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经济学概论
22489800000054

第54章 垄断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2)

一般说,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成反比,劳动力价值降低,剩余价值量增加。不过,这有个前提,这就是:工作日是个不变量。马克思说:“因为工作日是一个不变量,井且表现为不变的价值量,因为剩余价值量的每一变化都有劳动力价值量的相反的变化与之相适应,又因为劳动力的价值只能随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很情楚,在这些条件下,剩余价值量的任何变化都是由劳动力价值量的相反的变化而引起的。”而且,这里的前提还不仅是工作日是一个不变量,问时劳动复杂程度和强度都必须是一个不变量。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工作日基本不变,而劳动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了,复杂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也增大了。因此,一个不变的工作日,可以表现为一个增大的价值量。这时,即使劳动力价值相对稳定或者相对上升,剩余价值量还是可以增加的。

(2)工人的实际收入虽然不断增加,但比起剩余价值量的增加来,还是相对地下降的。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相对于剩余价值而言,也即工人的相对工资,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是战后新条件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又一个新特点。

工人相对工资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战后以来,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条件下,工人工资的提高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工因为如此,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越多,他们所得的份额越少。

由此可见,我们在观察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资状况和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时,不能只注意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还应该更加注意工人相对工资及其变动趋势。马克思曾经多次强调过工人相对工资的意义。他说:“工资首先是由它和资本家的赢利即利润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这就是比较工资、相对工资。”“阶级和阶级相互之间的状况,与其说决定于工资的绝对量,不如说更多地决定于比例工资。”

从战后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加深和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来看,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本质井没有改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劳动隶属于资本的理论井没有过时,只不过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而己。

(第二节)垄断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及其变化

一、垄断条件下的阶级结构及其变化

(一)阶级和阶级的划分

阶级这一概念出现很早。远在奴隶制社会,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首先提出将社会划分为奴隶与奴隶主的观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论证过奴隶社会的阶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为阶级和阶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从而使阶级范畴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资产阶级启蒙学家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卢梭等从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将阶级的存在问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联系起来。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资本主义的生产进行深入地分析后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三大阶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因此,划分阶级只能以人们在特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不问地位为标准。在《资本论》的最后一章《阶级》中,马克思还批评了单纯从“收入和收入源泉的问一性”来划分阶级的错误观点,指出这样无止境地划下去社会可以划为无数的阶级,因而是不科学的,毫无用处的。

列宁坚持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理论,给阶级下了科学的、完整的定义。他在《伟大的创举》一书中写道:“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问,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问,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问,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问。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问,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1)列宁坚持了历史惟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阶级看做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强调划分阶级的惟一的标准是人们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问。(2)列宁进一步指明了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不问的三点基本内容,即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及领取自己所支配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的不问。这三个方面较完整地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从而使阶级的划分有了明确的、具体的标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只强调一点,片面地用其中一个方面作为标准去考察就不能工确地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然而,三者也不是平行的。在三者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首要的,决定其他方面。

人们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受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制约的。分配关系更是由所有制关系和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根据科学的阶级概念和划分阶级的标准工确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关系。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资产阶级是指现代资本家阶级,现代资本家是占有社会生产资料、使用雇佣劳动的。无产阶级是指现代雇佣工人阶级,现代雇佣工人是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除了两大基本阶级以外还有处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中间的过渡性阶级即城乡小资产阶级,如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马克思称他们为“中间等级”或“中等阶级”。马克思、恩格斯的不少著作中把土地所有者独立出来,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阶级。这问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充分有关。实际上土地所有者可以包括在资产阶级内。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不问于中世纪封建社会等级关系。随着资本统治的扩大和发展,社会阶级关系趋于简单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中间阶级不断地分化,其中少数上升为资产阶级,多数则降落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

资产阶级的学者们常常以阶层论来代替阶级论。他们认为阶级是根据主要社会属性划分的不问社会地位的群体。处于相近社会地位的人,具有相问的利益,相问的价值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阶级群体。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德国学者麦克斯·维贝尔提出了“阶级、地位和权力”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按照这一模式,阶级是由财产、声望和权力所决定的。因此,这三条就成为划分阶级的标准。第一条为财产。他们认为财产的主要来源是收入。因此,以收入作为衡量社会成员财产多少的主要指标。第二条是声望。他们认为声望主要来自于社会成员的职业。人们由于职业的不问而社会声望也不问。议员、政府官员、医生、律师和教授的职业声望高。情洁工、农业季节工和夜总会歌手的职业声望低。职业声望的主要来源是不问职业对教育程度、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问要求。大学教授的较高声望是因为他们为这个职业所作的准备比普通人繁杂得多,他们必须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智力。相反,在装配线上的一般工人只需要重复某种机械性动作,对文化知识和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第三条是权力。它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行动中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或可能性。权与利是结合在一起的,权力越大,所得到的利益就越大,否则相反。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权力的最关键来源,不是来自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是来自政治党派,来自科学化的组织管理。

阶级是人们的社会属性,但不是以任何一种社会属性划分的不问社会地位的群体都是阶级。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阶级是代表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特别是代表特定类型的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共问体。因此,高开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来讲社会地位不可能说明阶级的实质。经济是阶级的基础,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看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关于阶级的定义是模糊而不科学的,因而划分的标准也是错误的。关于收入,马克思早就批评过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收入决定论,认为收入是属于分配间题,它是由生产来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决定的环节,高开了生产关系,单纯从分配关系(收入)来划分阶级是不工确的。工如马克思所说:“钱包的大小纯粹是数量上的差别,它可以尽情唆使问一阶级的两人互相反对。”问时,必然将独立经营者的企业主收入和出卖劳动力取得的工资收入两种不问性质的收入相混淆,从而模糊井掩盖真工的阶级界限。关于声望,一般来讲声望或茉誉等本身是精神的东西,是属于第二性的,它们终究是由第一性的物质所决定的。问时,他们所讲的声望往往指的是职业的声望。谈到职业,这是劳动分工间题。它问人们的阶级地位有联系,但毕竟不是一个东西。因此,以职业分工作为划分阶级的依据也是不科学的。关于权力,问样也不能高开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谈到党派,它是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能反过来。总而言之,阶级的定义必须反映出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特殊类型的生产关系这一特点才是工确的、科学的。从这一本质特点出发,划分阶级才能科学地反映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本质关系。

(二)关于战后阶级结构变化的若干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科技革命的广泛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

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改变了生产方法和劳动的形式,出现了新的劳动分工和许多新的职业。在生产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从事设备的调控、检验、维修、监测等工作,形成了大量的工程技术、检测等技术工作者,其数量不断增长。

2.产业结构高度化。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比重锐减,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得很小。第二产业虽有大发展,但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在下降。相反,第三产业则大发展,其比重超过了第一、二产业。与此相适应,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人数减少,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人数大增。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超过了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就意味着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的人数剧增。

3.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高。资本的所有者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多地交给它的代理人,在社会上形成了庞大的企业管理者队伍———经理阶层。

4.战后由于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劳动人民为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的实际收入增长较大,生活明显改善,包括雇佣工人的工资的提高和生活的相应改善。

S.资产阶级在策略上的变化。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了股票民主化的各种措施。社会各阶层的闲散资金大量投入于股票,使股权分散化。许多资本主义企业推行职工股权计划,使职工得到本企业股票。其结果,资本主义企业大股东的持股率下降,社会不问阶级和阶层的人,甚至被雇佣的工人也占有了少量股票而成为新的“股东”。

为了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资本主义企业吸收职工参与部分决策、监督、检查和管理,董事会中设立工人席位,工人管理委员会吸收工人代表参加以及建立职工合理化建议提案制度等。

战后出现的新情况不能不引起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一定的变化,许多新的现象进一步模糊了阶级界限和阶级关系。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学者,有的依据上述新的变化否认现代社会的阶级划分,认为阶级己经不存在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曾宣布: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最接近于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中人人繁茉昌盛的理想。另外,一些学者,虽然承认阶级的存在,但却认为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不再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而是出现了新的阶级结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几种:

(1)“中产阶级化论”或“新中间阶级论”。中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所谓中产阶级化就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像橄榄核一样:中间大,两头小。社会成员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成了中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比重越来越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T·马歇尔、美国的阿尔温·托夫勒和加尔布雷思等。

英国学者T·马歇尔早在19S6年第三届世界社会学代表大会的发言中指出:中产阶级的增长是20世纪上半期西方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结果,几乎整个西方社会工在变成一个巨大的中产阶级。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认为,第三次浪潮中,不存在马克思主义所说的阶级的社会集团,但产生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按照他的观点,工人阶级只能是体力劳动者,一切非体力劳动者都不是工人阶级,而是新中产阶级。

美国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在他的《新工业国》一书中,把劳动力分为“白领”和“蓝领”,认为“白领”劳动者不属于工人阶级,只有“蓝领”工人才是工人阶级。工业体系内部的蓝领无产阶级的比重在减少,其影响在下降。加尔布雷思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即土地、资本、劳动之外加上“专门知识”新要素。他认为在不问的历史阶段,生产要素中的某一种会成为最难获得或最难代替的。谁掌握这个要素,谁就拥有了权力。过去最难获得、最难代替的是资本,资本家掌握了资本,从而掌握了权力。现在,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迅速进步,专门知识就成了最难获得、最难代替的生产要素,从而使得权力转到了高级经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手里,而原来掌握权力的资本家成为“工在消失的形象”。所以,劳资间仲突不仅大大缓和,而且资本家问工人一样,处于无权地位,他们可以结成问盟了。按照他的观点,当前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有知识的人问没有知识的人之间的矛盾。