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华尔街奇书
22795400000013

第13章 每分每秒都要向钱迈进(4)

于是,络绎不绝的顾客拥进了商店,他们欣喜地发现自己并未上当。这里商品种类繁多,从日用品到副食品,从指甲刀到婚纱,简直无所不有,而且的确货真价实。比如一对活鸡,这里才卖37加分,若在其他商店,这个价钱连半只鸡也买不到!顾客信服了,就是那些只是出于好奇逛一逛的人们,也忍不住买了大包小包的货物满载而归。

默维希一炮走红!

他的成功与广告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那则别出心裁的广告语出自他自己的手笔。他从这则引起轰动效应的广告中悟出:“高明的广告,力量是无穷的。”从此以后,他一直亲自动笔写广告词,直到功成名就的今天,他一直坚持每两周书写一次广告词。

从默维希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明白,做生意不做广告等于“黑暗中向女人送秋波”,而能激起顾客购买欲望的广告才是成功的广告。宣传大师奥格威也曾说:“如果一个冰箱宣传了好主题,能够把冰箱卖给去年结婚的夫妇,它一定也能卖给今年的夫妇。”

不过,提炼一个精准专一的宣传诉求并非易事,因此一旦确立就不能轻易更换掉。宣传在保证传递产品核心利益的前提下,越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媒体的注意力越好。在经济调整期,创意新颖的宣传能为宣传方节省一笔不少的媒介投资。

不过,新品宣传风风火火仓促上线,却因市场反应冷冷清清不得不匆忙喊停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本来想先声夺人,却一不留神,没做成收割市场的先驱,反成了为教育他人的先烈。究其原因,从宣传角度而言无非两点,一是产品本身有问题,无法得到市场认可,方向不对,创意再好,也是一切白费;二是创意不对,宣传没有清晰传达产品对消费者的核心利益,有的叫好不叫座,有的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归根结底,都是在宣传正式上线之前,没有进行严格测试。

应该说,大多数新品从概念生成到研发无不伴随消费者调研的过程,宣传上线之前也会有焦点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测试。所有这些测试即便结果没问题,选择某个区域市场进行测试的环节仍然不可或缺,毕竟,前者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研究和脱离市场现实的实验,真实的市场比有限研究和虚拟实验复杂得多。

在宣传试播期,企业一方面可以了解消费者对宣传主打的产品概念和核心利益点的反应,以进一步优化宣传创意和产品卖点。消费者看到新品宣传后,有没有尝试购买的行为是确认新品有无市场、市场有多大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了解在现实市场中既定的媒介策略、媒介组合的投资回报,预估新品正式上线后的媒介预算和市场空间,进一步优化新品上市的媒介策略。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信息时代的急速来临,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其生存、发展压力重重。面对竞争,能否坚持立于不败之地商品的对外宣传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你要想华尔街巨富一样,就要明白宣传的重要性。

用回馈社会的方式来换取口碑

对于企业来讲,口碑是关于品牌的所有评述,是关于某个特定产品、服务或公司的所有的人们口头交流总和的所有评述。不过,在当今,用回馈社会的方式来换取企业口碑的做法值得一提。回馈社会的方式很多,做慈善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当今这个时代,一提起公益事业,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认为做公益事业不过是有钱人假惺惺地故做姿态而已。不可否认,确实有那么一些假做公益的人或者机构,试图利用公益事业的幌子从中获取一些利益。不过,除去这些卑劣的小人,做公益依然是一个值得人们发扬的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把可以自由支配的钱财,分给那些需要的弱者,那么做公益则是一种明智、善良的致富方式。

美国商人施特劳斯从商店记账员开始,步步升迁,最后成为美国知名百货公司的总经理,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巨富。

在事业进行的过程中,施特劳斯开展了大量的慈善活动。除了关心公司职工的福利外,他曾多次到纽约贫民窟察访,捐资兴建牛奶消毒站,并先后在美国36个城市给婴幼儿分发消毒牛奶。到1920年的时候,他已经捐资在美国和国外设立了297个施奶站。

他还自主建设公共卫生事业。1909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建立了第一个儿童结核病防治所;1911年,他到巴勒斯坦访问,将他三分之一的资产用于该地兴建牛奶站、学校、工厂,为犹太移民提供各项服务。

华尔街富商洛克菲勒在自己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成为当时的世界首富的时候,依然感觉不快乐,因为他知道这些钱还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别人劝他把这些钱留给他的孩子们,而洛克菲勒却执意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使成千上万的食不果腹的孩子可以吃上饭,并且让他们上学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投资方向主要为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方面。他的基金会先后投资达7.5亿美元,是世界上较大的慈善机构。而且他还让自己的孩子们尽可能地把钱花在那些需要它的人们身上,他的孩子们秉承了他的愿望,后来,整个洛克菲勒家族的捐款和赞助达到了10多亿美元。

虽然洛克菲勒已经不太在意利润的多少了,但他的公益事业确实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财富。事实上,热心捐钱办公益事业也是一种销售策略,这种销售策略在为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博取消费者的好感上起到了重大作用,对企业巩固已占有市场及今后扩大市场占有率会产生广泛的后续作用。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俄国银行家金兹保家族从1840年创立第一家银行起,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在俄国开设了多家分行,并与西欧金融界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关系,发展成为俄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其家族成员也成了世界知名的大富豪。金兹堡家族像其他犹太富豪一样,在其发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公益工作。

华尔街商人如此乐于做公益,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意经。有些华尔街富商由于对所属国的公益事业有重大义举,获得了国王的封爵,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有成员被英王授予勋爵爵位;有些富商还获得当地政府给予的优惠条件开发房地产、矿山、修建铁路等,从而拓宽了赚钱的路子。

“富人们拥有巨大财富实在是一件幸事,他们可以用财富所带来的权力进行慈善事业,让劳动大众享受好处,而这也让富人的生命变得有尊严。”这是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说过的话。卡内基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们在自己生前就拿财产去做公益事业,所以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公益事业上起到了很好的表率。起初他的捐献是用于图书馆上网等方面,但后来他就注意到可持续发展。他现在的大基金会都是关注环保、计划生育、干净能源的开发等,当然,医疗卫生和教育是永恒的重点。此外,比尔·盖茨对艾滋病非常关注,他的口号就是“让我们下一代生活在没有艾滋病的世界里”。洛克菲勒也热衷于慈善事业,他的宗旨就是“造福全人类”。美国的教育台就是福特基金会和美国电台发展出来的,没有广告,专门搞教育。比如“芝麻开门”,有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在有了电视之后就可以在家里接受教育了。

美国的菲利浦—莫里斯公司也是一家热衷于赞助事业的有名公司。这家公司是美国500家大公司之一,是生产“世界销量第一”的“万宝路”香烟和食品、饮料的跨国公司。菲利浦—莫里斯公司长期以来把赞助作为一种有效的推销术,它每年都制订赞助计划,拨出大量财力和人力支持世界各国的文化事业活动。它所赞助的范围很广,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

以生产香烟和食品的公司每年花上千万美元的巨款去赞助与本公司经营的产品毫不相干的事情,眼光短浅的人认为这是白费钱的愚蠢之举,而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哈米什·马克斯韦尔却认为:“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像其他公司一样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和就业机会,向政府纳税,为股东增加利润外,我们还懂得社会的其他需要。为此,我们准备履行和我们公司的地位相适应的义务,为社会福利作出贡献。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商业的繁荣。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参与社会发展比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更为重要。作为菲利浦—莫里斯公司的一员,我们一直在探索创造性思想。我们想通过我们作为法人团体的努力使这种探索方式生动、活泼一些。这样使我们的雇员们意识到他们是在一个有促进力的环境里工作,可以使他们以及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其他人都以和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合作为荣。”

该公司就是通过把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联系起来,通过赞助文化事业密切了公司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扩大公司的影响和知名度,反过来促进本公司的产品销售。事实证明,这么做确实起到了这两方面的作用。

或许你还没有像华尔街商人一样养成做公益的习惯,那么你要记住,做公益也是一门可以赚钱的生意。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自己旗下的事业,当你去世之后,或许还能让你流芳百世。更何况,公益行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样的生意何乐而不为呢?

向时间索取报酬

富兰克林对时间曾有过这样的精辟阐述:“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假如说,一个每天能挣10个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发上消磨了半天,他以为他在娱乐上仅仅花了6个便士而已。不对!他还失掉了他本来可以挣到的10个先令。记住,金钱就其本性来说,不是不能繁衍的。钱能生钱,而且它的子孙还会有更多的子孙。谁杀死一头生仔的猪,那就是从源头上断了它的一切后裔以至它的子孙万代。如果谁毁掉了5先令的钱,那就是毁掉了它所能产生的一切,也就是说,毁掉了一座英镑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