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证实某件事,而面对的人又不好得罪,那么你就不要直接地去批评,而是要委婉含蓄地,在他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去进行。要想教人,先得做到不让对方感觉你是在教他。对方不懂的事,你也得设法让对方觉得他只是忘了,并非完全不懂。
相反地,如果你一知道对方犯错,就毫不留情地一语道破,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吃透对方心理,抓住“心”来谈
办事要多替别人设想,那你将成为一个受.人尊重、会办事的人。在办事中,人们往往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了别人的需求。这往往是在办事中遭到拒绝的主要因素。
卡耐基指出:“请求对方帮一个忙,不但能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赢得友谊与合作。”
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初到一个海滨城市,有一次在暮色苍茫时,他要去一个自己没到过的郊区。前半截的路线他知道怎么走,可是下了公共汽车换乘另一路车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路车的车站了。
于是,他走到一群下棋的本地老头面前,请教他们该怎么换车到想去的地方。
没想到这么一问效果惊人。他们听出是外地口音,而且是在快要天黑时往郊区走,就感到事关重大,于是就七嘴八舌地向他指点路线,连下车后该怎么走都讲得清清楚楚。有一位老同志为了这稀有的机会而兴奋不已,站起来让所有的人都不要讲话了,他要独自享受这指示方向的快乐。
因为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军事基地。这些人听说要去的地方与军队有关联,更加兴奋,感到能够有机会给这样的人指路实在难得。那位站起来的老同志还放下手中未下完的棋,专门把他送上了末班公共汽车。
到一个陌生城市后,向一个地位低于你的人请教:“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帮我一个小忙,告诉我怎样才能到某个地方?”相信你会有一个良好的收获。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运用这项原则,把一个刻薄的敌人变成了他一生的朋友。
那时,年轻的富兰克林凭着自己的才干,不但建立了一个小印刷厂,还当选为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
可是,他的能干却招致了议会中另一位同样有钱又能干的议员的敌对。这位议员不但不喜欢富兰克林,还公开斥责他。
富兰克林觉得这样的一种情况非常不利于自己发展,他决心使对方喜欢自己,他听说对方图书室里存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就写给他一封便笺,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借来一阅。
这位议员马上叫人把那本书送了过来。过了大约一周,富兰克林把那本书还给议员,并附上一封信,表示非常感谢。
以后在议会里相遇的时候,这位议员居然一反常态,跟富兰克林打起了招呼,并且很有礼貌。自那以后,他随时都很乐意帮富兰克林办事,他们二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富兰克林虽是200多年前的人了,而他所运用的心理方法,也即请求别人帮你办事的心理方法,对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你求人办事感到为难的时候,不妨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样也能使对方感到满足。”这样,你办起事来就会感到很容易了。
争辩要恰到好处
许多人害怕争辩,但几乎没有人不争辩。其实,争辩对于正常的人际关系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在于你懂得运用“心眼”去争辩。
然而,总有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如果善于使用生动、熟悉的实例,并从中引出一番能被人所领会和接受的道理,再依此类推,把这番道理运用于需要说明的论题,就可以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哥伦布经过近20年的准备后,终于成功地越过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这个伟大的创举引起举国欢腾,哥伦布也因此被视为英雄,受到崇敬。但是,有一些无视事实、否认真理的人,想给哥伦布制造一些难堪。
在一次为哥伦布举办的庆功宴会上,有人发难:“听说你在大西洋的彼岸发现了新大陆,但那有什么了不起?任何人通过航行,都可以像你那样到达大西洋彼岸,并发现新大陆。所以,那是世上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
面对挑衅,哥伦布没有立刻回击。他从容起身,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鸡蛋,对在场的客人们说:“先生们,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有谁能把它立起来呢?”
在座的宾客们一个接一个,试图要把鸡蛋立起来,但是鸡蛋传了一圈后,却仍没有人成功。大家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哥伦布接过鸡蛋,轻轻地在蛋壳上敲出一个小洞,几乎毫不费力地便把鸡蛋立了起来。顿时之间,全场哗然,哥伦布转身对大家说:“这不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吗?然而,你们却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当人们知道某件事情该怎么做之后,也许谁都能做到了。”
哥伦布以广博的学识、机敏的思维、简明的实例,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模拟推理,并明确指出,在一件事情获得验证前,它可能就是极度困难的。但是,只要有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件事情就变得再简单不过了。
争辩是生活的一部分,恰到好处的争辩是一门艺术,在人的一生中争辩是免不了的,当我们遇到争论或挑衅时,应针对事物的本质,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在强敌面前保持平静,敢于交锋,具有压倒对手的气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口才。
急于赞扬,迟于批评
《呻吟语》中说:“责人贵含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指责他人的过失时,要讲究一点策略,最好不要一次把心中要说的话完全表达出来。“指责他人之过,需要稍做保留,不要直接地攻击,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比喻,使对方自然地领悟,切忌露骨直言。”“即使是父子关系,有时挨了父亲的骂,也会无法忍受而顶嘴。更何况是别人呢?”父子有血缘关系,无论如何不能割舍,但朋友就不一样了,过激的言辞很可能会断送友谊。因此,“你这话说得太不对了!”“你做的事还不如三岁小孩子!”之类的话最好不要说,要说的话,也必须改变语气。
《论语》中有句话:“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这是交友的学问。意思是说对朋友犯错,以诚意提供忠告,如果对方不听。就要中止劝告而暂时观察情况。如果过于哕唆,只会惹得对方厌烦,毫无效果。要不要接受你的忠告,终究要看对方,过于勉强只会损害友情。
劝说朋友时,朋友往往认为自己的意见、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从而与你争辩。你以严密的辩论将对方驳倒固然令人高兴.但未必需要把对方驳得一无是处。因为这样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得不到对方的认可,而且终有一天会自食恶果.受到对方的攻击。那如何劝说朋友改正过失呢?最好的办法是先了解对方的想法.然后在顾及对方颜面的前提下,陈述自己的意见,给对方留有余地。
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什在《谈人的管理》一书中写道:“不要只批评而不赞美。这是我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不管你要批评的是什么,都必须找出对方的长处来赞美,批评前和批评后都要这么做。这就是我所谓的‘三明治策略’——夹在两大赞美中的小批评。”
我们知道。批评只有被对方从内心上接受才能生效。这就意味着,批评虽然有道理,但不等于被对方接受。心理学研究表明,接受批评的最主要的心理障碍。是担心批评会伤害自己的面子,损害自己的利益。为此.在批评前要帮助他打消这个顾虑,这样才能把批评听得下去。打消顾虑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先表扬、后批评。亦即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
在“三明治策略”中,表扬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它只是为批评作铺垫而已。批评教育才是真正的目的,不能把它过分美化。否则,物极必反.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从表扬入手,就好像动手术前给病人打麻醉剂一样,让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康复。因此,我们在批评别人时,也不妨给“病人”打一针“麻醉剂”——使用“三明治策略”。
当年任育才小学校长的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在开展公益事业和公务活动中,管理部门或管理者常常要向群众和公众提出约束性的要求。而这种约束性的要求,如果运用生硬的警告话.就会使群众或公众从感情上产生对立情绪,有时甚至会产生对抗性行为。而如果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劝慰话.群众或公众不仅容易接受.而且会自觉遵守。某市新建了一处花园,有关管理部门为了禁止某些不自觉的群众进入花园采摘桂花,就放置了一块警告牌:折花可耻.违者罚款!警告牌出示的第二天,就有人用笔在警告牌上画了一只大王八——表示愤怒的原始艺术。这下,这块警告牌不但未收到约束和警示公众的作用.反而成了人们的笑料和谈资。管理部门发现后,把警告牌中生硬的警告话改成了劝慰话:尊敬的游客,桂花是我市的市花,请您爱花护花,让我们的城市溢满芬芳!这块劝慰性告示牌出示以后,再也没有人进入花园擅自采摘桂花了。
劝慰性告示牌首先从尊重游客的人格出发.用“尊敬的游客”和“请您爱花护花”等礼貌性用语来劝阻游客不要擅自折花.这样游客满足了被人尊重的心理需要,从而积极和自觉配合花园管理部门来共同“爱花护花”。
一诺千金,一言百系
中华民族历来是强调讲信用的民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从古至今都把信用看得非常重要。
《论语》中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还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等等,讲的都是一个意思:“言而有信”。
从古到今,言而有信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赞颂。不守信用的人则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李白曾在他的《长干行》一诗中写过这么两句:“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所谓“抱柱信”是说一个叫尾生的男子和一个淑女一天在桥下约会,到约会的时候,女子还没来,河里就开始涨水了。尾生为了不失信用,还是不走,宁可抱住桥柱,直至被水淹死。所谓“望夫台”是说丈夫在外,约定某年某月归来,但是没有实现诺言,妻子总是站在台上望着丈夫归来。这些典故都是倡导人们要讲信用。
失信则失民心。失民心者则必败,这一点,古今的统治者都是非常清楚的。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拜乐羊为大将,率领五万人去攻打中山国。当时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中山国国君姬窟利用这一父子关系.一再要求乐舒去请求宽延攻城时间,乐羊为了减少中山国百姓们受害,一而再、再而三地答应了乐舒的要求。如此三次,三个月过去了,乐羊还不攻城.这时西门豹沉不住气了。询问乐羊为何迟迟不攻城?乐羊解释道:“我再三宽延,不是为了顾及父子之情,而是为了收民心,让老百姓知道他们的国君三番五次地失信。”果然,由于中山国国君的一再失信,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结果战即败。
做生意也好,治家也好,理国也好,都需要讲信用。
在人与人相处中.讲信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交往原则。与人交往中,要做到“言必信”——遵守诺言,实现诺言;“行必果”——言行~致.表里如一,周围的人就愿与你进行正常的交往。
处于复杂的社会中.有时守信并不一定会助我们成功,说谎有时反而会对自己有利,如果没有什么波折,甚至会被视为有能耐的人,违信背义在社会交往中似乎有它一定的价值.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短期的社会行为。老舍先生曾说过:“守信的人所以失败并非因守信而失败,而狡诈弃信的人所以成功,也并非因狡诈弃信而成功。”这是一句值得大家深思的话。孔子说过:“久而不忘平生言。”的确,信守承诺是我们立于这个社会的上上之策,是人与人相互交往中最高贵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