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行果然没有食言,他不仅把那些流浪在陇西郡周边的羌民拉过来了,还向马超请示自己是否能否去安定、金城两郡再拉拢一票小弟。
马超看着阎行拉过来的一千多小弟,美滋滋的答应了。
谁让今年大丰收了呢。
可不是,转眼就是夏季,到了一年的丰收时。
在马超先进的科学种田法的指导下,陇西今年绝对是大大的丰收,往年一亩地能收个二百斤麦子就是烧高香的事儿,可今年一下一亩地就收了六百多斤小麦,让那些种田的农民乐得合不上嘴,直夸马超是天降的福星。
当然,马超是不太满意的,别看穿越前马超是大学生,可他也是从村里出来的大学生,他真真儿的知道,在二十一世纪,一亩地至少能收八百甚至一千斤产量的小麦。
可现在这种情况,马超也只能将就了,为嘛?生产条件太落后了呗,还有就是陇西的土地实在是太贫瘠了些。
不过马超也不气馁,因为这次播种的时候没有翻耕,也没有施肥。那时,北宫伯玉正跟马超打得欢着呢。
现在农民尝到了甜头,再也不会对自己的措施有一丝抵触,他大可放开手脚去干。
“拉吧,拉吧,多拉些小弟,咱陇西有的是粮食!”马超当时嚣张的说道。
可人不能太嚣张的,迟早要遭雷劈的。
现世报也是最快的。
就在马超嚣张的说完那句话的后一天,马超收到了贾诩的来信。
贾诩言简意赅的在信中说道:“多准备点粮食,咱家有用!”
仔细读完了那生涩繁体字的古言文,马超终于明白阎行为什么会跑到安定、金城两郡去拉小弟了。
因为那两个郡乱了,而且是大乱!
至于为什么出现大乱的情况,这当然多亏贾诩的阴谋了。
那天贾诩专门放走了庞德抓来的羌民,还出台那个匪夷所思的命令,当然让那些人都冒认自己是参加过羌汉第一次联谊会部落的成员,纷纷领了馒头回老窝了。
这消息一下传到了金城郡里羌民的耳中,那些早厌倦战争的羌民才没有天下羌民是一家的觉悟,纷纷都出逃到了贾诩的军营。
看到那些乌泱泱的羌民前来,庞德立刻横刀立马:他还以为羌民来一次大突袭了呢。
待听到那些羌民的心愿,庞德就傻了。
他们居然都是前来投奔马腾的。
庞德就傻乎乎的问为啥,人家都用白眼鄙视他,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快走不动路的老大爷,庞德才听出点眉目来。
原来这些羌民的祖宗虽然早先打劫汉民,可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没办法,人饿了,总得填饱肚子吧?
可慢慢的,这些羌民就跟汉民生活到一块了,他们仰慕这些农耕民族的生产方式,崇拜大汉的文化,早就想跟汉民一样,成为大汉的子民。
可咱那脑残的皇帝不同意啊,一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由就把人家的热情给浇灭了,人家只能这么不清不白的跟汉民生活在一块,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再出来打劫一下,小日子还挺惬意。
可自从马超召开了羌汉第一次联欢会后,那些跟马超亲近的羌民就在陇西边做起了贸易,那生意叫个红火,他们发现虽然砍价方面不如汉民,可真做下来,这份职业可比打劫有前途多了。这还不算,陇西还光明正大的说自古羌汉为一家,鼓励羌民来陇西发展,尤其是对那些参了军的,不仅给他们提供住所,发放粮饷,甚至还帮他们张罗媳妇,那日子,过得比惬意还惬意。
这可让那些过惯苦哈哈日子的羌民红了眼,一听到只要冒认一下自己是别族的人就能同样享受到这待遇,他们一下就哗啦啦的跑了过来。
这让贾诩乐得半天合不上嘴,组织一队队的护送专员把他们给送到陇西来。
当然,也有那些坚持传统的强硬派,他们就是不肯投降马腾,还一把关了金城的大门,砍死了几个想要向外出逃的士兵。
当然,他们砍死的都是那些参加了第一次联谊会部落的人,可这也不行,一下就激起了众怒,那些真正部落的人不干不说,那些想投降的人也纷纷拿起刀子给那些孙子干了起来。
庞德听到这消息,一蹦三尺高,立马屁颠颠的去找贾诩了。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啊,只要大军一到,金城郡唾手可得!
可贾诩却笑眯眯的拒绝了,他不仅不让庞德大举进攻,反而向马腾请示:大军开拔,直取安定!
马腾傻眼了,可他看到贾诩那带着十足阴谋的微笑时,他打着冷颤同意了。
再说了,大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当你跟贾诩的意见统一时,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当你跟贾诩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你委屈一下,让那个一肚子坏水的贾诩蹦跶去。
马腾刚开始还觉得这话好听,可后来一琢磨不对劲,这意思不就是让自己听贾诩的嘛?
哎,可这话怎么听着就那么舒心,那么让人好接受呢?
就这样,大军开拔到了安定,未加休整,立刻大举进攻安定郡。
这可把马腾的小心肝给吓得扑通扑通的:你丫那么好打的金城郡不打,偏偏要进攻防卫结实的安定?人家跟咱没仇啊!
更何况,你擅自攻打大汉郡县,你想造反啊?
可没等马腾反应过来,他就看到安定郡大门自己就打开了,还热烈欢迎马腾的部队进城,那些文官千恩万谢的把马腾给请到了安定郡府,拼命给马腾磕头,感谢马腾不遗余力的前来平叛云云。
当然,马腾也不是一般人,他虽然不知道什么事儿,仍旧一本正经的装作这些都是自己的分内之事,身为大汉子民,怎能见死不救之类的。
可后来马腾知道原来是自家小子宰了人家王国的大儿子才造成这种情况,马腾气得是一蹦三尺高,大骂自己儿子是个闯祸精。
然后马腾就看见贾诩捋着短须微笑的模样,那微笑中透出一副看白痴的意味。
马腾就立马转变形象,说马超干得好,不愧是自己儿子云云。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已经学会看贾诩的表情行事。
没办法,谁让这个贾诩还有自家儿子的智商都那么高呢,自己再不装着点儿,以后还怎么混呐?
马腾没在安定郡里逍遥几天,贾诩又请示大军要去金城平叛了。
马腾再一次的愣了,可贾诩只是淡淡的说道:“是时候了,金城郡里自己打得差不多了,该咱出手了。”
马腾又一次打着冷颤同意了:这个人可真是一个妖怪,浑身透着那些个阴谋的感觉,一言一语都能让天下掉个儿来。
果然不出贾诩所料,这次又是一个模样:自家大军还没有打过去呢,金城郡的大门就自动打开了,那些官员又一次千恩万谢的模样。
不过马腾这次倒是有经验了,他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表现的十分不乐意,还一肚子委屈的模样。这可吓坏了那些官员,纷纷拿出拍马屁的绝活,把马腾给拍得晕乎乎、飘飘然的,舒服极了。
就这样,马腾大军几乎以零死伤的情况下,夺了金城、安定两郡。
随后就是一些安抚和剿灭小股叛匪的工作,你还别说,有了这大前提,这些工作就顺风顺水了,实在有拿不下的硬茬儿,马腾就使出拿手绝活:关门,放贾诩、庞德!
一点都不辜负马腾的期望,在贾诩算无遗策的安排下,在庞德睥睨群雄傲气的带领下,那些叛贼首领不是被擒拿,就是自动投降,纷纷加入了马家的旗下。
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考察,贾诩跟庞德发现这几个叛贼首领或金城、安定当官里还是有几个能上得了台面的。
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这八个年青人被贾诩暗暗记下心头,打算回去给马超商量商量,看看安排个啥职位合适。
这仗也打完了,武将也收了,高兴也高兴完了。
贾诩就发现一个大问题,自己光记得打仗收小弟了,自己带的那些粮食也快吃完了。还有,要养活金城、安定两郡,同样需要粮食。
毕竟,论耍阴谋诡计,贾诩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的。可说到运筹帷幄,说到内政粮食,贾诩就有点怯场了。
没办法,贾诩就想到了那个死命屯田的小主公,一封信就写了过来。
看完这信,马超脸上嚣张的表情一下僵硬了,好一阵才缓过劲儿了:
“贾诩,你这死老头儿!我能祸害,你比我还能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