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使用细史斯钉固定技术是从内、外上髁的部位置入髓内钉。在置入之前,将钝头的史斯钉预制轻微的曲度,并在内上髁和外上髁预制骨孔。继之,将史斯钉插入骨孔内,再用铁锤将史斯钉驱入髓腔内。如果把史斯钉头端预弯,有助于通过骨折断端,或者在手法整复下通过骨折断端。术后需要用石膏托固定。其可接受的轴线也在闭合复位允许的范围之内。
(3)外固定器固定:单臂外固定器或多平面的外固定器都可用于肱骨干骨折,但主要用于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对于开放性骨折早期使用外固定器固定,随后作骨骼移植,通常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外固定器与内固定联合使用,就能够立即获得骨折的稳定,从而允许早期开始康复训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伴有骨骼丢失者,用外固定器使骨骼短缩固定,以后再进行骨痂牵拉延长,可恢复肱骨的长度。在置入克氏针时,注意避免损伤桡神经。如果使用螺丝钉,适当切开皮肤再置入螺丝钉,也能避免神经损伤。环形外固定器有助于重建损伤的肱骨。
(4)术后处理:闭合复位治疗的儿童肱骨干骨折应该每周随访1次,以确定是否维持肱骨的解剖轴线,并根据需要更换上臂石膏或接骨夹板。对于有桡神经麻痹的病例,告知和指导家长进行手指的功能活动,防止发生屈曲挛缩。如果家长或患者不能合作时,应该采取正规的手功能理疗,或者用桡神经损伤使用的托架。尽管儿童病例很少发生肩、肘关节僵硬,但年长儿童在骨折后3-4周,可开始钟摆样的功能练习。通常需要固定6周左右,在骨折坚固愈合之前,避免从事接触性体育运动,并告知家长在骨折后的6个月内容易发生再骨折。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
1.畸形愈合
儿童肱骨干骨折的畸形愈合比较少见,通常可接受20°-30°的内翻畸形(图10-12),但<20°的向前弯曲畸形,可能有明显的外观异常。如果存在15°的内旋畸形,对功能也没有影响。6岁以下的儿童,随着骨骼的生长,其成角畸形也将消失。尽管青少年也有某种塑型能力,6-13岁儿童的成角畸形,往往不能完全消失。肥胖儿童容易发生畸形愈合,但在外观却不明显。Green和Gibbs指出,在正位和侧位X线片上所见的畸形,并非是最大的畸形,只有垂直于畸形所摄取的X线片才能显示最大的畸形。
2.骨折不愈合
成人和年长的青少年有时可发生骨折不愈合,但儿童却非常少见。在文献上只有1例早衰的4岁儿童、4例成骨不全的病例,以及3例严重损伤的儿童发生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报道。尽管可采取扩髓髓内钉、改良的弹性髓内钉固定,但是,ASIF的动力性加压钢板和自体骨移植的成功率最高。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肱骨干骨折不愈合,通常需要切除萎缩的骨端,直至断端有良好的血运,再使断端紧密接触,使用动力性加压钢板及用6根螺丝钉固定,并做自体骨移植。据文献报道,Ilizarov技术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但对患有骨骼发育不良的儿童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最好用髓内钉固定和自体骨移植。
3.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不仅需要高度直视,而且应该迅速处理,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使骨折获得足够的稳定,防止修复了的血管再发生断裂。
4.神经损伤
儿童肱骨干骨折引起的桡神经损伤为原发性损伤,而闭合复位也可产生继发性桡神经损伤。儿童肱骨干骨折伴发桡神经的发生率介于2.4%-20.6%,平均发生率为4.4%。多见于肱骨干中、下1/3,但也见于肱骨干近端1/3骨折。许多学者主张,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桡神经损伤,都应该手术探查。手术探查证实原发性桡神经损伤,桡神经完全断裂的发生率很低,桡神经被骨骼顶起、卡压在骨折断端,或者发生神经挫伤者,则是比较常见的损伤。其自然病程表明,桡神经损伤的恢复率介于78%-100%之间。因此,许多学者建议采取临床观察,而不做神经探查手术。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手术清创的严重软组织损伤者,应该实施桡神经探查、作神经标记,或者一期修复桡神经。对于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应该采取髓内钉、外固定器固定,为桡神经恢复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Bostman等对骨折枪刺样移位者,建议手术探查和内固定,防止丰富的骨痂损害桡神经。关于对桡神经进行观察的时限问题,尚有不同的意见,一般介于8周至6个月。通常在神经损伤后18个月再做神经移植,也会获得满意的神经功能。Seddon曾指出神经损伤后的1-2个月,每天以1mm的速率完成Walle-rian变性和神经纤维穿过神经瘤,其后每天神经纤维以1-3_的速率生长,这种生长速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对于继发性桡神经麻痹,临床医生往往感到被迫做神经探查,认为是治疗引起了桡神经损伤。然而,对自然病程的观察证明,非手术治疗继发性桡神经的恢复率介于80%-100%。因此,手法整复后出现桡神经麻痹,允许进行临床观察。如果经过比较长的时间观察,桡神经麻痹仍未恢复,可能被骨痂包裹所致,则有理由作神经探查。在手术治疗后,也可发生桡神经急性麻痹,或者在数年之后出现延迟性桡神经麻痹。
尺神经因在骨折处受到卡压,也可能产生神经麻痹。少数正常个体的Stmthers弓存在解剖变异,只有肱三头肌内侧头的浅部纤维覆盖尺神经的表面,在尺神经的深面却没有纤维,使尺神经紧邻骨骼,因此,容易在外展、伸展机制所致的骨折中受到损伤,因为此型肱骨干骨折的前内侧骨皮质张开或分离。另有10%的正常个体,其正中神经不是位于肱动脉的前方,而是在肱动脉的后方走行,使该神经更邻近于肱骨干。有报道顶端位于前方的肱骨干中1/3骨折,可引起正中神经麻痹。在骨折复位后,正中神经可卡压在骨折部位的喙肱肌与肱肌之间,因为后者位于正中神经的深面。经临床观察8-12周,仍无神经功能恢复的征象,则需要手术探查。
5.骨筋膜室综合征
上臂的深筋膜比前臂深筋膜薄弱,所以,上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比很低。Mubamk-Carroll报道1例9岁男性儿童的肱骨干骨折,发生了前臂背侧骨筋膜室综合征。Gupta-Sharma报道1例成人轻度移位的肱骨干中1/3骨折,导致肱三头肌筋膜室综合征。
6.上肢不等长
儿童肱骨干骨折后,81%的病例将发生过度生长,通常不超过lcm。有些病例因整个上肢受到骨折的刺激作用导致腕骨过度生长。当骨骼发育成熟时,存在3cm以上的上肢不等长,考虑为肱骨延长的指征,可使用单臂外固定器或Ilizarov的环形延长器。
(第二节)肱骨干远端骨折
肱骨干远端1/3或肱骨干远端与干骺端移行处的骨折并不常见,注意不要与肱骨髁上骨折相混淆。肱骨干远端1/3为三角形,其骨膜也比髁上区域薄,因此,此部位的骨折不仅比髁上骨折更不稳定,而且愈合也很缓慢,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固定。由于骨折引起肘肌、旋前圆肌的止点从上髁处撕脱,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止于骨折的远端,因此,前臂的体位对骨折的移位产生很大的影响。肱动脉受到腱膜组织的约束,因此,比近端骨折更容易发生血管损伤。
一、损伤机制
肱骨干远端1/3或肱骨干远端与干骺端移行处的骨折,通常因横向或纵向负荷、扭转外力所致。直接外力、扭转暴力是最常见的损伤机制。
二、分类
多数肱骨干远端骨折为横行、螺旋形或短斜形,偶有螺旋形、短斜形的骨折线,向远端延伸至上髁的区域(图10-13)。在描述骨折时,应该包括骨折的移位方向、神经血管的功能状态。肱骨干远端内侧骨皮质粉碎性骨折,具有发生内翻畸形的倾向。
三、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通常可采取闭合复位和石膏固定治疗。由于肘关节过度屈曲,存在损害血管的潜在危险,因此,注意不应该采取屈曲肘关节的方式维持骨折的复位。这些骨折容易发生内翻畸形,特别是位于远端的骨折,将产生不可接受的外观畸形。因为肱骨远端的生长能力只占肱骨的20%,所以此处不可能发生明显的塑型。在肱骨上髁的上方有肌肉附着点,因此,前臂的内外旋将影响骨折的复位。如果一侧骨皮质张开,将同侧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骨折的复位。由于存在内翻畸形的倾向,应该将前臂内旋。最好经过X线核实骨折的复位结果。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手法整复不能复位,或者石膏不能维持骨折的稳定。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固定的操作方法,与肱骨髁上骨折的经皮穿针相似。由于骨折的部位更靠近端,将克氏针插入肱骨干,并在骨折上方交叉,则更为困难(图10-15)。有人试图采取内外上髁处穿针,进入髓腔后相互分离,可提供足够的稳定.通常有良好的骨痂形成后,便可拔除史斯钉。由于骨骼的结构和尺神经的缘故,从外侧克氏针穿入更为容易。另一选择是采取骨牵引,骨痂形成后再用U形石膏或长臂石膏固定。
(第三节)肱骨髁上突骨折
一、应用解剖
在内上髁上方数厘米处,偶有象鼻样骨性突起,称为肱骨髁上突(supracondylarProcess)。其出现率介于0.1%-2.7%之间,白种人比黑种人出现率高。
髁上突斜向下方,通常有舌形纤维束与内上髁连接。有时在纤维束与肱骨之间形成孔隙,并有正中神经和肱动脉穿过。骨折时容易发生神经血管卡压。也有存在喙肱肌、旋前圆肌的异常附着点。
二、损伤机制与分类
通常为直接外力,引起肱骨髁上突骨折。文献上还没有关于异常肌肉附着,引起的撕脱性骨折的报道。
可分为有移位和无移位的骨折,通常伴有正中神经和肱动脉损伤。
三、治疗
儿童肱骨髁上突骨折往往因直接外力作用于肱骨远端所致,可产生明显的图10_18疼痛,并可产生正中神经、肱动脉损伤的体征。在斜位X线片上,可更清楚的显示骨折。如果没有神经血管损伤的体征,通常采取抬高肢体、冰敷,或者暂时性固定,以缓解疼痛。对于有神经血管损伤,或者骨折不愈合并有疼痛,应该切除髁上突,并对神经血管实施松解手术。
(第四节)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比较少见,其发生率占儿童所有骨折的5%左右,其中以幼儿和青少年儿童最为常见,15岁为高发年龄。肱骨近端骺板骨折占儿童骺板骨折的1.9%-6.7%,也是产伤骨折的最常见部位。
一、应用解剖
肱骨在胚胎第5周形成软骨原基,到第6周和第7周时,在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发生空腔化,形成肱盂关节。在胎儿早期,肌肉和肩关节的形状与成人相似。最早在受孕第42周,B型超声可探查出肱骨近端的骨化中心,约有40%足月的新生儿开始出现次级骨化中心。一般在出生6个月以后,在X线片上才可看到肱骨近端次级骨化中心。足月的新生儿的骨皮质很薄,通常由骨小梁而不是由骨单位所构成。
肱骨近端有3个次级骨化中心,6个月龄出现肱骨头次级骨化中心,2-3岁时出现大结节骨骺,5岁时小结节次级骨化中心开始骨化。在5岁时左右,大、小结节骨骺开始与肱骨头融合,分别在7岁、14岁时完成融合过程。19岁时肱骨头与肱骨干完全融合。据Dameron等报道,女性儿童在14-17岁、男性在16-18岁,肱骨近端骺板完全闭合。
肱骨头骨骺及干骺端近端的内侧都有关节软骨覆盖,肱骨头骨骺在其最内侧部分转向远端,使关节面并不与干骺端直接对应,但总是有关节软骨覆盖。内侧关节囊延伸至干骺端,使内侧干骺端成为关节内的一部分,但大部分骺板却处于关节囊外。肱骨近端的骺板为锥形,其顶端位于后内侧,此处骨膜也最厚。
肱骨近端骺板的生长能力,占肱骨全长的生长的80%,但并非持续的保持这种比率。在2岁之前,其生长能力不足75%,在8岁时増加至85%,到11岁以后,则保持90%的生长能力。根据Stahl-Karpman的观察,14岁以后,肱骨近端骺板几乎不在有生长能力。但是,Bortel-Pritchett认为,男性儿童的生长能力持续到骨龄的16岁。
锁骨下动脉向外侧延伸至第一肋骨外侧缘,移行于为腋动脉。
腋动脉上端以第1肋骨外缘开始,下端以大圆肌、背阔肌腱的下缘为界。以胸小肌腱为标志,将腋动脉分成3段,即第1肋骨外缘至胸小肌腱上缘处为第1段;被胸小肌腱覆盖的部分为第2段;从胸小肌腱至大圆肌腱下缘为第3段。第1段只发出胸最上动脉,分布到第1、2肋骨间隙。第2段发出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两支动脉。第3段发出3根动脉支,包括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
在大圆肌腱下缘,腋动脉移行于肱动脉,继之,分成肱深动脉和肱动脉。肱骨头的血供来自于旋肱前动脉的升支。这些血管平行于肱二头肌腱的外侧,在结节间沟的近端进入肱骨头。旋肱后动脉只为大结节、肱骨头下方的小部分提供血运。
腋神经紧邻肱骨近端,在肱骨近端骨折或脱位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腋神经从臂丛神经后侧束分出后,于肩胛下肌表面向外侧横向走行,继之,与旋肱后动脉伴行,于肱盂关节的下缘穿过四边孔间隙,进入肱骨近端的后方(图10-19),其运动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感觉支分布三角肌表面及肩关节后外侧面。
二、损伤机制
1.产伤性骨折
当胎儿的肩通过产道时,其上肢处于伸展或旋转的体位,容易发生肱骨近端骨折。虽然巨大胎儿往往发生肩难产,但在产前则很难做出预测。Dameron-Reibe对死产新生儿的解剖学研究证明,在上臂伸展、内收时,很容易产生干骺端骨折并向前移位,并使干骺端的顶端穿透肱二头肌腱外侧骨膜。由于骺板的形状,使干骺端的顶点位于其中央的内后侧,厚韧的后侧骨膜附着在骨骺的周围,从而容易引起干骺端骨折并向前移位。这些骨折均为Salter-HarrisI型骺板骨折,在没有肱二头肌腱嵌入时,容易使骨折复位。
2.幼儿和年长儿童的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