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22784600000025

第25章 世界著名文学家(1)

荷马

荷马(约公元前9~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具体的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至前9、8世纪之间。

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肯定荷马是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仍然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一位远古的伟大诗人。后来,荷马一人是否存在也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关于荷马的出生地也是说法不一。不过,古代传说称荷马是个盲乐师,这倒是颇为可能的。

荷马其人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且不说,单从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先河来说,荷马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他以诗歌般的记叙手法所展现的战争、生活场景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同时,荷马诗史也是研究古希腊风土人情的宝贵的资料。荷马史诗也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

据历史学家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富有智慧,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成为自由人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另外还有传说,庇士特拉妥统治期间,他曾到雅典访问,对雅典人讲了《请求派王的青蛙》这个寓言,劝阻他们不要用别人替换庇士特拉妥。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故事。

到了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古希腊人所熟知,古希腊寓言也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后来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或揭露权贵的专横、残暴,虐害弱小,反映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或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

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

1588年前后,莎士比亚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作,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此外,莎士比亚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

莎士比亚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著名世界。他的大部分作品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他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其52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

莎士比亚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他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因此也塑造出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具有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

小知识

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女王)对莎士比亚的态度

在莎翁的历史剧当中,君主往往都是反面角色。伊丽莎白女王虽然知道这一点,但她并没有下令禁止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原因在于,莎士比亚从未对女王有任何不敬,相反,他还写了很多歌颂女王的剧本,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尽管在哈姆雷特剧中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台词,但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看戏。因为称女人脆弱是一种赞美。反之,如果一个女人被说成刚强,则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污蔑。

女王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也培养了英国整个岛国上的人民的面貌和气质。

莫里哀

莫里哀(1622~1673年),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享受贵族教育,但不久就放弃世袭权力,从事戏剧事业。他创立“光耀剧团”,曾因负债而被指控入狱。后来,他毅然离家出走,在外飘流了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喜剧。最后,莫里哀作为剧团的领导人重返巴黎,此后他一直在巴黎进行创作演出。

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无病呻吟的地主以及冒充博学的“才子”,还有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贷者等丑恶形象。1664年,莫里哀写成杰作《伪君子》;1668年,他又创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啬鬼》。

莫里哀是位喜剧大师,但是他的死却富于悲剧色彩。为了维持剧团开支,他带病参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没病找病》最后一幕后,莫里哀咯血倒下,当晚逝世,终年51岁。

莫里哀给后人留下了近30部喜剧,不仅是位杰出的剧作家、出色的导演,还是一位造诣极高的演员。他以整个生命推动了戏剧的前进,以滑稽的形式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以及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

歌德

歌德(1749~1832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所在的时代正是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现在的黑森州),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当过律师。他年轻时梦想成为画家,在绘画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放弃绘画,专注于文学创作。1775~1786年,歌德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埋头事务,很少创作。1786年6月,歌德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陆续完成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以及《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1788年,歌德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

歌德的晚年创作丰富,有自传性作品、长篇小说和抒情诗等。逝世前不久,他又完成了《浮士德》的第二部。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

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欧洲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席勒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1759~1805年),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席勒童年时就对诗歌、戏剧有浓厚兴趣,1768年入拉丁语学校学习,1773年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1776年开始,席勒就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抒情诗。1777年,席勒开始创作剧本《强盗》,1781年完成,次年1月上演,引起了巨大反响。

从1782~1787年,席勒相继完成了悲剧《阴谋与爱情》、《欢乐颂》、诗剧《唐·卡洛斯》等。1788年,席勒在歌德的举荐下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1787~1796年,席勒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于康德哲学之中。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

与歌德结交后,在其鼓励下,席勒于1796年重新恢复文学创作,直至去世。这一时期他的著名剧作包括《华伦斯坦三部曲》、《玛丽亚·斯图亚特》、《奥尔良的姑娘》、《墨西拿的新娘》、《威廉·退尔》等。席勒是德国古典文学中仅次于歌德的第二座丰碑。1805年5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席勒的遗体旁。

司汤达

司汤达(1783~1842年),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不到60年,而且他30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司汤达本名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外祖父,他少年时期在外祖父家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作。

司汤达的童年在法国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中度过,1796~1799年,他在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上学,系统地学习了新思想、新知识,对法国文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99年,他加入拿破仑领导的军队,随大军到了意大利的米兰。从1806~1814年,随拿破仑的军队转战欧洲大陆。

拿破仑下台后,司汤达侨居米兰,1821年曾被驱逐出境。直到1834年,以领事的身份再度回到意大利。司汤达从1817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意大利完成了处女作《意大利绘画史》。不久,他首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1823~1825年,司汤达陆续发表了一些文论,此后即转入小说创作。1827年发表了《阿尔芒斯》,1829年发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代表作《红与黑》于1829年动笔。1832~1842年,司汤达在最困难的时候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和《巴马修道院》,长篇自传《亨利·勃吕拉传》,还写了十多篇短篇小说。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时,还有好几部手稿未完成。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年),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其《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共有91部小说,塑造了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后,巴尔扎克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1825~1828年期间,他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

1829年,巴尔扎克出版了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巴尔扎克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部分。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10岁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就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并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成为共和主义者后,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70年,雨果返回巴黎。

雨果一生著作丰富,几乎涉及了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诗集《光与影》等。

大仲马和小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年),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由于他是黑白混血人的身份,因此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

大仲马从小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其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他的小说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代表作有《三个火枪手》(1844年)、《玛尔戈王后》(1845年)和《基督山伯爵》(1845年,又名《基督山恩仇记》)。

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年),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受父亲影响,他也热爱文学创作,并且和他父亲一样勤奋,成为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和大仲马侧重表现历史、专写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不同,小仲马则专写现代剧。同时,经历和经验使得小仲马在他的作品中大力宣扬家庭及婚姻的神圣,对资产阶级社会风气、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做了比较细致的描绘和揭露,抨击了娼妓社会对家庭婚姻的威胁,歌颂了纯洁高尚的爱情,成为社会问题剧的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