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李世民的故事
22771500000003

第3章 威震突厥

公元616年,屡立战功的李渊被提升为右骁卫将军、太原守备。太原地理位置险要,是军事重镇。李渊据此重镇,在朝廷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由于魏刀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河北、山西一带活动异常频繁,隋炀帝就命令李渊消灭这股武装力量。李渊的部队与魏刀儿的起义军在西河(今山西汾阳)展开了殊死搏斗。李世民跟随军中。

李渊率部在西河郡雀鼠谷与魏刀儿部将甄(zhen)翟(zhai)儿数万人马遭遇。

当时李渊与副留守王威仅带了前军的五千骑兵,而敌军数倍于己,前后相续十余里。王威与众将皆失色,心惊胆战,以为必败无疑。

李渊胸有成竹,从容地问身旁的次子李世民:“二郎,你看此仗该怎么打?”

李世民道:“请父亲与王大人率大军居中,吸引敌人的注意。您另拨五百精兵给孩儿带领,作为奇兵,乘敌不备,直捣其中心,搅其阵势,敌军遭到突袭,指挥失灵,前后不能相顾,自然溃败。”

“喂,”李渊赞许道,“二郎果然熟知兵法,为父带你来太原,正是为了要你增加历练,将来有用武之地。”

于是依计挑选五百精锐由李世民率领,暗中由小道迂回至敌侧翼埋伏。

李渊与王威领四千多军兵结大阵,辎重居中,旌旗招展。

甄翟儿军向大阵发起进攻,势如山洪暴发,排山倒海般冲杀过来。大阵被冲垮。王威惊慌落马,幸亏被一旁士兵奋力抢回。李渊箭无虚发,敌十几骑皆应弦而倒。无奈敌军众多,李渊与少数亲兵被敌重重包围,情势危急。此时李世民率轻骑突然杀出,他已观察良久,蓄势而发,所向披靡,直冲敌之指挥中心。敌军果然大乱,李渊乘机出击。时逢副留守高君雅带大队步兵赶到。李渊率军合击,大破甄翟儿军。

李渊率众凯旋,晋阳县令刘文静率全城官民夹道欢迎。十九岁的李世民全副披挂,紧随其父后,英姿勃发,神采飞扬。

刘文静善于相面,他认定世民公子乃旷代奇才,千年一遇,于是引为知己,结忘年之交。二人常常把盏对饮,指点江山,慨叹时局艰危,君上昏庸,臣子奸佞,民不聊生。

刘文静明白李世民心忧天下,有呑吐宇宙之志!于是心照不宣,为之引见地方豪杰,世民亦礼贤下士,推财散客,广结英俊。

自围袭雁门以来,突厥就不断侵掠边境。此时杨广诏李渊率太原道兵马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击突厥。当时突厥兵力强大,而李渊除了太原辖境必须留有的守军,与王仁恭在马邑仅率五千余兵马。王仁恭心中畏惧。李渊道:“突厥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逐草而居,以羊马为粮,部落之间联系松散,他们打仗只为求财,见利则进,遇难则走。我军可挑选精锐,装扮成突厥人,饮食起居与突厥等同,对方不辨真伪,我军再伺机进攻,必获全胜。”

于是挑选出两千骑兵,游弋于边境草原,每遇突厥部落,则表现出旁若无人的样子,飞马驰骋,左右射猎,以炫耀武威。突厥人见状,不明就里,以为他们是突厥另一部族,不敢贸然出战。如此再三,突厥骑兵渐渐失去警惕,不以为意,而李渊所部将士则知己知彼,信心大增,士气高涨。

一天,李渊率军与一队突厥骑兵相遇,他立即下令发起进攻。将士们如离弦之箭,奋勇当先,风驰电掣般向敌军冲去,杀声震天,刀光闪闪,大破突厥骑兵。自此,突厥闻风丧胆,佩服李渊的用兵才能,一时不敢南下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