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心眼叫看透
22662600000023

第23章 事事动心,办事活心眼(2)

到了几个月以后,第二轮谈判开始了。日本公司方面似乎认为上次的谈判团不称职,所以人员全部予以更换。新的谈判团来到美国,美方只得重述第一轮谈判的内容。不料结果竟与第一轮谈判一样,由于日方对谈判项目“准备不足”,日本公司又以再研究为名,毫无成效地结束了谈判。

日本公司把“磨”人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而此时,美国人显然已开始烦躁不安了。

果然,在经过两轮谈判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轮谈判。当第三轮谈判不明不白地结束时,美国公司的老板不禁大为恼火,认为日本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轻视本公司的技术和基础,于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依然如此,两公司间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即解散了谈判团,封闭了所有资料,坐等半年以后的最终谈判。

日本公司也知道此时已“磨”得差不多了,再磨下去就过火了。于是当机立断,才过几天,日本即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要人物组成的庞大谈判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仓促上阵,匆忙将原来的谈判成员从各地找回来,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

这次谈判,日本公司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一切有关事项甚至所有细节,都做了相当精细的策划,并将精美的协议书拟稿交给了美方代表签字。

美国人傻了眼,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对于日本公司的协议书又一时又找不出任何漏洞,最后只得勉强签字。

不用说,日本公司拟定的协议对日本公司极为有利。

克服急躁,沉着冷静地去办事

人如果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做事,不仅会一事无成,而且会铸成大错。尤其当面临糟糕难办的事情时,更需要头脑冷静,才能把事办成。

一个人必须修身养性,培养自己沉着冷静的办事性格,抑制急躁的脾气、暴躁的性格。做事要戒骄戒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人到事物的内部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

不少人办事都想一蹴而就,他们似乎忘了一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都得按一定的步骤行事,欲速则不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就在于以静制动,少安毋躁,而浮躁则会带来很多危害。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让人烦心头疼:

——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会产生急躁情绪;

——本以为把事情办得很好,谁知忽然节外生枝,一时又无法处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

——因为他人的过错,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心气不顺,也会产生急躁;

——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儿女不争气,心中也同样急躁;

——受到别人的责难、批评,又无法解释清楚,心中也会产生急躁的情绪;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浮躁之气生于心,行动起来态度必然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这不是太糊涂了吗?

轻浮、急躁,对什么事都深入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往往会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戒急躁”就是要求我们遇事沉着、冷静,多分析思考,然后再行动。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干什么都干不好,最后将毫无所获。

天下能办成大事者,无不是专一而行,专心而攻,其前提是必须克服浮躁的毛病。无论办什么事都不可能毫不费力就能取得成功,急于求成,只能是害了自己。“忍浮躁”确实不容易,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只要有决心、有信心,胸中有个远大的目标,小小的浮躁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面对不如意的事,如果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则显得肤浅,也容易得罪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免坏事。

请客吃饭,让你办事来得更直接

请客吃饭,是我们办事的一个很重要的“手腕”。会请客,你办起事来如沐春风;不会请客,你会“四面楚歌”,到处碰壁。

请客吃饭作为求人办事中的一种礼节性行为,如何向“贵人”发出邀请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恰当邀请,可以为求人办事顺利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有时不但花了钱费了力气,反而事情照旧还是没有办成。

确定邀请对象是请客吃饭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邀请对象的选择必须根据交际应酬的目的而定。就一般的情况而言,下棋应请棋友;跳舞要请舞友;打球当请球友;乔迁、喜丧则请亲朋故友;开业剪彩就该请有利于工作展开、业务往来、便于协调社区关系及从事新闻媒介传播等方面的客人……

求人办事,邀请的对象自然是能给你带来帮助的人,但有时也需要一些其他朋友作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应当精心安排,选择好邀请对象。你可根据求人的性质、需要及宴会规模的大小等,遵循先主要后次要,先亲近后疏远的原则,来划定邀请范围,依次确定邀请名单。

此外,还要适当考虑邀请对象的学识、年龄、地位、性格的差异和他们相互间的关系等,注意邀请对象间的关系和谐,避免给你的应酬办事带来不便和麻烦。

接下来,就是采取恰当的方式发出邀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交际的性质、对象而定。

比如,邀请的对象是学者、专家、领导等,他们大多工作忙、时间紧,对他们最好提前相约,以便他们做好工作调整、时间安排;闲暇时间多、工作容易调度的早点约定,自然更好,而即使临时而请,一般也能随请随到;对某团体的要人,要公开邀请,甚至借助传播媒介,就既能体现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又利于引起关注,促进宣传,扩大影响。

如果准备邀请的是准备与朋友密谈,那么就要悄悄地进行了,以便避开旁人的视线,保证交往活动的隐蔽性。当然,一般的往来、一般的亲友,打个招呼、通个电话、捎个口信儿也就可以了。

相对于比较重要的工作联系、业务关系、公关事务等,那就必须采用相应的公文格式了,如发书信、寄请柬等,或者按照一定的规格派专人传达、亲自登门,以示重视、郑重和尊重。

切记,邀请的方式要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所以,在邀请之前,一定要明白以下事理:

——邀请的可行性。

某人开了一家餐馆,开业剪彩,非要请某市长亲临来装门面做宣传,谁知久请不到,一拖再拖,最终也没请来,白白浪费了时间。所以,邀请要量力而行,既不强人所难,也不为所不能为。

——邀请的目的要明确、明白。

邀请前一定要明确宴会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邀请对象等,以便心中有数,做好邀请。还需将上述事项向邀请对象传达明白,以利其接受邀请,担任相应的角色,准时赴约。

——尽可能地为邀请对象着想,为其提供来往、交通等方面的便利。

王老板想请张教授帮他解决一个科学难题。张教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原本打算拒绝,没想到王老板竞派了专车接送,专人护理。张教授很感动,改变了打算。这样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利人利己。

——要真诚相约,不虚情假意,不违约、不失信。

小王曾邀请几位朋友到他家去做客。朋友信以为真,谁知他却是虚意敷衍,让朋友吃了闭门羹。他这种失礼行为使朋友非常气愤。事隔多年,提及此事,朋友仍然耿耿于怀。这么邀请耍弄了别人,失去了朋友,岂不害人害已!

觥筹交错,学会在酒桌上办事

“酒文化”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现代人在办事应酬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办事作用。

酒这玩艺儿是公认的社交润滑剂,谈起喝酒办事应酬,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不管多么难的事,经过酒的“论证”就不难了;不管多么严谨的人,经过酒的“穿肠”后就不是自己了。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朋友聚会,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玩弄一下酒桌上的“手腕”,也可以有助于你办事成功。在这里,你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忌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应酬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应酬主题。

——言语要得当,诙谐幽默。

酒桌办事应酬的能力足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学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言语,会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言语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劝酒要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办事应酬往往离不开劝酒这一环节,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酒量大小不要强求,照顾到就可以了,以免酒后失态,既影响酒宴场合,也影响健康,从而打乱了喝酒办事应酬的目的。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敬酒要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请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对方的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情景。

敬酒应酬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要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人的内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锋芒要渐露,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显露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处处留香,办事才能顺顺当当

出门办事应当时时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否则,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贵人也会对你侧目掩面,影响办事的成功率。

记得有一个求职者,在面试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起初他给人的印象很好。但后来由于监考官闻到一股怪味,出于对他的尊重,也就没说什么,而最后他却只能遗憾地告诉这位求职者:“你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这位求职者落选了。

人体气味千差万别,香味、汗味、臭味、油脂味……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反感。有很多朋友都喜欢吃蒜,这不是坏事,蒜可以杀菌消毒。但是,吃完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最好能刷一次牙或嚼上一片口香糖,再跟别人交流,这样别人会更喜欢。身上有异味,让人“闻而生畏,退避三舍”,是各种社交办事活动中的大忌,这不仅证明一个人不讲个人卫生,而且还会突显出你是一个素质较低的人。所以,在这里也顺便提醒一下,一定要做个处处留香之人!

首先,应注意口中的味道,出门前尽量少吃刺激味较强的食品,以免你在外面“出口成章”时,别人还得“享受”你的“余味犹存”。

常喝些冷水、柠檬汁、茶等,可以清除口中气味;宿醉后,嚼些口香糖是良好的去味佳法;还有,最重要的是勤刷牙、勤漱口,这样既可以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又可以消灭口腔内的一些细菌,还可以“出口成香”,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注意身上的味道。在我国,香水的使用率很低,尤其是男士。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不论男女,香水的使用率都是很高的,其实这也是对社交活动有帮助的。试想一下,谁不愿意跟一个“香人”在一起,而喜欢跟一个“臭虫”为伍呢?但在使用香水的时候,也要注意,应当尽量使用一些清香型的,有淡淡的香味就可以了,切忌喷得很浓很浓(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换袜,不喷香水也不错的)。

最后,注意自身的生理气味。某些朋友可能有腋臭,为了掩盖腋臭的味道,而喷些香水,但有时候适得其反,会产生出一种更不好闻的味道。如果哪位朋友有腋臭,这里提醒你,赶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它会影响到你的社交活动,立刻消灭它!就算没这种病的人,也应该在流汗后尽快擦干净,或用香皂洗净,不论夏天和冬天女性还要注意修剪腋毛,同时,内衣也要保持清爽。

身上总散发着一种香味,其实也是散发着一种魅力,会让接触你的人感觉到舒服,对你的办事是很有益的。

清洁自我并不是难事,只要我们对以下一些方面多留心,你就可以神清气爽。

——胡子。如果你没有马克思那样漂亮的大胡子,就请不要乱留胡须,不要怕别人说你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头发。头可断,头发不能乱。

——脸。不洗脸,那还要脸做什么呢?

——手。干净的叫手,不干净的叫爪子。

——不留长指甲。除女孩外,只有僵尸才留长指甲。

——牙齿。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有口气就有距离。”保持牙齿干净,口气清新,人们才能喜欢你,不要因办事场合中开口说话,就让别人因闻你的“口气”而离开你。

——衣服。别每天跟个丐帮长老似的。

——鞋。皮鞋锃锃亮,这才是好样。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办事人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处在办事的场合中,感觉自己非常整洁,你会感觉到神清气爽,同时也会增强你的自信心。

“枕边风”也能把事“吹”成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男人与女人之间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女人往往总是在暗地里影响着男人,左右着男人的心理情绪和处世态度。找人办事时,不妨利用女人做些文章,也会轻而易举地办成事。这是一些老谋深算者办事惯用的“手腕”。

汉高祖刘邦率领大军与匈奴交战。刘邦求胜心切,带领骑兵追击敌军,不料中了匈奴埋伏,被迫困守白登山。后续部队被匈奴军队分头阻挡在各要路口,无法前来解围,形势十分危急。汉军粮草越来越少,伤亡将士不断增加,刘邦君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跟随刘邦的谋士陈平连日以来无时不在苦思冥想着突围之计。这天,他正在山上观察敌营动静,看见山下敌军中一男一女指挥匈奴兵。经了解得知是匈奴王冒顿和他的阏氏。他灵机一动,从阏氏身上想出一条计策,回去和刘邦一说,马上得到了允许。

陈平派一名使者,带着金银珠宝和一幅图画秘密地去见阏氏。使者用高价买通了阏氏帐下的小番,得到了进见阏氏的机会。见到阏氏后,使者指着礼物说:“这些珠宝都是大汉皇帝送给您的,大汉皇帝想与贵族和好,所以送来礼物,请务必与匈奴王疏通疏通。”

阏氏的心被这份厚礼打动了,全部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