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22810800000023

第23章 让财富得到倍增的十个关键思维(3)

生活的艰难,激发了曾宪梓创业的决心。他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钻研香港的市场状况,发现尽管香港的服装业很发达,香港人也很喜欢穿西服,可是却没有一家生产领带的工厂。于是,他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6 000港元,又腾出自家租住的房子,办起了领带生产厂。

万事开头难。起初,曾宪梓和妻子两人只是用手工缝制低档的领带。尽管夫妻两人起早摸黑,干得很辛苦,生意却非常不好。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改做高级领带。他买来法国、瑞士的高档领带进行研究仿制,生产出了一批高级领带。为了打开销路,他下了狠心,将第一批产品放在一家商店免费供应顾客。

由于花色、款式对头,曾宪梓拿出的这批产品很受欢迎。很快,他制作的领带便在香港小有名气了,及至1970年,已在香港十分走俏。也就在这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第二年,他在九龙买了一块地皮,建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领带生产厂。由此,曾宪梓走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谁说小商品不能成就大事业?曾宪梓的经历,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去做,即使是做领带,也能成为亿万富翁。

上海杨浦区有家环球超市,经营小商品做成了大生意。六年前,它还是一个营业面积不到300平方米、年销售额1 000余万元的零售商店。六年后,其营业面积达到3 000余平方米,拥有9个连锁店,1个食品厂,实现销售额达1.7亿元。

环球公司以零散型销售作为吸引顾客的重要经营手段,在他们经营的2 500种商品中,有60%的商品可拆零销售,如大米、油类,既有袋装瓶装的,又有称斤、零卖的。即使是几块饼干、两块腐乳,也可零买。环球公司新辟网点,一般将60%的营业面积用作自选超市,另外40%则设立零散型销售的小商品专柜,把消费者牢牢地吸引进来。许多顾客在购买零碎小商品的同时,也会顺手买点其他的商品,从而使环球的生意越做越大。那些冲着价值只有几元钱的小商品来的顾客,往往会在商店里逛逛、看看,挑选其他商品,形成人气,从而带动了整个商场的销售。

由此看来,只要经营管理得当,小商品同样也可以赚大钱。

李嘉诚认为,一个人在3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要靠勤劳的双手换来。20岁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踏踏实实工作,比什么都重要。

义乌的小商品是世界闻名的。义乌人也以他们的务实精神,赢得了财富和尊重。

义乌市最大的铅笔生产企业——中圆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元,最初是做食品批发生意的。后来他开始尝试做乳酸饮料,可是因为没技术,饮料卖不出去,最后亏光了全部家产。为了还债,他只好到岳父的笔厂打工。

从一棵树到一支笔,中间要经过300多道工序,一支铅笔的利润最多不过5厘钱。宗元也曾绝望过,“这样做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债呀?”但他的岳父对他说:“积少成多,你别想一口吃成胖子。”

宗元听从了岳父的话。他从岳父那里盘来三台机器,开始在自家十多平方米的卧室里做铅笔。他和两个工人晚上做铅笔,白天拿到市场上去卖,几毛钱一支的铅笔一天下来也能卖100多元。

卖了一年铅笔,手头有了一点钱,宗元觉得应该开发新产品了。1998年,他向银行贷款3万元,买了新设备,制造抽条铅笔。这种铅笔当时只有少数大企业才能生产。由于宗元的生产成本低,抽条铅笔每支的价格比其他企业低1分5厘,上门要货的人踏破门槛,厂里一天要生产十多万支。生产量一大,利润就成倍上涨。

1998年7月,一个来自印尼的商人看中了宗元的铅笔,一下就向他定了660箱,3个月就赚到了一万多元。这是他的第一笔出口生意,真正让他见识了什么是“小商品大市场”。从此以后,他就到全国各地跑展销会,专做外销生意。现在,宗元的工厂一年生产2亿支铅笔,盈利数百万元,铅笔销往世界各地。

小商品大市场,几乎每个义乌商人的身上都有着这样的传奇。在经营活动中,有大生意,有小生意。无论生意大小,其中皆各有各的学问。只要能够量体裁衣,从自身实际出发,孜孜以求,小生意一样能做出大市场。

风险思维:掌握好风险的承受力

我们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让自己的财富增值。但投资总是有风险的,即使是最好的投资大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一个平庸的投资者与成熟的投资者最大区别就在于,成熟的投资者一定会把风险都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使自己倾家荡产跌入深渊。而平庸的投资者却常常小赚大赔,不仅没有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而且还让自己的财富大大缩水。

企业投资也是这样。不管怎样,投资总会有得失两种情况,得或者失、成或者败,不管可能的“得”能有多大,衡量一个投资可行与否的最底线是这个“失”能否承受。所谓的“失”,就是风险。在进行任何投资行为之前,我们都应当估计到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并衡量这些损失是否是自己可以承受的。

如果有着无法承受之“失”,那么这样的投资就应该果断地放弃。遗憾的是,在投资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往往盯着可能获得的那些利润,因此甘愿去冒一些自己无法承受的风险。

在投资交易中,风险控制永远是第一位的,并贯穿交易的全过程。利润是风险控制的产品,而不是欲望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控制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有这样一家奶制品企业,该企业在上市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发展很快,但其奶源主要还是从奶农那里收集,一来不能保证质量,二则分散收购的成本很高,因而企业的管理层很希望发展标准化的牧场。

但是建牧场需要很多资金,该企业资金不足,只有一些股票。怎么办?就在此时,国际投行找到了这家企业,说可以帮他们解决资金问题,具体的办法是把企业的股票做抵押向投行借贷。比如说企业有价值十亿的股票,拿到投行那里做抵押,投行就借给企业三亿贷款,只要企业的十亿股票不跌到三亿,企业拿去做抵押的股票就还属于他。随着项目的盈利,企业慢慢把贷款还给投行。

这个项目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值得投资的,因为投资牧场有很好的收益前景,做抵押的企业股票也不大可能缩水70%以上,在一般情况下这个项目是可以盈利的。但最坏的可能性是怎样呢?

如果企业的股票不幸下跌了70%以上,拿去抵押的十亿股票的价值就低于三亿的贷款,如果投资的项目还没有盈利,企业就会资不抵债,这时投行就获得了企业的股票,这家企业就该易主了。

所以,在这项投资开始之前,该企业必须慎重地考虑这种“最坏的可能性”他们能否承受。如果可以承受,那么投资可行。如果不能承受,那就应该早早停止这种冒险。

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一切投资行为的起点。一些人受股市的诱惑,卖房炒股或者是把养老金都放在股市,就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一旦血本无归,你是否还有容身之处?所以说,绝不要把身家性命都放在某一投资之上,对最坏的结果要有充分的估计。

在进行实际交易之前,必须拟订风险管理计划,这是指你在任何时候所愿意接受的最大损失程度。无论涉足哪个市场,你都必须设定自己愿意接受的最大风险或所愿意承担的最大损失,你必须计算自己所能容忍的最大损失占总交易资本的百分率。同时,你也要知道何时应该调整风险。只要市场状况发生变动,风险通常也会随之变动。所以,你必须根据市场状况调整风险程度。

此外,你还要懂得刹车,做到及时止损。投资者必须学习如何控制损失,包括每笔交易、每天与整体账户的损失在内。如不能做到这点,最终可能会遇到非常大的亏损,甚至造成账户破产。当然,在资金管理计划内设定这些规范并不困难,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够确实执行。顶级的交易员都知道,宁可错失机会也不要产生亏损。

投资大师索罗斯有三条生存法则:

1.冒险不算什么。

2.在冒险的时候,不要拿全部家当下注。

3.做好及时撤退的准备。

1987年,索罗斯估计日本股市即将崩溃,于是用量子基金在东京做空股票,在纽约买入标准普尔期指合约,准备大赚一笔。

但在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他的美梦化成了泡影。道指创纪录地下跌了22.6%,同时,日本政府支撑住了东京市场。索罗斯遭遇了两线溃败。

索罗斯没有犹豫。遵循自己的第三条风险管理法则,他开始全线撤退。他报价230点出售他的5 000份期指合约,但没有买家。在220点、215点、205点和200点,同样无人问津。最后,他在195点至200点之间抛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卖压随着他的离场而消失了,该日期指报收244.5点。

索罗斯把他全年的利润都赔光了,但他并没有为此烦恼。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的全部身家下赌注,他赔掉的不过是他的“利润”,而不是所有。并且他及时地踩刹车,及时地撤离了。即使他是这场风波中损失最大的人,他也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因为他坚持了他的风险控制原则。

两周后,他重返市场,猛烈做空美元。由于他知道如何处理风险,坚持着自己的法则,很快就把灾难抛到了脑后,让它成为历史。而总体算来,量子基金该年度的投资回报率仍然达到了14.5%。

在这方面,大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都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止损退场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反倒是散户们或者小的投资者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其资本规模太小,无法采用资金管理计划,所以干脆不理会。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会有好运的愚蠢假设过于自负。”

是的,这些人仗着自己在投资市场中“摸爬滚打”的经验,再加上各种自我培训和充电,可能在某一阶段屡屡得手,有时候甚至可以在最低点买,在最高点卖。每一次的操作成功,都会给投资人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功次数的积累,投资人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深信不疑,自信心极度膨胀,有些人在内心以“股神”自居,满脑子只有“赚钱”两个字,风险的概念很单薄,结果往往是小赚大赔,遭受巨大的损失。

投资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要赔钱。资产增值缓慢不可怕,可怕的是资产缩水,有去无回。所以,小额投资人一定要更注意自己的风险管控意识。我们投资的每一笔钱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如果没有很好的风险管控意识,我们连它怎么被股市吞没的都不知道。

创业思维:该出手时就出手

创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寻找项目,但有时候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那个店。所以说,创业,该出手时就出手。

卢工从重工机械专业学校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广州工作。广州是个淘金的好地方,虽然卢工是理科出身,但是靠着他的营销天赋,他一直在做机械销售方面的工作,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一直爬到了营销总监的位置。

一次偶然的机会,卢工到广州的汽配城采购物品,偶然看到了一款刚刚出炉的新产品,HID氙气灯,当时的市场价是3 000多元一套,但是读机械出身的他,估计里面的成本其实不会超过1 000元。这样的产品,完全是属于暴利的新兴产品。

回到家后,卢工多方查阅资料,很快对HID氙气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他发现这是个非常好的项目。

认准了这个创业项目后,小卢马上向公司提出辞职,准备起了其创业之梦,他先在广州汽配店附近租了一个仅有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铺,带着工作积攒下的万元,踏上了创业之路。

由于当时HID氙气灯属于一个新兴的项目,销售量并不大,不过利润是非常可观的,虽然第一个月小卢只是卖了3套,公司亏了1000元,不过第二个月,小卢就卖了20套,公司已经有了盈利。

等到其他人发现HID氙气灯市场的价值,纷纷涌入这个市场时,卢工已经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并迅速将企业转型,开始做外贸。当国内市场疲软的时候,公司的生意也慢慢转向直接的国外客户……

卢工的例子告诉我们,上班族创业一定要四处留心商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当今时代是一个创业的时代,想自己创业做老板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众多上班族。但是时间紧、资金有限、缺乏经验、患得患失,是几乎所有想自主创业的上班族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不管如何,光是想,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车到山前必有路,问题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解决。所以,不要再犹豫了,该出手时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