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思想
22612800000013

第13章 微子(1)

本章专门评点古今圣贤,烘托孔子“无可无不可”的做人态度。

孔子既然是遗世独立的,为何又念念不忘再兴周礼?“无可无不可”究竟是可还是不可?本章有解答。

本章一开始,孔子就评点“殷有三仁”(殷周之际有三个仁者):微子、箕子、比干。微子是纣王的哥哥,知道纣王要败,主动投降了周武王,为的是保存殷商王室的血脉,使祭祀不至于中断。孔子说“微子去之”,这个“去”字用得艺术,有水平。事实上微子的行为对周武王这边来说是投诚,对商纣王那边来说肯定是叛变。孔子的艺术之处在于,既不说投诚,也不说叛变,而是中性的说“去之”,也就是离开的意思。离开谁?并没离开殷商民族的列祖列宗,仅仅是离开了纣王。一个“去”字,透露出了孔子的历史观是进步的历史观,他认为周取代商是正义的,以仁伐不仁是必然的。不但当时的微子离开了纣王,几百年后,孔子的心也在周公武王这边。为什么?很简单,纣王不仁。爱民族不如爱人类。身为殷商民族的微子与孔子站在周公武王这边,这是大爱。大爱之下,商、周两大民族联合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有共同信仰。孔子说的第二个仁人是箕子,箕子是纣王的叔叔,被纣王囚禁为奴隶,只有装疯渡日。后来被武王释放。孔子说的第三个仁人是大忠臣比干,直谏而死。后来武王封比干墓,予以表彰。比干、箕子都是纣王的叔叔伯伯,纣王对长辈、对亲人都这样,对天下人可想而知了。但无论如何,纣王是王,并且是孔子的先祖,孔子只是说“殷有三仁”,从始至终,并没有说纣王半句不好,这是他的克制,伟大的克制!当有人站在真理的高处指责我们的先祖不好时,我们没有必要齐声唱和。各人心里有明镜,但即使是镜子也不能太明亮,否则会晃瞎了人的眼睛。我们明白了孔子对纣王的态度,这才知道他说孝道就说“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的出处。为什么我说孔夫子伟大?因为他能照顾到人的面子与隐私。要说人性关怀,这就是人性关怀。后来孟子大肆攻击纣王,有些过了。从今以后,如果我们真的爱孔子,就请大家不要再攻击孔子的先祖商纣王陛下好吗?

说了“殷有三仁”,孔子告诉弟子们柳下惠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柳下惠就是“坐怀不乱”那位。这柳下惠曾经做过士师,就是狱官(从朱子说),曾被三次罢官,他都不肯离开本国去外国发展。有人笑他脸皮厚,柳下惠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意思是说:我直心肠做事,三次被罢免是正常的。可是你想让我圆滑做人我学不来,不管怎样,我不会离开我的父母之邦。柳下惠这番话听了让人肃然起敬。同样是直心肠做事,于谦只知道冲,眼里没有国家。人人说他爱国,我说他眼里没有国家:因为他不维护国家的制度,所以算不上一个真正明白事理的爱国者。柳下惠是真正的爱国者,三次被罢官,无怨无悔,牺牲自己的利益维护了国家的制度,誓死不离开父母之邦,可谓国家的孝子。柳下惠的做人态度影响了孔子,我们看孔子一生,先后服务于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三代君主,忠心耿耿,不说坏话,更不说怪话,就连孔子的竞争对手季氏也不得不佩服孔子做人厚道,无私心,无私活,做官一心为国家。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最终归鲁、居鲁、葬于鲁,是个真正的鲁人。“鲁”字怎么写?有鱼有日就叫“鲁”,意思是山东黄河里有大鱼,海边可以看日出,又有物质享受,又有精神享受,孔子爱上了鲁国。本来,孔家是微子后代,是宋国人,家在河南,后来才搬到山东的。什么叫圣人?到一地爱一地。柳下惠教会了我们要爱家乡,孔子教会了我们要爱全中国,如今我们领悟了柳下惠与孔子的精神,学会了要爱全世界。

本章接着讲齐国人与孔子之间的恩怨,有两个小故事。第一个小故事讲齐景公不能真心待孔子,第二个小故事讲齐国人用美人计逼走孔子。有意思的是,无论是面对齐景公不能任用时,还是面对季恒子沉迷于齐国送来的女色连续三天不上朝面君时,孔子采取的态度都是“行”,也就是悄悄地走了,很有点徐志摩的味道。本章连续两个“孔子行”与一开头的“微子去之”,大有呼应之势。看来他们一家人的命运就是不断地行走,并且无怨无悔,并且还要在路上欣赏落日。

本章接连讲三个有名的故事,都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这三个故事分别是“楚狂的凤歌”、“子路问津”、“荷蓧丈人”。这些人都在笑孔子。在故事中,子路作为孔子的爱徒,同患难的朋友,维护了夫子的尊严,又对人不失礼数,这次我给他打满分。孔子本人对楚狂的态度是友好的,奇怪的是,楚狂似乎怕他。原来楚狂是假狂,孔子是真狂,李鬼碰到李逵,结果可想而知了。至于那津上的人说什么“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天下滔滔,谁能彻底改变),对这样的讽刺话,孔子直接回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天下很好,就不必要由我来改变了)回答得多绝。子路问津,津在孔子这里。至于荷蓧丈人对孔子的指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完全落空,他真不了解孔子!孔子曾做过乘田吏,管理农牧业,并且长期亲自劳动,并非不劳而获者。有人把对尸位素餐者、去而贪栈者或对贪官污吏的不满转移到孔子身上,孔子与他的门徒是不予接受的。子路很好,说了一句回敬的话:“不仕无义”。意思说我偏要做事,我偏要做官。难道因为有贪官污吏就不让人做官了?难道有坏皇帝就不欢迎好皇帝了?帝王将相并非一无是处,关键在于怎么搞。不过子路在说了“不仕无义”这句高明的话后,又冒出了一句“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这话说得不好,不是孔子的话。先前孔子才说“天下有道”,现在子路又说“道之不行”,那究竟有没有道?当然是有道。子路对孔子还是没吃透,不知道孔子的心思。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分别就是说“人就是道、有人就有道”。活生生的一个人摆在那里,你说他是不是道?除了人自己,你还能往哪里去找那道?子路本身就是道,他却要到处找道,最后只能骑驴找驴,找不着。人的本性迷失甚远,就连呆在孔子身边的人都这样,耶稣也难拯救犹大这种人,我们人处世间,修炼自己确实是艰难的。

凡是承认天下有道的是有希望的人,凡是认为事情没底,或至少存在疑问的是没希望的人。信与不信就成了人生的分水岭。孔子相信有真道,并且他是一个罕见的没见过父亲就热爱父亲的人。孔子刚生下来父亲就死了。孔子的相信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基于本能。当少年孔子被人欺负时父亲在哪里?在他仇人身上。当他成年后绝粮于陈蔡之间时父亲在哪里?在即将要赐给他的粮食里。生命里的父亲无处不在。父亲是以不在场的方式唤醒他。唤醒他亲自来做一回父亲。孔子明白了这个,他就这么去做了,找到了幸福。

真正的父亲是博爱的,他无私的爱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就像爱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生命里,一切都得到了善待。我们应作如是观,才能深刻理解孔子说他“无可无不可”的内心深处是何等的大爱,何等的责任,何等的行为,何等的智慧。

孔子站在周人的角度,高度评价不与周人合作的伯夷、叔齐。孔子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欤!”与伯夷叔齐相比,微子是降了志的,箕子是辱了身的,孔子站在人性的高度,为这四个人都说了公道话,认为他们在各自的历史环境中,尽力了。“尽力了”,简简单单三个字,要用一生去做。人类的历史之所以伟大,人类之所以不至于灭亡,就在于总是有人在尽力地去做自己该做的工作。一边是肆意的破坏,一边是辛苦的建设。孔子意识到,应该停止这种恶循环。如何开解?人心的沟通是关键。孔子提出要宽容与理解,更要尊重与包容。正如周人包容了殷人,才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孔子的弟子们充满深情地记录了孔子引述的周公的话。周公对他的儿子鲁公说:“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已,故旧无大故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周公这话好极了,我把他称作“君子四纲”,正好做了孔子“无可无不可”人生观的注脚。

“君子第一纲:不施其亲”。即不要只对亲人好,天下都是亲人。如果局限于对亲人好,那么弄到底只会刮天下之财供此一家,家人起贪心不可收拾,世人反抗不可收拾。一个“不可收拾”足以把人收拾了,何况两个!——天下人皆可亲,无可无不可。

“君子第二纲:不使人怨。”即平等待人。“平等待人”,这话的意思是要用平等心待人。酒可以分等级,人就不要分等级了。人不是物,是有灵性的生命。当你看不起某人时,等于得罪了他身上的神灵,岂无报应?平等心待人好,平等心待自己更好。一个人连自己都平等了,也就和谐了。——天下人皆平等,无可无不可。

“君子第三纲:不弃故旧”。即不忘老朋友。我每次回老家看老朋友,都有新感觉。为什么?人在发展。我每次在新地方结交新朋友,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人在进入轮回。命里注定的不大好改,对一些有益的事情就不必改了。——天下人皆朋友,无可无不可。

“君子第四纲:无求备于一人”。即不要妄想一个人什么都完备,可以独自一人拯救地球。不要求完美,不要求全能。残缺是真实的。能力不足是可贵的。谦虚地承认自己不是上帝,上帝就会到来。——天下人皆有份,无可无不可。

以上君子四纲,是周公告诉他儿子的话,也是孔子告诉他弟子的话,可以说是私传。这些话原是秘密,既然《论语》把这些话没保留的记录下来,肯定就是希望我们学习他。这些话有没有道理,请大家思考。

微子去之1,箕子为之奴2,比干谏而死3。孔子曰:“殷有三仁焉4。”

1,微子:微,国名。微子,叫启。是纣王的哥哥。去之:离开了纣王。

2,箕子:箕,国名。箕子,纣王的叔父。为之奴:被纣王囚禁奴役。

3,比干:纣王的叔父。谏而死:比干劝告纣王被杀。谏:纳谏,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