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京官要到外地任职,临行前,去向老师拜别。老师说:"外地的地方官不容易当,你要小心谨慎为好。"京官说:"老师放心,我准备了高帽一百顶,逢人便送一顶,这样,恐怕不至于会有什么问题。"老师听了很生气,当场训斥他:"吾辈为官,不可搞邪门歪道,哪有像你这样办事的?"京官说:"老师这话很对,不过当今这个世界上,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个?"老师听了,转怒为喜,点点头说:"你这一句话倒也说得很对!"
京官从老师那里辞别出来后,笑着对人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如今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看来人人都愿意被人奉承,正直的老师也被一顶高帽击中了。自古以来,许多人善于拍马屁、勇于巴结奉承,所以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因此,拍马屁也是一门学问。
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人,他一生中先后七次下江南,游遍了全国名山大川,乾隆也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多次游历加上饱读诗书,所以学识渊博,兴趣广泛,他喜欢在处理政事之余品茶,论诗,题字。
有一天宰相张廷玉刚上完朝,办完公事,回到家休息。乾隆突然来造访,张廷玉感到这是个莫大的荣幸,对乾隆道:"臣在先帝爷手下当了十三余年差,从来没有这个例,哪有皇上来看下臣的!真是折煞老臣了!"张廷玉深知乾隆很好茶,命令把家里的陈年雪水挖出来煎给乾隆品尝,乾隆很高兴地招呼跟随的人坐下,且道:"今儿个我们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礼。席坐而论道品茗,不亦乐乎?"水开后,乾隆亲自给各位泡茶,还讲了一番茶经。张廷玉听后由衷地叹服:"我哪里省得来,只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样的茶和水,我从来没闻过这样的香味。"李卫也乘机称赞道:"皇上圣学渊博,叫人叹为观止,吃一口茶竟然有这么多学问?"乾隆听后心花怒放,谈性大发,从"茶乃水中之君子,酒乃水中之小人"讲到"宽猛之道",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众臣洗耳聆听。乾隆话刚结束,张廷玉就说道:"下臣在尚书房办事几十年,两次丁忧都是夺情,只要不病,与圣祖,先帝算是朝夕相伴。午夜扪心,凭良心说话、私心里也常有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想法。只是我为臣子的,尽忠尽职而已,对陛下的旨意,尽力往好处办,以为就是贤能宰相。今儿个皇上这番宏论,从孑L孟仁恕之道发端,譬讲王朝政纲,·虽只讲"超中庸"三个字,却发聋振聩令人耳目一开,皇上圣学,真是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场的随从都应声附和,乾隆心中自然乐不可支。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在工作之外赞美的技巧,乾隆手下的大臣们抓住时机,对乾隆的"茶道"、"中庸"、"宏论"等大加赞美,这些人之所以官场上如鱼得水,恐怕与他们这种别致的赞美术有很大的联系。很多东西与今天的情况是相通的。
包拯就任开封知府后,要选一名师爷。经过笔试,包拯从上千人中选择了10个很有文才的人。第二个程序是面试,包拯把他们一个跟一个nU进去,随口出题,当面回答。
包拯面试题目出得也很别致,前面9个一一进去后,包拯指着自己的脸对他们说: "你看我长得怎么样?"那9个人抬头一看包拯的脸庞,吓了一跳;头和脸都黑得如烟熏火燎一般,乍一看,简直就像一个黑坛子放在肩上;两只眼睛大而圆,瞪起来,白眼珠多,黑眼珠少。他们想:如果把他的模样如实讲出来,那他一定会火冒三丈,哪还能当师爷,说不定还会遭一顿打呢!不如循守常道,恭维一番,讨他个喜欢。于是一个个恭维他眼如明星,眉似弯月,面色白里透红,纯粹是副清官相貌。气得包拯将他们一个个赶走了。
第十个应试者进来了,包拯也问相同的问题。那个人向包拯打量了一番,说道:"老爷的容貌嘛……""怎么样啊?""脸如坛子,面色似锅底,不仅说不上俊美,实在该说是丑陋无比,特别是两眼一瞪,还有几分吓人呢?"包拯一听,故意把脸一沉,喝道:"放肆,你竟敢这样说起本官来了,难道就不怕本官怪罪于你吗?"那人答道:"老爷您别生气,小人深信只有诚实的人才可靠,老爷的脸本来就是黑的,难道别人说一声美就变美了吗?老爷虽然相貌丑陋,但心如明镜,忠君爱国,天下人皆知包青天的美名,难道老爷没有见过白脸奸臣吗?"一席话说得包拯心中大喜,即日便任命他为师爷。
这个"应聘"者之所以成为十个顶呱呱的才子中的幸运者,是因为他的赞美更加有远见,足见其洞察力不一般,通过对他人真诚的赞美,由缺点推到优点,最终成为能承担重任的人。
找个机会自己导演自己
纹德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没有多久,在一家小型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幸运地通过了一家大型企业的考试,进入这家公司工作。
在上千人的大型公司工作,不像在小公司里样样都得自己来,优点是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上,缺点是公司人才众多,自己所占的舞台面积缩小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挥洒自如。对于一个新进人员来说,如何加强自己的竞争能力,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纹德心想,要让高层主管知道我的能力,起码先要让他们认得我,公司这么多人进进出出,能让他们叫得上名字的低层人员也没有几个。但是怎么才能够让高层主管认得我呢?纹德成天在心里反复念叨着这个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年底了,依照惯例,公司根据年终盈余发放年终奖金,大伙儿也照样按着"惯例",不管拿多少奖金,也要对发放的比例批评、讽刺一番,好像不这么做就不能表示出自己一年来工作的辛苦。
发放奖金之后的第二天,一封"感谢函"静静地躺在公司总经理和几位高级主管的桌上,内容是感谢各位主管辛苦的指导和带领,署名是纹德。
纹德"又"在洗手间碰到了总经理,总经理笑着对他说:"噢!你就是纹德啊!"
我们每一个人不止是一个演员,还可以是一个导演——自己导演自己。演员好当,导演难为。但做一个好导演,远比做一个好演员成功。自己给自己做导演,导演自己的人生。
产生共振的同心力
周思来与毛泽东的相处,可称为黄金搭档,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
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周恩来在社会上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共产党人。在同蒋介石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特别是保卫根据地反"围剿"战役中,周恩来开始认识到,毛泽东富有创造性的战略——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农村包围城市——是挽救中国革命的惟一办法,只有毛泽东才能使红军重整旗鼓,扭转当时的局势。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才干深信不疑,服从他的领导,甘愿做他的助手。从1935年的遵义会议开始,由于周恩来强有力的拥护,加上无数久经考验的同志全心全意的努力,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走向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周恩来尊重毛泽东,在生活上像朋友一样关心毛泽东。毛泽东外出考察下榻的地方,周恩来常去检查一番,试试沙发的高低和台灯的明暗;在历次大会前,周恩来总是先按毛泽东的习惯检查一下讲台,看看导线会不会影响毛泽东脚步,话筒应多高最适合毛泽东等等。这是周恩来的一种习惯。其实毛泽东深知周恩来富于杰出的行政才华,所以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总结的时候,当时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人员配备尚未明确提上议事日程,就明确推荐,甚至是以未来执政党领导人的身份确定,周恩来一定要参加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做"内阁总理"。这一决定,他终身未变。甚至在毛泽东晚年, "四人帮"设置陷阱,制造谎言,在毛泽东面前称周恩来"迫不及待"要取而代之,毛泽东对此也不屑一顾,认为江青自己才有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态。所以毛泽东仍决定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毛泽东深知周恩来的道德原则是源于周恩来的一贯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才得到毛泽东的一生重用和信赖。1976年周恩来逝世,美国《时代周刊》发表题为《永诀》的专论,文章最后说:不可避免地,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顾1949年以来的中国的变化时,会把那个时代称为"毛泽东时代",可是也不妨公平地称之为"周恩来时代"。
也就是说,周恩来虽然一生都在甘当配角,可在他去世后,后人还是把他看成是那个时代的主角,最起码也是把他跟毛泽东看成那个时代的共同主角。假设周恩来没有甘当配角的精神,也许不会有如今人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