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22796400000009

第9章 试着超越自己(2)

门捷列夫说:“追求完美是前进者最好的动力。”每个人来到世上所渴望的成功,就是为了追求完美人生。什么是成功?怎样才算完美?它们真正的定义又是什么?成功人士大多存在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做事认真、严格,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有强烈的责任感,特别讲究秩序。由于他们具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欲望和激情,因此有时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否完美往往决定了你的成败,乔布斯就深知这点。西方人相信上帝,圣经里面说:“上帝要求我们完美,所以我们应该是完美主义者!”我们虽然不知道乔布斯是不是基督徒,但他被人称为“残酷的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是乔布斯的信念,他那残酷的完美主义,给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很高的标杆,在这种完美主义信念的推动下,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理想。他说“苹果”的成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次受到一个疯狂追求完美的人的影响。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尤其体现在“苹果”新产品的研制中。当时在“苹果”负责MacOS人机界面设计小组的柯戴尔·瑞茨拉夫(CordellRatzlaff)认为,将丑陋的旧界面装在优雅的新系统上简直是个耻辱,于是他很快便让手下的设计师做出了一套新界面的设计方案,新界面尤其发挥了NeXTstep操作系统强大的图形和动画功能。但现在没有资源也没有时间去将这个新界面植入MacOSX了。

数月后,苹果所有参与OSX的研发团队在公司之外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会上,人们开始怀疑如此庞大的新系统能否完成。当最后一个发言的瑞茨拉夫演示完新界面的设计方案后,房间里响起了笑声,“我们不可能再重新做界面了。”瑞茨拉夫回忆道,“这让我非常沮丧。”两周后,瑞茨拉夫接到乔布斯助手的电话。乔布斯没有看到这个设计方案——他没有参加那个会——但现在,他想看一眼。这个时期,乔布斯还在进行他对所有产品团队的调研。瑞茨拉夫和手下的设计师们在一个会议室里等着乔布斯出现,但他一露面,随口而出的却是:“一群菜鸟。”“你们就是设计MacOS的人吧?”一向以追求完美著称的乔布斯生气地问道,他们怯怯地点头称是。“好嘛,真是一群白痴。”乔布斯一口气指出了他对于老版Mac界面的种种不满。乔布斯尤其讨厌的是,打开窗口和文件夹竟然有8种不同的方法。“其问题就在于,窗口实在太多了。”瑞茨拉夫说。

乔布斯、瑞茨拉夫和设计师们就Mac界面如何翻新的问题进行了深谈,设计师们把新界面的设计方案展示给了乔布斯,会议才算圆满结束。“把这些东西做出来给我看。”乔布斯下了指令。设计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了3个星期来创建软件原型。“我们知道这个工作正处于生死边缘,我们非常着急。”瑞茨拉夫说,“乔布斯后来来到我们办公室,和我们待了整整一下午。他被震住了。从那之后,事情就很清楚了,OSX将有个全新的用户界面。”乔布斯对他曾经跟瑞茨拉夫说的一句话依然印象深刻:“这是我目前在“苹果”所看到的第一例智商超过三位数的成果。”瑞茨拉夫对于这句赞扬喜形于色。对于乔布斯而言,他要是说你的智商超过100,这就是莫大的认可了。

乔布斯不是技术人才,却是“一个技术标杆”。“苹果”新品研发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的工程师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挑剔,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都承认,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让他们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

人在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事就是做到完美。可乔布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人,就是因为他有着这种坚韧不拔,执著于追求完美的精神。我们或许不能做到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向完美更进一步。

完美是每个有志者共同的追求。球王贝利有句话常挂嘴边:追求完美。当年,他射入第一千个球时,有记者采访他问:“你觉得你踢得最精彩的球是哪一个?”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下一个。”这也许就是人们对于完美的追求。

从事体操吊环项目多年,在人才济济的体操界,陈一冰是个大器晚成的运动员,21岁才获得世锦赛冠军。2008年,陈一冰夺得北京奥运会吊环项目金牌,有人用完美来形容他的表现。陈一冰却说:“只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对我来讲,至今还没有特别完美的一套。”“只有不断挑出自己的毛病,才会有进步。”“自己也是自己的对手,希望自己都有一些进步。”完美,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再迷茫,可以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虽然很难做到完美,但是至少,离完美不远了。

“完美”是一种象征,一种境界。我们的人生就像海上颠簸的小船。“完美”如同远方的灯塔,指引着我们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完美”如同闪光的梦,使我们的心变得更加年轻,永远也不会停住脚步,追着梦,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追求完美是一种幸福,而你追求的越是执着,你的心就会越充实,它甚至比成功还要美好的多。比如,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就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咋舌的革命性的“I”系列产品,iMac,iBook,iPod,iPhone,iPad……

一个人因为只热爱最完美的东西,所以才是“一般好”的仇敌。懂得这一点,就可能会远离一知半解、一技半能、三心二意。

追求完美的过程,可以愉悦我们的思想,锻炼我们的意志,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体现我们的才华,这就是追求完美的真正意义。

苏轼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无法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能有一个力求完美的人格。不断激励着自己去充实这个信念,就可能在你心中点燃起追求完美的热情火焰,设定一个人生的坐标,去不倦地迈向“完美”的境界。

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

“生存就必须学会不断创新,这样企业才不会很快被淘汰!”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就机遇而言,市场上商机无限,但商机已然不可重复,所以,我们也不能过分迷信所谓“成功模式”,而去过分的模仿它们。

李书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不反对‘挪威的森林’,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雄伟粗壮的白桦林!”

如果你只是在模仿别人,可能你会一时成功,但你就永远是个复制品,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模仿是必要的,创新才是必须的,没有模仿,你进不了门;但没有创新,只能在红海中等死。创业能够成功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创新。

在当今这种经济情况下,创新能力如何、创新成果多少,成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站得住的重要因素。鼓励、推进创新,成为实现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谁也不愿永远做一个“克隆”的产物。

如今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声名鹊起,不仅仅在于他为新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更重要的是,他把新技术和卓越的商业模式完美结合,“苹果”的创新不是硬件层面上的,而是让数字音乐下载变得更加简单易行,用户能够实现“苹果”带来的完美体验。

在乔布斯眼里:满足客户需求是平庸公司所为,引导客户需求是高手之道。领先数步没有成为先烈,还为人疯狂喜爱并大掏腰包,乔布斯带领下的苹果公司做到了。糖果设计师设计的iMac出现后,人们才认识到电脑外壳原来可以是彩色的、透明的;iPod的可人设计+在线购买的iTunes音乐商店打造了全程的音乐体验;iPhone的发布让大家发现手机是可以没有键盘和触摸笔的,最好的操作工具是与生俱来、不会遗失、操作自如的手指。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创意与创新的重要性。没有创新,我们只能在原地停留,想要成功创新是关键。

很多走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为何屡屡失败,其根本原因就是只模仿,不创新,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就跟着去做,照搬照抄,结果可想而知。没有创新,只能吃别人剩下的。如果一直都是在模仿,就算取得了短暂的成功,那能有什么意义呢?长久下来,脑子里对于创新的概念也就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笨,越来越不灵活,一点创新意识都没有了。

只有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有新的东西出来我们才不会被淘汰。在今天的电子消费品市场“苹果”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那正是由于“苹果”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每一次“苹果”的产品都能让人为之疯狂,那是因为它是新的不是重复的,而且是永远不能被超越的。

乔布斯深知为达到目标,需要思想的创新,理论的创新,行动的创新,并开发新产品。“苹果”的成功是技术创新的典范,乔布斯的成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标杆。当“苹果”遇上乔布斯,“苹果”就开始创新不断。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中,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学会创新,这就是乔布斯和“苹果”能一直保持不败的原因。

就拿红遍全球的iPhone手机来说,从未涉及过通讯领域的苹果公司创下了一个业内奇迹。如今,iPhone手机已经推出了两个版本,分别是iPhone和iPhone 3G。而针对这两款手机所发起的“超级模仿秀”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些手机虽然模样与iPhone相似,但是论综合实力却没有一个是iPhone的对手,究竟是什么“秘籍”让iPhone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呢?

“苹果”手机暴利畅销,虽然有无数公司眼红,但当下无人能敌,这就是自主创新的结果。自主创新,说到底,就是打造成千上万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苹果公司、“苹果”产品。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这种精神一定要潜移默化到我们的灵魂深处,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模仿是“拿来主义”,创新是独辟蹊径,有人说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鱼”与“渔”之间的不同,这个比喻非常恰当,无论是企业还是品牌,唯有掌握“渔”的技巧,不断创新,不断奋进,才能力争上游,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成为他人模仿的对象而永远“不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