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气,富养的女孩一定不要娇气
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无奈地说:“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难当了,现在的女孩子越来越娇气了,打不得,说不得,更吃不了苦,真拿她们没办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女孩娇气主要指她意志比较薄弱,一遇到困难或者不顺心就会情绪低落,严重者还会止步不前。很多独生女孩怕苦怕累,经不起别人的批评,习惯于坐享其成。
独生女孩太娇气,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女孩生活上娇气,吃饭挑食,虚荣心过强,学习用品等非名牌不用,身体一有点不舒服就请假在家,不上体育课等;学习上娇气,女孩做作业没有耐心,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让父母做助手,成绩不好把责任推卸给父母或者老师;劳动上娇气,好吃懒做,一干家务就嫌脏嫌累,讨价还价;只爱听好话,受到表扬就得意忘形,受到批评就情绪低落,甚至强词夺理,无理取闹……
女孩娇气,或许的确有些客观的原因,如女孩天生胆小、腼腆,对陌生的环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与害怕,容易任性等,这些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个性。
然而,研究表明,独生女孩娇气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的。每个女孩并不是生来就惧怕困难的,也不是意志薄弱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类现象都是父母娇惯、溺爱、过度保护等不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众所周知,独生女孩在家里受到父母和祖辈的宠爱,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习惯,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娇气。
静娴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在妈妈和姥姥眼里,她是一个有些娇气的小女孩。
每天早上,静娴吃过早点后,都会让爸爸或妈妈送自己上学。虽然家和学校只有几百米的路程,可是静娴每次都会让父母开车送到学校门口,下午的时候再被父母接回家。
妈妈发现,每天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校门口车水马龙,接送孩子的父母和各自的交通工具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妈妈想到,自己小时候上学,开学第一天跟着静娴的舅舅去上学,从第二天开始就自己走路上学。可是现在的孩子,学校离家那么近,即使只有几分钟的路程,都会让父母接送。
妈妈从一些资料上了解到,国外虽然也有接送孩子的现象,但是大多是因为离家比较远才会由学校的巴士或者父母开车接送。
妈妈由此想到,父母这么爱孩子,虽然保证了孩子的安全,可是也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拿静娴和自己对比,妈妈发现没有父母护送的年代,女孩似乎并没有那么娇气。于是,妈妈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以后是不是该让静娴自己走路上学了?
女孩小的时候,娇气一点可以让父母感受到天伦之乐,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女孩年龄大一些还是娇气,娇气过度,就会让她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她的健康成长并无好处。
富养女孩,是对女孩修养的投资,也是对女孩气质、品质的培养。那么,培养独生女孩,父母一定要矫正不良的教育方式,着手培养不娇气的公主。具体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方法一,培养女孩的坚强意志。
娇气的女孩并不讨人喜欢,所以父母要帮女孩减少对别人的依赖,让她勇于面对意志薄弱的现实,并积极地克服这个缺点。
以前,雨霏是班里出名的“娇气公主”,她是一个非常娇气的小女孩。
一次体育课,雨霏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做游戏。谁知,雨霏经过一片草地的时候,不小心被一个小坑绊倒了。只见她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任谁劝都不管用。最终,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雨霏拉了起来,可是雨霏依然哭了好一会儿才罢休。生活中,雨霏一磕着碰着,或者觉得不如意,就像受到天大的委屈似的,总会哭鼻子,同学们都认为她是非常娇气。
后来,妈妈在家长会上得知了雨霏的表现,决定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让雨霏不再娇气。从那以后,雨霏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妈妈经常鼓励她尝试做一些事情,不再让她坐享其成;有了困难妈妈也会让她自己面对,不再忙着帮她解决了;当雨霏摔倒了,妈妈不会跑过去扶她,而是让她自己站起来,等等。
妈妈发现,一段时间后,雨霏太过娇气的毛病改善了许多,她现在摔倒了能自己站起来,不会哭鼻子了。妈妈相信,只要坚持训练,一定能帮雨霏克服娇气的毛病。
女孩娇气过度,不仅影响她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她今后的学习、人际交往等都会产生消极影响。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总以“孩子还小”作为娇惯女孩的借口,这对女孩的成长没有好处。随着女孩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年级后,父母就应该帮女孩改掉娇气的缺点,让她成为意志坚强的孩子。
方法二,不妨通过劳动矫治女孩的娇气。
女孩太娇气,长大后会形成好吃懒做的习惯,生活很难自理,容易缺乏自信心,对她的学习、生活都没好处。我们知道,女孩太娇气,很大程度上和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有关。所以,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过度娇气对女孩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纠正女孩的娇气。
劳动是“治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父母可以循序渐进,先给女孩讲清道理,适当地给她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家务活,如把大扫除、收拾厨房等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安排给女孩做,并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女孩大一点儿后,父母还可以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督促她持之以恒。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女孩的娇气,还能培养她的动手能力,让她学会感恩。
方法三,通过跑步、爬山等矫治女孩的娇气。
娇气的女孩最怕跑步和爬山了,让独生女孩坚持做这两件事,不仅可以锻炼女孩的身体,而且对她意志的磨炼也非常有帮助。
为了更好地教育独生女孩,父母可以和她制定一些家庭协议,还要以身作则为女孩做一个勤于锻炼的好榜样。平时,父母可以和女孩一起锻炼,每天坚持跑步,有机会便带着她去爬山,并制定合适的目标,鼓励女孩不断挑战自己。
方法四,关注女孩情绪的变化。
对于外部环境,女孩有自己的理解,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处理方式。有些事情会引起女孩的焦虑或者恐慌,由于以前哭泣的时候已经留下了对情绪的记忆,因此按照以往的经验,女孩会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所以,父母一定要接纳女孩爱哭鼻子的事实,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女孩的娇气上,要更多地关注女孩情绪的变化,可以用拥抱、亲吻等非语言的方式和女孩沟通,给她安慰。等女孩的情绪得到发泄,父母再告诉她一些其他表达情绪的方式,并鼓励她尝试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渐渐地,女孩随着认识的增多,就会逐渐增强自己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娇气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
璐阳已经6岁了,长得非常漂亮,就是有些娇气。她平时好话听多了,现在谁说都不行,一说她就哭,经不起别人的批评。一次,璐阳站在沙发上玩,爸爸怕她摔着了,便大声地对她说:“站那么高,摔着你了怎么办?快下来!”结果璐阳一下子就哭了起来。
这时,妈妈连忙给了璐阳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璐阳平静下来,妈妈对她说:“乖女儿,爸爸怕你摔了才会着急让你下来的,这是爸爸对你的关心,你要理解。如果你害怕,可以直接告诉爸爸妈妈……”妈妈的话让璐阳感到似懂非懂。不过,从那以后妈妈经常教给璐阳一些表达情绪的方式,让她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渐渐地,她也很少哭鼻子了。
璐阳面对爸爸的大声说话,感到有些委屈,因此用哭鼻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妈妈先是给了璐阳一个温暖的拥抱,并且耐心地引导璐阳,让她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结果,妈妈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璐阳娇气的习惯也得到了纠正。
方法五,同伴是女孩告别娇气的典范。
同伴是女孩社会化的动因,也是其实现社会化的一个客观条件。同伴对独生女孩的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不妨利用同伴的影响来矫治独生女孩的娇气。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让女孩多和品质优良的同伴交往,借他们来影响女孩。父母还要引导女孩少和那些具有类似不良行为如娇气、任性等的同伴交往,并利用旁观者效应,让女孩明白娇气的不良影响。
总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一定要狠狠心,寓教于生活,矫治独生女孩的娇气,让她健康、快乐地成长。
公主天生并不娇气,那么,家长一定要矫正不良的教育方式,富养独生女孩,也要帮她摘掉“娇气”的帽子。
任性,女孩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丰裕,父母对独生子女溺爱、娇惯的风气也逐渐加强,使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任性已经成了独生子女的一个通病,男孩如此,女孩更是如此。任性的独生女孩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办事,不服从父母的管教和要求,是女孩非智力因素的一个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独生女孩的任性,其实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的。由于独生女孩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父母非常注重给女孩爱,但是正因为独生女孩的独特性,使得父母的爱容易失去理智与限度。
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给女孩极端的爱,是导致女孩任性的一个主要原因。父母以为只要无限度地满足女孩的要求,就是爱她,因此在生活中总会顺着女孩的意愿,女孩提出什么样的要求,父母都会尽量满足她。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父母会过分地纵容女孩,无原则地满足女孩的要求,而且祖辈也会变本加厉地溺爱孙女,对女孩有求必应,女孩要什么,祖辈就会给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女孩想不任性都难。
晓菲已经9岁了,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现在的晓菲,是一个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小女孩,她曾经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孩子,在妈妈的教育下,她逐渐地改掉了任性的毛病。
晓菲非常喜欢玩具,家里的玩具也不少了,有晓菲最喜欢的芭比娃娃,也有叔叔、阿姨给她买的陶瓷娃娃、小赛车等等。虽然是一个小女孩,但是晓菲对赛车非常感兴趣,她经常缠着爸爸妈妈买一些赛车模型,每次爸爸妈妈也都会满足她的要求,结果几年下来,家里已经有百余个赛车模型了。
随着晓菲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意识到培养女儿品德的重要性,不能让女儿随心所欲地买玩具了。因此,爸爸妈妈经过精心计算,做了一个“购物计划”,其中一条就是晓菲每个月买的玩具不能超过200元钱。爸爸妈妈非常严肃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晓菲,表明以后将会严格限制她随意购买玩具的行为。
晓菲7岁的时候,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她一起逛商场。晓菲又看中一款赛车,非要妈妈给她买下来。妈妈一看,那款赛车价格非常高,远远超出了计划中的金额,所以,妈妈并没有答应晓菲的要求。不过,根据当月的消费情况,妈妈允许晓菲买一款比较便宜的赛车。晓菲不高兴了,一赌气什么也没买,撅着嘴回到家后,大哭大闹,有些不可理喻。
针对晓菲的无理取闹,爸爸妈妈并没有妥协,而是给予了正面的教育,并指出了晓菲做得不对的地方。当晓菲冷静下来之后,妈妈又耐心地给她讲明其中的道理,让她意识到遵循购物计划是讲诚信的表现。
从那以后,每当晓菲任性发脾气的时候,妈妈都会耐心地给她讲明利害,让她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帮她克服了任性的坏习惯。
女孩要什么父母给什么,会助长女孩贪欲的增长,总是纵容女孩的无理要求也会降低女孩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女孩将来的生活埋下隐患。晓菲的爸爸妈妈能够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适当拒绝她过高的消费要求,让晓菲改掉了任性的坏习惯,这对她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好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性是女孩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任性的女孩往往比较固执,不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劝告,总是一意孤行。任性是女孩不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她要挟父母满足自己要求的一种手段。
任性对女孩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任性的女孩做什么事情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约束,她的性格就会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此外,任性的女孩也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不容易融入集体生活,如果不及时纠正,对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非常不利。
父母总是处处迁就女孩,其实是在溺爱她。当父母不理智的“爱”泛滥成灾,像洪水般淹没女孩的时候,她得到的只不过是“弱”,这样的女孩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父母应该明白,女孩要什么就给她什么,甚至女孩提出无理的要求父母也纵容迁就,这并不是真正科学的爱。纠正女孩任性的不良习惯,有以下几种途径:
方法一,不要无原则地满足她。
实际上,任性是女孩不健康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女孩要挟父母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毕竟,女孩受成长的限制,思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果父母总是无原则地满足她,就会使她形成任性的坏习惯。
周末,妈妈正在忙着洗衣服,5岁的婉婉跑过来对妈妈嚷道:“妈妈,我要吃泡泡糖。”妈妈对她说:“上次不是告诉你了吗,不能吃泡泡糖了。你每次吃了泡泡糖总是咽到肚子里,或者随便扔了,弄得地上到处都是泡泡糖。”妈妈一边回答一边忙着洗衣服。
“不嘛,妈妈我就要吃泡泡糖!”婉婉撒着娇,还把妈妈洗的衣服扔到了地上。妈妈无可奈何,不想让婉婉打扰自己洗衣服,只好满足婉婉的要求:“好了,给你就是了。”说着,妈妈给婉婉拿了一块泡泡糖。
其实,妈妈无原则地满足婉婉的要求,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给婉婉任性的坏习惯提供了土壤,因此是妈妈培养了婉婉任性、把泡泡糖随便扔的坏习惯,这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正确的方法是:妈妈应该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婉婉好好地聊一聊,耐心地给她讲明白吃泡泡糖不能随便扔,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制订一些家规,严格规范婉婉的行为。为了婉婉的口腔健康,妈妈也要有限度地让婉婉吃泡泡糖。
方法二,对独生女孩提要求不能用恳求的语气。
有些父母对独生女孩的过分要求无可奈何,也不舍得严格管教,只好向女孩恳求,期望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父母这样做或许一时之间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女孩生性敏感,如果父母经常迁就她,她就会觉得父母最后都会屈服,因此会变本加厉地任性。为了更有效地教育女孩,父母对独生女孩提要求的时候一定不要用恳求的语气,一旦让她占了上风,以后的教育会更加艰难。
例如,当女孩提出过分的要求时,父母如果恳求她,也许女孩一时心软,能够听从教育,但是这会使她觉得父母欠了自己一笔债,为她日后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埋下了伏笔。这会给日后的教育留下隐患,因此父母一定要改掉这种不良的教育方式,向女孩提要求的时候也要义正辞严、理所当然。
方法三,明确告诉女孩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