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初选择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于是堕落了,吃的日子必定死。作为“回报”,人有了分辨好坏善恶的能力。
可能最初的时候,所有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即便是现在的世事,也并没有什么好坏正误,可是人们仍然会根据自己的意志与所谓的道德来把每件事每个人贴上好坏的标签,可是这些事也许也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或好或坏。
就如同每个做坏事的人背后有着什么难言之隐,或是有着难以言喻的痛苦;每个做好事的人心里也藏着些谋求利益的私心。当挖掘出复杂事件的背景时,人们最初的判断也会受到影响。比如一开始单纯的愤怒,现在加了几分同情;一开始单纯的赞美,现在多了一些厌恶。可是事情还是那件事情,判断却由着人们的认知多少的改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人们还是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因为人们也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准则来判断这些困扰着人们的道德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不要随便根据自己的了解与认知去评判自己眼中的人事物。人们总无法避免的一不小心变成井底之蛙,自以为是,人云亦云。常常有一种自己终于站在了道德的高峰,集结了一群圣洁无上的正义人士,将那些败坏肮脏之徒狠狠地击入万丈深渊的莫名自豪感。可世事难料,今天被自己击落的人,第二天爬了上来;今天和自己打“圣战”的伙伴,第二天突然加入了“敌方”的战队;今天站在山顶的自己,第二天被敌军彻底击溃到谷底。
你又不是圣人,凭什么打自以为的“圣战”?
而说到涉及自身利益的人事物时,又是另一番说辞。“我这么做是出于好心啊!”“我这么做本意是好的!”“只要结果是好的不就行了吗?”“反正大多数人都获利了呀!”“至少它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呀!”……如同攻击别人时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武器,保护自己时,也可以制造出不同的铠甲。
至少在坠落前,自己还认为自己是天使。
就像人在地球上就受到重力的作用,人在世界上就受到恶的吸引。欲望,诱惑,功名,利禄……人们自动将它们划归到贬义的一方,却仍然不由自主地去追求。可它们存在即合理,是呀,“这是我的本能,怎么能说它是错的呢?”“是这些东西来引诱我的,我也不想被吸引的!”“既然它们也被创造在这世界上,想要去拥有它们还怪我咯?”“人们本来就有追求更多,更好的权利,给我路,我就走。”这样说道。
于是,人有了分辨善恶的能力,却常常失去选择善的能力。当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智慧”。
当我们说一个人“傻”的时候,常常是什么时候呢?不好概括就举几个例子。“别人怎么说什么你都信呀,这傻孩子。”“商品好不容易打折了,人家都去买了,你不去,是不是傻?”“那个浑水都没几个人敢去蹚,你为啥要去呀!”“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了,你整这么明白干啥呀!”……人们认为这样“傻的可爱,傻的可恶;傻的心疼,傻的心塞”。所以送给“傻子们”很多礼物,比如“怀疑”,“算计”,“自私”,“圆滑”,“隐忍”,“冷漠”……
当世界上“傻子”变少了,“智慧人”变多了以后,就构建出一套适用于“智慧人”的规则,人们按着这套未曾明说,但每个“智慧人”都心知肚明的规则,构建出一个和谐理想的社会,何乐而不为?
也许人们未选择智慧,不知道好坏、正误、善恶的时候,坏、误、恶等这类词汇是不存在的吧。
为什么上帝既创造了生命树,又创造了分别善恶树;为什么魔鬼说“人会从分别善恶树的果子获得智慧”;上帝为什么说“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可人却没有立刻“死”。不过要如何确定自己现在真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