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22810500000014

第14章 改变说话习惯(2)

师傅宽厚地笑道:“不错,每一件事都包含着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言;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技艺日益精湛。如果有人对你的行为不满,不要着急,你完全可以像上面那位师傅一样改变自己所处的不利局面。

赞美虽是一件小小的好事,但也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正如那位师傅说的一样,虽然有时看似是一句奉承话,但人听了心里却是美的。赞美就像浇在玫瑰上的水,并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只需要几秒钟便能满足人们内心的强烈需求。

然则,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是爱找别人的缺点,爱挑别人的毛病,这样的人所得到的回报自然也是一身的缺点和毛病。因此,聪明的人总是从正反两方面观察生活,并更多地从正面评价生活,赞美生活。这样,时间长了他也就养成了积极思维和积极处事的习惯,这种习惯于人有益,于己则更有利。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的钢铁大王,他一生取得惊人成就的重要理由之一是:不论是在公开场合或私下里,他都会称赞他的员工,甚至在自己的墓碑上都要写下这样一句碑文:“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属下相处的人。”

安德鲁·卡内基不仅自己善于激励下属,还重用那些能够鼓励并调动属下积极性的人。

1921年,38岁的查尔斯·史考伯被安德鲁·卡内基选拔为新组成的美国钢铁公司的第一任总裁,成为美国商界中年薪最先超过一百万美元的人,用现在的话说他是美国的“打工皇帝”。

为什么卡内基要付给史考伯一年一百多万美元?一天就是三千多美元呢!

因为史考伯是一名天才吗?不是;因为他对钢铁制造知道得比其他人多吗?也不是。史考伯说过,对于钢铁制造,他的手下有许多人懂得的比他还要多。他能得到这么多的薪金,主要是因为他那跟人相处的本领。

史考伯说:“我认为,能够把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了。我从来不批评任何人,我赞成和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称赞,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我在世界各地见到了许多大人物,不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都是在被赞许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佳、更卖力。”

史考伯的赞赏领导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采用。

赞美和鼓励是推动一个人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内心深处的人性需求。掌握了一定的赞美技巧,不但能在工作中帮你谈成一笔大单子,还能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即使在生活中也会让你受益匪浅。

赞美思维就是良好人际关系的灵丹妙药,看看我们所遇到的每个人,寻觅他们值得赞美的地方,然后加以赞美,并把赞美他人变成一种习惯,你会发现人生其实也很精彩。

掌握好赞美的技巧,多加应用赞美的语言,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会看到奇迹!

多一声问候,多一分情谊

问候是滋润心灵的甘露,一句普通的叮咛,一句普通的问候,对于人们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情感。但是,恰恰是这一点点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文明之光,充满了温暖的情谊。

每天,我们都要遇到无数的人。邻居、同学、老师、同事……我想,不管是熟悉的面孔,还是陌生的面孔,只要不是自己的敌人,我们都应该友善相待。

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一位犹太传教士住在一个小镇上,每天他都会对遇到的人说一声“早安”,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

镇上有一个骄傲的年轻人名叫米勒,几年来,他对传教士的问候反应都很冷淡,可传教士却并不在意,仍然每天对他道早安。

几年后,镇上的犹太人都被纳粹党关进了集中营。一个手拿指挥棒的军官用“左”和“右”来决定他们的生死,凡是点名时被指向左边的将被处死,指向右边的则可获救。轮到点传教士的名字时,他绝望地抬起头来,突然眼睛一亮,轻轻地说了声:“早安!”

那张冷酷面孔仍旧没有笑容,但军官的指挥棒却自然地指向了右边。原来,那个指挥官就是米勒。

人的感情是多么奇妙啊,哪怕只是一句轻轻的问候,都足以融化一颗冰封的心。有时,人需要的就只是这么一点点,有时多付出一点点就能换来巨大的回报。

一点淡淡的问候很醇,它就如那一杯散发着清香的香茗,只要轻轻呷上一口,便能使你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从此滋润你干涸的心田;它一如那一坛深藏在地底下的陈年老窖,时间越长,香味就会越醇厚。

自古,孔夫子就教诲我们:“不学礼,无以立。”有礼貌,你就能够在人群当中立足。所以,我们很欢喜别人向我们问好,并且主动地向别人问好,别人同样也会很欢喜。圣贤都教诲我们要当一个有礼节的人,当你真正奉行礼节的时候,事实上别人的内心会很欢喜,因为人本来就有好善好德之心。所以,你应养成事事时时讲礼节的习惯,而且你也会因为这个习惯得到非常大的益处。

有时,也许你正好上电梯,这时正好有年纪比较大的人上来,我们不妨多一声问候,问问人家上几楼,帮助他按一下楼层按键。这虽然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但是他人的心里会很舒服,可能那一天心情都会很好。而且,你也很有可能会从中受益。在生活中,虽然产生忘年交的可能性不多,但是那位老年人没有儿女,由于你的帮助,说不定他就会成为你的朋友。

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班、下班、与人见面从来不打招呼,对面来人了赶紧将头扭向一旁。他获得了一点成绩,就会更加我行我素,旁若无人。那么,当他失败时,他也就不会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点点安慰和帮助。如果他平时能放下自己的那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派头,与周围的人多一点沟通,对人多一声问候,那又怎么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呢?

人应该学会有礼貌,没有礼貌,你的人生就可能会增加很多的阻力,因为你一失礼,人家就可能不帮助你,甚至于还会阻碍你。但是,假如我们很有礼貌,别人就会觉得你是可交之人,那么你的人生就可能会增加很多的助力。

不要小瞧了与别人打招呼、问候别人这一细节。虽然人与人沟通感情的最初阶段只是打一个招呼、问候一声,但不要忘记,人与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建立是有距离的,缩短这个距离也是需要循循渐进的,最初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打一个招呼、多一声问候,由陌生到认识、再到熟悉,然后就是沟通、交流思想。如果你连最简单的“您好”、“再见”等日常的招呼也不会打的人,怎么又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社会人士呢?

人与人的谈话一般是由礼貌性的问候开始的。如果认为打招呼只是一种形式,进而忽略了它,那么我们就无法进入主题。因此我们和别人初次见面时,就应当先礼貌地问候对方,然后再与对方交谈,再逐步深入主题,以便让沟通的过程更顺畅。

有些人因为天性害羞内向,在聚会或公开场合中不大与他人交谈,这时候你应主动和他们说话。也许你认为和他们说话是件很累人的事,往往你说一句,他们才会答一句,所以建议你不妨以对方为谈话中心。比如:“听说你从小就学钢琴,相信你一定弹得很棒。”或者是“你在学琴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趣事?”等等类似的话题。这样做,能使对方觉得亲切,比较容易响应,然后等对方完全放松了,自然就能愉快地谈论其他话题了。

多一声问候,多一分温暖;多一个朋友,多一片蓝天;多一个知己,多一份情感;多一个挚友,多一份感慨。缘分得来不易,珍惜缘分,除了利于自己之外,还能利于家人,甚至于利于更多的人,所以有了好的缘分,我们就能更进一步的“造缘”。缘缘相结,我们的人生也会无往不利。

用“我们”代替“我”

人类是喜好合群的动物,人类喜好组织家庭,建立各种社会组织,长久的相互亲近。所以,每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带有某种信息。

“入乡随俗”,是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谚语,每个人的举止言行都是环境的产物,但人是能动可变的,要改造环境首先就必须适应环境,这点任何人都需要注意。

人心是很微妙的,人类有七情六欲,人类的情感有喜怒哀乐,然而丰富的感情世界,也使人类产生了归属动机。所以,与人交谈时,有的人说话会令对方反感;而有的人说话却会令对方不由自主地产生亲近感。

在人类的语言里,“我们”这个词是最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词汇,用“我们”代替“我”,从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人是一种思想的动物,所以人在衡量自己时也常常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实现。比如,有的人工作成绩突出,事业蒸蒸日上;有的人经济富裕,生活档次极高。因此,人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攀比心理。

当然,攀比心理也有其积极一面,这种积极的效应就是——比事业,工作更加努力;比经济,生活更有追求。所以,人在这种自我实现动机中,便产生敦促自身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倾向,于是人便会向亲和自我的一方迈进。

一次聚会,有位先生在讲话的前三分钟内,一共用了36个“我”。他不是说“我’,就是说“我的”,如“我的公司”、“我的花园”,等等。随后一位熟人走上前去对他说:“真遗憾,你失去了你的所有员工。”

那个人怔了怔说:“我失去了所有员工?没有呀,他们都好好地在公司上班呢!”

“哦,难道你的这些员工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吗?”

事实上,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对方说“我”、“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他采用“我们……”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亲切的意识。亨利·福特二世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你与他人之间筑起一条防线,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

在开口说话时,我们要多用“我们”,以此便可制造出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人类是喜好合群的动物,人类喜好组织家庭,建立各种社会组织,长久的相互亲近。所以,每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带有某种信息。因此,当你使用“我”和“我们”的时候,也产生不同的信息,“我”所包含的自私的、独立的成分比较多,而“我们”却能使人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亲近感和亲和力。

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曾做过一项实验:他将5名志愿者分别隔离在5间屋子里,在提供住宿的情况下,使其与外界隔绝。结果,这些志愿者有的只坚持了20分钟,便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有的却坚持了较长的时间,最长的竟达到了8天8夜。这项实验表明,亲和倾向源于人的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会使他们恐惧,离群会使他们害怕。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用“我们”一词代替“我”,恰恰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如果遇到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也应做到语气平淡,既不把“我”读成重音,也不把语音拖长。同时,目光不要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洋洋,你要把表述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不要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听的人觉得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觉得你在吹嘘自己。

人类的亲近感,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人与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结果。因此,人类社会越发展,人社交的范围越广阔,人所需要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亲和力就越强,所以亲近感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巧妙地把握“我”与“我们”的分寸,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只要你的动机纯正你就会赢得许多朋友,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说“你错了”不如承认“我错了”

“永远不要用争辩去赢得口头上的胜利。”这一教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活中,总有一种人反应快,口才好,心思灵敏,所以在与他人利益或意见发生冲突时,总能充分发挥绝佳的辩才,把对方辩得哑口无言。

在那段时间里,你可能认为无论自己通过什么方式,只要争辩获得胜利就可以了。可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胜利,而是一种付出极大的代价后所获得的暂时性的胜利。当时,对方虽然在表面上承认你胜了,但他心里会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

有个喜欢辩论的学者,在研究过辩论术、听过无数次的辩论,并关注它们的影响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世上只有一个方法能从争辩中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是停止争辩。

有一位推销员为了推销一套可供50层办公大楼使用的空调系统,与建设公司周旋了几个月也没有结果。因为,他们之间的每一次洽谈最终都会成为一场噩梦似的争辩。该公司的董事会对产品百般挑剔,而这个推销员也是个争强好胜之人,马上反唇相讥。虽然在口舌上占了不少便宜,生意却一直做不下来。

推销员自己也很苦恼,他求助于一位颇有经验的前辈,前辈只说了一句话:“你看我怎么做,先不要急着开口。”

到第二天,在该公司董事们一如既往地连珠炮似的提了一大堆问题后。推销员也早就听出了,这些董事长是在用外行话问内行人,摆明了要刁难他。这时,推销员实在有点按捺不住,正要发作,前辈向他摇摇头,继续面带微笑地听着。

这一天天气比较闷热,在坐的几位董事的脸上也都渗出了汗珠,有一位还不知不觉地拿起了手边的一本小册子,扇起风来。就在这时候,前辈微微起身,很自然地说:“太热了!请允许我脱去外衣吧!”说完,还掏出手帕,像煞有介事地擦擦额头的汗水。

也许这是一种强烈的暗示作用,董事们一个接一个脱下了外套,擦拭着汗水。终于,一位董事用抱怨的口吻说:“别折腾了,到现在还没安装空调,热死了!”

可见,公司的董事们已经从心理上开始考虑购买空调的问题了,这时前辈才让推销员再次认真地介绍产品。十几分钟后,董事们个个都签了购买合同。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位推销员每次只逞口舌之勇,表面上占了风头,却只会让董事们更固执,更不愿接受他,结果损害的却是自己的利益。

人总有一种毛病,就是爱在口头上取得胜利,认为这样才有面子。而实质上,你永远不能从争辩中取得胜利,如果你辩论失败,那你当然失败了;如果你得胜了,你还是失败了。因为就算你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那又怎样?你也只是使他人觉得自惭形秽、低人一等,伤了他的自尊。但他并不会心悦诚服地承认你的胜利,即使他表面上不得不承认你胜了,但他心里也会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