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人家袁绍蠢也不完全是正确的,因为一个人如果就是傻不拉叽的愣蠢,那也没办法。可人家不袁绍不是那种蠢,人家是自作聪明的那种蠢。
那种蠢,怎么说呢:玩儿得好就是英明睿智,玩儿得不好就是自己朝天吐唾沫,还跌自己脸上...
给自己搭一个架子的设想破灭了,袁绍知道不能玩儿虚的了,要务实!
于是人家就把眼光瞅向了他的战友---韩馥。
原来袁绍的渤海太守的官名只是个空位,没有实质性的地盘,如果大家都不尊重他,他的部队就没地儿呆了,粮草更是成问题。
其实袁绍心里非常中意冀州这个地方,所以当初就以讨伐董卓为借口,驻扎在冀州河内郡,这河内可是属于冀州刺史韩馥的地盘。这时候呢,袁绍就捡了个大便宜。
大便宜就是:当年何进为了对付宦官,曾派张扬去并州招募部队。张扬招兵买马完成,何进却被宦官杀了,董卓占领洛阳,张扬便把部队驻扎在上党附近。袁绍部队进驻河内,张扬觉得这人威望很高,跟着混没错,拉兵马过来投靠,并说服南匈奴单于于扶罗驻军漳水,为袁绍军团增加气势。
直到关东军解散,人家袁绍就是赖在河内郡不走。可吃什么呢?
吃韩馥的!咱俩不是关系好嘛,你家粮食多,吃不完,我来帮帮你...
这个时候,韩馥就开始纠结了:那袁绍在自己的地盘上越做越大,明摆着不是想起义吗?
他条件反射地暗中出了一招:减少给袁绍的粮草供应,让袁绍军团缺粮崩溃!
见韩馥发飙了,袁绍这下乐了:哈哈,兄弟,这回是你先动手,可别说哥们儿我不厚道了。
于是,袁绍赶紧拉着手下的谋士密谋,终于弄出一套完美的方案,随后马上施展出连环招!
第一步,鼓动韩馥部将麴义叛变,韩馥派军征讨,袁绍便协助麴义打败征讨军,这一招使韩馥内外受敌。
第二步,谋士逢纪给袁绍出的主意,派人联系河北太守公孙瓒来夹攻韩馥,条件是事成之后,平分冀州。公孙瓒果然出兵,把韩馥打得节节败退。
第三步,硬的都有了,玩软的,咱袁绍也是软硬通吃的牛人!
袁绍收买了韩馥的谋士荀谌和郭图,这俩哥们也知道韩馥胆小怕事无主见,迟早倒台,所以也愿意帮助袁绍,寻找新靠山。他们跟韩馥玩心理战术,先问,公孙瓒从北边进攻,袁绍和麴义从东边进攻,力量都很强大,将军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吗?这一问韩馥头都大了,我这不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吗,你们还来问我,你们是谋士,要脑细胞吃饭呢,该给我出个主意呀。
荀谌不正面回答,反问道:“依您老人家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韩馥摇头说:“我不如。”
“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样?”韩馥又摇头说:“我不如。”
“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氏又当如何呢?”韩馥还是摇摇头:“还是不如。”
连提了几个问题后,荀谌这才说:“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之众,兵锋不可抵挡;袁氏是一时的英杰,哪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地。如果袁氏、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袁氏是将军的旧交,而且结为同盟,如今之计,不如把冀州让给袁氏。袁氏得到冀州以后,他一定会厚待将军。公孙瓒也就不能和他抗争。那时,将军不但能获得让贤的美名,而且您还会比泰山更加安稳。希望将军不必疑惑!”
要说袁绍蠢,人家那是高一层次的蠢,你说有真的彻头彻尾的那种傻蠢没?答案是:真有!
韩馥这人不仅蠢,还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胆儿小,他特怕袁绍带着大军把他给灭了...
听手下都这么说,韩馥想想袁绍平时跟自己关系不错,没事儿还一块儿喝喝酒、唱唱歌啥的,就算把冀州让给他,自己也可以当个逍遥富家翁嘛。
没头脑也没办法的韩馥就进了圈套,袁绍蟒蛇蜕皮,一下子变成冀州牧,他封韩馥为奋武将军,剥夺了韩馥统治州郡的权力。
直到这时,人家韩馥还傻乎乎的乐着呢:还是袁兄弟跟俺亲,怕俺一下没了官职不适应,还给俺个官儿当当。哎,没必要啊,俺本来就打算把冀州给你了,你还客气个啥嘛。
事情到了这里,袁绍软硬通吃的手段算是完美成功了。
可就算完了?
没完...
第四步,把韩馥的智囊团班底都挖过来,加以重用!让韩馥明白自己究竟要干什么。
三国时期,燕赵这个地方盛产名士呀,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地方平原广阔使人眼光放长。这些人各个脑细胞发达,看得远算得准,对天下大局人物了如指掌,只不过他们毕竟是文人,必须寄居在一个能人麾下才能发挥用途,否则也可能成废物,也就是说,他们的前程命运是寄托在宿主身上的。袁绍骗得冀州,同时也获得一手好牌,就看他会不会打了。
人家袁绍的眼光还是挺毒的,对于发掘名士可是相当厉害,估计跟小时候和曹老板一块儿玩,学得那手‘闻香识女人’的招数有某些关系。
一向不被韩馥重用的郭图、申配、荀谌等人就飞上了枝头变凤凰,冀州名士沮教还被袁绍封为奋武将军。
韩馥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看到自己势力全被挖空,而且一个个还高升,那脑袋都懵了,他不知道下一步袁绍会怎么玩弄他。疑虑和恐惧就一点一点地噬咬他的神经:受不了了,TMD,老子玩不过你们,死还不成吗?自杀了。
乱世群雄,没有道理可讲的!
至此,袁绍完全掌控冀州。
这样看来,人家袁绍这一手玩儿得相当漂亮啊:不仅不蠢,反而像一位英明睿智的雄主嘛。
其实人家袁绍也是这样认为滴:冀州兵强马壮,谋士如云,尤其冀州的粮食可是大大滴,足够吃上十年八年的,占了这个大块的好地方,手中有兵,仓里有粮,我还怕啥?
可丫袁绍就不想想,你吃肉,不让别人喝点汤?
从北边打过来的公孙瓒看到这里,已经完全明白,袁绍是在导演一幕骗取冀州的大戏,自己不过是被骗来当临时演员的。那新仇旧恨就一起涌上心头。
这个旧恨是什么呢?
这里交代一下,袁绍和袁术这俩孩子是谁看谁都不顺眼的,关东联军解散后,袁绍去了北方,拉着韩馥、张杨、公孙瓒组成了北派盟军。袁术呢,到了南边,拉着孙坚、刘表组成了南派盟军。
这南派盟军和北派盟军为了争夺地盘,公孙瓒就帮助袁绍对抗袁术,在战斗中,弟弟公孙越被孙坚军团打败,而且被乱箭射死了。
这是袁绍欠公孙瓒的一个情,可现在,这个情变成了恨!
人家公孙瓒为了帮你揍你那不争气的弟弟,赔上了自己的亲弟弟,你丫袁绍不表示一下就算了,居然现在还把我当傻子耍??
公孙瓒大怒之下,举兵讨伐袁绍,想讨回公道。
由于袁绍骗取冀州的举动让很多人不服气,因此很多郡县兵马都来参加,公孙瓒声势大震。
袁绍呢?袁绍听说公孙瓒要来打自己,呵呵一笑:来嘛,我刚占了冀州,正好试试冀州的兵马厉害不厉害!
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千秋道义,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装聪明,只为自己谋划,这就是袁绍干的事儿。
这不是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