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早教一本全
2262900000001

第1章 宝宝的成长发育(1)

(第一节)宝宝的成长指标

身高

身高可以准确反映宝宝整体发育情况和生长速度的快慢。年龄越小,身高增长越快。刚出生的新生儿身高约为50厘米,0~3岁宝宝身高增长速度可见表1—1。

2岁以后的身高还可以用公式来进行估算。

估算的公式为:(年龄×7)+70(厘米)。

如3岁的宝宝身高可这样计算:(3×7)+70=91(厘米)。

表1—2为0~3岁正常小儿身高的参考标准,低于最低值,说明宝宝体格发育速度过慢,属于身材矮小,高于最高值说明宝宝体格发育速度过快,属于身材过高,两者都是异常现象,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体重

体重是衡量宝宝体格发育和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年龄越小,体重增长速度越快。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千克,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9千克),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12千克),以后每年约增加2千克。儿童期体重增长速度可见表1—3。

2岁以后的体重还可以用公式来进行估算。

估算的公式为:(年龄×2)+8(千克)

如3岁的宝宝体重可这样计算:(3×2)+8=14(千克)。

表1—4为0~3岁正常宝宝体重的参考标准,体重过轻表示宝宝营养状态不佳或患有慢性疾病。体重过重说明宝宝营养超标、肥胖或有其他疾病。

头围

宝宝大脑发育很早,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到2岁时脑组织已经基本发育成型。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3~34厘米,宝宝出生后第1年增长12~13厘米。宝宝出生后第2年头围增长2厘米左右。第3年增长1厘米。宝宝头围增长速度可见表1—5。

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婴儿期是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表1—6为0~3岁男宝宝和女宝宝头围的发育参考标准。男女头围发育略有差异,实际测得的数值如果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说明有异常。头围过大提示可能有脑积水或患有佝偻病,而头围过小则更应小心。

脊柱发育的3个生理性弯曲

刚刚出生的宝宝脊柱几乎是直的,因此宝宝只能躺着,从3个月开始,宝宝的脊柱开始发生生理弯曲,继而出现竖头、直立、坐、站等姿势。生理性弯曲形成年龄和运动动作表现见表1—7。

乳牙的发育

牙齿的发育可以反映出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特别是能反映骨骼的发育状况。人的一生一共有两副牙齿,乳牙(20颗)和恒牙(32颗)。婴儿期以乳牙为主。宝宝出生后4~10个月开始长牙,1岁时尚未出牙应该去询问医生。出牙数目可以这样计算:月龄减6,如8个月大的宝宝应该出牙2颗。出牙有一定的顺序。一般在2~2.5岁乳牙出齐。

(第二节)宝宝体格锻炼

日光浴锻炼

到户外接受日光的沐浴,是宝宝最初与外界接触的方式。日光中有人体需要的紫外线,可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和骨骼的软化;日光还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附着的细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带宝宝到外面晒太阳最好在宝宝满1个月以后进行。冬季可以选择在上午9~11点,下午在3~5点;夏天可以更早一些出来,或到傍晚再抱宝宝出来晒一会。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个小时,可以给宝宝带一点水,以使宝宝及时补充水分。晒太阳不是一定要将宝宝裸露在日光之下,在通风良好的树荫处,或家中的阳台都是可以的。

如果是隔着玻璃,太阳的紫外线可以透过50%左右。需要晒得时间长一些。如果宝宝正在感冒,最好不要到户外,而在家中,把窗户打开,让阳光直射在宝宝身上。晒完太阳后要多饮水。宝宝没有病的时候可以到户外,待在通风良好的树荫下,不要待时间太长,一次半小时就可以了。

空气锻炼

户外的新鲜空气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利的氧气。氧气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还有很强的灭菌作用。宝宝定期接受冷空气刺激,可以锻炼呼吸道的耐受能力,对抗寒冷刺激,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句老话“冻冻晒晒身体强,捂捂盖盖脸发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情况下,在夏秋季节,宝宝从出生第2月起就可以抱出去玩了。冬季里可以稍微晚一点,4~5个月以后更好一些。抱1岁以内的宝宝出去,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尽量在温暖的天气多出去接触新鲜空气。1岁以上的宝宝,一年四季均可以出去散步、游玩或做游戏等。

游泳锻炼

游泳是近些年来对新生儿和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保健措施。宝宝游泳是通过水对宝宝皮肤的冲击、压力形成一种特殊的皮肤按摩与抚触,满足宝宝肌肤、骨骼、肌肉等的接触饥渴感,使宝宝身心受到抚慰,消除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引发全身(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从而促进宝宝身心的健康发育。

这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应激能力和智力发育。有专家研究发现,会游泳或进行过游泳锻炼的宝宝,聪慧好学、勇于进取,做起事来思路敏锐,脑子反应快,比同龄不会游泳的宝宝智商、情商均高。

宝宝游泳不仅能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更能增加家人与宝宝的亲情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宝宝游泳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节)宝宝的生长发育

胎记

几乎所有的宝宝出生时都带有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斑”。大多长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上,一般为青色或灰青色的斑块。胎记的形状、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用手按压后不褪色,不高出周围正常皮肤,皮纹也没有异常。这是由于宝宝出生时皮肤色素沉着或改变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5~6年内自行消退,所以不需要治疗。

打嗝

宝宝吸奶时,同时也会吸进不少的空气,如果长时间排不出这些气体,不仅会影响宝宝的食欲,而且还会使宝宝的肚子发胀,进而影响吃奶。所以,爸爸妈妈需要随时帮助宝宝打嗝,特别是在宝宝吃完奶之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拍嗝”。一般拍嗝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趴在肩上。就是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肩膀上,妈妈用一只手托好宝宝的小屁股,另一只手用来轻轻拍背。对大多数宝宝来说,趴在肩膀上拍嗝是最有效的方式。

二是俯卧在大腿上。就是让宝宝俯卧在妈妈的两腿上,然后妈妈用一只手将宝宝扶好,用另一只手轻轻拍背。

三是坐在大腿上。就是妈妈用一只手撑住宝宝的胸部或是扶住两腋,让宝宝的头稍稍前倾,用另一只手来轻轻拍背。

宝宝特有的反射动作

宝宝的反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非他意志所为,等宝宝学会用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身体时,这种反射动作自然就会消失。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反射动作来确认这个时期里宝宝的身体与脑部是否有异常。

感觉反射(紧紧抱住的动作)。在给宝宝洗澡把他放入浴盆中时,宝宝的两手就会张开,手指也会伸直,摆出好像要捉什么东西依靠的动作,这就是感觉反射。

扶起反应(好像要起来的动作)。让宝宝平卧于床上,妈妈用两手抓住宝宝的手腕,轻轻拉前臂让他的上半身直起,这时宝宝手腕会用力,肘部会弯曲,而头部也会抬起来。这就是扶起反应的象征,同时这个动作也可以检查宝宝颈部周围是否发育正常。

哺乳反射(找寻母乳要吸乳的动作)。宝宝只要靠近乳房,不需要别人教,就会有吸乳的动作出现,如果不会吸乳就要引起注意了。哺乳反射是新生儿所特有的神经反射。哺乳反射就是新生儿一侧面颊被触及时,头部反射地转向该侧,若轻触其上唇则有噘唇动作,做觅食状。宝宝找到乳头时不只是用舌舔,而是拼命地吸吮,这就是吸吮反射。如果爸爸或是妈妈把小指放入宝宝口中,他也会要吸吮。

背的反射(把身体弄弯的动作)。让宝宝俯卧,用手掌轻压他的背部,这时宝宝的头部和前胸就会挺起来把背椎拉直,这就是背的反射。健康的宝宝必然有这样的反射动作,所以务必确认一下。如果宝宝没有这样的反射动作,可能是脊椎受到伤害,请及时找医生诊断。

握拳头反射(好像要握东西的动作)。新生儿的手总是握拳的样子。宝宝的握力,只要让他握过就能明白,那是相当有力量的。这个力量比想象中的还要大,醒来的时候大约有1千克重的握力。这种握拳头反射大概到6周为止都保持着,之后就会慢慢放松。

自动步行反射(想要走路的动作)。把宝宝抱起,两手放在腋下支撑着他站立在床上,他自己就会像走路样脚前后踏步,这就是自动步行反射。

新生儿体重下降

相当一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一般在出生后3~5天降至最低点,其体重下降幅度一般比出生时体重减轻3%~9%,最多不超过10%,以后体重逐步回升,大多在出生后7~10天内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的这一变化,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掉水膘”。这是因为新生儿初生的几天内,由于排尿和排泄胎粪、皮肤水分的蒸发、进食相对较少,故而体重略有下降,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喂养得好,一般从第4天起体重就可以回升,第10天体重就可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如果体重减轻超过9%或体重迟迟不得恢复,应去医院检查。

新生儿期女宝宝的成长出现的特殊情况

有的女宝宝在出生1周左右,阴道可能会流出少量血样黏液,大约持续2周,叫做“新生儿假月经”,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在给宝宝洗澡时,不要用盆浴,要淋浴或用流动水清洗外阴以免感染。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的血性分泌物较多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的可能。

刚出生的女宝宝在阴道口内还会有乳白色分泌物渗出,如同成年女性的白带。这是由于妈妈在怀孕时母体雌激素、黄体酮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宝宝阴道黏液及角化上皮脱落,成为“白带”。宝宝的这种“白带”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擦去分泌物就可以了。这种“白带”持续几天后会自行消失。如果长时间不消失,或“白带”性质有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患有阴道炎的可能。

新生儿期男宝宝的成长出现的特殊情况

如果宝宝是男孩,爸爸妈妈就应意识到,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殖器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每次洗澡的时候,爸爸妈妈只要轻轻地把阴茎外边洗一下,就能清除它上面的污垢。有些爸爸妈妈想给宝宝洗得更干净时,可以把包皮轻轻地向后拉,直到感到有阻力的时候为止,然后把包皮里面的污垢洗掉,并且冲洗干净。注意千万不要把包皮强行向后拉,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感染。

如果宝宝做了包皮环割术,伤口大约需要1个星期才能愈合。在伤口尚未愈合之前,爸爸妈妈要经常给宝宝换尿布,这样可以减少大小便导致的感染。在此期间,爸爸妈妈要按照医嘱护理好宝宝的阴茎,要学会如何使用绷带,如何洗澡擦干,如何使用护肤水或者护肤油等。等到宝宝的伤口愈合以后,就可以像正常宝宝那样洗澡了。

新生儿喜欢看什么

新生儿虽然发育还不完全,但是从出生后就有光觉反应,出生几分钟后就能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妈妈,两周以内就能分辨自己爸爸妈妈的脸型。一般来说,新生儿对人的脸,还有色彩鲜艳的物品,尤其是视觉刺激比较明显的红色,都很有兴趣;而对色彩比较暗的,如灰色,几乎看不见。

父母可以买红、绿、蓝等颜色的玩具挂在新生儿的床边,新生儿会长时间地凝视;不要让新生儿看太强烈的光线;可以经常近距离地逗逗宝宝,让宝宝越发熟悉自己的爸爸妈妈。

新生儿的本领

新生儿已经具有运动的本领了,从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有自发的两臂和双腿活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时表现为惊跳或抖动。

新生儿还有模仿的本领,能模仿大人的表情或伸舌头。

新生儿已经具有各种表情,如害怕、高兴、讨厌、生气等种种表情。所以爸爸妈妈要把宝宝看成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要多与其聊天、玩耍,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

新生儿的小便

新生儿出生不久便开始排尿,但也有出生后36小时左右才开始排尿的。出生后头几天,因吃得少,每天排尿仅四五次;1周以后,因为宝宝新陈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小,排尿忽然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一般1岁半左右的宝宝可以自己控制排尿,排尿时间间隔也逐渐延长。宝宝的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正常宝宝每日排尿量为400~500毫升。

新生儿的大便

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约占72%,由新生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组成。出生后几小时(一般为10小时)内首次排出的胎便,呈墨绿色,有点发亮,无臭味,进食后2~3日内逐渐过渡为婴儿正常粪便。

母乳喂养儿粪便。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粪便呈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有酸味,每日2~3次。即使每天大便达到3~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状,也可视为正常。

人工喂养儿粪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养的新生儿,粪便呈淡黄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块较多,为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1~2次。

混合喂养儿粪便。以母乳加牛乳喂养的新生儿,粪便与喂牛乳的新生儿相似,但较黄、软,每日1次。

如果新生儿每日大便次数超过6~7次,而且有奶瓣及黏液,或水分增多就是病态,应设法寻找原因,给予治疗。

如果发现粪便呈灰色、质硬、有臭味,粪便多表示牛奶过多,糖分过少,需改变奶和糖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