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位传奇人物。除了民间传说的白脸奸臣之外,他的出身,他的发迹,他的奸诈,他的文采,历来都为人们津津乐道,他的陵墓之谜更是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众所周知,古人对“阴宅”非常重视,连孔夫子都说过“唯送死者以当大事”。因此,历代帝王都把修建陵寝作为国家的首要大事,他们往往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几年甚至几十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不仅耗费大量民脂民膏,而且帝王们死后陵墓中还要陪葬无数金银财宝,甚至还有帝王用人殉葬。
三国时期,曹操无疑是一个重要人物。虽然他没有自立为王,实际上地位早已凌驾于汉献帝之上。按说,他的陵墓一定非常奢华,事实上恰恰相反。曹****前曾明确要求将自己葬在“瘠薄之地”,并对丧葬规格作出明确要求,即“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就是要穿着平常的衣服下葬,不准用金银珠宝做陪葬。
对于薄葬,曹操认为主要以下两点好处:第一,可以节约国家开支,安定军民之心,免遭怨恨,同时可以为自己留个好名声,为后代及其他大臣树立一个榜样;第二,丧葬从简不必兴师动众,各地驻军仍能坚守岗位,吴、蜀两国也就无机可乘了。
也有人认为,这又是曹操奸诈的具体体现,曹操“薄葬”主要是由于生前“得罪”人太多,害怕被盗墓。
据说,曹操本人没少干挖坟盗墓的勾当,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他不愿重蹈覆辙,所以要求“薄葬”。另外,为了防止后人挖掘陵墓,生性多疑的曹操生前就做了周密安排:等到出殡的那一天,将邺城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七十二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抬出,葬入事先准备好的墓室内。这样一来,后人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坟,盗墓就无从下手了。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七十二疑冢呢?
专家指出,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根据的。在其子曹丕、曹植的文章中都有关于曹操葬礼的情况,并交待曹操葬在邺城之西。史书中关于司马懿、贾逵等人的传记里,也有他们护送曹操灵柩到邺城入葬的记载。晋代文人陆机、陆云的作品中也有关于曹操丧葬情况的介绍。
到唐代时,人们对曹操墓的位置还没有什么疑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还曾为曹操墓作过祭文。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曹操葬于高陵的记载,元人胡三省注中还指出了高陵位置。可见,直到宋代为止,曹操的陵墓还不是谜。从北宋开始后,曹操被定型为奸雄,其墓址不详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邺城以西的墓群被传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其实,据考证,这些墓群并非曹操的陵墓,而是北朝时期的贵州墓葬,有一百三十四座之多,并非传说中的七十二座。专家指出,七十二座疑冢之说最早缘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的描写,而《三国演义》是以刘备的西蜀政权为正统的,所以这不过是罗贯中为了渲染曹操的奸诈而大做文章罢了。
看来,所谓曹操设七十二疑冢之说不过是人们受罗贯中正统思想影响下的传言。由于曹操没有建造高大坚固的祭殿,所以在战火中,曹操的祭殿逐渐遭到破坏。再加上没有封土建陵,也没有植树,过了几个朝代之后,曹操的陵墓所在便无人知晓了。所以曹操的埋骨之地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目前,关于曹操的陵墓所在地,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很多人根据古诗“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认为曹操的陵墓在漳河附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七十二疑冢”之说。除了《三国演义》外,南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写道:“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也写道:“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
除了以上记载外,还有很多野史记载了有关曹操陵墓的位置,如清人褚人获《坚瓠集》续集的“漳河曹操墓”条:有捕鱼者,见(漳)河中有大石板,傍有一隙,入行数十步得一石门,“初启门,见其中尽美女,或坐或卧或倚,分列两行。有顷,俱化为灰,委地上。有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俨如王者。中立一碑。渔人中有识字者,就之,则曹操也。”
同时期的沈松的《金健笔录》,故事大意相同。
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曹操陵墓的记载,大意如下:
几百年前的一个盛夏,一些住在漳河边上的人们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有传言说,漳河里的水怪又开始吃人了!很多人并不太相信,继续在漳河中洗澡消暑。洗着洗着,有人突然被什么东西拽入河底,不久后河面上浮出一条胳膊或者半个脑袋。站在岸上的村民还发现在河岸接近悬崖的地方,有个黑影不停晃动。村民们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漳河水怪,因此再没有人敢到河中洗澡了。当地的县令听说漳河水怪的传言,不信鬼怪之说,为了一探究竟,下令趁漳河水少时把上游的水截住,并没有发现什么水怪,却在崖下发现一个很深的大洞,这个洞的四周架着一排水轮转刀。县令很好奇,令人把刀撤下后走进洞中。洞中有一块大石碑,石碑上书:曹孟德之墓。打开墓室后,里面全是奇珍异宝。
根据蒲松龄的记载,曹操的陵墓不仅从邺城扩大到许昌城外,而且从地下扩展到水底,点出曹操之墓在其设的七十二疑冢之外,更显示出曹操的诡诈。
专家指出,以上说法虽然版本不一,但都是根据七十二疑冢之说而来,所以可以断定其为传说,没有根据。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曹操的陵墓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说明他此行目的是纪念其父曹操。
《魏书》还记载:“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处。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也是曹丕出生之地,还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包括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的墓葬。由此推断,曹操的陵墓很可能在此地。这种说法缺乏更有力的证据支持,其真实性尚待考证。
近年来,一些专家经过出土文物的考证,得出关于曹操陵墓位置的第三种说法,即曹操的陵墓在河北磁县时村营乡中南部和讲武城乡西部,或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境内,他们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曹操生前对自己的墓葬位置有明确安排,《遗令》中说要葬于邺之西冈上,靠近西门豹祠,这里方位与之相符;二,《遗令》要求后人“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经实地考察,如果从铜雀台登高西望,这一带的视野效果最佳;三,这里地势较高,不能利用漳河水,土质较差,时至今日很多土地仍难以耕作,也符合曹操《终令》中“葬于瘠薄之地”的要求。因此专家认为,曹操的墓地极有可能在此一带。
那么,曹操的陵墓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认为第三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相比于前两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直到目前为止,很多专家还在为解开这个谜团进行着不懈努力。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原因(如漳河改道)可能会使曹操的陵墓被毁,从而失去被证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