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你说几万大军挥师回攻长安,这是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起因居然就是一个人轻轻点点的几句话。
其实拨开重重迷雾,文和乱武的真相无非就是相互利用而已。
事实上李傕等人,已是砧板之肉,任人宰割而已:进攻,打不过关东联军;求赦,人家王允不同意;再加上这几人压根儿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已然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处境。按照他们的想法,只能解散武装,回家种田去。可贾诩适时出现,不管此时贾诩是西凉之人怜悯这些叛军,还是马超谋士来利用他们,亦或是就是闲着无聊来找乐子了,李傕等人没有任何资本拒绝贾诩的建议。
因为贾诩的建议对李傕等人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个时候,不管贾诩有何所图,都不会在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的考虑之中,因为现在他们没有半点利用价值,就算以后攻陷长安,虏获少帝,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也是以后的事情。就现在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扯淡!
就这么简单,看似无所求的贾诩利用了李傕等人,看似走投无路的李傕等人也利用贾诩找到了光明。
人心最底处、利益纠结间,无非你取所需、我求所得,相互利用而已。
若是仔细详看,就会发现贾诩这次给李傕献计,并不是诚心教李傕的,虽然只一句话,便令这个眼看着断气的李傕起死回生,不但回生,后来还回到长安风风光光地做了第二个董卓。
可实际上呢?如果是真心救李傕等人,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非得等到求赦不成才将计策说出来?
要怪只怪王允那老头人品太差劲,连名重朝野的蔡邕都杀,现在对李傕等人又不肯留一条活路,贾诩身为马超的谋士,又是王允深恨的凉州人,本着让自己的计谋宏略天下的愿望,才会在和马超密谋中适时出现,狠狠摆那王允一道。
所以,文和乱武,才看似轻飘飘的实现了,实际上内幕也是斑杂纠结的很,只不过贾诩善于把握人心,马超善于隐匿,才忽悠了几万大军按着他们的思路来走。
文和乱武,给风雨飘零的大汉王朝带来了沉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打击。
不过此时,李傕等人还在纠集旧部,贾诩也心安理得地在李傕大帐中享受着贵宾的待遇,而马超,却憋着一张脸,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
贾诩来信告诉自己计划成功了,长安马上就要大乱了!
马超能在这里跟王允那大爷一起陪葬?马超就是仓底的耗子,那艘船要翻,他都门儿清,而且跑得比谁都快。
可人家王大爷虽然没有政治头脑,可那小人的心理却是透亮的:丫马超你在京城,我就相当于扼住了西凉三万大军的咽喉,保障了自己大后方的安宁;要是你马超开溜了,扭头带着三万西凉铁骑攻打长安,我估计连哭都来不及。
所以,即便对马超有着杀之而后快的想法,王允还是像伺候他亲大爷一样好吃好喝得伺候着马超,死活不让马超出去,甚至上街都派人跟随。
要不是马超发飙,估计连上厕所的权利也会被王允监视...
当务之急,离开长安就是马超首要解决的问题,可王允一副你就是不能走的态度,让马超十分便秘。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场风雨来临前的毛毛雨打乱了王允的策略,使得马超成功脱离了长安这个大牢笼。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那些辛辛苦苦造反的农民兄弟!
没错,就是那些造反派,就是那个‘白波军’,给了马超一个莫大的转机。
本来,迁都长安后,关东联军因为各位诸侯心里都有小九九,就开始分崩离析,各自回家建立革命根据地了。可真正逼迫董卓迁都的‘白波军’却是一股纯洁的队伍,人家就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掀起了叛乱的浪潮,现在也不会因为王允、吕布干掉了董卓就放弃他们的大业,相反,因为董卓的死亡,人家蹦跶得更欢了:
以前董卓在位的时候,董胖子让自己的二女婿牛辅是讨伐‘白波军’,后来战斗一直陷入胶着状态,才派大军征讨,董军威武,上来干掉了造反首领郭太,打得这些叛军哭爹喊娘。
然后,关东联军成立,董胖子以为这些小叛贼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就抽调大量军队跟关东联军死磕,没想到‘白波军’趁势而起,反而更加凶猛起来,董胖子怕这些叛军南下渡河切断其通往关西的去路,就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直到董卓死前,董胖子的二女婿牛辅仍旧跟‘白波军’死磕着。
不成想,王允、吕布这俩没有脑子的人干掉了董卓,惹得人家牛辅一下撂挑子不干了。白波军趁此良机,一举攻陷北地郡,兵锋直逼长安,一下让王允慌了神儿。
耍点阴谋诡计、内政民生啥的,王允倒是在行,可若说行军打仗,王允就是彻底的门外汉了,急忙召开大会,商量商量退敌之策。
不开会不知道,一开会,王允才发现大汉已经没有名将了!
前些年黄巾大乱时,大汉王朝虽然腐朽不堪,但文官耿直、武将英勇,一个个奋勇谏言、请战的,十分热闹。
最后,卢植、皇甫嵩、朱儁三员名将扛起大旗,分兵三路,牛气哄哄的就去镇压叛乱了,那个时候,曹操、刘备、孙坚啥的都还是人家手下的小弟,指挥着他们跑动跑西,丝毫没有怨言。
而这三人确实争气,愣是打得张角三兄弟哭爹喊娘,最后愣是把震动天下的黄巾起义给硬压了下去!
可想而知,当时这三人,是何等的美名远扬,英威勃发。
可现在,王允左瞅瞅、右看看,没见一个名将出席会议。
那些关东联军不用说了,现在大汉王朝名存实亡,有眼力见儿的诸侯都回去闷声发大财去了,哪还会闲得没事儿听你王老爷子调遣?
而卢植呢?被董卓撵走之后,王允十分想知道他到了哪里,可马超死活不告诉他。
朱儁,他倒是没被董卓撵走,可因为点背儿,正在闹肚子,出席不了会议。
皇甫嵩更别提了,那人脾气死倔,上次王允派人家去抄郿坞,人家辛辛苦苦跑了一趟,王允不是怪人家抄没的东西太少,就是嫌人家没有杀光董卓的家属,还冤枉人家私藏了貂蝉。这时候,人家皇甫嵩才不会鸟王允这个小人,称病告假,在家里正生闷气呢。
三大名将没了,王允也不淡定了,想起还有一个讨伐异族挺给力的张温,可扭头一想:当初自己为了得到董卓的宠幸,愣是写了一封通敌的信件,扔进了吕布的府上,让人家董卓把张温给收拾了。
于是乎,王允欲哭无泪。
朝中上下,只有剩下两个人物可选,一个吕布,另一个马超。
吕布倒是蹦跶得挺欢,一听说叛乱,立马请战,嚷嚷着要去讨伐,可王允能让他去吗?
坚决不能!
吕布是出了名的反骨仔,王允害怕他趁机联合了白波军,壮大实力,扭头儿杀回长安,报当初自己骗自己杀董卓的大恨。
不为啥,就为人家忙上忙下,最后连貂蝉最后一面都没有见掉,人家能甘心嘛。
其次,吕布个儿块儿大很能打,又跟董卓军结了死仇,王允留着他在长安,一来能借他的名声恫吓那些董军余孽,二来,吕布是一个非常、十分、特别合格的保镖,王允还指着他保卫自己的安全呢。
哀哉,可怜的奉先兄弟,你至今没有摆脱保镖的命运,即便你已经干掉了你两任你所保卫的干爹。
剩下的,就只有马超能选了。
要说让马超去征讨叛贼,王允是十分担忧的,一来他怕马超脱离了自己的控制,二来,马超这孩子心眼儿太多,放他出去,王允非常、十分、特别的不放心。
可敌人打来了,你既然是大汉正统,得维护大汉的尊严吧?人家都气势汹汹逼到你跟前儿了,你还不敢出战,还是一国之主吗?
死来想去,王允觉得放马超出去也不错:首先,北地郡离马超的属地不远,唇亡齿寒,这个道理马超还是懂的;其次,让马超跟白波军狗咬狗,不正是可以消弱西凉的实力吗?
主意打定,王允就一脸贼笑的望向神游外物的马超,可待王允说出自己的意图后,马超的回答,差点让王允气得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