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剪一段幸福入茶
22678800000005

第5章 生命成长卷——普洱茶中的哲理味道(4)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分田到户。他把分到的一块水洼地挖成了池塘,打算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用来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池塘填平。这件事成了当地的一个笑话,他也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但他没有停止致富的脚步。他听说养鸡能赚钱,就向亲戚朋友借了1000元钱,养起了鸡。可是不久,因鸡得了瘟病,几天之内竟全部死光。1000元钱,对于一般家庭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而且负债累累的家庭而言,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忧郁而死。

他后来还酿过酒,甚至在采石场的崖壁上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

快40岁了,他还没娶到老婆,即使是离异且带着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全村只有他还住在一间土屋里,那屋子歪歪斜斜的,随时可能在一场暴风雨中倒塌。他成了全村家长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因为在农村,娶不到媳妇的男人,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却没有看不起自己,他还想搏一搏。于是又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谁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翻到一条河里。他的一条腿断了,成了跛子。那台拖拉机也成了一堆废铁。这次村里人都认定他这辈子算是彻底完了。

但是若干年后,他却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手中拥有两亿元的资金。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许多媒体采访过他。

一个记者曾经在采访时问他:“你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打击,凭借什么又一次次的站立起来?”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桌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会掉到地上,摔碎了。”记者毫不迟疑的说。

“那我们试试看。”他微微一笑说道。

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却完好无损。看着记者一脸的惊讶,他解释道:“不光是你,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杯子必碎无疑。只是这外表看似普通的玻璃杯,其实是用玻璃钢特制的,它坚硬无比……”

只有在烈火中涅槃的鸟才会成为凤凰,只有在烈火中千万次淬炼的钢才是好钢。这样的人,只要还有一口气,他就会尽力去拉住成功的手,除非上天剥夺了他的生命……

幸福感悟

面对一时难以摆脱的困境颈,有时候会让我们绝望地认为走到了尽头,其实这不过是心走到了尽头。要知道即使是再深大的绝望,也是一个过程,总会有结束的时候,回避终究不是良策。鼓起勇气继续往前奋进,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很多机遇在拐弯处等着你。正如几米所说: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

那些像刀子一样的眼神

有一次,我和一个出身低层、业有小成的朋友聊天,说到他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情,竟然是多年前的一束目光。

那时,他还是一个保洁工。

有一天,一直到处打零工的他,谈妥了一整栋写字楼的保洁工程。

签订协议后,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提着水桶就开始了工作。

中午快吃饭的时候,他已经清扫干净了写字楼的天台,提着干净的拖布进了电梯,愉快地准备回家。正是下班时间,电梯里,很多衣着光鲜的白领蜂拥而入,见到他,几乎所有人看他的目光都像一把立起来的刀子———戒备、鄙视、冷漠、嫌恶。虽然没有人指责,可是,那些刀子一样的眼神,还有那自动同他屏蔽开的距离,都无声地表明了一个立场———这里,不是他应该出现的地方。

终于,他承受不住这样的歧视,在电梯门再次打开的瞬间,仓皇地逃了出去。

那天,朋友一个人从20楼走到1楼,背上的汗水早就干了,可是,眼中的泪水,却一直在滚动。

那栋写字楼的保洁工程,他一共干了两个月,两个月中,他再也没有坐过一次电梯。每晚,他一定要等到所有人都离开那座大楼,才一个人孤独地从高楼一级一级地向下走。

说到今天的成就,朋友有片刻的寂然:“你知道干成一件事情有多难。这些年,很多时候,我也会有灰心和绝望,可是,每到这样的时候,我总会记起电梯间那些刀子一样的眼神。一想到他们,我浑身就充满了一股莫名的力量。我不想一辈子都被他人锋利地鄙视,也相信,虽然我们的出身和教育环境不同,但有一天,我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同他们活得一样充满尊严。”

朋友的铮铮铁言,让我深受触动,那个瞬间,我想起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孟非。

在成为主持人之前,孟非曾在一个印刷厂做工人。印刷厂设备落后,干半天工作,浑身就会沾染不少油墨。一天,孟非和同事们去别的单位食堂打饭。看到很多人熙熙攘攘地挤在一个窗口排队,孟非笑嘻嘻地同身后一个老工友讲:“看咱们多幸运,这个队伍一点都不挤。”

老工人这时说了一句让孟非记了一辈子的话:“那是人家嫌我们脏,所以宁肯在那边挤成一团,也不到这边来。”

孟非这才注意到,那些人偶尔漂移过来的眼神警惕得如一头兽,好像他们是让人厌恶的异类。

那天的午饭,孟非一口都没有吃下去。在压抑和愤怒中,他想: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让这些鄙视冷漠他们的同类知道,这一队衣着污秽的工人,其实灵魂同他们一样干净,甚至心灵的花园比他们还要丰盈。十几年之后,孟非终于实现了当初的宏愿。

身处社会低层时,一些冷遇和歧视是很多人都遭遇过的,也是最让人不快的,因为它严重伤害的一个人的人格和自尊;但这些刀子一样的眼神,又是一股力量,让人如芒在背,催人奋起……

幸福感悟:

色彩性格学的创始人——乐嘉,关于那些刀锋一样的眼神,有一套精辟的解读;他说,“这个世界,对他人的鄙视和厌弃,一般人只会有两种反应:一是内心嫉恨,通过恶的途径来报复敌意和轻视;一是奋发崛起,激励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最终令他人对自己刮目相看。”的确,在一个人还处于社会低层的时候,难免会受到别人的歧视,但这也是一种催人奋起的巨大力量。

一个盲人创造的奇迹

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就算做了手术,视力也达不到0.1,这意味着宣告她一辈子都将是盲人;父母也残忍地将她遗弃了。

慈祥的姥姥收养了她。刚满一岁时,姥姥带她去医院做了手术,左眼视力恢复到在1米远的距离,能模糊地看见手指头,而右眼则完全失明,她的世界几乎只有黑暗。

在姥姥的严格管教下,凭着过人的听觉和触觉,她可以单独出门,甚至能做到拿东西也不必摸索。长大后,她进盲校学习钢琴调律。毕业后她虽也有份工作,却因一次负伤,她连那份难得的工作也失去了。

虽是这样,但她并不气馁,一家一家上门去应聘。可每当她介绍自己是个盲人时,很多的单位负责人根本不信她说的是实情,甚至是连试也不试就把她打发走了。

她开始有些沮丧了,一天彷徨地走在大街上,她忽然灵机一动,反正别人看不出我是盲人,下次应聘时,干脆冒充健全人。拿定主意,她又来到一家规模较大的琴行,果然,经理没看出她有什么异常,拿了一台琴让她调,她调得很准。经理又找了一台破琴让她修,工夫不大琴也修好了,经理大为折服,夸赞说:“没想到你小小的年纪又能调又能修,还非常熟练,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正高兴着呢!谁知道,经理却准备要她上门帮顾客调琴。偌大的北京,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怎么上门啊?她犹豫了一阵,只好如实相告:“其实我是盲人。”经理一听,不由大吃一惊:“盲人?真没看出来,听说过盲人可以调律,但没想到你能调得这样好。”经理这句话让她心里重新燃起一线希望,于是她趁热打铁:“盲人钢琴调律在欧美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我学的就是欧美先进技术,一定会让用户满意,也能给琴行赢得好的信誉。”经理接着说:“你的技术我是见识到了,但是你的工作只能是上门为用户服务,钢琴卖到哪儿,你就得走到哪儿,没人带你,你能找到用户家吗?再说,路上那么多车,万一你在路上被车撞了,让我怎么负责啊?”

按理说,她又不得不遗憾地离开。可她站着没动,稍加思索便反问道:“你说北京一年会发生多少交通事故,到底撞死了几个盲人?”

“不知道。”经理真被她给问住了。

“一个也没有。”

“为什么?”

“俗话说,淹死的全是会水的,我看不见就会躲得远远的,汽车来了我就会尽量靠边,要是能上墙头,我肯定上墙了。”

她的话也有理有据,还不乏幽默风趣,把经理给逗乐了:“没想到你还这么幽默,不过……”她听到经理话头一转,情知不妙,赶紧说:“您先给我一个月时间去熟悉大街小巷,到时候您再决定要不要我。”话已至此,哪怕是心肠再硬的人也不忍再拒绝了。经理被她的睿智和执着感动了,说:“只要你能胜任,我非常乐意把这份工作给你。”

一个月之后,她果然熟悉了这座城市的很多的大街小巷,顺利得到了这份工作。她在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之后,渐渐在琴行站稳了脚跟,而且这一干就是几年。因为技艺精湛,她的名声越来越大,那家琴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就在老板准备重用她时,她竟冷静地炒了老板的鱿鱼,开始干个体钢琴调律师。

如今,她是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学会注册会员,现任北京陈燕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著名的第一代盲人女钢琴调律师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