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火:史无前例的大火灾
1666年9月2日~5日,一场大火烧掉了包括圣保罗大教堂在内的许多建筑物,这场大火是英国伦敦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
1666年9月2日凌晨1点左右,位于伦敦市普丁巷的一间面包铺失火。由于这些狭窄的街道全是由木屋组成的,所以稍刮一阵大风,火势就很快地蔓延开来,大火窜入了泰晤士河北岸的一些仓库里,此后一发不可收,燃烧到整个城市,火势持续了整整四天,烧毁了87间教堂、44家公司以及13000间民房,在这起火灾中,号称欧洲最大城市的伦敦,大约有六分之一的建筑被烧毁。
到9月5日夜晚,由于国王亲自组织消防队员推倒建筑物,开拓防火线,才最终控制了火势。但是,此后的数周内,伦敦依然满城闷火,而地窖则持续燃烧长达6个月之久。
1665年,一场讨厌的鼠疫在欧洲爆发并迅速流行,仅伦敦地区就死亡六万人以上。短短3个月的时间,伦敦的人口就减少了十分之一。鼠疫由伦敦向外蔓延,包括英国王室在内的许多人都纷纷逃出伦敦暂住牛津,市内的有钱人也纷纷携家带口急忙出逃,并且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由于有病人的住房都用红粉笔打上十字标记,加之法律界人士也已全都移居乡下,使得伦敦不再有扰人的官司问题。这一背景之下,伦敦地区的防火意识自然很薄弱。
1666年9月2日凌晨2点,一位布丁巷(位于伦敦旧城拥挤地区的中心,也是附近的伊斯特奇普市场的垃圾堆放地,一般的老百姓都住在那里。)的面包师傅法里诺在工作完之后,匆忙之中忘了关上烤面包的炉子,使得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其实早在一年前,国王查尔斯就曾致函伦敦市长,敦促他实施严格的灯火管制,但市长好像置若罔闻。火灾发生时,伦敦市长在凌晨就接到了失火通知,但他毫不在意。到了下午,大火已经烧到泰晤士河畔。三天后,整个伦敦已有1300间房屋、87个教区的教堂被烧毁,300公亩的土地化为焦土,就连圣保罗大教堂也被烧毁,石造物也被热浪引得爆炸,甚至古墓也被炸开露出了许多尸首。而大教堂的顶部更是被熔化,附近的街道也被铅熔物淹没了。
幸运的是,1673年伦敦大火只有8个人丧生火难,大多数市民有充裕的时间逃离灾区,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而且,这起大火还彻底切断了自1665年以来非常让人头疼的鼠疫问题,大量老鼠包括地窖中的老鼠都被这场大火烧死了。重建后的伦敦市吸取了经验教训,以石头房子代替了原有木屋,个人卫生也得到改善,使得瘟疫不再爆发。
大火之后重建伦敦的迫切要求强有力地拉动了内需。1666年10月1日,全伦敦市灾后的修复方案最终由建筑师雷恩爵士提出,其中的圣保罗大教堂工程从1675年开始动工,直到1710年才告完工,共花费了75万英镑。他参与的建筑工程还包括皇家的肯辛顿宫、汉普顿宫、大火纪念柱、皇家交易所、格林威治天文台。可以说,英国的经济开始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都要感谢这些工程。作家笛福曾经说过,如果没有那场大火,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经济就不会有那么快的起色。
芝加哥大火
1831年~1871年,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伊利诺伊州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的一座主要城市,兴建了许多简易木屋,以供外地迁入的定居者入住。就是这些木屋,促燃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芝加哥大火。
1871年10月8日,晚上八点三十分,主妇凯特·奥利尔瑞女士提着马灯来到牲口棚,打算来照料一头生病的奶牛。凯特进入牲口棚之后,随手就把灯放在牲口棚内的地板上,恰巧这头焦躁的奶牛将马灯踩翻在地,燃油顿时迸射浸入地板和干草,火苗立刻窜上牲口棚顶,凯特惊呼求救。闻讯赶来的邻居迅速加入了救援工作,但是火势已经失去了控制,火苗霎时就将整个牲口棚吞没,被烧痛的牲口狂奔乱叫起来。
在此之前,芝加哥城里已安装了大量的新型报警器。为防止孩童玩耍,各消防警报器均上锁,附近的人家掌握着钥匙。火灾发生后,居民立即开锁报警,哪知报警器存在严重故障,消防总部又没有及时接到报警,救援现场的力量十分有限。
这时,火势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乘着西南风将牲口棚抬了起来,火场迅速扩大。附近的一间库房、一家油漆店立刻着火,火场的北面和东面大约四五个街区也开始不同程度地着火。人们只能看着自己的家园被焚毁却无能为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火势逼近了人口最稠密的市中心区。火星从天而降,市中心高大的太平洋饭店房顶首先起火,整幢大楼就象一把巨大的火炬。当时苦于没有云梯,消防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燃烧而无力相救。随后,商业大厦和芝加哥商会大厦也被引燃了。人们在熊熊烈火的肆虐下疯狂地奔逃着、拥挤着,烈火下汇集成一条血色人流。不久,芝加哥歌剧院、第一国家银行也被烧着了。
在市中心区的法院塔上,一消防员曾率先看见了大火,但他错误地判断了火场的中心位置。他向夜班报务员叫道:“大火已经从运河港和赫尔斯特德街烧过来了!”报务员通知了消防总部。总部立刻将所有消防队员派往距火场一英里远的角落,等到消防员们看清整个火场时,已没有什么火场中心位置,芝加哥全部陷入一片火海。
据专家分析,芝加哥发生这场大火绝非偶然,因为芝加哥城市本身已经埋下了严重的火灾隐患。芝加哥大多数房屋都是用木材建造,并且当地人用干柴煮饭,每年临近隆冬季节,人们都会收集柴草准备过冬。加上冬天的天气异常干燥,接连数十天滴雨未下,这种种的巧合凑在一起,就成为了必然,只要一颗火星,芝加哥就能发生大火。
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坏了人们,面对火势,许多人措手不及。火势借着风力疯狂地扑向附近的一切易燃物,很快人们就已无法辨别风向,只觉得风从各个方向吹来。当时还有人幽默地称,这不是一般的风而是龙卷风,龙卷风将火焰抬上天,然后洒向四面八方。
一会儿的工夫,无情的大火又吞掉了两个街区,热浪很快形成一股时速达70英里的飓风。大约晚上十点,处在凯特家北面第六街区的圣保罗天主教堂也烧了起来,附近的贝特哈姆面粉厂和贮有1000捆约50万平米木材的家具厂也随即被大火点燃。无情的火焰迅速吞噬了周围的一切,半夜被大火吵醒的人群携老扶幼弃家逃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芝加哥二十个街区已有1500幢建筑着火,500户家庭弃家逃离,据统计,约有6万人逃离了芝加哥。
十一点三十分,火势已蔓延过大河,刚刚竣工的帕美利公共马棚也被大火吞没。空中飞起的无数木屑火星在滚滚浓烟下不断溅落,落脚之处又引起一场大火。尽管社会各界人士都赶来参加救援工作,就连几英里外的男人和小孩都赶来助战,但收效甚微。
据悉,芝加哥消防总部共配备了185名消防队员,17辆马拉救火车,分驻在有35万人、36平方英里的市区各消防站。但在如此大的火势面前,可怜的救火车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夸张一点说,即便是整条河的水也无法扑灭如此熊熊大火。一时间,芝加哥成为了火城,附近小溪中的流水也沸腾起来。大火已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火势随着煤气站的冲天火焰形成一股强大的回旋火浪,疯狂地向高密度的住宅区和商业中心扑去。随后发现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金属液流出现,这是由于拉萨尔街金融中心的石建筑被吞没,石料纷纷脱落,铜梁铁柱迅速熔化而汇成的。救援队伍只能尽力而为,但几乎是束手无策的。
大约凌晨一点三十分,大火已达极限。在商业区,火光竟然强大到足以使20英里外的人借光阅读报纸。
百般无奈之下,消防队员炸掉了两幢大建筑,本以为这样能够阻止大火蔓延,但不仅没有奏效,横飞的粉末反而助长了火势。此时,已有10余万人在惊叫、咒骂、祈祷,也有大量歹徒蹂躏和抢劫着这座大难中的城市。芝加哥的425名警察也无法拯救这一切,只能任由他们去疯抢。成千上万的市民被大火逼得跳进了密执安湖,许多人全身浸泡在水中达几小时之久。另一些人则把他们的妻子、孩子和财产用沙厚厚地盖住,只露出眼睛和鼻子,以免遭火焚。此外还有大约3万人躲在林肯公园的公墓后。
第二天,大火仍继续燃烧,人们的意志力一点一点地被削弱,大火不断地吞食着大厦、工厂、住宅、商店,更多人被逼入湖中。湖对岸一百英里处的荷兰城也遭受此次火灾的影响,市民们的头发被烤焦。从哈里森街到密执安街,整整三十个小时的大火将三分之二的芝加哥城夷为平地。
直到一场渴望已久的大雨倾盆而下,浇灭了尚未燃尽的余火,这次悲剧才告结束。最终,2124公顷面积的市中区仅30小时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据官方统计,这次大火使10万人无家可归,300人丧命,死伤牲畜不计其数,间接损失更无法估算,其损失是不能用美元或房屋多少来衡量的。这场人类历史上极为惨重的大火,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
霍博肯码头大火
1900年6月30日,在景色怡人的曼哈顿和新泽西之间的海滩上,聚集了美国各地赶来的几千名游客,正当游客们陶醉在迷人的海滨风光中,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所带来的无限欢乐时,一群渡假者开始兴致勃勃地登上了霍博肯码头的4艘德国豪华游轮,准备前往欧陆旅行。遗憾的是,霍博肯码头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游客一时间惊慌失措。
霍博肯码头,依次有规律停着4艘德国豪华游轮,“萨勒”号和“不来梅”号停泊在3号码头,“缅因”号和“凯撒”号游轮停泊在2号码头。3号码头上,成捆成捆的棉花高高地堆积着,旁边是1000桶准备装船的威士忌酒。18艘运河船和驳船停泊在4艘豪华游轮周围,石油、煤、棉花和汽油装满了整个油轮。本来出来渡假是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游客和船员都尽情地欣赏着美丽的海滨风光,根本没有人想到码头和船上的这些易燃物会带来危险。
突然,3号码头的棉花堆起火,守望台值班员威廉·诺斯梅德从哨房里急冲出来,发疯似地大声叫嚷:“码头着火了!码头着火了!”然而,码头的繁华热闹顿时淹没了他的叫喊声,人们依旧忙着自己的事,根本没听见他的喊叫。
下午3点55分,火势越来越大,码头上的棉花堆迅速地燃烧,堆放在附近的威士忌酒也随即被引燃了。伴随着一声巨响,大火开始肆虐。直到此时,200多名码头装卸工才反应过来,错愕地面对死神的逼近。
据调查,是有人无意中把一个烟头或一根火柴扔到了巨大的棉花堆上才引起大火的。
大火被引起后,借着风势,火势迅速向2号码头蔓延。就这样,一百多英尺的火焰迅速从3号码头窜到2号码头,然后又烧到了1号码头,继而一直烧到了辛瓦拉航运公司的码头。价值150万美元的坎普贝尔大仓库部顷刻化为乌有。大火蔓延开来,继而又烧着了“萨勒”号、“不来梅”号、“缅因”号、“凯撒”号4艘豪华游轮的木甲板。
4艘游轮上的人一时间混乱一片,哭喊声响彻云霄。也有一部分游客纷纷跑到船尾的甲板上等待紧急营救,船长和船员一方面组织救火,另一方面尽力疏散群众,没有一人脱离岗位。起初只有“凯撒”号有可能逃脱大火的魔掌,因为它距大火中心太远。大火刚一蔓延到船头,就已有100多艘船赶来营救,数十条绳索被人们扔到船上。但是救援部队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随即船尾也开始着火了。船长和船员们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一刻也不放松地与大火搏斗,有的船员为了争取时间,情急之下用精美的制服扑火,直至把火扑灭。万幸的是,“凯撒”号摆脱了火魔,船上没有人员伤亡。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他3艘船却没有摆脱火魔,大火从船头烧到船尾。一些小船在它们周围徘徊,试图把它们拖出码头,不料这些小船也被引燃,为了自保只好放弃了营救计划。其中一艘小船逃到了曼哈顿的一个码头,却在那里引起了火灾。勇敢的“台丝”号拖船奋力把“不来梅”号拖到了深水域,船员们拼死救出了游轮上的104名乘客,为此,“台丝”号也差点沉入大海。“威斯”号拖船将“萨勒”号游轮拖出码头,人们从该游轮中救出40多名乘客。但“缅因”号游轮却被大火吞没了,因为它的火势太大,人们不敢靠近,只好放弃救援工作,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吞噬着这艘游轮。
一直到晚上11点,大火才被初步控制,到午夜时分渐渐熄灭。此时,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景象,散发着令人恶心的糊焦味。整个码头依旧吵吵嚷嚷,死难者的家属纷纷赶来,渴望能在这码头上找到侥幸活下来的亲人。
奇迹总是在绝望中发生,当一条拖船从已面目全非、一半沉入海中的“缅因”号旁边经过时,拖船船长惊奇地发现,这条残船的一个舷窗口亮着一盏油灯。营救人员立即行动,他们用力凿破船壁,意外地发现“缅因”号的煤罐里有15名幸存者。这些坚强的人已在船里呆了8个小时,周围的铁板已烧成了白色。为了不让热浪袭来,他们个个都赤身裸体,把衣服塞进煤罐的缝隙。舱里又闷又热,由于发电机被烧坏,舱里一片黑暗。好多人都只是苟延残喘着,只有一人用烫伤的手臂举一盏小油灯,坚持把小油灯伸出舷窗,希望有人来救他们。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十五个人终于获救了。他们中只有一名老海员受了重伤,眼睛被火熏瞎了。
此次火灾中有3艘大型游轮、18艘运河船和驳船被大火烧毁了,500多人被烧死,3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000万美元。
一位官员在审察完伤亡报告后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将重建码头。这次,我们把用的材料改为钢。”
卫尔康餐厅大火
1995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六),星期三晚上7时,位于中山医学大学附属医院中港院区对面,台湾省台中市台中港路的“卫尔康”西餐厅,发生重大火灾事件,造成64人死亡,11人受伤。这是当时台湾省死伤最严重的一次火灾事件。
据报道,此次火灾起因于瓦斯外泄。一楼吧台炊具附近的瓦斯管线破裂,外泄的瓦斯遇到火源,瞬间引燃周围可燃材料,火势迅速向其他地方蔓延,并沿着楼梯向二楼燃烧。当时正值晚餐时间,人比较多,加之当时餐厅员工未及时疏散顾客,而起火点又位于靠正面的主楼梯通道旁,种种不利的条件造成内部人员逃生不及时,这一公共安全事件一经传出,立即受到关注。政府也因此制订了相关法规,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公众对台湾公共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一下子升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