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的嘴唇上总沾上些许甜液蜜浆。尊敬感是以欲望来测量的。例如对付口渴,只宜减轻口渴程度,却不宜彻底解除口渴。美好的东西,惟其少,才加倍地美好。第二度来到的事物往往身价顿减。餍足了的快乐是危险的:它们甚至使那些永恒卓越的东西也受到嘲弄。使人愉悦亦有法则;,打开其胃口,但永远不让其吃饱。迫不及待的欲望比饱食之余的餍足感作用更大。期待越久,我们的快感越强。
蜚声世界的英国甲壳虫乐队在其早期久久打不开局面。除在利物浦地区有点儿影响外,他们的唱片一直挤不进全国畅销唱片的目录,人们养成已久的欣赏习惯顽固地排斥着这种反传统的新玩艺儿。
乐队的经纪人艾泼斯坦独具慧眼,看到了该队的潜力,决意改变这种萧条的状况。他把一批代理人派往各个编制唱片目录的城市。这些人到了各个城市之后,在规定的同一时间里到处购买甲壳虫乐队的唱片,并故意到已售缺的商店三番五次地催问下一批唱片的到货时间,同时还向电视台询问购买该唱片邮购商店的地址。大量从各地收购来的唱片,又经艾泼斯坦自己的唱片商店再转手批发和零售出去,从而伪造出甲壳虫乐队唱片十分走俏的"繁荣"假象。经过这样几个月的来回循环折腾,甲壳虫乐队的声望轰地一下子上去了,这种音乐变成了英国的流行乐。不仅如此,甲壳虫音乐还越出英国国界,飘洋过海,迅速传到了许多国家,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流行音乐,影响了一代人,甚至使英国在数年之内能借此平衡国际财政收支。
流行是大众的趋向性思维和行为。思维可以是不自觉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有意制造的,甚至可以是蓄意伪造出来的。甲壳虫乐队开始的名声大噪就是伪造的结果。在商业活动中,流行尤其重要,流行商品就意味着大批量的生产,广阔的市场和高额利润,因此,为了广开销路,在产品的流行上作些文章是值得的。
只要让人们的胃口感觉到饿,他们的欲望便会被勾起来,争先恐后地到处找吃的。这种"吊胃口"的技巧,关键在于不让对方感到满足,使其欲罢不能。
这一心理规则能够给人以下启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口大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勾了起来,这时就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
在当代产品行销市场中,由于成功的行销策略,可以使产品的受欢迎度超过计划指标而产生市场缺货,供不应求。若无法马上弥补时,极有可能使消费者产生"由爱生恨"的心理。此时,一些虎视眈眈的竞争厂商就会趁机煽动等待购买的消费者转向购买,并企图抢占市场。这时,巧用"空城计"则可以帮助原来的市场经销者渡过难关,继续保住市场。美国的绿色巨人罐头食品公司,曾巧用此计而保住了销售地位。
绿色巨人罐头食品公司是以玉米及豌豆制作罐头而打人市场。在产品初销时,曾以身披树叶的绿色巨人作广告。由于绿色代表健康,巨人代表强壮的体魄,所以此广告使消费者对"绿色巨人"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产品上市不到一年,购者趋之若鹜,知名度超过了迪斯尼的唐老鸭。销售量也大为上升。由于市场需求出乎意料的繁荣,造成了产品的供不应求。面对这种情况,为了防止竞争品牌乘虚而人,广告代理商主动献计,设计出"红脸巨人"的广告图案,上面写道:"很抱歉,由于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我们感到难为情。" "绿色巨人"变成了"红脸关公"。由于这则广告表现得相当诙谐与出色,深获消费者的好评。竟使"绿色巨人"公司安全地渡过了市场的真空阶段,奠定了今日绿色巨人公司独步市场的根基。
"绿色巨人"如此巧妙地创造了"红脸关公?,不但博得消费者会心的一笑,同时更加巩固了这一名牌的地位,真可谓是成功运用"空城计"的佼佼者。
法国有家名叫维也登的公司,其产品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盛名不衰,产品走俏势头不减,成为上层人物争购之物品,表现出富贵与权势地位之魅力。但这家公司坚持在稳定产品高质量的前提下,"限量"生产,对国内外客商的求购,不予充分满足,以保持其产品的紧俏地位。
维顿公司是法国经销皮箱的大公司,可他们仅在巴黎和尼斯各设一家商店,在国内的分店也控制在27家,并严格控制销售量,人为地制造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即使碰到购货量再大的客户,也不为之动心。有一位日本顾客,三天上门十多次,每次都提出要购买50只手提箱,但售货员却每次都声称,库存已罄,只卖给他两只。这种匮乏战术,获得了销售上的巨大成功。
"限量竞争"之所以奏效,主要在于两方面:一个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因素,物以稀为贵,产品少,得之不易,往往成为众多人的追求目标;另一个是防止货多质量滑坡,产生"倒牌"现象。相比之下,生产批量控制有利于管理,利于提高质量,以保名牌名副其实。现在,我们有一些名牌产品,在"批量竞争"驱使下,通过扩能、扩散、转牌子等途径,产量上去了,质量却保不住,市场面扩展了,消费者的需求却大为降低,甚至使一些老名牌没了销路。在这样深刻的教训面前,我们的一些企业领导是否也反其道而行之,也唱一唱。
在当今消费者心里趋向名优产品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应当珍惜已创的名牌,在"批量竞争"中也应借鉴于"限量竞争"的做法,在产品质量上多下点功夫。即使是扩能上批量,也应控制好质与量的度,宁要产品好些、精些,也不能要没有质量的多些。因此,企业在扩能改造、横联协作中,切不可放弃质量,适当的"限量竞争"是很有必要的。
这两个都是通过巧妙的营销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促进自己产品的销售的例子。现代社会企业多如牛毛,产品浩如烟海,如何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惟有靠巧妙的创意和营销手段。
修身养性,智慧生存
管住自己的舌头
心里藏不住话,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爱四处传播,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中国有句俗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许多是非往往是我们多嘴多舌造成的。
人长了嘴巴,有了舌头,就要开口说话,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责任,不考虑结果,往往容易惹出是非和麻烦来。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更容易因话惹祸。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会害了你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舌头惹出的风波太多了。不负责任的背后瞎说,毫无根据的怀疑猜测,不经调查的轻信乱传,东拉西扯的闲言杂语,都会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给人世间增添许多是非和不幸。当然给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往往最终自己也受到恶报。
"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厉害……上帝仁慈为怀,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一排牙齿,两片嘴唇,好让人们在开口讲话之前多加考虑。"这是文学家的语言,意思是说我们在话话之前要多加考虑,要负责任,不能出口伤人,损害别人。
其实,言为心声,语言受思想支配,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不负责任,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
能管住自己的舌头就是最好的善德。
大智若愚不战而胜
某机关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微笑的。有一年,机关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子。
某日,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哩啪啦一阵;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问一句: "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理解别人的话不至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你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要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 "沉默"的力量是何其地大,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不是新鲜事,本就弱肉强食,和平相处才是怪事,因此你要有面对不怀善意的力量的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保护自己的"防护网"一定要有,老狐狸的建议是:不如装聋作哑!
聋哑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
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又不哑,一所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惶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付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对他人言语"人耳而不人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二句是很难的。
学习装聋作哑,除了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好处真是不少。
口有遮拦,脚下有路
口才是促进入与人关系,加强团结合作的工具。
在谈话中,我们可以获得知识,获得情感,这完全得益于好的口才。然而,在闲谈中,有时也会发生不幸的结局,这说明说话也有负效应。
病从口人,祸从口出,道理谁不晓得?有时口舌的祸害危险性的确不小,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弄不好会使人丧失生命,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生活中有人愿意扯老婆舌,很让人讨厌。比如某甲听到某少女不名誉的谣言之后,当成新闻到处传播,这无形中给那无辜少女以巨大的压力而很可能酿成无端的悲剧。
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不去提及他人弱点,才是待人应有的礼仪。
一般人即使在盛怒之下,通常也不会扩散愤怒的波纹,但其中也有人在激怒下拿起手边的玻璃杯往地上摔。玻璃杯摔完了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丢,所以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自己损失几个杯子而已。
可是,商场上或一般社会的现象又如何呢?某些特殊人物盛怒时那真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虽不至于大吼:"杀掉那家伙!"但个人的立场和利害关系,至少也会演变成"封杀你"的结果。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牺牲别人。对于商场来说, "封杀你"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等人事变动的宣告。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 "封杀你"就是代表对方的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在中国素有所谓"逆鳞"一语。传说龙的喉部之下,约直径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反方向生长的,谁如果不小心触摸到这一"逆鳞",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因此,即使对再驯良的龙,也不可掉以轻心。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还能平步青云。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所在位置,以免有所冒犯。
在人们正常交往中,警惕祸从口出是训练口才的一个重要侧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注意:
两个人交谈,尽量避免谈论第三者,如果所谈之事不可避免地涉及他人,也要掌握分寸,与事有关的方面可以谈,但只限于此。
在与人闲谈中,不嘲笑对方的一时失态,不批评对方的一时失误。经常给别人留下台阶,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久而久之,与你打交道的人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宽宏豁达、胸襟磊落的人。这样的群众基础会使你的成功之路通畅许多。
观棋不语真君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人皆有其长处,亦必有其短处,怎样在交谈中正确对待别人的短处,这也是一门学问。
人有短处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有的人也许因为长久以来形成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而其他人大都对此看不惯,这便成了他的"短处";有的人也许在自己的生活与处事中的确有些微小的毛病,但这些毛病对他的整个对外交往是无足轻重的;有的也许是出于主观的原因而出现一些较严重的缺点,但自己却全然无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待他人的短处,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在与他人谈话中,尽量多谈及对方的长处,极力避免谈及对方的短处;也有的人专好无事生非,兴波助澜,有声有色编撰别人的短处,逢人便夸大其词地谈论别人的短处;有的人虽无专说别人短处的嗜好,但平时都对此不加注意,偶尔也不小心谈到别人的短处。
宇宙之大,谈话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何必一定要把别人的短处作为话题?我们若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就完全可靠,也许别人还有许多难言之隐非我们所详悉。若我们贸然拿听到的片面之辞宣扬出去,那么就容易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我们若说出了什么话,就很难收回来了,即使事后明白了事情真相也不可能收回去,找那些听过我们说此话的人作更正。因此,若我们不是确切地知道某件事情的真相,切忌胡说八道。
另外,如果别人向我们谈起某人的短处的时候,我们该何以应对呢?最好的办法是听了便罢,不要深信这种传言,不必将此记在心中,更不可做传声筒,而且还要提醒说别人的短处的人是否对所谈的事情有所调查、确有把握。
人群相聚,都不免要找话题闲聊。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眼前的建筑,身后的山水,昨日的消息,今天的新闻,都是绝好的谈话内容。何必去说东家长西家短,无事生非地议人家的短处呢?好说人家短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必须克服。
开玩笑要有个度
一家出版社里的一位男性新婚不久,大概是心情愉快;生活稳定吧,人渐渐胖起来,和婚前差了很多。
有一天,一位女同事的先生来,他和那位日渐发胖的同事是旧识,大家聊了一会儿,女同事的丈夫突然对新婚的同事说:"你怎么搞的,胖得这个样子,满脸横肉,像肥猪一样。"大家听了笑了起来。"
那位同事一时变了脸色,一句不吭。等笑他胖的那人走了,他才爆发开来,大骂他说话恶毒。女同事送走她先生回来,立即赔不是,把场面弄得很尴尬。
好朋友彼此间开玩笑,损来损去无伤大雅,但那女同事的先生的用词的确太激烈直接了些,难怪人受不了。后来呢?被笑胖的那位同事和笑人胖的那位先生再也没有来往过。
一直记着那些嘲笑的话固然没有必要,但嘲笑别人,让人自尊心受损却也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