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22796800000018

第18章 改变对待自己的心态(2)

第一、要学会自信。因为自信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内心修为,也是让你提升能力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你自己。所以,你必须清楚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当自己解决一件事情并不缺乏优势的时候,要学会自己先定一个处理事情的原则,再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别人发表意见的时候,自己也要先说出自己的主张,这样你就会发现,其实你是有主见的。

第二,要多思考。主见是一个人思考的结果,没有思考的过程,是不会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第三,要学会抓事物的主要矛盾。解决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就很容易处理事情了。

总之,我们要成就一项事业或工作,遇到许多反对的意见是常有的事情。这些意见可能来自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等人,他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你所作出的决定,或者是担心,或者是嫉妒,或者是诽谤……因而说出与你不同的意见。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过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过多轻信别人的话语,使自己失去了主见,不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有可能成功的事,也会半途而废,甚至事情还没做就夭折了。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再轻信,活出你自己。”

不要忽视一个人的力量

永远不要忽视一个人的力量,因为你的一个微小的举动,很可能会像一颗关键的棋子,瞬间改变一盘死局。

曾在街上看见过一位卖冰糖葫芦的老人,他约莫50多岁,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推着一辆自行车,自行车上绑着一个用稻草扎成的靶子,靶子外面裹着一层透明的塑料纸,塑料纸外面扎满了一串串火红的糖葫芦。与北京专卖店里镶满葡萄干和果仁的那种糖葫芦比起来,他的可是稍有逊色,因为他的糖葫芦只是简单地裹了一层糖稀,糖稀上黏了几粒芝麻。

一看就知道是从乡下来的人。虽然他不断地吆喝着,但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却丝毫没有人愿意停留下来,品尝他的糖葫芦。那靶子上满满的糖葫芦,我想应该是他今天所有的指望吧。

在老人看来,城里人就喜欢吃糖葫芦,但他却不知道,如果是在早十年前,他的糖葫芦一定会被人们抢着买。而如今的城里人早对这种普通的“山楂红”不感兴趣了,取而代之的是北京冰糖葫芦专卖店,那里由“山楂红”演变成的水蜜桃、核桃仁、葡萄……

老人就这样推着车子,不停地走着,大约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但却依旧无人光顾老人的生意,他不免有些急躁,于是点起一根烟,抽起来。因为是周末,街上的孩子也很多,他们跟随着大人们欢呼雀跃着,游走在各式各样的美食摊点前,一家紧挨着一家:羊肉串、棉花糖……孩子们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整个街上成了欢乐的海洋,但是,唯独老人是孤单的。

老人望着专卖店的糖葫芦生意十分红火,而自己小灯笼似的“山楂红”靶子竟然显得如此冷落。又过了半小时,老人拿起车把上的糖葫芦靶子,就在这时候,一位年轻的母亲拉着一个小女孩从老人的跟前走过,当女孩走到老人的糖葫芦靶子下时,立刻停住了脚步,她仰起小脸说道:“妈妈,我要吃糖葫芦!”

听到此话,老人的脸上瞬间掠过一丝喜悦,禁不住推销起自己的生意来:“我的冰糖葫芦可甜了!”

“妈妈,我要!”这位母亲便顺着女孩高高扬起的手指着的那根糖葫芦摘了下来,转身问到:“大爷多少钱一根?”“五毛”大爷的脸上此时早已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女孩接过母亲手中的糖葫芦,便一口咬下了第一颗山楂,“妈妈,真好吃,谢谢爷爷!”老人听到女孩喊自己爷爷,更加高兴,慌忙地从靶子上取下了另外一串,递到女孩的手里说:“好孩子,

这串是爷爷送你的。”

不知道是小女孩买下第一串的缘故,还是那一串串糖葫芦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奔向老人的糖葫芦靶子,仅仅十分钟的时间,老人的靶子上就空空的了。

为什么第一串糖葫芦被摘下后,后来人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呢?最重要的原因是:“第一个”的作用!

永远不要忽视一个人的力量,因为你的一个微小的举动,很可能会像一颗关键的棋子,瞬间改变一盘死局。所以无论要做一个拿起第一根糖葫芦的人,很可能因为你的出现,才让所有人的爱心如同糖葫芦一样被穿集成串!就像一颗石子激活了一潭死水。有时候,甘做第一个人,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也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好习惯的力量

一个好的习惯却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你反复地重复着一件有益的事情,渐渐的,你就会喜欢去做,这样一来,所有的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一个人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就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反之,就会离失败不远了。

生活中,我们从失败的人和已经成功的人之间,可以看出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有着不同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一切成功的钥匙。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的敞开的门。因此,我们要遵守的第一个法则就是:去掉不好的习惯,为自己贴上新的标签。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是有习惯性的,所谓习惯也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定式,如吃饭、穿衣、思维、对人对事等的一定程序。就好像一张纸,一旦以某种方式折起来,下一次它还会按照相同的折线被折起,这些褶痕一旦形成,就会永远存在。人的习惯也是如此,它因为重复而被形成,一旦形成就会很难改变。这种习惯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它会在你有意识、无意识时都会自动地、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成功的人,在他们身上都具有着自我克制的因素,这是坚强的、意志力的体现。但是这种因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这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修行”。因此说,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克制坏习惯,才有可能在事业上成功。因为习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品质,它可以使你成为善良的人,也可以使你成为残忍的人;它可成为你美德的源泉,也会是恶行的终极原因;它可以成为成功的坚实基础,也能够成为失败设置的陷阱。总之,好的习惯能带领我们走向成功,而坏习惯却能将我们带入失败的边缘。

约瑟夫是一位很贫困的工人,可是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嗜好吸烟,为此他受到了惩罚。有段时间,约瑟夫抽烟抽得十分厉害。一次他在度假中开车经过法国,而那天正好下起了大雨,于是他只得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当睡到半夜凌晨两点钟时,约瑟夫醒了,非常想抽支烟,但他发现烟盒是空的,于是便开始到处寻找,结果一无所获。可是,此时他特别想抽烟。然而,如果出去购买,就得去火车站那边,路途很远。因为这个时候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已关门了。随着时间的过去,他抽烟的欲望越来越大,一直侵蚀着他的意志。最终他决定出去买烟。可是没想到,就在他经过路口时,一辆汽车疾驶而过,而此时他因为烟瘾上来神志有些不清,于是被汽车撞倒了,庆幸的是没有受到很大的伤害。

事后,约瑟夫说,这一切都是抽烟造成的,如果我没养成抽烟的坏习惯,那么今天也许就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还险些丧命。的确如此,有时候一个坏的习惯一旦形成,它所产生的后果是你难以预料的,特别是习惯这种力量是巨大而无形的,如果你不断然杜绝它,当你感觉到它的坏处时,再想抵制,有可能就比较晚了。

根据对几百位成功人士的调查显示,当问及失败的可能原因时,几乎一半的人都会说“坏习惯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见,一个好的习惯却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你反复地重复着一件有益的事情,渐渐的,你就会喜欢去做,这样一来,所有的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习惯的力量可以冲破困难的阻挠,帮助你走上成功的道路。

为此,比尔·盖茨先生认为,有四种良好的习惯——守时、精确、坚定和迅捷是能够造就成功的人生。没有一个遵循时间的观念,你就会浪费时间、消耗自己的生命;没有精确的习惯,你就有可能让自己的信誉毁于一旦;没有坚定的习惯,你就无法将事情做到成功;而没有迅捷的习惯,你就会丧失良好的机会。

俗话说的好:“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

为自己及时“充电”

人生的真正成功,并不在于他具体拥有多少金钱。而在于他拥有多少知识。假如一个人停止了学习,不及时充电,那么很快就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

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在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

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正在以爆炸般的速度递增,网络信息技术更是日益火热,这就要求我们要天天学习、日日进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生活中得心应手。

人们常常把学习称作充电,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假如一个人停止了学习,不及时充电,那么很快就会失去能量,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时刻要记得给自己充电,只有随时充实自己、为自己奠定雄厚基础的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有一位博士,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十几年,在那里经历了几次工作下岗,后来对此,他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没有职位的稳定,只有技能的稳定与更新。”所以,他同几位一起去的中国好友在美国开始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适应新产业、新岗位的挑战和需要。当他们念完数学博士学位时,觉得社会目前计算机的发展很有前景,于是就又读了计算机专业。几年后,他们凭借着自己扎实的知识在美国“硅谷”等高科技领域或大学工作,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变得十分突出,作出了显著成绩。

与此相同的,还有一位女士。她每周都要坐飞机从成都飞往北京,去参加北京大学每周六早上8时30分开课的应用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她的举动令朋友十分不解。但当朋友告诉他们真正原因后,无不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原来:2001年北京一家进修班发布了招生广告。于是她想报名参加,却不知道是否值得,于是去询问自己的老师。

老师对他说:“现在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今做投资学习,更是为了以后的事业做投资,如果一个人没有过硬的本领,那么她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并认同她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天,成都的女士就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取得联系,并于9月下旬正式报名。那时起,这名成都女士就坚持每个周末乘机到北京进修,11月中旬,地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在缴纳每年5万元的学费后成为该班一员。

有人曾为她算过这样一笔账,到该班2003年6月结束授课,她每周往返京一次,两年间除去假期约为80周,按每张机票1130元计,她两年间赴京上课的机票费约为18万元!

看到这样的花销,或许很多人第一个念头:你说她值得吗?后来有人对她进行了采访,她是这样回答的:“与时间相比较,花掉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的确如此,时间比金钱更重要。当然并不是说要我们每个人巨额资金来为自己“充电”。而是告诉人们懂得知识比金钱更值钱的道理。

所以说,人生的真正成功。并不在于他具体拥有多少金钱。而在于他拥有多少知识。所有成功人士,无论工作再多再累。都能不断为自己“充电”,像采金一样追求知识。虽然成功的人有千千万,但成功的道路却只有一条——学习,勤奋地学习。如果我们停止了学习,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充电”,那么,我们很快就会“没电”,会被社会所抛弃。

别人的恩赐没有用

等待别人的恩赐,只能养成一种惰性——那就是把命运的方向盘交给了别人。

别人给你什么,你就得到什么,不给你什么,你便得不到什么。这样的人注定会时刻遭受着各种挫折,因为他把命运已经交给了别人来主宰。

一艘轮船在水面上航行,船上许多游客都兴高采烈地随着乐队的拍子翩翩起舞,其中有个约莫50多岁的单身妇人看上去精神也很不错。也许谁都不会想到在这之前,这位上了年纪的单身妇人刚刚遭遇到丧夫之痛,但她却很快能积极投入到新生活,重新找回原来快乐的自己,这也是她经过一段折磨后,而深思熟虑后所作出的决定。

她的丈夫曾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唯一关心她的人。当她丈夫离她而去的那瞬间,有好一段时间,她都无法走出痛苦的深渊,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交往。后来她的女儿为了让她散心,便把她接到她的家中,本以为这样会能减轻她的痛苦,但事实却相反,她和女儿都面临着一种痛苦的经历,甚至严重到最后母女两个争吵起来。这位妇人又搬去同另一个女儿住,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后来,孩子们就共同给她买一间公寓让他自己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寂寞更加吞噬着她的心灵,这使她更加痛苦。于是她自己默默想着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后她终于找出答案——要想别人接纳你,那么首先自己要从悲痛中走出来,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给你什么。想到这里,她擦干眼上的泪水,换上了笑容,开始忙着绘画。一有时间,就去拜访亲戚朋友,尽量制造欢乐的气氛。没过多久,她就恢复了往日的心情,而痛苦也淡淡而去。

的确如此,才50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忧虑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她曾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还有什么留恋的呢?可怜的妇人是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但为什么最后能自己走出来,就是因为她唤回了自己的心灵,她知道即使别人给予你再多,那也是无法抚平自己内心的伤口,而真正拯救自己从痛苦旋涡走出的只有自己。

生活中像这妇人的也不在少数,他们之所以常常感到寂寞孤独,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礼物。一个人如果要想被别人接纳或是受到他人的欢迎,一定要自己去融入人们这个大家庭。然后你自己尽力而为,别人的帮助才能对你有一定的效果。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对自己的问题尽力去争取解决,那么别人谁愿意做徒劳的事情,任何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自助,其次才是求援。

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

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心态,改变环境,这样你的命运才会改变。

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

在一次火灾的事故中,消防员从废墟里营救出一对孪生姐妹——爱琳和爱莫,她们也是这次火灾中唯一幸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