艺复兴式的巨人在我们这个时代存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人们都面临着选择自己偏向的专业,在有限的范围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从小的时候起,我们就逐渐有了自己的兴趣偏好,活泼或者内向,看书或是游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只不过在某些人那里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稳定的观念。等到我们要考大学,要选择学校和深造的专业方向,而离开学校早早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那些人,则需要在众多的职业之中挑选出自己所感兴趣的。一直到我们开始独立自主,为生活忙碌奔波之时,物质生活的改善往往需要我们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至少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能保证我们获得良好的收入。
对于众多未知领域的新鲜事物,我们常会感到好奇,可能尤其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旦为我们开启了新的视野,起初我们常常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了解自己偏好的事物,并在其中享受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带来的那种喜悦和亢奋,而且还会暂时的忘却时间的流逝。最初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可能会废寝忘食、忘我激情的陶醉于这新鲜的事物而无法自拔,一天又一天的在好奇和快感中度过。但是随着我们对这原本并不熟悉事物的渐渐深入和了解,最初的那种新鲜的冲动和激情会慢慢消逝,我们也会渐渐明朗,并时常感叹没什么特别的,也不过就那样。人们这种厌倦的天性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显现了出来,只是有一个时间的长短之差别而已。
厌倦旧事物,喜欢新鲜感,似乎是每个人的天性使然。从陌生时的兴趣到熟悉后的不屑一顾,激情冷却后的平静,时常都会使我们的兴趣从一事物转向另一事物,能够坚持下来的往往是寥寥无几。当然,如果我们只是把这种兴趣当作一种无关其他的爱好,那么长时间的坚持也许并非必要,我们完全可以抱着娱乐的心态嬉戏其间,也没有人会埋怨这种没有常性的表现。而一旦我们是为了在这个世上能够更好地生存,选择的作为谋生的一份事业,这就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不断进步,由兴趣逐渐过渡到专业,从而才能更好的立足于世。
如果仅是兴趣,我们完全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开心就好。而想要在某一方面做到专业,就需要不断地督促自己持之于恒,并且经常总结和反思,在经验和学习之中慢慢进步,以达致一定的水准。只有给自己一些强制的约束和规律性的重复,我们才能够跨过最初激情消退的那个门槛,经过时间的累积,一个新的习惯就被渐渐地养成了,这样我们才不容易放弃。
生活中,常常我们以之为生的仅是某一项工作,有时甚至并不是我们真正的兴趣所在。在空余时间,我们都有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这是平常人的生活方式。如果有幸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真正的兴趣所爱,那么这种兴趣迟早会跨过好奇兴奋的初始阶段而渐渐趋于平静,进而上升到专业的水平。而仅仅只是当作业余兴趣的那些爱好,没有压力的驱动常常不会获得质的飞跃。不过,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始终坚持下去,这样的人生应该是值得向往的吧!
四、老庄之好
初次接触老庄哲学是在很早上学之时,印象中依稀记得还背过逍遥游其中的片段,一直到工作后的第三年,我才开始完整的阅读和研究老庄的著作。或许是以前在学校的自己懵懂无知,进入社会打拼了几年以后,突然了悟了许多,才更多的开始探寻起生命的意义和真正的归宿问题。
坦白地讲,象牙塔里无忧无虑的生活曾经让我停止了一切深邃的思考,只是一味的纵情享乐,不思进取而又与世无争。我不想说那段时间是纯粹的虚度光阴,毕竟那也是自己人生当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经历,是对生命的另一种体验,况且自己从始至终都没有半点悔恨,因为每一段所经历的时光都是构成生命乐章的不可或缺的音符。
老庄哲学在人们眼中似乎是消极避世的象征,其中充斥着出世无为的人生态度,致虚极,守静笃,这对于盲目追求无限物欲的人们来说的确是格格不入。不惜一切手段的比赛争夺,还有拼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与道法自然的朴素观念相去甚远。“夫唯不争,故世人莫能与之争”,劝诫世人知足的道理不言而喻,但真正能够体会清心寡欲之妙处的人寥寥无几,物欲享乐的表象已经迷惑了心灵的真正需求。
传言生而皓首,参天纹理的老子,骑青牛过函谷,虽只留一部《道德经》,却已经参悟了人生的许多大道理。在他看来,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是几于大道的,也是上善应有的品格,如果能从自身狭隘的自私之爱超越至人间大爱,我们就不会因为个人小小的得失而或悲或喜,人格也会变得高尚。从道法自然的角度,我们也能明白,人世间有许多事是不能强求的,尽力而无悔,为明智之举。同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保持内心澄澈与安定的有效法门,欲望的无法满足的苦痛并非必要的承受。
庄周梦蝶,物我相忘的超然,衬托了人生的达观。不被表象所缚,超脱于物外,纯粹追求内心的大道,这需要何等的智慧与勇气。鼓盆而歌的阔达,是看透生命无常后的悟道,对礼法的蔑视,是个性和思想获得解放的绝对自由,也包含了庄子朴素智慧的人生哲学。子非鱼不知鱼之乐的辩证观点,提醒麻木的世人不要把快乐建立在除了自身以外的其他任何人和事情之上,也停止愚蠢地去片面评价他人的生活,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以及真实的喜好,都只有自己才能知道,没人可以代替别人生活,正如他人无法代我思考。
骨子里爱好清静的我,从前就一直都是无为自然地生活着,没有不顾一切的争取,也不爱世人瞩目的表现,只是单纯快乐,或许有点无知似地活着。对老庄的爱好应该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是合乎我的自然本性的,不争不抢,无欲无求,这是完全理想的一种状态吧。生活在俗世之中,难免会有很多无奈,理念的那个世界却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每当自己想沉静的时候,走向内心世界的我时常都会找到老庄思想的那一片天地。
五、传统文化与道德
几千年来的封建中国社会,积淀了无数的人事兴衰、悲欢聚散,一代又一代的豪杰伟人,谱写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人生轨迹,还有那朴实劳苦的泱泱大众,前仆后继地在平凡的大地上歌唱着生活的苦与乐。
传统文化的继承凝结了从古至今各个时代的经验与感悟,其中包含了无数人的思想结晶及生活体验,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之下,形成了一个个可以推敲的知识和道理。因为有着历史的积淀,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和精髓,并结合自身的素养以达到为我所用的境地。逝去的那些前人,并不曾真正的死去,他们的思想以及人生历程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可以缅怀,也可以祭奠,从未彻底离开。
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和精神食粮,从古人的文化中一步步地走向我们的心里,充实了人们或许依旧苍白乏味的人生。循着前人的脚步,借鉴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我们有理由心怀感激,而且也甘愿在传统文化之中寻找到适合我们自身的生活智慧。尽管科技在不断进步,社会也持续向前,每个时代都有着它特殊的环境与问题,但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把不同时间存在的人依然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存于世的智慧是永远都值得探讨的。
在每一个离我们远去的时代,都曾面对过不一样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面貌,文化的形成也往往逃不开时代的烙印,传承下来的精神遗产虽然不能全盘肯定的接受,但至少传统文化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定影响的,即便是经验和负面的教训也是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探索和思考的,如若不然,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它必定会消失于无形。正因为有着特定环境的限制,传统文化在某一层面来说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生存条件才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态度,战争频繁社会****会让人更多的探讨生命和意义,而和平安逸往往使人耽于享乐,不同时期就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追求。
只有秉着扬弃的精神,我们才能客观地吸收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和智慧,而不是盲目地因循传统、固执守旧。道德观念作为私有制出现后的产物,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诞生,以在某一层面约束人们无限膨胀的个人欲望和自私争夺为任务,出现于普通大众的生活之中。毫无疑问,不同的条件之下,观念也会随着改变,可长期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常常会令人形成惰性,从而一味的顽固守旧,完全不理会社会环境的变更。
诚然,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一方面给我们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间接地导致了盲目守旧的顽固之人不顾一切地捍卫陋习。平心而论,事物本无好与坏之分,全在于个人如何看待与取舍,只是不应该盲目跟从,每个人都应当以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智慧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六、善人载尸
第一次看到‘善人载尸’这个词语是在通读诗经的时候,大雅《板》中有一句说到:“威仪卒迷,善人载尸”,当初立刻就感到内心一震,仔细翻看书中的注释,善人载尸的意思是是贤良的人像神尸一样不言不语,无所作为。读到这里,我突然思绪一转,开始回顾起自己以前的生活,不谦虚地说,自己应该是可以达到一个善人的标准的,可善人载尸这个词语的的确确是一下子就刺痛了自己的心,仿佛做错了天大的事情一般。
从前的那个我,一直都是以善作为人生的信条的,以为它应该是有百利而完全无一害的吧,可是突然间,我的人生观有了值得怀疑的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古人教给我们对于善最直观的理解,道理看似很简单,可实际生活中完全能做到这一点的还不及九牛之一毛,真正有大善的人难以在这个俗世中生存。尽管很难,但以前的自己一直是尽最大的努力坚持与人为善,这其中也有着人之本性的因素,不管怎么说,善在自己心目中总是积极正面的。可是一朝接触到善人载尸这句话,心里总不是滋味,虽然明知道它是有着一定道理的,而且回忆曾经的自己也的确如它所说,没有积极主动的言语,也从不真正的作为。
反观自我,道理果真如此,只是从前无知无识的我从来没有深刻的思考和怀疑过。任何事物的两面性有时能够看得透彻,有时却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执着于有利的一面。隐藏的深刻道理不经意间也会浮出水面,引导人们从另一角度去看待平常的事物,往往会豁然开朗,不再执拗于习惯与风俗。
内心善良的人往往随性谦和,平易近人,常常给人润物细无声般的温暖。他们不咄咄逼人,也几乎没有脾气,不懂拒绝他人,也不忍麻烦别人,而且,这种人时常都会为他人着想,尽量不主动伤害他人,总之,中庸、与人无尤并且完全无害,是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坦白来说,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善良是一大优点,尤其在如今争夺日益激烈的社会尤为难得,因为多数人都在不择手段的争名夺利。
承认这种品格难得高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沉浸于自我的沾沾自喜之中,尤其是那些有志于服务和帮助除了自身以外的人。因为不愿给别人带来不快,宁可小心谨慎地不作为,这是首先就得突破的思维界限,大胆地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作出积极的贡献,有时候只有实际去尝试过了,我们才能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而且有一点始终都得坚信,我们无法做到可以使得每一个人都能满意,因而总是不可避免的有人欢喜有人愁。只要遵循着自己正确的信念尽量为多数人的感受着想,大胆抛开内心懦弱的那一面,勇敢地尽自己所能做出更多有益的事情。
七、园林之思
每一个热爱古典文化的人,相信或多或少都会对古代的园林有着特殊的喜好,不管是飞檐亭台,还是假山石洞,总是牵动着内心那不可抵御的怀古情结。偌大的园林,宽敞的庭院,也是生存空间拥挤的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家园吧。
古代的园林多是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以及有财力的文人雅士才能拥有,私人的园林当然无法比拟皇家园林的气派,却往往文人墨客就居住期间,随时都能享受环境的熏陶。吟诗作赋,徜徉其间,长廊走读,闲坐水边,是多么优美的享受与乐趣,不禁让人产生无限的向往与遐想。
专为皇室修建的园林往往极尽奢华,注重享乐,并且不可避免地要体现皇家的气派与象征。在此种限制下,因而它就显得不那么自然和亲切,况且规模宏大的格局使人难免产生疏离感,缺少家园的归属情怀,而始终觉得自己不过是过客。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博采天下之众长,却很难在吸取全部精华的同时照顾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皇家象征的点缀尽管肃穆却已失原本自然的真趣。
纯粹因为个人生活而建造的私人园林,或者是文人学士隐居避世的世外桃源,又或者作为闲适自娱、修身养性的居家庭院,总是带着一种亲切的人文关怀理想,简约而不简单。居于闹市却能享受绿树成荫、流水环绕的清雅闲适,在小天地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可以完全忘却尘世的纷扰,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在这里不是被动的生存,而是有着高雅追求的闲淡生活,即便要抛弃外面世界的一切,我想也应该是心甘情愿的吧!
古典文学作品中有着许多在自家的园林里发生的情感故事,名著《红楼梦》中就典型的以大观园为主要活动场所讲述着引人追忆的各种故事,黛玉葬花,即是她孤标傲世性格的反映,也暗示了美好事物容易消逝的人生悲剧,自古多情空余恨,敏感的人总是有着一颗多愁的心;宝黛共读西厢,青梅竹马的感情单纯而又美好,知心知底的交往总是令人羡慕,志趣相投而又心心相惜的情感即便短暂的拥有也足以无憾此生了。
亲身徘徊在江南的古典园林之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甚至斑驳的墙渍,都能勾起我们对古代逝去时光的美好回忆。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文人雅士,曾经在这一小片天地里,舞文弄墨、抚琴低吟,清雅高洁,甚至梅妻鹤子,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有理由去怀念他们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尽管这对于现如今的社会来说,要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异于天方夜谭,可我们的心底却始终也忘怀不了这样一种淡雅朴素的理想。
八、如是我闻
佛经的开头第一句,都是“如是我闻”,表示是我自己亲身听到的。这一点在个人的修行中尤为重要,一切法门最终都只能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只能自己去参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吸收经籍的智慧和真谛,达到为我所用的境地,进而升华之后形成自身的思想,修行的精进才成为可能。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往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而听起来觉得简单的道理,常常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能够理解。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经意的忽略那些看起来朴实、浅显的教诲,满以为自己早已烂熟于心,可一旦了解了事物背后更为深刻的哲理,才发觉以前的自己不过是浅尝辄止的认为自己理解了真谛。正因为表面上的简单,才使得人们容易被假象所迷惑,没有沉下心来细细探讨其中的真昧。
写在经文之前的“如是我闻”,不只是阿难为了证明佛经的真实不虚,也包含了另一层深意。告诫我们阅读前人遗留的的智慧书籍,不仅仅是机械的向脑海灌输理论知识,而应该是有我自己在场的听闻,是全心全意的以自己的智慧来吸收和消化他人的思想结晶,参悟个中的道理并在自己的脑海中酝酿一段时间,经过自己的思考最终转化成我个人的思想,只有如此,我们才算是真的了悟到其中的真谛。
不管接受什么样的教义,也不在乎到底是谁著的书,哪个哲人说的话,关键还在于这个“如是我闻”的“我”字,离开了自己本身,任何思想都还是别人的。我们可以懒惰的直接用别人的思想来武装自己,代替自己思考和作为,但那永远都不是真正的自己,至多变成了他人思想的傀儡,而由我们自己来提供躯壳。无论学习什么样的道理,明心见性是最终得以开悟的前提,因为一切外来的事物都要经由自己的心性理解和透悟,之后才会成为我们自身人格的一部分。
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误以为把看到或听到的哲理记在脑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回想起来,就是真的掌握了它们。殊不知只有经过我们思维的见解,才会真正融入我们自身的思维系统,才算是属于我们。单纯的背诵只是平添一些无关自己的记忆罢了,复述别人说过的话,却丝毫没有经过大脑,对自己没有半点的影响。
或许每个人都曾迷惘的执着于表象,没有把自我融入到对生活的感悟之中,只是茫然不假思索的接受发生的一切,不清楚自己的本性,不了解自己的喜好,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走向哪里。与此同时,那些简单却深刻的意寓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不管外物如何的变迁,最终我们都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只有在那里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的全部,才是真是永恒常住的。
九、求仁得仁
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的感受,善良诚实的人总是受尽欺负,而自私自利、不择手段的人们往往身居高位、富贵荣华;不论何处木讷老实的人常常无人欣赏,甚至被认为是性格缺陷,而油腔滑调、专营取巧的人们却是处处讨好,不可一世。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越向前发展,变得越追求物质和表面,还有那被普遍认为无所不能的科学的理性。
对于生长在这样一个不复美好的时代环境之下,还在坚持追求完满的那些人们难免感到愤愤不平,却也只能无力的发出一声叹息:好人没有好报。在古时候,社会虽然普遍推崇道义,但少量害群之马总会无视道德观念而迫害他人,造成那些不良风气的存在。而一旦自身遭遇到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之时,人们就会倾向于怨天尤人,不满上天的不公。
论语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哉”,意思就是我们以仁德的态度处物待人,并不是要求得他人任何的回报,而只是我们想要满足自己内心希望仁德的这种态度,既然我们真的无愧于心地施行仁德,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在这里,我还是想再一次的引用纪伯伦的一首诗中的哲理,“爱,除了自身别无所欲,也别无所求,因为在爱里,一切都已足够”。说到这里,道理应该很明朗,我们追求仁德、善良、正义、诚实等等一切美好的品格,并不是想以它们为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我们的全部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曾经多年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在一场婚礼上,新郎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地把戒指戴在了自己的右手上,牧师主持婚礼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这个错误,因此满面笑容的提醒新郎官:右手已经够完美了,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让右手成为右手,即是对右手的最高奖赏,同样,让善人成为善人,即是对善良的人最高的奖励。
诚然,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不公平的现象,付出的并不能和得到的完全成正比。就像那个帮妈妈烤好甜饼的小女孩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奖励,而调皮捣蛋什么都不做的弟弟却得到的是一个甜饼,不是上帝遗忘了那些好人和辛勤付出的追逐梦想者,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成全了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以及选择的道路,只是人们太重结果,而殊不知过程即是奖励。
十、残荷听雨声
虽说早早就听到过四大名著的声誉,却由于条件所限迟迟没有拜读,一直到上了高中,才从穷乡僻壤走到了相对繁华的小县城,也因此有机会在旧书店里阅读名著。尽管那时候懵懂的自己不知为什么原因,竟盲目地崇拜外国文学,可因为响亮的名声,自己还是挑出了时间来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从《水浒传》、《西游记》到《三国演义》,几乎是一鼓作气的快速通读完毕,情节精彩而且爱不释手。一直以来,老师们都对《红楼梦》有一种特殊的偏见,总是说不适合年轻人看,而且一般人还不能看懂,在这种评价下耳濡目染的我自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因此对这本书的兴趣不是太大。但那时还年少的我经不住好奇心的驱使终究翻开了那本书,尽管后来并没有看完多少页,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探索欲。时隔多年,也即是在那之后将近十年,迷茫的我又一次鬼使神差地陷入了对文学的爱好,重新翻开刚买的新书,这一次我没有任何偏见,从头至尾仔仔细细的阅读完了《红楼梦》这本书,感触颇深,回味无穷。或许是这十年的光阴让自己变得不再那么浮躁,也不再肤浅的轻信他人的意见,回首一路走来的欢笑与坎坷,我的确变得更加有内涵可以去领悟书中的情感,不再是蜻蜓点水般的看待书中的人生。
在这里,我不想把所有的感悟都一一道来,因为那完全可以写成一本书。印象中有段书中的内容记得很清晰,一群人游大观园时,宝玉说要叫人把可恨的破荷叶拔去,黛玉却不愿意,赶紧说她最不喜李义山的诗句,唯独却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一句,因而责怨众人“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当此之时,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本,心想李义山为何许人也,以前从没听说过,搜索之后才发现是有名的诗人李商隐,回忆了印象中他的诗句,也没什么讨厌的感觉。不明白黛玉的讨厌因何缘故,虽然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但我却即刻和她一样喜欢上了残荷听雨的意境。
不知道为什么,从小我就喜欢下雨的感觉,不过不是那种瓢泼大雨,否则过犹不及,美感就被毁坏了。曾经最爱的是那种阴雨天,绵绵细雨或是滴沥小雨,没有震耳的雷声,来破坏温馨的气氛,无风或是微风最好,不会干扰祥和的心境。每当下雨,习惯静静地站在窗前,默默地注视着雨水一遍又一遍地落下,欢快的清洗着万物的尘埃,雨滴洒落窗台,又瞬间消散,匆匆的来,也急忙的离去。在那一刻,我的思绪总会如飘渺的云朵一般,飞越天穹无边无际。也许我生性就是一个喜爱幽静、偏好文雅之人,淡泊如水一般,情愿与世无争。
下雨天的意境已经很优美,若是恰巧坐在湖边的小亭子之中,静静地听着水面雨打残荷的声调,那该是多美的一番景象!荷花是普遍为人所喜爱的,而枯萎的残荷或许勾起了人世间的伤感,显得不是那么的可爱,但是如果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依旧可以在不起眼的事物中找到不平凡的那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