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独生女孩怎么养
22811500000004

第4章 独生女孩要“富”着养(3)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还要给女孩机会,让她学会助人为乐,适当地帮家里、帮别人做点事。这样女孩就能把专注的学习与适量的劳动交叉进行,有利于提高她的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她的爱心,使她终生受益。

丹丹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小女孩,她在学习之余经常热心地帮助同学和邻居。这与妈妈从小对她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从丹丹上小学的时候起,妈妈就非常注重对她优秀品质的培养。她们居住的楼下有一个小卖部,小卖部的店主是一位身体有些残疾的老奶奶。老奶奶为人和善,深受居民敬重。妈妈就经常教导丹丹课余时间帮助老奶奶,有时候顾客还真以为丹丹是老人的亲孙女呢。老奶奶逢人便夸丹丹懂事,邻居们也都夸赞丹丹,这让丹丹感到非常骄傲。

在学校里,丹丹也经常帮助同学。有一次一位同学因病休假很长时间,结果落下了很多功课。丹丹作为那个同学的好朋友,便连续三个周末去那个同学家帮她补课,这让同学以及同学的妈妈非常感激。

然而这些事情并没有耽误丹丹的学习,反而增加了她的学习动力。丹丹品学兼优,学期末她理所当然地被评为了三好学生,这让她感觉非常荣耀。

让独生女孩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在培她的爱心。当女孩形成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时,她一定具备了一颗爱心。

方法三,把培养女孩的爱心落实在点滴行动中。

培养女孩的爱心并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父母以实际行动把爱心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这样才能真正把独生女孩培养成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爸爸在教育蕴婷的时候经常对她说:“世界上最高贵的人是母亲,最辛苦的人也是母亲。你要听妈妈的话,多帮妈妈做家务。”爸爸不仅这样教育蕴婷,而且自己在生活中也时常帮助妻子,表达对妻子的爱。

在蕴婷的记忆中,爸爸妈妈很少发生争吵,即使两人有了矛盾,爸爸也总会发扬绅士风度让着妈妈。在爸爸的影响下,蕴婷从小学起就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帮助减轻妈妈的负担。她逐渐学会了体贴妈妈,做妈妈的“小棉袄”。

蕴婷9岁那年,妈妈生了重病,她见爸爸日夜守候在妈妈的病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妈妈,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一次,爸爸要去外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蕴婷也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出去玩。就在父女俩快要出门的时候,妈妈的胃病又犯了。为了让父女俩安心出门,妈妈强颜欢笑,尽量装作没事的样子。

看到妈妈脸色苍白,蕴婷和爸爸明白了一切。可是,她好不容易才有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的机会,因此感到很为难,既想留下来照顾妈妈,又不想失去玩的机会。这时候爸爸对她说:“妈妈装出健康的样子,就是想让你安心地出去玩。爸爸要去开会,可是你不能把生病的妈妈丢在家里,你不是爱妈妈吗?那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

听到爸爸的一番话,蕴婷想到以前自己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推掉所有的事情,陪伴在自己身边。于是,蕴婷对爸爸说:“我这就告诉同学,不出去玩了。我要在家好好照顾妈妈,好好陪伴她。”爸爸信任地说:“那好,我就把妈妈交给你了。”“放心吧,等您回来时妈妈的病一定会好的。”蕴婷自信地说。

由此可见,爸爸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把爱渐渐地注入蕴婷的心中,让她理解父母对她的爱,也教她奉献自己的爱心。爱,是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承担,也是独生女孩和父母之间甜蜜的负担。培养独生女孩的爱心,意味着父母要让她用心去感受别人的精神需要,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和指导提高独生女孩的这种感悟能力。

总之,爱是美德的种子,是生命的火焰,是心中的太阳,能带给我们无限温暖。从某种意义上说,爱也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独生女孩的爱心,途径很多,方法很多,关键是父母一定要注重爱,做一个爱的使者,把爱心传递给女孩,让她把爱继续传递下去,让爱温暖更多的人。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那么,家长不妨通过爱心教育,把独生女孩培养成为充满爱心的人。这样她不仅能得到爱和满足,也将会学着去爱别人,会在充满爱的世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富养,就要让她富有同情心

“同情心”这个词语我们都非常熟悉,生活中也经常听别人说“这人怎么这么没有同情心呀?”“我们应该同情那些有困难的人,多关心他们。”那么具体来讲同情心指的是什么?

同情心,是指人们对某件事或者某种情感的觉察与同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表露。同时,同情心也是一种能够和别人引起某种感情共鸣的能力。

父母在培养独生女孩时一定要注意呵护她的同情心。人人都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独生女孩爱心的起源,也是独生女孩将来在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同情心,是独生女孩美德的重要体现,它能让独生女孩的人格大放异彩,让独生女孩更具人格魅力。

研究表明,女孩天生便具有丰富的情感,她们的同情心更是与生俱来。女孩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具有更强烈的情绪感知力,因此,相对于男孩来说,女孩更善解人意,更富有同情心。社会文化赋予了男孩女孩不同的教养方式,教育男孩的时候父母会告诉他们“应该坚强,不能轻易流泪”,否则男孩就会成为令人讨厌的娘娘腔。但是教育女孩的时候,父母一般会用柔和的语调来与女孩沟通,或者用细腻的情感包容女孩。这种教育方式也导致了女孩比男孩具有更强的同情心。

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娇生惯养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往往缺乏同情心。男孩如此,女孩也是这样。

对独生女孩的成长而言,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同情心对独生女孩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情心是构成女孩完美个性和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女孩的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富有同情心的独生女孩,往往是一个心地善良、性情温和的人。这样的女孩心里有别人,能理解别人,能够接纳别人,也容易被别人接纳。如果父母在独生女孩小的时候就呵护她的同情心、培养她的同情心,让她更富有爱心,使她的情感更加丰富,那么更多的成功之门全在她面前打开。

南丁格尔是英国著名的护理专家,是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她为人类保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英国商人的家庭,家境殷实的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亲教她学习各种语言,母亲教她为人处世。她的母亲为人慈善,常常施舍穷人,小南丁格尔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热心救助他人,非常具有同情心。

南丁格尔爱惜生命,喜爱小动物,常常充当它们的保护者。在她9岁那年,有一天跟牧师一起在外面散步,看到一个牧羊少年正准备把一只受了重伤的牧羊犬绑起来杀掉。南丁格尔认识这只牧羊犬,经常跟这只牧羊犬玩耍,见此情景,她急得都快哭了。牧师告诉南丁格尔:“上帝会照料它的。”可是南丁格尔却认为上帝让她遇见它,就是让她来救牧羊犬的。在她的再三恳求下,牧师和少年让她察看了牧羊犬的病情。

牧羊犬伤势很重,全身浮肿,但并没有伤及骨头。她决心要救治这只牧羊犬。南丁格尔在牧师的帮助下用热敷的方法为牧羊犬治病疗伤,其间她还拿出自己的糖果点心给它吃。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牧羊犬慢慢恢复了健康。她又能和它一起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了。

南丁格尔长大后适逢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她带领一批护士奔赴前线救治伤员,使伤员死亡率大大下降。战后,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在全世界开始推广护理事业。

从南丁格尔的事例可以看出,她所以能够成为近代护理学的先驱,与她母亲的教导和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母亲的教导下,南丁格尔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这对她一生的护理事业影响深远。

可以说,历史上凡是取得卓越成就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甚至企业家等等,都是具有同情心的人,这种同情心对他们的事业和人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现实生活中,父母应该怎样培养独生女孩的同情心呢?

方法一,父母要以自己的同情心去熏陶独生女孩。

女孩从出生那一天开始,没有一天不受到父母的影响。可以说父母的脾气、秉性对女孩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想培养独生女孩的同情心,父母首先要把善良的种子植入独生女孩心中,让她做一个善良的人。父母要以自己的善良去感染和熏陶独生女孩,支持女孩的爱心活动,精心培养女孩的善良之心,让她做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在这方面,茜茜的妈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一个周末,妈妈带着茜茜和同事一起逛街。途经一个地下通道的时候,她们看到一个盲人在拉二胡行乞。这时茜茜满脸怜悯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点钱吧,我去送给那个盲人叔叔,他太可怜了。”妈妈抚摸着茜茜的头,微笑着对她说:“茜茜真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好孩子。”说完,妈妈掏出了5元钱,让茜茜放到盲人面前的铁盒子里。

看到茜茜向盲人跑过去,妈妈的同事十分不解:“这些乞丐虽然看着非常可怜,可是,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假乞丐,他们都是靠着别人的怜悯发财的。”妈妈却笑着说:“我知道,但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向有困难的行乞者施善,是培养孩子同情心最简单、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有些人因为没有生活能力才来行乞,这种人的确非常可怜。即使遇到了骗子,我们损失的也不过是几元钱。但这样能让茜茜从小养成乐善好施的习惯,培养她的同情心,这样做还是值得的。”

因此,每当看到一些残疾人或者没有工作能力的老人行乞,妈妈都会让茜茜给他们一些钱。当然,看到有些健康的年轻人也在乞讨,妈妈就会告诉茜茜事实的真相,让她学会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