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小知的脑洞
2255800000004

第4章 和嫉妒的战争

(一)故事

从小就爱“嫉妒”,不论对象,只要是比我好的,都会嫉妒。常被家里人说“小小孩子怎么这么爱嫉妒呢?”小的时候不懂,虽然知道嫉妒不好,但是并不懂“嫉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当我懂了以后,就开始与“嫉妒”展开了持久而艰苦的战争。

小的时候认为,“嫉妒”就是一种由羡慕而产生的对他人的怨恨感,羡慕掺杂些赞扬,而嫉妒则是对别人产生了负面情绪。比如嫉妒有漂亮衣服的妹妹,嫉妒学习比自己好的同学,嫉妒零花钱比自己多的同学,嫉妒老师更喜欢的小孩……觉得不满,不公平,凭什么自己的东西比不上别人?于是学会了埋怨,骄傲,自私。当时的自己,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强烈而浓郁的“嫉妒”,也因此吃了一个大亏,算是“嫉妒”给自己带来的惩罚,至于是什么,不好意思开口。只是,在心里烙下了深深地印,从此开始厌恶“嫉妒”和爱嫉妒的自己,战争就此开始。

在与“嫉妒”的战争中,越是失败,就越想要战胜。但是,我要怎么判断自己终于克服了这种情绪呢?为了更好地判断,我总结出“嫉妒”来临时,人会出现的反应:一是先拿自己和所嫉妒之物做比较。二、产生厌恶的情绪。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就是说,发现了多少嫉妒之物让自己羡慕的地方,也要找出等价的被大众所嫌恶之处,才能平复自己心情。若是没有,就说明自己成功了。

渐渐地长大了,从身边的人那里学会了调整自己的情感,隐藏自己的感受,压抑自己的情绪。我以为我已经逐渐地克服了“嫉妒”这个缺点。然而当事情终于来临的时候,这种情绪却如飓风一般席卷而来,寸草不生,暴露出枯干焦黑的地面。被自己裸露出来的邪恶吓到恐慌。

来讲一个改编后的故事,说来有些幼稚,很多时候,女生间的嫉妒,从喜欢上同一个男生开始。

一个女生喜欢上一个人,每天只是单纯地看着那个人的一举一动就会感到开心,自己心情也随着那个人的表情神态或喜或悲。每一根神经都被那个人牵动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的喜好也被那个人影响,亦或是说,因为有着相似的喜好,而想象出两人相谈甚欢的场景,为两人间的缘分多拉了一根红线。也有着如此想法“即使你最后选择的人不是我,但只要你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直到有一天,为自己打造的悲剧结局出现了端倪。

“什么,我喜欢的男生喜欢某某女生!”先是不可思议,这个女生露出一丝尴尬的微笑,往日单相思的画面一一浮现,各种令人心跳加速的巧合也全部出来凑热闹。

“快看!是那个女生的照片。”波浪卷的长发,白嫩的皮肤,修的完好的眉,明亮的大眼睛,精致的眼妆,高挺的鼻梁,小巧的鼻头,粉红色的嘴唇,在阳光下笑靥如花。只看照片,就已经给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灰尘。这个女生肯定只是个花瓶,没什么实际的才能。

“哇塞,这个女生舞跳得好棒,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拿过校级的奖学金!怎么可以有这么完美的人!”听到如此传闻后,心乱如麻,只是比较才能自己都输了。“那个女生一定人品不好。”

“那个女生好温柔啊,说话轻轻的,带人礼貌温和,而且经常去当志愿者,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听到后,被完全的挫败感击溃,这下糟了,自己完败。从羡慕到嫉妒甚至记恨。连这记恨一同变成自己失败的原因。

终于,自己想象中的悲剧结局变成了现实,从前所说的“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的”这句话也受到了挑战,已经不想去管爱是什么,只是嫉妒,后来就开始挖苦。“原来我喜欢的人竟是这样一个以貌取人,肤浅的人”,“那个女生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黑暗面”……嫉妒的心情越想隐藏约是顺着血液遍布全身。又像是烈火,烧尽了所有理智。

(二)副作用

当剧烈的“嫉妒”之情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懊恼。为什么这种情绪又出现了。难道它就像是除不尽根的杂草,考验一来临,它便春风吹又生。

从一开始嫉妒到怨恨,到后来嫉妒到自责。为什么自己仍会嫉妒,明明是自己不够优秀,却还桎梏于别人的美好,于是,痛苦的感情随着对自己的厌恶而加重。后来,就顺着“嫉妒”这个牛角尖一直钻下去出不来。见到自己嫉妒的人就开始恐惧,惊慌,不敢直面缺点累累的自己,不过这总比做些什么事情去伤害自己所嫉妒的对方要文明一些。

这就是以为战胜了“嫉妒”的副作用。给了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与其嫉妒别人,不如认清自己。”接着我发现,原来人会嫉妒,是因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比别人的差,却又不想承认,于是我学习去赞美一切我认为好的、所羡慕东西;学习发现每件事情的闪光点,同时也客观地认识不足,这样一来,就不会仅仅局限于狭隘的以偏概全。

学会承认,是战胜嫉妒的第一步。可它的副作用却名为“自卑”,到后来我发现,自己羡慕的东西,往往是自己所欠缺的,而这些不足随着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人也逐渐增加了。是自己陷入无限地自责与痛苦之中,自卑之感也与日俱增。。每当我想要去为自己辩解的时候,就会想起电视剧里,生活里的片段:

“我这么努力地学习,为什么还是考不过那个吊儿郎当的人。别人都夸他聪明,却总是用怜悯的表情夸我努力。”嫉妒如火焚身,进而更加拼命地努力学习,可是效果甚微。脑海里闪过无数“如何在考试中陷害那个人”的想法,却从来不想反省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是不是关注错了重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个人凭什么收到老板的赏识,不就是擅长溜须拍马,点头哈腰吗!谁知道他做出的工作业绩是用了什么手段。”看着考核表和上级对每个人不同的态度,而产生出种种情绪,嫉妒工资比自己高的人,过得比自己滋润的人,却忘了在自己需要的工作上多加一分踏实和认真。有不公平的显现存在,所以反而把它们变成了自己不求上进的借口。

“看看那个人,我们明明原来是同学,家庭条件也差不多,对比原来和过去,为什么他能乘豪车,住豪宅,去各处旅行,而我只能蜗居在这么小的房子里为每天的生活而发愁呢!凭什么他的运气那么好,而自己总是时运不济。”充满对别人的妒忌,而对自己产生悲悯,又开始埋怨上苍不公。因为嫉妒,忽视了自己生活的幸福,把别人的幸福无限放大,而不去管他们背后历经的辛酸挫折。

……

正是因为明白这些道理,所以才更想要打败“嫉妒”,不仅仅是害怕被别人在道德方面的谴责,更是想让自己有个好心态,没想到的是,这副作用又把我引向了另一个极端。

(三)持久战

我曾因这副作用陷入漫长而深刻的痛苦之中。艳羡别人时厌恶自己。为什么自己这么差劲,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为什么每一个领域都有比自己强的人,哪里才有自己的可立足之地?对自己恨铁不成钢,然后想“为什么这么弱的人还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冒出这些想法后把自己都吓了一跳。还好之后又回归了理性。发现自己太过于执着别人的某些长处,把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方和那些过于优秀的人作对比。当我静下来分析的时候就明白。我在嫉妒别人的时候,也有人嫉妒着我。互相嫉妒,互相诋毁,互相伤害。感觉脊背发凉,也替别人感到心惊胆战。

重复过几次痛苦后,我似乎是找到了这种情感来源的共同点:比较、评价和利益纠纷。

人总会和身边的人比较,而不是和那些更加厉害但是遥不可及的人比较。因为短时间来看,那些遥远的人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利益。反而是周围的人更加容易在同一件事上产生对比和利益冲突,尤其是遇到了兴趣和志向差不多的人,更加想要去争个高低。

有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并没有刻意去比较,但是,在外界评论的影响下,比如“你看看别人家孩子”等等批判嫌弃的言语,怨恨感油然而生。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自己强迫自己去比较;对自己要求低的人,被别人拿去比较。拿自己没有的去和别人有的比较。比来比去,没有的还是没有,没有任何结果改变。而在意这些评价也不过是想要被认同被接纳罢了。

终于,我找到了一套目前适用的方法,那就是洒脱地用心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能太在意别人的比较性评价。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若有人愿意接纳自己,不论自己是否比得过别人,这种爱心总不会因为比较的结果而有所变化;若人一开始就没有这种爱心,即使在比较中胜利,最终也会因那人的“嫉妒”被贬的一文不值。为何不为了那有爱心的人好好地过生活呢?

这场和“嫉妒”的战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稍不留神就会四面受敌。嫉妒让人糊涂,让人疯狂,让人痛苦,让人沉沦。把目光从别人身上移开一点,从自己身上移开一点,把目光放远一些、宽一些。专心致志地好好地过生活,过好好的生活,过真正想要的生活。我想,我会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