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论坛报》刊登的统计数字,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意大利64周岁以上的老人比例最高,占18%,日本为17%,德国、英国和法国均为16%,荷兰为14%,美国为13%。在英国甚至有110万老年人年龄超过了85周岁,比1951年增加了4倍。人口老龄化趋势已使西方发达国家忧心忡忡。据一项研究显示,法国人口从1999至2010年预计将增加近300万,届时按年龄段分,15至24周岁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基本未变,但25至39周岁的青壮年比例将大幅下降,而55至64周岁的老年人却会爆炸性增长,这种状况对劳动力数量、退休制度、教育、医疗、住房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也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人口年龄结构还呈金字塔型,但是自1995年以来,退休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其增速几乎是其他发达国家的2倍。按目前老年人口的增幅,日本到2050年将由3个劳动者养活2名退休人员。在低出生率的德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十分突出。据预测,2050年德国的人口将从目前的8200万降至7000万,劳动力将减少三分之一,届时100个劳动者将养活77个退休老人。2030年美国65周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达到20%,即达到7100万。
三、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
(一)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模式
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模式的特点是,国家不向劳动者本人征收任何老年保险费,老年保险所需要的全部资金,都来自于政府的财政预算。工薪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均可享受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苏联时代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就是这种方式。从养老金的领取方式看,国家统筹式养老金制度对领取人规定了基本的领取条件,一般是必须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具体领取标准还要看工龄的长短和职务的高低,如我国企业中是按连续工龄的长短计算的。另外,还对特殊职务的人员延长退休年龄,离休者可领取高比例的退休金等,即按贡献的大小而定。这样,退休金的管理工作比较简单,管理的成本也不太高。
毫无疑问,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在当时对于稳定社会、保障退休者的晚年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国家统筹式养老保险制度暴露出很多弊端:一是资金来源过于单一,使国家或企业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加重的形势下,问题更加严重;二是劳动者本人不缴纳任何费用,无法与劳动者实际贡献大小挂钩,虽说国家发放的钱是从劳动者原来贡献中的扣除,但是由于责任关系不明确,容易养成“大锅饭”、平均主义和懒惰思想,造成劳动者毫无自我保障意识和不作任何养老准备的被动局面,国家和企业身上的包袱越背越沉重。同时,非国有的个体、农民和外资、合资等所有制人员不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造成社会保障的不合理局面和“二元”结构;特别是城乡劳动者不能平等地享受到社会保障,也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二)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模式
福利国家所普遍采取的养老保险,最早为英国创设,选择该类型的国家还包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该制度的特点是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并按“支付确定”的方式来确定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如澳大利亚养老金待遇水平只相当于平均工资的25%。为了解决基本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问题,一般大力提倡企业实行职业年金制度,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该制度的优点在于运作简单易行,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抵消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制度直接的消极后果就是政府的负担过重。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当部分都用于了社会保障支出,而且要维持如此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政府必须采取高税收政策,从而加重了企业和纳税人的负担。同时,由于社会成员普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同样缺乏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容易形成社会成员的依赖思想。
(三)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模式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模式最早为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养老保险法所创设,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纳。该模式主要是通过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参保,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负担。在筹资方式上实行“现收现付”,以支定收,事先确定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这种养老保险模式。它体现了由社会共同负担、共同分享的保险精神。每一个工薪劳动者和未在职的普通公民,都属于社会保险的参加者或受保对象;在职的企业雇员必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在职的社会成员也必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养老保险费,作为参加养老保险所履行的义务,才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险;企业或雇主也必须按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定期缴纳保险费。这些规定都是强制性的、依法执行的。具体缴纳的比例各国有一定差别。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制度对受保人的养老金规定了一定的层次性,也就是说,老年人所得到的养老金按投保情况分为高低不同的标准。第一个层次是普遍养老金,属于人人有份的养老金,即社会上每一个老年人都有权力享受的养老金,不管有无工作,也不论收入多少,享受的条件是达到老年人的年龄,并且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过一定的保险费。英国和北欧的一些国家都有这种保险项目。第二个层次是雇员退休金,是对在职劳动者即工薪领取者而言的。这是指企业的雇员只要按规定缴纳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即可享受雇员退休金待遇。雇员缴纳的投保费是指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工资过低者可以不缴,工资超过一定数额的部分也可以免缴。享受此种退休保险的只有企业的雇员,企业主或政府在职人员则没有这种保险项目。第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是指企业补充退休金。这是企业为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声誉,保证退休职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待遇而实行的退休金待遇。这种保险项目是在雇员退休保险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效益的好坏,附加的保险项目,一般由企业单独投保,企业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可自行规定投保和领取的办法。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的优点在于:保险金来源比较丰富,由国家、企业和劳动者本人共同投保,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可以形成一笔数量可观的保险基金;保险层次较多,可以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不同需要,调动多方面投保的积极性。
实行这种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一般还要规定退休金的支付标准随物价指数波动而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退休者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
因此,这种保险方式的资金管理难度较大,科学性很强,管理成本也比较高。
(四)自我积累型养老保险模式
这种保险制度下的保险基金来自企业和劳动者两个方面,国家不进行投保资助,仅仅给予一定的政策性优惠。这种社会自我保障的做法,必然要求企业和劳动者的投保费率较高,否则便无法得到足够的基金,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且水平也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实行。世界上只有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实行这一制度。
新加坡公积金保险制度的基本做法是:由中央政府制定颁布《中央公积金法》,为强制储蓄型老年社会保险制度在全国的实施打下牢固的法律基础;政府成立权威性的社会保险机构,即中央公积金局,制定老年社会保险方针政策,负责日常管理;为每个参加强制储蓄投保的雇员发放社会保险卡,记录投保事宜,在雇员账下登记雇主为雇员缴纳的保险费;一年一度地调整投保费率,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相应调整投保比例。
这种公积金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无需国家财政拨款的养老保险。这种强制型老年社会保险,在没有国家财政拨款的情况下,通过劳动者和企业的投保行为,达到养老保险的目的,国家只是从税收、利率上提供支持和帮助,例如采取税前提取社会保险费和优惠的利率等,由此成为社会保险的坚强后盾。
新加坡的社会公积金制度积累了雄厚的老年社会保险基金,提供了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险。由于积累了一笔丰厚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每年支付退休金时没有任何困难,反而有很多剩余。例如,1980年积累的社会公积金为95512亿新元,而当年需要支付的退休金只有78亿新元,剩余比较可观,1984年剩余基金高达29689亿新元。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社会保险基金十分紧张甚至入不敷出的情况相比,新加坡的成就是极为突出的。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很大,实现了真正社会化的养老保险。
由于新加坡的储蓄型公积金制度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而且管理得当,保险水平较高,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参加到公积金制度中来。
至1984年,已经有97.3%的劳动者参加了公积金,占总人口的比重也达到73.4%。国家还借助公积金的经济实力,解决了“居者有其屋”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中央公积金局通过购买国家债券的方式支持国民住宅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允许公积金投保者提前支取部分退休金,用于购买国家建造的低价住宅。通过将养老保险公积金制度与解决住宅问题结合起来,至1985年,新加坡政府解决了全国85%居民的住房问题。
公积金制度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良性运行。新加坡政府从全局出发,合理运用积累起来的雄厚的老年社会保险基金,购买由国家发行的各种建设债券、公共汽车公司的股票,投资公用建设事业;同时鼓励公积金投保人提前提取部分退休金购买国家建设债券和进行合理的投资。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促进了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又提高了劳动者对社会保险的投保能力,增加了公积金的积累数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有效机制。
不过,其他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实行这一制度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社会投保能力不足,致使资金短缺,不能实现良性运行。这些国家职工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没有达到新加坡那样高的程度,而且行业和地区的差别大,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不能实行由个人和企业负担过重的高投保费率的社会保险制度,只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特点的社会保障道路。
智利模式作为另一种强制储蓄类型,强调自我保障,采取个人账户的模式。与新加坡模式不同的是,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实行私有化,即将个人账户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来管理,劳动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基金管理公司,并有权随时退出并选择其他基金管理公司。
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规定了最低回报率,同时实行养老金最低保障制度。该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利推出后,被拉美一些国家所效仿。
(第二节)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原则
(一)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
当劳动者退出劳动生涯之后,老年社会保险制度为其提供的养老金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因此,要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使养老金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由于养老保险是老年人终生享受的待遇,实际是按一定周期(通常按月)、一定标准连续不断领取的。在老年人的有生时间内,其实际养老金的水平或社会购买力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变动的影响,同一标准的养老金待遇,在不同的物价水平下,享有的消费资料和社会服务是不同的。为了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使之不受通货膨胀和物价波动的影响,必须按通货膨胀和物价指数适时调整养老金及社会救济金的水平。很多国家通过立法保证老年人的生活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这种调整一般有两种方式:(1)养老金随物价上涨自动提高。这种方式可以使养老金水平保持不贬值,但是工作量较大,尤其是在物价波动频繁的时期,更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瑞士等国虽然名义上为自动调整,实际上是每两年调整一次养老金标准,只是在物价上涨超过8%时,才实行随时调整。(2)养老金随物价上涨不定期调整。这种方式可以不带来过大的工作量,也可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
(二)及时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必须随其他社会成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而使他们能够及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老年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制度,也称为社会共享制度,它是指根据在职人员工资增长的情况对离退休金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做法是在在职人员上调工资的同时调整退休金,或者按一定时期内在职人员工资平均涨幅调整退休金。从分享的层次看,可分为全国性的政策分享,即按全国统一文件规定进行退休金调整;地区性分享,即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参照当地职工工资增加幅度调整退休金;按单位或系统分享,例如某些特殊行业或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对退休人员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补贴制度。北京市政府1994年10月规定,退休金每年按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40%-80%的幅度进行调整。实行这种制度的理由在于两点:一是因为老年人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做出过贡献,他们已经尽了劳动的义务,承担了社会责任。二是社会发展必须体现公平的原则。为了使退休者与在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过于悬殊,避免产生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必须使老年人的收入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