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22664200000025

第25章 巨人陨落,病逝沙丘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唐)许浑

(一)

庆功宴结束之后,始皇帝便将丞相李斯留了下来。有些话他自己不便说,也不能说,最好由臣下主动提出来。遍观群臣,唯有善于揣摩自己心意而又大权在握的李斯能干成这件事。

在始皇帝的授意下,李斯很快便拟定了一篇谏书。李斯上书说:

“臣李斯冒死言:过去天下散乱,不能一统,因而诸侯并立,书、语也都是讲古事而妨害当世,以虚言而乱实事;人们也喜好用自己的私学,非议君上所建树的事业。如今陛下一统天下,已经消除僭伪而确定一尊,但私学却仍然相互传授。那些腐儒们闻知命令颁下,就按自己的学说妄加议论,入朝时口是心非,出朝后便街谈巷议,自我夸饰,标新立异,引导人们制造诽谤之言。这种情况如不禁止,就会使君主的权势下降,而臣下也会结党营私。唯有禁止私学才对国家有利。我建议:史书凡不是秦记的都烧掉;凡不是博士官职所需的书,天下藏有的《诗》、《书》、百家之言的著述,一律送交郡守、尉处焚烧掉;再有敢于私谈《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官吏见到或知道而不举报的,与这样的人同罪;命令颁下30天后还不把书籍烧掉的,将其人黥面,罚去筑城。医药、卜筮、农学之书皆不在此列。要想学法令的读书人必须以官吏为师。”

“焚书”禁言本来就是始皇帝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因此在接到李斯的谏书后,始皇帝稍稍看一看,便下令批准了。

就这样,中华大地便出现了一次全国性的焚烧图书典籍的历史事件。这是一次对文化的荼毒,是对人类思想的禁锢,中华文化也因此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幸运的是,一部分读书人冒死将一部分典籍藏了起来,或默记在心里,这才使得《诗经》、《论语》、《尚书》等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流传到了今天。

中华文化的劫难还没有结束,焚书的烟火还没有熄灭,紧接着就又发生了“坑儒”的血腥事件。始皇帝热衷于求仙问药,企图长生。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在秦始皇的带领下,不少儒生也参加到寻仙的队伍中来。当然,儒生加入其中定然不是为了求得长生,而是为了像徐福、茅盈、卢生一样获得荣华富贵。

就在焚书事件发生不久后,入海求不死之药的卢生再次回到咸阳。不死之药是不存在的,卢生当然求不到,但银子花光了,他又不能不向始皇帝做一个交代。于是他就编造了一个谎言,告诉始皇帝说:

“臣等寻求仙寻药常常不遇,似乎是恶鬼在阻碍我们。臣等认为,陛下您要经常出来走走,这样可以避鬼驱邪;鬼躲开了,仙人也就会来了。皇帝的居所如果臣子们都知道了,也将有害于寻仙。所谓真人,能够入水不湿,遇火不燃,凌云气之上,与天地同寿。如今陛下您治理天下,还不能做到清心寡欲,臣等希望陛下的居处不要被臣下们知道。这样一来,不死之药大概就能很快找到了。”

秦始皇又信以为真,当即表示要自称“真人”,不再称“朕”了。他还下令将咸阳旁边200里以内的宫观用270条复道和甬道连接起来,以帏帐遮住,内设钟鼓;又强迫大批年轻美貌的少女入内居住,各安布置,不准随便搬迁。皇帝住在哪里,哪里就要严密地封锁消息;若有人将消息走漏出去,立即杀无赦。

(二)

差不多在专心求仙问道的同时,始皇帝又开始大兴土木,在渭南修建了阿房宫。

阿房宫也叫阿城,本来是秦国的惠文王所建。但秦惠文王命薄,宫未建成,他便一命呜乎了。后来,“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秦始皇在上林苑中建造朝宫,“先作前殿阿房”。这是说朝宫的前殿叫作阿房宫。可能因为阿房宫的名气太大了,人们逐渐将整个朝宫也称作阿房宫。

所谓阿,就是“近”的意思;所谓房,就是“旁”。阿房也即“近旁”之意。因为阿房宫建立在首都咸阳的附近,所以就暂时取了这个名字。民间传说,始皇帝修建阿房宫是因为他爱上了一个名叫阿房的女子。但这不过是民间根据阿房宫之名穿凿附会出来的。

阿房宫规模庞大,装饰华丽,美轮美奂,可谓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杰作。可惜的是,阿房宫还未修建成功,始皇帝一手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便轰然倒塌了,阿房宫也被西楚霸王项羽一把火杀得干干净净。

从此之后,始皇帝便与群臣和社会完全隔离开了,他所做的决策也更加不符合实际。始皇帝的统治日益残暴,天下日益凋敝,甚至连卢生这样靠坑蒙拐骗获取荣华富贵的方士也对始皇帝心生不满。

始皇帝日益骄横,无论谁呆在他身边都有随时掉脑袋的可能。有一天,秦始皇在前往一处行宫途中,突然看见丞相的车队从远处过来。丞相的车骑非常显赫,秦始皇就不高兴了,觉得他用车超标了,便嘟囔了几句。

不料,始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却悄悄跑去告诉了丞相。丞相知道后,立刻减少车马,再也不敢摆阔了。秦始皇知道后,勃然大怒:

“竟敢有人泄露真人所说的话!你们能泄露真人的行踪,仙人怎么会来呢?”

于是,始皇帝当即便下令将当天在场的值勤太监和众侍者全部处死。卢生、侯生等一大批为始皇帝寻仙问药的方士们感到十分害怕。有一天,卢生对侯生说: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以为自古以来谁也不如他……像这样贪恋权势之人,我们不可再为他求仙药了。”

于是,卢生和侯生等人携带着大量金银珠宝不辞而别。卢生、侯生等人的离去自然有逃避之嫌,他们担心自己的骗局被识破,导致人头落地。但他们对始皇帝的议论倒也切中时弊,反映出秦朝朝政已经日益腐败的实际状况。

始皇帝闻讯大怒,咬牙切齿地说:

“去年以来,朕召集了这么多文学方士,为的就是让文学之士兴太平,让方士去寻仙问药。如今,卢生这些人跑了,竟然不向朕汇报。徐福等人入海寻仙,花费巨万,也没有找到不死之药。那些奸徒为了获利就奔走相告,用这些方法来骗朕。朕待卢生等人不薄,但他们临走前还要诽谤朕,说朕无德!立即将在咸阳的诸生召集以来,严加审问,以防他们妖言惑众!”

众臣得令后,立即审查聚集在咸阳的方士,一共查出460多人有欺骗始皇帝的嫌疑。秦始皇一怒之下,把他们全部都活埋,以警告他人不要再干欺骗和诽谤自己的事。

从整件事情的经过来看,将这一事件说成是“坑儒”其实有些冤枉始皇帝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也将这一事件称为“坑术士”,而不是“坑儒”。坑儒是后代人的说法。大概是后世的儒生为了提高儒家的地位,说秦始皇就是因为坑儒才导致亡国的,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但无论如何,这些方士本来是始皇帝召来为自己做事的。如今说杀就杀,也足以看出其反复无常的暴虐性格。

长子扶苏在这一事件中也受到了牵连,因为他跑来为诸方士向秦始皇求情:

“这些人都是诵法孔子的,陛下用重法处理他们,恐怕天下会不安吧?”

扶苏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不仅没能劝止秦始皇随便杀人,还给自己招来了祸患。秦始皇见自己未来的继承人竟跟自己对着干,一气之下便把扶苏赶到北部边疆,让他给蒙恬当监军去了。当然,他这样安排也有锻炼扶苏之意,因为他有意立扶苏为太子。

(三)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秦始皇也逃不过这一自然规律。公元前211年,即秦始皇三十六年,东郡(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的交界处)发生了一件怪事。据说从天上掉下来一块陨石,块陨石上还刻着7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很显然,这件事情是有人在背后捣鬼,但其中却饱含着民众盼望秦始皇早死、秦帝国早点分崩离析的心愿。

然而,这几个字与始皇帝想长生不死、永久统治帝国的愿望相违。因此,他立即下令盘查附近的居民,想弄清事实的真相。但没有一个人肯说出事实的真相,最后始皇帝残暴地杀害了当地所有居民,并将他们的尸体连同那块陨石一起烧化了。

秦始皇是相信鬼神之说的,所以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很大,此后他总是闷闷不乐。后来,他命博士制作“仙真人诗”的乐曲,让乐师演奏,以消愁解闷。这首乐曲描写了长生不老的神仙巡游仙界的情景。

同年秋天,一个使者由关东赶往咸阳。他走到华山脚下的平舒道时,天已经全黑了。突然,从黑暗之中走出一个人,手捧玉璧对使者说:

“替我把玉璧送给镐池君吧。”

使者接过玉璧。那人忽然又说道:

“明年祖龙将死。”

使者想问清其中缘故,但那人已经消失了。

镐池君是谁呢?据说,镐池君是在渭水南边的镐池受人祭祀的水神,是周武王死后所化。使者被弄得莫明其妙,只好先带着玉璧来到咸阳,把事情的经过向秦始皇报告。

秦始皇听后,沉默了半晌,才缓缓说道:

“山鬼之辈,能预见的顶多也只是一年以内的事情。”

这句话不过是秦始皇的自我安慰罢了。退入里间后,他又自言自语地唠叨一句:

“祖龙乃人之先也!”

池君是周武王,祖龙自然就是自己了。始皇帝想到这些不免心中发慌。他急忙派人查验玉璧,发现那正是他南巡时奉献给长江之神的礼物。如今“山鬼”要将玉璧转送给镐池君,岂不是意味着秦国的水德将尽,大秦帝国要灭亡,而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呢?

秦始皇越想越害怕,急忙请人占卜,以定吉凶。结果,占卜得到了一个“游徙吉”的卦。秦始皇立即迁徙3万户居民前往北河和榆中(都在今陕西省榆林县)一带,而他自己则在第二年开春离开咸阳,南巡去了。

始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胡亥特意要求同行,始皇帝答应了。这次同行的还有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秦始皇一行游历了云梦(今湖北省云梦县),在九嶷山祭祀了舜帝,然后顺长江而下,过钱塘江,奔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而去。此后,始皇帝又在会稽山祭祀了大禹,刻文立碑,称颂秦始皇的功绩。

然后,他们又经过吴(今江苏省苏州市)来到江乘(今江苏省句容县北),从那里过长江,沿着海岸线北上,再次来到琅邪。很显然,始皇帝还惦记着徐福入海求不死之药的事情。巧合的是,他在这里真的遇到了徐福。

徐福害怕始皇帝砍了自己的脑袋,便胡言乱语说:

“蓬莱仙山上确有不死之药,可惜臣在海上遇到了大鲛鱼阻挡,无法到达。请皇帝派善射的人与臣一起去射死鲛鱼,这样就可以取到不死之药了。”

当晚,始皇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他与海神交战。醒来后,他问身边的人,这个梦是什么意思?身边的博士敷衍说:

“皇帝之所以见不到水神,是因为大鲛鱼阻挡了他的通道。只有除去这个恶神,善神就会来了。”

始皇帝深信不疑,立即命令徐福带着善射之人、数千童年童女和无数金银财宝到海上去射杀鲛鱼,寻仙药去了。但是徐福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据说,他后来到了今天的日本,在那里自立为王了。

(四)

秦始皇在琅邪左等右等,也不见徐福回来,只好命令车队返回咸阳。车队来到平原津(今山东省平原县南)时,始皇帝突患重病。这很有可能是多年来的种种异象导致他心神不宁,继而诱发了疾病。

病中的始皇帝更加忌讳“死”这个词了,随行的大臣们谁也不敢议论他的病情。秦始皇虽然派随行的上卿蒙毅急忙赶回咸阳向山川之神祈祷,但他的病还是逐日严重起来。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似乎也意识到了死神已经降临,他竭尽最后一点力气,给长子扶苏写了一封遗诏,命他火速赶往咸阳,商议国丧及立储之事。

始皇帝将遗诏封好后,交给宦官赵高。皇帝签发诏的玉玺和调动军队的兵符也都由始皇帝的这身贴身宦官保管,书件只有盖上玉玺才能真正被认作是皇帝的旨意而发生效力。但是,这位心怀鬼胎的宦官却悄悄将始皇帝的遗诏藏了起来。

公元前210年7月,当车驾来到沙丘平台行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大平台村)之时,始皇帝便油尽灯枯,撒手离世了,享年50岁。秦始皇梦寐以求长生不老的愿望最终还是成了泡影。

随从秦始皇巡游的左丞相李斯深恐皇帝在旅途中突然驾崩的消息会引起天下大乱,便秘不发丧,下令把秦始皇的尸棺偷偷放进凉车,马不停蹄地向咸阳赶去。

当时,知道秦始皇已死的除了李斯之外,只有公子胡亥、赵高及几名随从的宦官。诸位大臣都不知道,沿途迎送的官员更不知道。赵高突然野心膨胀,决定杀掉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立与自己亲厚的胡亥为新帝。而见风使陀的李斯也参与其中。于是,赵高便与胡亥、李斯等人勾结,假传诏书,将扶苏和蒙恬赐死。

当时正值暑期,始皇帝的尸体在车中很快就腐烂发臭了。李斯、赵高等人便命人装了许多臭鱼在车上,以掩盖气味。然后,他们就按照既定的路线,从沙丘到井陉,再由井陉绕道往九原(陕西省榆林县),最后才走直道回咸阳。这样做,无非是要做出一副样子来欺骗世间,让人觉得好像秦始皇依然健在,正在按原计划巡游天下。

刚一回到咸阳,赵高、李斯等人便扶胡亥登上了帝位,史称秦二世。随后,秦二世便为秦始皇举行了国丧,将其埋葬在骊山陵。这位与始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暴君还下令:凡后宫中没有生育的妃子全部殉葬。至于那些在修建骊山陵地下宫殿时悉知机关的工匠们,也全部被关在墓中,没有一人能够逃生。

从此,大秦帝国便进入了秦二世胡亥的时代。在赵高与李斯的怂恿下,荒淫无度的秦二世很快就将整个国家弄得千疮百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纷纷响应。随后,项羽、刘邦等人也竖起反秦大旗。到公元前206年,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便土崩瓦解了。始皇帝一手建立的大秦帝国仅仅维持了15年,便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