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感悟篇
22648000000016

第16章 我们在成长(2)

北京文汇中学学生田飞的一篇小论文《保护地球从我做起》,获得了2000年"太平洋地区"环保征文特等奖。经常在北京"鸟市"上逛的人曾收到过一群中学生散发的"保护鸟类"宣传卡。在学生们的倡议下,贩卖野生鸟类现象在"鸟市"中渐渐绝了迹。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最初的倡导者就是田飞。有一次,田飞读报发现,北京市民笼养的小鸟大都是从野外捕来,而野生鸟在被关进笼子后,其成活和死亡的比例是1:20。如果北京20万的养鸟人每年只养活一只野生鸟,那就将以失去400万只野生鸟作为代价。400万,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于是他就向班里提议到"鸟市"中进行爱鸟宣传,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田飞最初的环保兴趣来源于他的一个环保小发明。他发现家中的水龙头老拧不紧,自来水常常就白白地流掉了。他利用弹簧原理,用滚珠弹簧代替传统的皮垫,创造了一种"防漏水龙头",水龙头一下子就拧紧了,小发明还被有关部门评为"科技小发明"一等奖。原来环保是这么有意思的活动,从此田飞一下子就扎了进去。

捡拾垃圾和废弃物现在成了田飞的一个日常性活动。在学校附近的绿地上,经常有田飞弯腰捡垃圾的身影。他还专门从家里找来三合板,涂上"保护绿地"的字样,插在绿地里提醒人们。在每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捐款中。田飞也是一个积极分子。田飞说,环保是永远做不完而又永远要做的,是随手能做、随时能做的。

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如果你是一个环保主义者,请签署这份公约。

必须做到:

(1)不要到处乱丢垃圾,要把它们丢进果皮箱里,如果附近没有果皮箱,也不要乱扔,你可以在身边带一个小的垃圾袋,用它来盛放垃圾,再一起丢进果皮箱。

(2)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或学校已进行了垃圾分类,你要积极参与,对垃圾进行分类。

(3)不要浪费,你应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双面使用纸张,并且买你必需的东西,因为在你买不必要的商品时,不仅浪费了钱,还浪费了资源。最重要的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钱做起。

(4)积极使用可再利用的用品。如:你应把你读过的课本或健康的书籍送给穷苦的孩子们;把自己还完好的衣服送给弟弟或妹妹穿。

(5)如果你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你应提醒他(她),说服他(她)不要再这样做。

(6)爱护野生动植物。不要吃野生的动物或植物,并提醒他人也不要这样做。

尽力做到:

(1)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你可以自带无毒害金属制造的餐具,来代替一次性餐具。

(2)你应让每滴水都变得有价值,也就是说,你应尽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比如:你可以用洗过手的水拖地板等。

(3)尽自己所能,综合使用旧商品,变废为宝。

(4)阻止别人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5)减少私车使用,尽量乘公交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对环境造成潜移默化的破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一点一滴的破坏,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我们从我们后代手中借来的!因此,我们有义务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捍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梁启超曾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午"。青少年是地球未来的主人,肩负着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荣使命。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都从自己做起,相信天蓝蓝、海蓝蓝的世界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梁启超曾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青少年是地球末来的主人,肩负着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荣使命。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都从自己做起,相信天蓝蓝、海蓝蓝的世界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五、尊重法律

有的人自认为"权比法大"、"我是父母官"、"老子天下第一",目中无法,目中无人。有的人即便自己不当权,却仰仗后台硬,狐假虎威,横行一方,以为可以一手遮天。

镇原县人民法院在审理酒泉麦芽厂诉镇原县啤酒厂拖欠货款纠纷一案时,因原告酒泉麦芽厂申请诉讼保全,2000年7月,县人民法院依法对县啤酒厂的银行账户进行了查询。因未查到存款,就没有采取保全措施。县长王尧知道此事后,立即打电话质问县法院院长王梦林。王梦林按照法律规定解释后,派主管副院长米建民去王尧办公室"汇报"。王尧对来汇报的米建民拍着桌子说:"谁叫你查啤酒厂账户了,谁给你们的权力?!""你们吃的拿的是县财政,你们怎么能帮助外地人办事?你得了酒泉人多少东西?"

王尧身为县长,动辄以政府名义出面对法院判决横加干涉,滥施职权,事实上干扰了法院的执行工作,造成法院判决在该县执行难的局面,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他的行为属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用权力、乱批"条子"、乱打"招呼"、非法干预、阻碍人民法院依法执行"的行为,受到了党纪国法的制裁。

还有的人,他们虽然不是当权者,而是执法者,手中有一定的权力,但他们以权谋私,不认真执法,法律成为他们手中可伸可缩,可此可彼的玩物。

派出所,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任。组织、介绍、容留卖淫嫖娼的娱乐服务场所,理应是派出所严厉打击的对象。然而,开江县东城派出所所长李昭远却带领6名干警,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手中抢出了被查获的卖淫嫖娼嫌疑人和业主。此事的发生,无疑是对法律的亵渎,发人深省,令人震惊。

王尧、李昭远,他们的共同点是藐视法律,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贪赃枉法,将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没有在法律之外活动的特权。一个人的行为,一旦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不管他担任什么职务,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人,如果选择了维护国家法纪这一神圣的职责,就应该忠于职守,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持廉洁和正气。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国家和人民,无愧于法律赋予他们的神圣权力。

法与情的关系一直是我国法制建设中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人情关系在我们社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无论什么事情,我们大多习惯在各种关系网中寻求帮助。有时候,许多人为了亲人、朋友的私利,不惜铤而走险,对法律法规熟视无睹,利用手中特权违法乱纪,最后锒铛入狱,后悔不已。而有的人,明知不对,但碍于面子,禁不起熟人的纠缠,在侥幸心理的安慰下,不惜以身试法,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有的人将法律看成是人情的绊脚石,认为法律破坏了亲人、朋友间的亲密与和睦;有的人则认为法律不外乎人情,衡量是非的标准最终还是要看关系的远近。难怪有人会说,"打官司就是打关系。"

1998年11月,甘肃省和政县三合乡农民马某之子因贩卖海洛因5940克被上海公安机关抓获。为了减轻其子罪责,马某送给赵世贵500元,送给三合乡党委书记杨廷辉之妻150元,要求更改其子户籍证明。杨、赵遂将马某之子实际年龄由1979年2月3日改为1982年12月28日。上海公安机关为排除马某之子临时身份证上的年龄与伪造的户籍年龄上的疑点,对其进行了骨龄鉴定,证实赵、杨提供的年龄确系伪造。2000年3月,上海市检察院致函和政县检察院,因马的户籍材料有假,干扰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要求对此案有关人员进行查办。近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和政县进行了公开审理后,做出终审裁定,分别判处赵世贵有期徒刑2年,杨廷辉有期徒刑1年。

中国是个重人情的国度,但法不容情,无论谁,如果真给予说情者"关照"的话,轻者犯错误,重者则触犯法律。因此,作为一名头顶着庄严国徽的执法者,在推卸不掉的人情和铁面无私的法律面前,孰轻孰重,理应分清,任何时候都应树立人情不能代替法律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地抵抗来自外界的种种干扰,才能使那些说情者望而却步,从而逐步杜绝或减少人情案。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情大于法的社会。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古代社会并不完全是一个只讲人情,不讲法律的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做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马谡违令,失去街亭,诸葛亮虽然与他交谊甚厚,情同兄弟,但为严肃法纪,挥泪斩了马谡。朱元璋登基后,驸马欧阳伦自恃身份特殊,屡次违禁派人贩运私茶,牟取暴利。朱元璋知道后,不顾皇后苦苦求情,下令将欧阳伦"以私贩论处"。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担任了总理船政大臣,来到福建,了解到自己的姻亲利用从外国购买船材和煤炭之机,贪污肥私,贿赂上官,便立即将他逮捕,并依律处斩。在当代,更有许多人,为了捍卫法律的尊严,不徇私情,秉公执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才得以不断向前健康发展。

池州市纪委副书记张光明,为人刚直,敢于办案,不徇私情,在当地被人称为"黑脸包公"。

有天一大早,张光明刚来到办公室,就被说情者堵在门口。因为一位颇有"背景"的马某有违纪问题受到了查处,案子就在张光明的手里。

在张光明的办公室里,老李开门见山地说:"张书记,马哥的事可大可小,轻重全凭你一句话,手下要留情呵。"老姚说:"马哥是个老"资格",上能通天,下能入海,在池州影响很大,最好别捅他这个"马蜂窝"。"张光明说:"敢不敢捅这个"马蜂窝",是对我党性原则的一次考验。人情不能大于党纪,我没有任何理由和权力去徇情枉法!"他把说客"轰"了出去,立即部署力量对马某违纪一事进行调查,并亲自找马某谈话,让他主动交待问题。谁知马某态度蛮横,大发雷霆,并搬出一个大人物来吓唬张光明。张光明说:"我的眼里只有党纪国法,谁践踏它谁就要受到处理。"他立即指出了马某所犯问题的严重性,劝他只有主动向党组织交待问题才是惟一出路。紧接着,张光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终于使马某慢慢地改变了态度,心悦诚服地表示,接受市纪委给予的任何处理。

现在,有些人仍然把打"官司",特别是当"被告"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如果亲人、朋友间因矛盾、争议走进法庭,诉诸法律解决,那么,很容易造成个人的众叛亲离,朋友反目。实际上,法律诉讼不过是权益受损者得到救济的一种常用手段而已。即使是亲友"对簿公堂"也不是撕开脸皮,抛开情理,而是一种让争端在公开、公平的前提条件下谋求来自第三方独立公正地解决争端的机制,比之以前的私人调解、裁决等方式更加文明和进步。我们应该将为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视作一种权利,并捍卫行使这种权利的正当行为。

其实,法律与人情并非截然对立。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以维护社会成员的良好关系为出发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不同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更加有序。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为有了规章制度的保证而变得更加和谐。我们拥有的,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自己小圈子内的亲情和友谊,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我们每个人都会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早在20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的主张启示我们,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相互联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有所不同,法律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靠强制手段来实行的;道德则是靠人们的理想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教育等力量来维持的。正如一个国家和社会不能没有法律和法治一样,一个国家和社会也不能没有道德和德治。

道德本身是很朴素的。我们首先要求自己做一个平常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不伤害他人而生活的人。能做到不伤害他人本身就是遵纪守法。从人最本质最朴素的感情出发,爱身边的人,与人为善,而不是自私自利,惟我独尊,懂得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

遵守法律,必须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谦虚谨慎,廉洁奉公,表里如一,能自觉地律己守法。而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则常常被钱欲、物欲、情欲冲昏头脑,为了一己之私往往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因此,我们应该在学法知法的基础上,注意道德品质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在头脑中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切实做到遵纪守法。

在法制社会,遵纪守法对于公民来说,应该是一种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接受法制教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条件。我们只有懂法、守法才能在纷繁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护自己,获得现代文明社会的竞争武器。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除了要遵纪守法外,更要在社会生活中培养法制感。所谓法制感,不是具体的法律或条文,而是让人懂得在现代民主法制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间应该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在法治社会中,这种恻隐仁爱并不仅仅限于对他人的苦难和不幸怀有同情、怜悯,而体现于更普遍、更广泛的法律意义上,即:一视同仁地尊重一切人的人格和基本权利。

人生需要意义,需要神圣感,需要一种理想的召唤。维护法律的神圣性并在实践中履行,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躬行,都会为社会的稳定和完善做出实质贡献,我们的个性将会在遵纪守法中彰显青春的活力。请记住:从我做起,与法同行!

六、礼貌博爱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中国汉字中,"礼"字的本义是"敬神"。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礼"便逐渐被引申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敬爱之意。礼,不仅能够反映出入的基本道德素养,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以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作为检验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尺度。高尚的人,首先是讲文明、有礼貌的人;一个言谈举止粗野鄙俗的人,即便再怎样努力,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