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百家姓新读
22783600000110

第110章 谭

【姓氏来历】

谭姓以国为姓。周初大封诸侯时,禹的后代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只是周朝时的诸侯国,后来由于国势的兴衰,很快就沦为齐国的附庸。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其后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姓,成为了谭氏。

【姓氏分布】

谭姓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向全国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宋代,谭姓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地;清代,居住在广东及福建地区的谭姓迁徙到了东南亚及新加坡等地。如今,谭姓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四川等省。

【姓氏名人】

谭纶:字子理,号二华,江西宜黄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嘉靖进士。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30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明代文学家。曾与钟惺共同创立了文学流派称“竟陵派”。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著有《谭有夏合集》。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长沙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

谭震林:湖南省攸县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组织领导过许多重要战役,解放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83年9月30日病逝于北京。

【国学小百科】

莽苍苍斋

莽苍苍斋在今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南半截胡同41号,在清朝末年时的“浏阳会馆”里面。会馆主房北套间,便是谭嗣同曾经居住和从事改革活动之处,他自题这屋名为“莽苍苍斋”,并自作门联。上联是“家无儋石”,下联是“气雄万夫”。他的宽阔胸怀和决心干番大事的雄心由此约略可见。

康有为见到后,认为谭嗣同锋芒太露,劝他改作。他便改为:“视尔梦梦,天胡此醉?于时处处,人亦有言。”其实,还是锋芒未减。现在,联已无存,老屋尚在,只是西墙已塌,是后砌的,有关石碑也抹在墙内保护起来。

【相关链接】

戊戌政变

1895年春天,大清十八省举人聚集北京,参加科举会试,当他们翘首企盼金榜题名时,却迎来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听到此消息后,来自十八省的1300名举人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推荐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书。要求效法日本明治天皇,变法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新政。但朝中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势力相当强大,他们处处阻挠变法的推行。

1898年9月初,直隶总督荣禄调兵聚集天津、长辛店。光绪帝想开懋勤殿并设顾问官,命谭嗣同拟旨,决定自己在9月13号这一天亲自去颐和园请示慈禧。可到了13号这一天,众臣都在等待皇帝的诏书,可诏书却迟迟没有没有消息。

1898年9月14号,光绪帝召见杨锐,并赐予他衣带诏,内容是“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康有为与谭嗣同等见到密诏后抱头痛哭,可是光绪只是个傀儡皇帝,手里没有一点权力,所以康有为这些人也是无计可施。当时朝中将领只有袁世凯曾长期驻兵朝鲜,知道国内外的形式,也主张变法,于是谭嗣同说服光绪拉拢袁世凯。但袁世凯却向荣禄告发谭嗣同等人,荣禄马上秘报慈禧。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戊戌政变”。

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梁启超等先后逃脱。“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6个被斩于菜市口。当时的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外,一律都被废止。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为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